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红枣缩果病也叫束腰病、黑腐病、萎蔫果病、铁皮病,北方枣区俗称烧茄子病。近年来,该病在陕北黄河沿岸枣区普遍发生。据2012—2015年对陕西吴堡县枣区调查,每年发生面积占全县红枣种植总面积的30%以上。1受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引起烂果和提早落果。红枣果实受害后,先是肩部或胴部出现不规则、淡黄色变色斑块,边缘呈浸润状晕环,后逐渐扩  相似文献   

2.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缩果病又称铁皮病、黑腐病。在大部分枣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世纪80 年代以来,该病在我国北方枣区发生日趋严重,一般年份病果率在 10 % ~50 %,严重年份达 90 %以上,甚至绝收。太谷县红枣已发展到1.4万hm2,枣缩果病已成为制约该县红枣产业的重要因素。我们于2004年开展了枣缩果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发病症状枣果感染该病后,在白熟期开始出现症状,初期在果实中部至肩部出现水浸状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果面病斑提前出现红色,无光泽;病斑不断扩大,并向果肉深处发展,解剖观察,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组织…  相似文献   

3.
<正>枣缩果病俗称雾潮、干腰子等,红枣产区均有发生,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降雨量、不同的能见度及雾持续时间长短,枣缩果病发生轻重不同,轻者减产40%~50%,重者减产85%以上,枣果入口苦不堪言,品质下降。枣农对枣缩果病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均没有取得较好的防治方案。2018年,唐县林业局任俊英、柴高正进行了雾气能见度、雾气持续时间、光照与枣缩果病发病情况的观察:试验区设在羊角乡羊角村、尖稍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陕北红枣产区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发病面积大,危害趋重,成为枣园主要果实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红枣产量和品质。1受害症状枣果感病后,外果皮出现淡褐色斑点,逐渐变为黄色水浸状斑,后期呈暗红色,无光泽,果皮收缩;果肉由淡绿色变为赤黄色,病斑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果肉糖分含量低,有苦味;果柄由绿色逐渐变为褐色,提前形成离层;病果生  相似文献   

5.
<正>枣树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等,是我国各大枣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日趋严重。该病大流行时,轻者红枣减产,重者绝产绝收。1症状该病是枣果着色期发生的病害,主要危害枣果,引起果腐和提早脱落。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果皮出现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果皮变为暗红色,收缩,无光泽。果肉病区由外向内出现褐色斑、土黄色、松软,病果吃起来味苦。果柄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整个病果瘦小,于成熟前脱落。枣缩果病病原菌侵入正常果实以后,一般有晕环、水渍、着色、萎缩和脱落几个阶段,但也不完全如此,枣果生长前期发生缩果病,病  相似文献   

6.
阿克苏地区红枣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阿克苏地区红枣果树枣疯病、枣锈病、枣缩果病、枣裂果病和枣步曲、绿盲蝽象、枣粘虫、枣瘿蚊等不同种类病虫害的特点,提出防治方法;并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荣斌 《中国果树》2001,1(2):45-46
枣缩果病又名黑腐病 ,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 5省的红枣集中产区 ,是北方枣树的一种新病害 ,尤其在河北省大枣 (婆枣 )产地 ,近几年发生日趋严重 ,据在行唐、阜平、新乐枣区的调查结果 ,在该病大流行的年份 ,发病园轻者大量减产 ,重者绝产绝收。枣缩果病已成为影响红枣产量和商品质量的重要病害。1 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枣树的果实 ,引起果腐和提早脱落。受害病果先是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 ,逐渐扩大 ,成为淡黄色不规则形凹陷病斑 ,进而果皮呈水渍状 ,浸润型 ,疏布针刺状圆形褐点 ,果肉呈土黄色 ,松软 ,萎…  相似文献   

8.
以红枣缩果病病果样品为试材,通过常规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病原菌鉴定和田间药剂试验,研究巴州地区红枣缩果病病原菌种类以及常用杀菌剂对该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从采集缩果病典型病样38份中,分离获得了156个菌株,其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154个,占总菌株数的98.72%;镰刀菌Fusarium2个,占1.28%。确定巴州地区红枣缩果病是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所致的真菌性病害。80%大生M-45WP、75%百菌清WP和50%多菌灵WP在7月中旬以前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防治枣缩果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9.
枣缩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枣缩果病又名黑腐病、褐腐病、干腰缩果病、雾抄病、烧茄病等,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始见正式报道,其发病原因尚无定论.近几年,运城枣区发病有趋严重之势,成为影响红枣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使枣农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控制枣缩果病的发生,从1999年开始,对运城市盐湖区、万荣县、永济市、芮城县、平陆县、河津市的10多处枣园进行了调查研究,现简结于下.  相似文献   

