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种子法,日本制定了良种繁育体系,并规定原原种由育种家或者受政府委托的原原种繁殖场生产。而用于繁殖的原原种的种子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在种植前还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查确认后方可繁殖。地方品种原原种生产在原产地良种繁殖场繁殖;国家登记品种的原原种生产在育成者的单位繁殖。 国家种子法还规定,各都、道、府、县(省级都要设置根据区域、生产试验确定推广品种的原原种圃和原种圃,为下一年原种圃和种子田提供必要的种源。  相似文献   

2.
偃师国营原种场 ,在良种繁育体系改革以前 ,良种繁育技术往往采用三圃制。由于种子生产技术落后 ,种子质量不过关 ,盈利较少 ,甚至亏损。自 1 988年开始 ,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代替三圃制 ,主动与育种单位、种子公司等结合 ,走育、繁、推一体化道路 ,改变了过去应用三圃制 3年才能出原种的局面。采用四级程序后 ,利用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原种 ,1年就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原种 ,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了 2年。由于品种对路 ,质量提高 ,生产的原种年年供不应求。而且 ,四级程序操作简便、经济省工 ,种子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我们场从 1 989年开始扭亏为盈 …  相似文献   

3.
原种是育成品种的原始种子,或生产上推广种植的品种,经过原种生产方法和程序生产的达到原种标准的种子。一般将育种者提供的最原始的、具有最好典型性的一批种子称为原原种。用原原种直接繁殖出来的种子称原种。原种必须符合以下标准:典型性一致,主要特征、特性符合原品种的典型性。原种的田间纯度不能低于99%;由原种长成的棉株,其生长势、抗逆性、丰产性和纤维品质的各项物理指标,均需保持原品种特点。原种是每一轮繁殖种子群体的开端,必须坚持高标准。  相似文献   

4.
黔兴201亲本整理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及时生产出高纯度的足量亲本供大面积制种,采用“两圃两库一田法”整理繁殖杂交玉米黔兴201亲本。通过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选择,建立原原种库;通过原原种穗行选择和套袋自交选择,生产原种,建立原原种后备库;通过亲本繁殖田生产亲本种子,采用育种家种子和原原种育苗移栽提高繁殖系数,充分利用冬季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繁殖进程。  相似文献   

5.
花生种子繁殖的特点是播种量大 ,繁殖系数低 ,生产技术难度大。为此 ,几年来 ,我们应用花生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生产种子 ,取得了显著效果。1 应用四级程序生产花生种子的技术操作规程1 .1 由育种单位或委托特约原种场将育种者种子进行单粒播种生产原原种为提高繁殖倍数 ,可采取稀播繁殖等措施 ,花生种植密度每亩 70 0 0穴左右 ,播种量约 1 0kg。在花生生育期间和收获时 ,育种者应进行认真观察、严格去杂去劣 ,保持品种优良种性。1 .2 由特约原种场或其他种子基地对原原种进行单粒播种 ,生产原种花生种植密度每亩 80 0 0穴左右 ,亩播种量…  相似文献   

6.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相似文献   

7.
要想搞好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 1制种基地的杂交种的生产规程 1.2亲本自交系的准备 1.3用以配制杂交种的自交系称作自交系良种,是由自交系原种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 1.4用以繁殖自交系良种的自交系称作原种,是由育种家种子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9%. 1.5用于繁殖自交系原种的种子称作育种家种子.其典型性状高度一致,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的一批自交系种子,是生产用的最基础的种子,其纯度应在100%.  相似文献   

