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东港市现有海水养殖池塘近6万亩,其中海参养殖面积1万多亩。目前,海参养殖多以单养为主,为了充分利用池塘的空间和饵料、提高生态效益、增加经济效益,2013年,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海参养殖池塘进行了斑节对虾与海参混养试验,斑节对虾亩放苗4000尾,对海参养殖无不良影响。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潮间带围塘养殖刺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潮间带岩礁地带,围塘进行刺参养殖试验。通过建造刺参暂养池和养成池,提高放苗成活率和商品参回捕率,并实行轮捕轮放,1个养殖  相似文献   

3.
薛辉 《齐鲁渔业》2009,(5):29-3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也不断上涨,从而带动了海参养殖热的兴起。由于岩礁筑池对海岸地形地貌影响较大,仅有极少数地区适合发展,养殖规模受到限制,因此虾池改造养殖海参逐渐成为北方地区主要的海参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海参养殖是目前我国北方沿海养殖中的热门品种。由于海参生长2~3年才能达到商品规格,如果在养殖周期内水相控制不好,大多出现减产或绝产,将严重挫伤养殖业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在近几年生产试验中,启用大规格苗种,春季放苗,深秋一次性收获,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海参池塘当年养成技术和方法做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蜇与海参混养充分利用两品种的互换生态位。海蜇水温18—28℃适宜生长,5月底6月初开始放苗,到10月上旬可陆续放苗2—3茬,39~90天可收获海蜇。6月初水温达到20℃海参开始夏眠,正好利用这一特性养殖海蜇,10月中旬收完海蜇,到10月下旬水温下降到18—8℃,正是海参适宜生长的时期。海蜇平均产量121.52kg/667m^2,产值1080.85元/667m^2,海参平均产量158.13kg/667m^2,产值5326.48元/667m^2。平均每667m^2纯益3644.29元,投入产出比为1:2.32。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参南养”的技术突破,近几年海参养殖在福建省异军突起。2011年,福建全省海参养殖产量达760n吨,较2010年前的1000吨猛增了将近五倍。2010—2011年,海参养殖的投入产出比达1:1.7以上,个别养殖户甚至超过1:2。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社会资本大举进入海参养殖产业,福建省的海参养殖规模急剧膨胀,2011年秋季,海参在养量又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两翻,仅宁德霞浦县2011年刺参放苗数量达到1.5亿公斤,预期产值将近3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壹桥苗业再次收购海域扩大养殖面积。公司5月27日晚间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收购杨守军拥有的位于瓦房店市谢屯镇的2385.95亩围堰海参养殖圈及相应的海域使用权。据公司介绍,本次拟收购的海域使用权主要用于围海养殖、港养海参。本次拟收购的资产已完成围堰造礁工程,尚未进行海参苗的投放,对公司2014年业绩无影响。海参养殖周期约为2年,预计投苗两年后产生效益。根据周边围堰海参养殖情况以及2014年海参市场价格预测,此次收购2385.95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对大规格参苗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年繁育的海参苗卖不完,参苗越冬技术得到了发展,利用地下海水培育海参苗越冬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现将试验过程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2002年冬季,从养殖牙鲆鱼的车间调出两个池子,共200米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学》2004,23(1)
辽宁省瓦房店市把海参作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品种,全力建设海参增养殖产业带。目前海参增养殖已成为该市的 地区品牌.增养殖面积近1万hm2,年培育海参苗7~10亿头。年产鲜参1700 t.产值1.7亿元。2002年冬至2003年春,该市共改造和新建港圈养参面积2000hm2,使之规模迅速发展至4000 hm2。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激发了海参增养殖业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参增养殖业的发展,对海参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海参养殖的苗种来源是通过工厂化育苗来提供,而工厂化育苗的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同时也就保护了弱势群体,人为地减少了海参苗的自然淘汰,在这种条件下繁育的海参苗,成活率比较高,但是,把在这种条件下繁育的海参苗投放到自然环境中养殖,成活率偏低,只有5%~15%。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海参养殖模式主要为自然岩礁海区底播养殖、海上沉笼养殖、潮间带梯田养殖、粗放人工池养殖和工厂化养殖。这些养殖模式中前3种放养密度低,回采率低,产量小,后2种病害多,费用高,品质差。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健康养殖模式对于促进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池塘老化、清淤困难,改造成本高,海参的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病害多,养殖效果不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针对这一实际,青岛市城阳区积极探讨浅海底播养参技术,并于2007年在红岛街道养殖户赵扬杰的配合下进行了3.3hm^2(50亩)浅海贝壳装包造礁底播海参养殖试验。5月初放苗,2008年4月开始收获,取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2年开始,辽宁省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我地区实施。项目中推广了网箱保苗技术、参礁改造技术、虾、参混养技术等技术措施。对虾与海参混养技术。每年完成面积66.7hm~2,对虾产值1 000多万元,增加效益100多万元。1对虾的养殖1.1虾苗选择虾苗选择黄海1号、2号抗病毒虾苗。1.2放苗时间和密度规格1cm,投放密度7.5万~15万尾/hm~2。  相似文献   

