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TOPSIS法的程序设计及在作物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介绍DTOPSIS法在作物品种综合评价中的算法分析、程序设计及实例应用,并以水稻品种区试12个品种(组合)9个性状为对象(实例),以QBASIC为开发工具,开发了一个DTOPSIS多性状综合评价程序,结果表明:运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作物新品种是可行的,且原理易懂计算方便,便于计算机操作。 相似文献
2.
3.
4.
5.
6.
油菜丸粒种子应用技术安徽省六安地区种子公司(237001)朱荣毅从近年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情况看,油菜丸粒种子具有以下优点:(1)节约种子。直播油菜播种量为250~500g/667m2,使用丸粒种子所含种子量为75~100g/667m2。(2)省肥料。有... 相似文献
7.
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小粒种子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分析小粒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概述了种子包衣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小粒种子的丸粒化包衣所用种衣剂、包衣方法、作用和包衣流程,并预测了小粒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在山西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油菜丸粒种子加工技术安徽省六安地区种子公司赵建勋,曹洪,王鸣六安地区种子公司针对油菜生产中的问题,自1990年起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油菜种子丸粒剂和加工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数百次的试验,已获得成功,并应用于生产。1993年在全省油菜生产区30个点示范,仅...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讨穗直立程度不同的水稻品种茎秆不同部位伤流强度的差异,在田间条件下选用穗直立程度不同的3个水稻品种沈农265、豫粳6号和水晶3号,系统研究了基部节间、中间茎节和穗颈节间伤流强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同一穗型水稻品种不同部位的伤流强度随生育期的变化有很大差异,以基部节间伤流强度最大,其次为中间茎节,穗茎节伤流强度最小;(2)不同穗型的水稻品种基部节间、中间茎节、穗颈节的伤流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总体趋势是下降的;(3)弯曲穗型的水稻品种不同部位伤流强度一般要比直立穗型的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了探明丸化型水稻种衣剂的理化性能,为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提供参考,用丸化型水稻种衣剂WHW-25包衣水稻种子,通过种衣剂的成膜、贮存试验和包衣种子的吸水率、水下萌发以及贮存等试验,研究丸化型水稻种衣剂WHW-25的理化性能,并与进口种衣剂适乐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丸化型水稻种衣剂成膜性、贮存性及丸衣透水性良好;丸化包衣种子在水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未包衣的对照提高了36.3%和33.5%;贮存12个月,丸化包衣种子的发芽率比对照提高了35.6%;其综合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进口种衣剂。说明丸化型水稻种衣剂能显著促进水稻种子在水下的萌发、提高水稻种子的耐贮存性,其理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而制成的。它具有资源可再生,对环境友好,可部分或全部替代石化柴油等特点。在介绍生产生物柴油的几种主要制备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从生物柴油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论述了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及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18.
水分胁迫抑制水稻光合作用的机理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水分胁迫降低了水稻的光合速率。轻度水分胁迫下,气孔的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严重水分胁迫下,叶肉细胞光合能力的降低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顺肉细胞光合能力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光合量子效率、羟化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及光合磷酸化活力的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环境、市场等的制约更加突出,发展农业经济面临着新的课题。而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出现与发展,不仅科学地处理了人类、农业、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关系,更实现了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笔者回顾了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对其发展中产生的成功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新形势下中国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部一年一季高寒稻区,得天独厚的有利自然资源极适于发展水稻生产。由于历史原因,1955~1983年面积一直徘徊在13.7万~24.55万hm2,单产2535.0~4482.0kg/hm2,在中国属面积少、单产不高、变幅较大的低产稻区。1984年推广旱育稀植后,栽培技术发生重大变革与发展,但单产仍然较低,1985~1994年10a间平均只有4744.77kg/hm2。为此,1995~1998年针对黑龙江省生产现状开展了“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3a攻关研究结果,每年平均面积39.93万hm2,占同期全省平均面积135.62万hm2的29.4%,获平均7893.0kg/hm2,较试验前五年全省平均5748.57 kg/hm2,增产37.3%,比同期全省平均增产32.9%,为黑龙江省进一步大面积增产树立了榜样和增强了信心。研究还针对当前生产现状,论述了今后发展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前景及其实现高产与之相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