8.
中国小麦种子生产程序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运用重复繁殖技术,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以适应种子生产现代化的要求,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议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并介绍了小麦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要想搞好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 1制种基地的杂交种的生产规程 1.2亲本自交系的准备 1.3用以配制杂交种的自交系称作自交系良种,是由自交系原种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 1.4用以繁殖自交系良种的自交系称作原种,是由育种家种子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9%.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行的小麦种子生产程序主要有2种:3级种子生产程序和4级种子生产程序.3级种子生产程序的主要缺点是种子分级不分代;4级种子生产程序虽有很多优点,但其生产用种仍为良种.在继承以上2种种子生产程序优点并克服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3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最大优点是取消了良种级别,实行生产用种原种化,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用种质量.在目前小麦原种生产中,田间去杂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应积极推广免去杂技术.对原种纯度的要求≥99.95%.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繁育高质量的亲本自交系种子,在自交系繁育的全过程,必须建立规范的繁育程序。玉米自交系种子分为四级,即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和制种田用亲本,其繁制生产程序为:育种家种子(套繁)-原种(穗系鉴定)-良种(混繁)-生产制种田用亲本,以3~4个世代为一循环周期。一般从育种家种子开始进行田间单株套袋繁制生产原种;用原种穗系套袋自交或姊妹交,淘汰不具备典型性状的穗系后获得良种;用良种选择合适隔离区混繁来生产制种田用亲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育成的水稻品种繁育方法都是采取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即原原种、原种、生产一级种。原原种由育种者繁育,原种由本所试验场繁育,生产一级种由本所繁种基地繁育。多年来一直是坚持这样的良种繁育制度,津稻1187育成后同样采取上述繁育制度。一、原原种的繁育(一)津稻1187于1979年育成,当年的稳定系全部收获,测产后保存在干燥器里,根据试验和繁种需要每年取出一定数量供试验和繁种用。当保存的种子少了就放在一个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农作物良种繁育技术不断改进。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是以群体遗传学为理论基础,按繁种世代高低和程序分为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等四级,属于重复繁殖技术路红,能确保种性和纯度,实现质量标准化;操作简便、经济省工、缩短生产年限;节省种源,便于低世代贮藏分期利用;减少繁种世代,延长使用年限;有利“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产业;有利与国际接轨和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
详细描述了菜心种子扩大繁殖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原种生产基地的选择、隔离措施,原种生产的方法,原种单株、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嘲选择标准和选择方法,以及对收获后种子的质量、检测规则等要求,为菜心种子生产扩大繁殖提供依据,确保生产出来的菜心种子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校张万松教授等与省种子战线科技人员,在长期的种子生产和科研实践中,根据现代遗传学原理,充分运用良种繁育的重复繁殖技术,在我国首次研究并提出了由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简称“四级程序”)及其不同应用模式,制订出了主要农作物的操作技术规程。该项技术彻底克服了传统“三圃制”的弊端,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两年,能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和纯度,延长品种使用年限,并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的优点,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给种子生产注入了活力。“四级程序”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育种者培育并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行的小麦种子生产程序主要有2种:3级种子生产程序和4级种子生产程序。3级种子生产程序的主要缺点是种子分级不分代;4级种子生产程序虽有很多优点,但其生产用种仍为良种,在继承以上2种种子生产程序优点并克服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3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最大优点是取消了良种级别,实行生产用种原种化,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用种质量。在目前小麦原种生产中,田间去杂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应积极推广免去杂技术.对原种纯度的要求≥99.95%。  相似文献   

17.
正青稞是青藏高原裸大麦生态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甘南州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藏族群众在特殊环境和生活条件下不可替代的主要食粮,常年播种面积19.19万亩。所以掌握青稞原(良种)生产操作技术,扩繁原(良)种,保障生产用种,从而提高青稞单产,增加总量,是解决甘南州青稞供求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作物种子生产程序和种子类别的确立 ,应遵循以育种者种子为种源基础 ,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 ,对种子进行限代繁殖等原则 ,以适合中国种子现代化特点 ,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建议采用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四级程序。并逐步建立以株系循环法技术为基础的保种圃和低温低湿库双重保种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 良种繁育任务,一是加速繁育种子,二是保持良种的种性。按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作物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繁育作物原种一般采取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三年三圃制。自1987年我场被定为省级种子基地后,小麦的提纯复壮一般采用穗行圃和原种圃二年二圃制。这样生产原种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1988年我场收获穗行圃556亩,除选部分优行进入穗系圃外,大部分经选择后进入原种圃。这样1989年收获原种圃1万亩,穗系圃559亩,穗行圃579亩。在二年中原种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增加了效益。但  相似文献   

20.
良种意为优良的品种。常说的良种有两层含义:一是优良品种;二是优良种子,即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具体地说是指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种子,其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四项指标均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良种的作用和重要性已经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它是实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