14.
<正>海参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优良的医疗保健功能,是"海味八珍"之一。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业的发展,海参病害日益严重,据2009年的海参养殖状况分析,海参苗病害严重,尤其是山东、辽宁等地。科学选择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也是海参养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要闻速览     
《中国水产》2013,(4):1-1
3月5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北京召开养殖渔情信息采集整合调整工作研讨会。会议代表就调整后采集分析报表、工作台帐、软件系统等进行了论证研讨,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3月6日我国南方首个海参交易中心在福建省霞浦县揭牌成立。霞浦县海参交易中心属仓储式专业海参交易平台,建有中心冷库近8000平方米,单批次冷藏能力5000吨,预计年交易额5亿元。3月7日太湖第五届放鱼节在江苏苏州吴中启动。本届放鱼节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太湖"为主题,历  相似文献   

16.
刺参(Stichopus,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属,是海参种类中营养价值最高、最受市场喜爱的一种。在我国,海参主要产自山东、辽宁等地。刺参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沉箱养殖、室内控温养殖、围网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 随着“北参南养”技术上的突破,刺参养殖在我国南方海域也逐步兴起。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的养殖户引进北方的刺参在海上进行海参筏式养殖。2010年11月10Et投苗10万只,苗平均体长12cm,  相似文献   

17.
城阳区自2004年开始推广虾池垒石养殖海参,现已发展养殖面积178.7hm^2,渔民获得了良好收益,但目前开发利用的虾池均为岩礁底虾池,尚有近1333hm^2泥沙底质的虾池无法进行海参养殖。为进一步探讨这部分虾池的利用可行性,该区在红岛街道实施了阿箱养殖海参试验,目前已发展阿箱养殖海参面积3.3hm^2,共投放阿箱4000个。项目成功后,将为其他泥沙底质虾池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可以在全区大面积推广,从而真正解决这些虾池的出路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更新换代及产业升级进程,实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长25 437 km,滩涂面积97万亩,-10 m等深线面积约350万亩,现已开发滩涂面积28万亩,以前一般都养殖对虾,但因为近年来对虾病害严重,现在大部分池塘都已闲置.为满足市场对海参的需求,开发闲置滩涂资源,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与海星公司,进行池塘筑礁养殖海参试验,获得成功.试验面积50亩,放苗20万,截至目前,已捕捞海参5200kg,实现产值140万元,效益4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滨临渤海,海岸线长达640华里,北部秦皇岛沿岸为岩礁,中部沿海为沙泥,南部沿海为泥沙,入海河流二十余条,饵料生物比较丰富,除有各种经济鱼虾在此产卵、索饵外,也有海参、扇贝等海珍品种自然分布。我省海珍品生产能力极低,一般年产干品海参在1000斤之内,扇贝产量除76年77年自然采捕鲜贝几千万斤外,几乎停止生产。为了将我省海珍品生产赶上去,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如有不妥,请指正。  相似文献   

20.
于建东 《齐鲁渔业》2005,22(7):31-31
随着当前海参养殖的兴起,海参苗的需求量日渐增大,经过探索与实践出现了新的参苗培育方法,就是自然海区网箱保苗。这是一种管理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的半人工半生态相结合的全新保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