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陕西蒲城酥梨绿色食品生产的目标、基地、生态环境、建园要求及果园综合管理技术措施。同时本规程适用于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绿色食品酥梨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陕西渭北旱塬苹果产区是苹果生产最适宜区域,苹果产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为农民的增收和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里的果园大部分始建于20世纪80、90年代,果树出现弱化和老化现象,还有部分果园品种效益较差,毁园重新建园投资大,周期长。蹲接技术主要是将腐烂的树身锯掉,在锯断端面插入新接穗,充分利用原果树强大的根系基础,可有效的排除重新建园中有害物质引起的互斥作用,克服重茬障  相似文献   

3.
张超 《西北园艺》2010,(3):10-11
<正>近年来矮化苹果在陕西渭北地区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在对新建矮化苹果园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栽植深度,而问题的核心是矮化中间砧入土深度不规范,有些果园矮化中间砧全部外露,有些又是全部埋没。在如何确定矮化中间砧入土深度这个问题上,技术人员和果农意见不一,不但降低了建园质量,也给新栽矮化苹果园留下了管理隐患,甚至可能导致矮化建园失败。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1998年秋季,陕西关中和渭北旱原南部广大果区,苹果烂果病暴发流行,眼看着丰收在望的果实一批批腐烂,许多果园损失达50%以上。树上生斑点,地下落满园,辛苦采回家,还是不停烂。 那么,苹果烂果病为何这般严重呢? 1 栽培管理上的失误 由于过去建园时栽植过密,无论关中还是  相似文献   

5.
正综合3年实践,以及海升集团、乾县模式等先进果园管理经验,笔者总结出了适合陕西渭北果园的"一埋八冲"水肥一体化全年施肥管理方案。1)滴灌系统。陕西地区渭北果园,可采取滴灌这种简单易行的水肥一体化方式。滴灌的方式主要有落差自压式和水泵增压式两种。水源供给方式:自来水、  相似文献   

6.
1渭北大龄苹果园壮根肥土的必要性 陕西渭北挂果苹果园中,80%以上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建成的,树龄大多在15~25年之间.这些果园90%以上没有灌溉条件,由于长期大量结果再加上大多数果园施肥投入不足,致使果园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消耗殆尽,果园土壤基本处于贫瘠状态.另外,树体的根系也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病虫鼠(如根腐病、瞎狯、绵蚜等)的危害,根系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当前树体树势衰弱,腐烂病发生严重,产量、品质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毁园现象.所以,壮根肥土是渭北大龄苹果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卿厚明 《现代园艺》2012,(21):26-27
本文针对宜君县核桃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建园、园地管理及商品化处理等核桃产业集成核心技术,对陕西渭北核桃产区乃至北方核桃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陕西渭北,栽植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红富士果园,因树姿高大(有的果园树高4米以上)、树冠郁闭(树冠的透光率不足15%)、冠幅庞大(许多树体的冠幅在4米以上)等因素导致果园生产能力大大下降,很难达到优质高效生产的目标。只有通过间伐,降低密度,解决果园通风透光问题,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在实施果园间伐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对间伐后的植株及树穴  相似文献   

9.
正陕西渭北地区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苹果,经过40多年发展,果农作务水平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模式持续推广。尤其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果园用工成本的增加,栽培模式也由发展初期的单一乔化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乔化、矮化、双矮、  相似文献   

