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说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显出鲜味。味精还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分解出来的氨基酸,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相似文献   

2.
田雯 《农技服务》2005,(3):74-74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味精还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分解出来的氨基酸.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对于改变人体细胞的营养状况,治疗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然而,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不仅使味精失去调味意义,还对人体健康产生负作用。为此,在使用味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04,(12):36-37
味精主要用于烹调中增加食品的鲜味,使用时必须与食盐一起添加,这样能起到特殊的增加鲜味作用。味精主要是以谷氨酸钠的含量进行分类,常见的有99%味精、95%味精、90%味精、80%味精以及添加了核苷酸钠的特鲜(强力)味精等。目前世界味精年产量约130万吨,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味精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  相似文献   

4.
味精的化学名叫谷氨酸钠,一般呈晶体状颗粒,如果全部是晶体的就是纯味精,味精产品的谷氨酸钠含量必须大于80%。市场上的味精主要有3类:一是纯味精,谷氨酸钠含量在99%以上;二是含盐味精,是添加了食盐且谷氨酸钠含量不低于80%的味精;三是特鲜味精,也叫强力味精,指味精中加了核苷酸钠等增鲜剂的味精,它比纯味精要鲜得多。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6,(9)
正在我国,味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无论什么搁点味精,都会鲜美许多。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味精的各种争议多了起来,有传闻味精有毒,并称其发明国日本已禁止食用味精,还有人说温度超过100℃,味精就会变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这些言论一度让习惯用味精调鲜的中国菜在国际上遭到冷落。渐渐地,国人对味精也有了偏见,味精到底安不安全?即使味精是安全的,使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禁忌?这些疑问存在于许多人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1,(2)
味精是城乡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目前,有些地方假味精充斥市场,令人防不胜防。那么,如何识别真假味精呢?主要的方法是:一看真味精呈白色结晶状,粉粒均匀;假味精色泽异样,粉粒不均匀。二摸真味精摸时手感柔软,无粒状物触感;假味精摸时手感粗糙,有明显的颗粒感。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2,(15):60
一、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因为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二、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三、调馅料不宜加味精许多人在调饺子馅、春卷馅时,都会放点味精,这样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馅料后,会一起经过蒸、煮、炸等高温过程。但是,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除了  相似文献   

8.
味精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调味佳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味精的正确使用方法。一般来说,凡味道过于浓厚的菜,如糖醋味、蜜汁、拔丝等和一些本身有鲜味的,如鲜虾、鲜鱼等,就没有必要放味精,或只需放少量味精。炸、煎类菜肴,在炸、煎时不可放味精,以免在加热过程中味精焦化,产生毒性。   凡需长时间加热制作的菜,如炖、烧、煮、熬、蒸等,不宜过早放入味精,否则味精会大量蒸发产生浪费。   此外,在含有食碱和小苏打的原料中使用味精,会与味精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不良气味的谷氨二钠,失去味精的调味作用。  相似文献   

9.
味精是每个家庭必备的调味品,但在烹饪的食品中放味精还得有一定的讲究,做到科学食用,否则,就会使味精变性,从而失去调味作用。一、有酸味的菜肴,最好不要放味精,因为味精呈碱性,如果在酸性菜中加入碱性的味精,会起中和反应,容易使菜走味。二、由于味精中钠的活性强,容易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氨酸二钠,从而失去调味作用。所以碱性较强的菜肴也不宜加味精。三、放味精还要注意菜肴的咸淡程度。如果太咸,盐中的钠离子掩盖了麸酸钠,吃不出鲜味,如果太淡,味精鲜度也“吊”不出来。四、要注意掌握好温度。味…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8,(6)
做菜添加适量的味精,既可增加蔬菜的鲜味和荤食的香味,又可直接从味精中摄取营养物质。但是,添加味精必须方法得当,否则会适得其反。一、不宜高温久煮味精在高温情况下烧煮时间过久,会分解成焦谷氨酸钠,不但失去了鲜味,而且会产生有毒物质。因此,做菜添加味精一般在80℃时为宜,最好在菜肴烧熟后快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9,(6)
一、碱性食物。味精中钠的活性强,在碱性食品中容易与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氨酸二钠,而失去调味作用。所以碱性较强的海带、鱿鱼等菜肴不宜加味精。二、酸性食物。味精在偏酸性食物中溶解度较大,但在酸性较强的食物中不易溶解。三、拌凉菜。味精在70℃以上才能充分溶化,拌凉菜时温度较低,味精难以溶解。若  相似文献   

