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礼泉超红"葡萄(陕果品审字078-PT04-2016)为红地球葡萄芽变优系,比红地球树势更强、结实性更优、穗粒更大、色更艳、质更高,是果农争相发展的热门品种。渭南临渭区下邽镇神寺村是该品种在陕西的区试点之一,2011年建园,2012年亩产量1 000 kg,2013年2 000 kg,近5年亩产量稳定在3 500 kg,单粒平均质量18 g,亩产值2.5万元以上。该园的成功示范,为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陕西渭南市临渭区部分红地球葡萄园春季相继出现枝条不发芽或迟发芽现象。经调查,凡上一年冬季没有埋土、没有冬灌或春灌的园,来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发芽或迟发芽现象。上一年产量高,尤其是连年产量高的园和弱树、病树、主干有伤的植株,抽干不发芽现象较重。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综合管理措施:1)埋土越冬。在类似临渭区这样处于红地球葡萄  相似文献   

3.
<正>2018生产年度,陕西关中东部葡萄产区发生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面积黄化现象,经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葡萄园过量施用化肥。这一事实再次警示我们,葡萄园减施化肥已成当务之急。1基本情况2018年4月上旬,关中东部葡萄产区进入萌芽展叶期,一些园,特别是许多红地球葡萄园萌芽延迟,萌芽后展开的叶片普遍偏薄,颜色偏淡或发黄,部分枝条上芽原基变成黑色,芽体不能萌发。4月18—20日调查,陕西渭南市临渭区也有60%以上的红地球葡萄园出现此类现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陕西渭南临渭区红提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种植效益高,果农舍得投资,导致盲目增大施肥量,特别是增大化肥用量的现象普遍发生,影响果实品质和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针对此,2013—2014年,我们对临渭区红提葡萄主要种植乡镇果园施肥状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施肥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孔岑  李锦 《果农之友》2014,(10):5-5
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周边是陕西省优质葡萄种植集中地区,也是陕西省重点发展的红地球葡萄产业带,规划发展红地球20万亩,目前已发展红地球近16万亩(李中晓,2009)。由于产业发展迅速,有些果农对红地球的管理技术没有很好的掌握,一味地追求效益、产量,在农资产品的选择上看重价格,  相似文献   

6.
以促成栽培的4 a生设施"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宁夏地区设施"红地球"葡萄促早栽培在扣棚膜弱光下花芽分化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结构和株行距对葡萄花芽形成的影响显著,"红地球"葡萄篱架双行密植适宜的最小株行距应为0.4 m×0.5 m×1.6 m,篱架单行栽植适宜的株行距应至少为0.4 m×1.4 m,"红地球"葡萄行距小于1.4 m不利于成花,日光温室篱架单行栽植"红地球"葡萄成熟枝蔓在第5~8节结果新梢分化比例最高,双行密植"红地球"葡萄成熟枝蔓在第7~8节结果新梢分化比例最高,结果母枝以选留中壮梢的结果最好,冬剪宜采用长、短梢修剪相结合,长梢留10~12芽修剪,可保证来年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对其结果母枝采用单芽、双芽、三芽、四芽和五芽的冬季修剪方式,考察了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不同节位冬芽萌芽率、果枝率、结果系数及花序着生位置的影响,旨在研究陕西渭北地区主栽鲜食"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反应,为冬季简化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上不同节位冬芽,尤其是低节位的冬芽成花能力均较强;不同修剪方式下,冬芽萌芽率、果枝率均随结果母枝上芽位的上移而降低,长梢修剪较短梢修剪结果母枝低节位冬芽的萌芽率降低,易导致结果部位上移和外移;结果母枝留芽量对新梢结果系数的影响不大,花序主要着生在新梢上的第3~5节位。试验表明,"红地球"葡萄冬季修剪适宜采用短梢修剪,增加短枝数量即可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8.
经过6年的试栽观察,红地球葡萄在云南省会泽县生长结果良好,表现为晚熟、结果早、丰产稳产、果粒大、果肉硬脆、品质极佳,耐贮运,经济效益高;同时总结出红地球葡萄的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可在会泽县适宜栽培红地球葡萄的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陕西关中旱腰带葡萄优生区再度形成红地球葡萄和酿酒葡萄新热潮.笔者依据在渭北多年的实践和相关技术规范,总结出葡萄栽植第一年"五促"综合管理技术,从而为旱塬区实现"一年栽、二年果、三年丰"的生产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动渭南市临渭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研发筛选出更多适合关中乃至全省同类气候的日光温室栽培、露地栽培葡萄(早中熟)新品种,临渭区葡萄研究所在下邦镇柳园村建成陕西最大鲜食葡萄品种资源圃。该资源圃位于下邦镇柳园村东南部,201省道东部,是通往临渭区渭北葡萄主要产区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红地球葡萄在陕西经过8年的栽培,已取得了成功经验。现将红地球葡萄无公害高产栽培五大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V”形架栽培技术行距3m,株距1.2~1.4m,树体主干高1.2  相似文献   