10.
正苹果是渭北地区农业主导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失和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矮化栽培模式因树形紧凑、挂果早、便于机械化作业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生产者所接受。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栽植不规范、管理不当,矮化苹果建园后常不能按预期挂果,甚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我们结合多年下乡工作经验,提出渭北旱塬矮化苹果建园管理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以引起广大生产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果园肥力水平的指标之一。由于我国果园建园选址多为贫瘠的荒山地及丘陵地,加之一些不当的传统耕作模式,致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下,平均不足1%,这是制约果园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综述了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几种常见的维持或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的管理策略,以期为提升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果园提质增效,确保果园优质丰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世纪80年代陕西猕猴桃产业兴起,至今已走过30年。周至等猕猴桃老产区最早栽植的猕猴桃植株老化、产量低而不稳、果实品质差等问题凸显,这类果园面临要重新建园还是更新复壮树体、延长结果年限的选择。笔者认为,大规模重建果园,除影响果农收益外,还存在克服重茬栽植障碍技术不成熟而可能造成的更大问题。因此,针对初期衰老、尚有更新价值的园子,建议尽早实施树体更新复壮。1树体早衰原因  相似文献   

13.
陕西渭北旱塬地带,长期干旱缺水,加之冬季温度低,苹果建园普遍成活率低,甚至建园失败,达不到一季建园一季成园的目的,不仅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现将影响苹果建园成活率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总结如下。1新栽苹果园成活率低的原因1.1苗木质量问题1)苗木过弱,木质化差。苗木春季镶芽接后,夏秋季高水肥催苗,苗木达到了高度和粗度要求,但是苗木本身木质化程度差,发育不充实,苗木栽植后容易失水,遇极冷天气容易失水干枯。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作为陕西渭北旱塬的农业主导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面积大、效益高,曾一度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这一老果区的土壤问题对苹果产业提质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各种调查资料看,渭北旱塬90%以上的果园普遍存在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75%以上的果园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下)、有益微生物数量少(特别是蚯蚓的数量急剧下降)等问题。土壤有机质含量直接决定果实品质。为提  相似文献   

15.
石健泉  曾沛繁 《广西园艺》2001,(3):W002-W003
1 造成低产的原因柑桔成年后 ,由于管理粗放 ,或根本无人管理 ,即“人种天管”的状况 ,该结果的不结果 ,而形成低产柑桔园 ,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 1 果园基本设施差 果园基本设施是指果树生长与结果过程中的基本条件 ,为建园时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果园的排灌系统 ,园地周围的排水渠道 ;山地果园的等高梯田 ,山地建园时的水土保持工程等 ,都是建园时的基本设施。广西 70年代以来新建的柑桔园 ,多数建在红壤丘陵地而没有相应的果园设施 ,不少柑桔园无灌溉条件 ,或根本无水源 ;有的山地桔园坡度大于 30度 ,加之梯面窄 ,水土流失严重等…  相似文献   

16.
<正>1苗木选购高质量的苗木建园成活率高,园貌整齐,易管理,建议果农到正规育苗单位去购苗。同时要针对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优势。在陕西,作为苹果最佳优生区的陕北南部和渭北北部,应以发展优质红色耐贮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陕西洛川为核心的渭北黄土高原苹果老产区果园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受土地资源和稳定苹果产业面积保证果农家庭收入稳定的双重限制,老果园更新时难免出现重茬连作现象。长期重茬连作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衡,植物更易受到病原菌侵染;土壤结构退化,养分比例失调,自毒物质积累以及根际微生态环境改变,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为探索重茬苹果园土壤晾晒处理后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菌群变化对树体生长的影响,对老果园挖除后经土壤晾晒处理重建园的树体生长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为重茬建园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今年陕西渭北苹果产区花量普遍偏少,许多果园甚至没有花,对果农的生产积极性有一定影响。4月1~8日,我们到苹果主产区白水县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实践,总结适宜陕西渭北旱塬区大量的老龄低效果园的蹲接、二次靠接等措施,可有效缩短苹果更新周期,为老果园改造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为提高果园肥料吸收利用率,同时解决旱地果园干旱缺水问题,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成功实践了"布下简易水肥一体化+农用机械动力"创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单家独户果园的灌溉施肥问题,对渭北旱塬区苹果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印台区果园肥水管理现状印台区属陕西省铜川市辖区,地处关中盆地北缘渭北旱塬中部,北依陕北高原,南俯八百里秦川,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 175 m,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650 mm,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