12.
1.炒鸡蛋不宜放味精因为鸡蛋本身就含有与味精相同的谷氨酸,炒鸡蛋放味精不但增加不了鸡蛋鲜味,反而影响鸡蛋原有鲜味.  相似文献   

13.
徐亭 《农家致富》2006,(21):55-55
哮喘发作往往与花粉、粉尘等致敏源有关系.然而味精能诱发哮喘却鲜为人知。当人们摄入添加过多的味精食品后,能诱发严重的哮喘,这是凶为味精被人体吸收之后.可影响中枢神经活动,于是便导致哮喘发作。如果在空腹时吃含味精的食物,就更易发作。因此,哮喘病人应尽量少食用或不吃含有味精的食物。  相似文献   

14.
1.味精渣.市售的味精渣是浅咖啡色、流动性好、没有粉尘、粗蛋白质含量为30%~40%的粉粒产品,其粗纤维、灰分、钙元素等成分的含量较高,据说这是生产味精的副产品.味精一般是用淀粉发酵生产的,提取味精后的残渣含菌体蛋白及部分未提尽的谷氨酸,干燥后的产品呈灰褐色,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50%以上,粗纤维、灰分、钙元素等成分含量都不高.  相似文献   

15.
黎洁 《农村新技术》2011,(12):58-59
1.味精渣。市售的味精渣是浅咖啡色、流动性好、没有粉尘、粗蛋白质含量为30%-40%的粉粒产品,其粗纤维、灰分、钙元素等成分的含量较高,据说这是生产味精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对味精在高温烹调时是否分解出有毒物质众说纷纭。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宣布:除一周岁内婴儿外,其它人均可食用。研究报告证实,味精加热后一般变化不大,加热到154℃时味精只失去本身含有的结晶水,加热到210℃时味精发生吡咯烷酮化,加热到270℃时才分解破坏。所以,在一般食品烹调温度条件下,味清的性能是稳定的,不用担心有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用家里常见的食材,可以自制类似于味精的调味素,让菜肴增鲜。1.香菇味精。干香菇150克,擦掉表面浮灰后(千万不要用水清洗),用手掰成小块,放入搅拌器里打碎成粉末,放入密封瓶中保存即可。这种香菇味精可以放入各种汤里,还可以用于各种炒菜、腌菜和馅料的制作。2.紫菜味精。将紫菜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搅拌器里打碎成粉末,放入密封瓶中保存。千万不要进水或受潮,否则会成团,没法使用。3.银鱼味精。小银鱼200克,去掉内脏,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烘干,将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测定味精谷氨酸钠含量,本文采用最新实施的GB5009.43-2016标准中规定的3种方法对3个不同生产厂家提供的味精进行谷氨酸钠测定,结果表明: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和旋光法测定的平行值相对稳定,而酸度计法测定值相对欠稳定且测定值明显低于高氯酸非水溶液滴定法和旋光法测定值。因此,在以后检测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时,根据产品特点,最好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才能准确、可靠地测出味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好氧堆肥方式,研究了味精废液对造纸污泥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味精废液作为氮源,缩短了造纸污泥堆肥过程达到高温的时间,延长了高温持续时间,加快了堆肥含水量和C/N值的下降,加快了造纸污泥堆肥发酵进程,且味精废液作为氮源的效果优于尿素。  相似文献   

20.
用咸不用甜 味精的鲜味只能在咸味的菜肴和羹汤中才会显示出来,所以甜味食品中绝不能放味精。[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