10.
正枣树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重,是造成枣树产量低,质量差的重要原因。1枣树病害及防治主要病害有缩果病、枣疯病、枣锈病及枣褐斑病、枣炭疽病等。郭勒布依乡主要发生的有缩果病、枣疯病、枣锈病。1.1枣缩果病的危害及防治1.1.1危害症状。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果病、枣雾蔫病。病果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  相似文献   

11.
枣缩果病,又称枣萎蔫病、枣雾蔫病等,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该病可导致减产,甚至绝收。1病症与危害该病主要危害枣果,引起烂枣和落枣。发生缩果病的枣果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  相似文献   

12.
枣缩果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缩果病又名黑腐病、褐腐病、干腰缩果病、雾抄病、烧茄子病等.近20多年来,国内有关科研单位研究结果之间很不一致,对致病病原目前尚未统一认识,其侵染和侵染后的相互关系、发病的内因等,尚待继续研究.近几年来,运城枣区发病有上升趋势,成为影响红枣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怎样防治枣缩果病答河北读者高兰珍枣缩果病,在河北省沧州地区早有发现,当地枣农叫萎蔫果、雾抄等。原认为是红枣缺素症,我们搞了七种微量元素试验,都没有明显结果,一直是病因不明,防治无方。经河南省新郑枣树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战攻...  相似文献   

14.
枣缩果病是一种严重为害红枣生产的病害,枣果染病后出现黄色病斑,继而萎缩脱落。这种病一直被认为是不治之症。1983年由河南省新郑县枣树研究所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主持,协同河南、河北、山西、北京等地的14个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经过5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感染枣缩果病的欧文氏菌新种。同时找出了防治办法:使用链霉素等多种抗菌素溶液对病树喷洒防治,有效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5.
红枣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果品,红枣收入也是枣区农民不可缺少的经济来源。近年来,枣树由于管理粗放,产量质量逐年下降,特别是红枣裂果病,缩果病,浆果病,枣疯病的发生,有病不治,有病难治,有虫不防,阻碍着果农管理枣树的积极性,多地出现了刨树现象;由于树体营养不足,花期大量落花,幼果期大量落果,树上剩余枣果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达不到果实应有的大小,到降雨季节果实迅速膨大,含糖量增高,果皮变红变薄,裂果病、缩果病、浆果病由轻到重发生,甚至不可食用,损失达80%以上,农民束手无策。因此:特提出以下管理技术(针对制干品种来讲)。  相似文献   

16.
枣缩果病又名黑腐病 ,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的红枣产区 ,尤其在河北省大枣 (婆枣 )产地 ,大流行年份轻者导致减产 ,重者绝收 ,已成为影响红枣生产的重要因素。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枣果 ,引起果腐和提早脱落。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 ,逐渐扩大成凹形不规则淡黄色病斑 ,进而果皮呈水渍状 ,最终变成暗红色失去光泽 ,果肉土黄松软 ,大量失水后导致病果皱缩、干瘦 ,不堪食用。2 病原对该病害的病原 ,目前尚无定论。 2 0世纪 70年代有人认为是生理缺素或病毒引起。 1985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首次分离出…  相似文献   

17.
新疆红枣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红枣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缩果病、裂果病等,通过对发病规律的分析,结合新疆红枣矮密早栽培模式提出以加强枣园综合管理,提高树势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缩果病又名黑腐病,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5省的红枣集中产区,是北方枣树的一种新病害.尤其在我省大枣(婆枣)产地,近几年发生日趋严重,据行唐、阜平、新乐枣区调查,该病大流行时,轻者减产,重者绝产绝收,已成为影响红枣商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红枣裂果和黑斑病、炭疽病、缩果病等病害制约山西省红枣产业发展的难题,近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发出红枣多果套袋防裂防病集成技术。2011年该技术在本省榆次贵仁园、太谷东里村、交城安定村、临猗薛家村、稷山南阳村等9个红枣主产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套袋枣裂果率仅为6.79%,而没有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南疆矮化密植枣园中发生的枣缩果病、枣果黑斑病和枣叶斑病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查和定时、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不同间作模式、不同品种对3种病害发生为害的影响以及3种病害在田间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枣缩果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生,到8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随后随着枣果的成熟,病害逐渐减轻;枣果黑斑病在8月下旬开始发生,随后不断加重;枣叶斑病在5月上旬开始发生,随着叶片的不断长大,病害逐渐加重。枣棉间作和枣辣椒间作均会加重3种病害的发生,不同品种中,"灰枣"的缩果病、枣果黑斑病发生最轻,"骏枣"次之,而"赞皇大枣"发病最重,"赞皇大枣"叶斑病发生最轻,"灰枣"次之,而"骏枣"发生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