12.
以"红地球""秋黑""美人指""青提"为试材,研究了宁夏半冷式温棚温湿度调控及半冷式温棚栽培条件下鲜食葡萄品质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使宁夏半冷式温棚鲜食葡萄物候期整体向后推移,为葡萄延后生产奠定了基础;宁夏半冷式温棚鲜食葡萄成熟期为12月14日,是葡萄采收食用最佳时期,但葡萄仍可延后至元旦前后采收,但葡萄果实糖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品质有所下降,进入活体保鲜期,实现了葡萄延后栽培;"红地球""秋黑""美人指"均可作为延后栽培品种使用,表现效果依次为"红地球""美人指""秋黑";"青提"葡萄不适宜作为延后品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临渭区是陕西渭南市葡萄重点发展产区之一。调研分析了渭南临渭区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培训服务、资金落实、示范带动等现状,提出了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旨在为渭南日光温室葡萄产业长效健康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4.
席晓 《西北园艺》2006,(4):44-45
陕西榆林市1999年引种红地球葡萄,经过几年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对当地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新坝镇暖泉村设施葡萄基地进行了"穗好"液对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穗好"1 000倍液,红地球葡萄平均单穗重增加了93g,提高了11.3%;平均粒重增加了1.73g,提高了14.3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1.7%,"穗好"对设施红地球葡萄的产量及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生产中可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6.
红地球葡萄1997年引入曲沃县,2000-2002年发展迅速,在曲沃县里村乡、史村镇、曲村镇等地广泛栽植,有8个村已经成为"一村一品"的专业村,红地球葡萄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目前曲沃县红地球葡萄栽植面积已达2353hm2。红地球葡萄以其果粒大、糖度高、肉质硬脆、色泽艳丽、风味适口、耐贮运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喜爱,但是红地球葡萄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古浪县地处高海拔的西北黄土高原,2001年起我们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品种红地球,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适宜的栽培技术;现在红地球日光温室栽培面积发展到342 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叶片出现黄斑或黄化是葡萄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今年陕西渭南临渭区的红提葡萄从萌芽开始,特别是花前花后出现了大面积黄化,种植户万分苦恼。针对此现象,我们在陕西合阳、临渭区、户县,以及山西部分葡萄产区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形成以下观点,分享给果农朋友。1叶片出现黄斑或黄化的常见原因1.1从黄叶在田间的分布来分析1)呈行状、带状分布或整园分布。如果病态  相似文献   

19.
首次在红地球葡萄贮藏上应用"脉冲渗透双重杀菌贮藏保鲜技术",同时研发与集成了葡萄采前管理、脉冲杀菌、采后预冷、入库及精准温度控制、化学保鲜等综合技术,使葡萄的贮藏保鲜期由45~60 d延长到140~175 d,在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配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延长陕西关中地区葡萄贮藏保鲜期、实现葡萄错季销售、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果农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陕西关中地区如何栽葡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地域是条件。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品种。陕西关中的渭北高原、秦岭北麓沿山地带是葡萄生产适宜区,海拔相对较高,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空气流通,光照强,病害较轻,可适当发展一些晚熟品种,如红地球。合阳、大荔、蒲城、三原、乾县、眉县、凤翔等县区,红地球葡萄已有一定栽植规模,效益也十分可观。渭河两岸的冲积平原,如户县、灞桥、渭南临渭区、大荔沙苑地区,因海拔低、空气湿度大,病害相对较重,管理难度大,可发展一些抗病、丰产的早熟品种。2)品种是基础。品种选不准,很难种植成功。新品种不一定是好品种,老品种不一定不能栽。每个品种都有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