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监控系统传输资料种类,包括雷达产品资料、雷达状态监测资料、雷达基数据产品、雷达拼图资料等,并介绍了监控系统功能设计和监控系统实现技术,以期促进该系统的推广应用,保证数据资料传输的及时与准确。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掌握雷达资料传输在各个环节的时效情况,探索提高雷达资料传输时效的方法和途径,省气象信息中心和宁德市气象局、厦门市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台联合开展了雷达资料推送试验。通过三种试验方案,全面测试各种情况下的雷达资料传输时效,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和分析,对提高雷达资料的时效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ERA Interim 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 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等资料,针对2016 年8 月12 日影响京津冀的一次对流性暴雨进行了成因 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天气雷达资料的三维格点化及拼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留杰  朱伟军  周毓荃  张宏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17-2519,2570
雷达资料的网格化及拼图在气象业务中有重要的意义。给出了雷达资料网格化及其拼图的原理和流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商丘、徐州、盐城雷达站资料对2009年6月3~4日发生在该地区的超级单体风暴的雷达资料进行网格化处理和3种方法拼图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值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单体的实际特征;作为一种新的雷达拼图应用形式,进行出了雷达回波的时间序列拼图,分析显示,时间序列拼图能够较好地表征超级单体风暴的发生、发展、移动路径,有助于研究中小尺度系统的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5.
对2016年1月1日至10月1日桥头水文站雷达和人工同步观测的水位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观测水位与雷达记录水位推算径流量误差在规定范围内,雷达水位计监测水位资料可以作为正式资料并代替人工观测水位,并且直接用于桥头站水文资料整编。  相似文献   

6.
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沈阳棋盘山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04~2006年在辽宁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及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并总结出对积层混合云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条件、部位、时机和方法等新一代天气雷达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7.
介绍MICAPS3.0处理雷达资料的种类,然后从pub数据的显示和处理、雷达数据列表的更新、雷达基数据的处理以及雷达动画制作4个方面介绍MICAPS3.0操作和处理过程,以供气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对山东“4·28”飑线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风暴分析和预测中心开发的中尺度ARPS模式及其资料分析和同化系统ADAS,将山东省济南齐河、临沂和连云港3部多普勒雷达基数据资料同化进ARPS模式中,对山东“4·28”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对比试验。结果发现,模式采用热启动的方式可以模拟出此次飑线过程,对飑线造成的降水的强度和落区预报也较好。雷达资料同化对飑线地面中尺度系统的模拟有明显的改进作用,尤其是在前2~3h效果非常明显,使模拟的地面雷暴高压和风场更接近实况。使用雷达资料进行同化循环,连续地将多部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到数值模式中,可以明显改进对飑线系统结构的模拟,较初始时刻同化雷达资料对飑线的模拟效果更好。因此,使用雷达资料进行快速分析和同化进行强对流天气预报是可行的,但模拟的降水偏强,这与雷达资料同化对于大范围暴雨预报的改进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张喜鸿 《北京农业》2012,(3):190-191
与探空气球测风相比,风廓线雷达具有快速、连续、时空分辨率高、无需施放探空气球等优点。分析局地暴雨过程中的风廓线雷达资料的特点,提取降水信号,使风廓线雷达资料在短时强降水监测和预报中发挥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华北区域的一次实例验证表明,风廓线雷达在暴雨预报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和喀什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8月30日喀什地区境内典型强冰雹天气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流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水汽条件充沛,0℃层和一20℃层高度适宜;多普勒雷达能很好监测冰雹天气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等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对冰雹雷达识别、提高喀什地区强对流天气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次降雹天气的预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草青  郭洪权 《农技服务》2009,26(10):112-113
使用常规气象资料及物理量场资料,并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2009年3月28日广西西北部出现的冰雹天气进行分析,得出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形势、物理量场分布、强对流的指数变化以及雷达回波产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铜仁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3—2018年铜仁市雷雨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雷雨大风天气占比超过40%,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径向速度和风廓线等雷达产品资料特征的分析发现,在雷雨大风发生前后,雷达产品资料具有较明显的变化特征,可为及时、提早地预报预警雷雨大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自动站实况资料、Micaps欧洲数值预报资料、卫星资料、营口雷达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营口局地暴雨的预报能力。本文先进行前期实况定性分析预测,再结合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具体预报,其间运用T-logP图、雷达资料和卫星资料分析预报对流系统,最后进行预报检验,将实况与预报进行对比,分析成因。  相似文献   

14.
潍坊市精细化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是基于Arc GIS的多种气象资料集成显示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对常规自动站和加密自动站的资料,潍坊雷达资料等进行自动处理、计算,进行雷达资料和地面资料、常规自动站及区域自动站地面资料自动处理及叠加,实现欧洲中心模式、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T639数值模式及GRAPES数值预报产品格点资料的显示及集成预报,并利用人机交互系统实现短时临近和精细化预报尤其是基于雷达产品发布灾害性短时临近预报产品的快速生成,提高了潍坊市个性化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铜仁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对2013~2018年在铜仁市发生的雷雨大风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雷雨大风天气占比超过40%,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通过对反射率因子、反射率因子剖面、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径向速度和风廓线一系列雷达产品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在雷雨大风发生前后,雷达产品资料具有较明显的变化特征,为及时提早的预报预警雷雨大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晓军  梁丛虎  李宁刚 《农业与技术》2014,(3):162+175-162,175
根据近30a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兰州市气象局对强对流天气的气候分布特征。分析多普勒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在兰州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天气雷达始于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经过与电子学技术、气象学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融合,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雷达气象学。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南沙区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气实况图、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风廓线雷达分析2011年4月17日影响广州市南沙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环流系统和中尺度影响系统配合较好,多普勒雷达观测到弓形回波和超级单体风暴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而风廓线雷达测得的温度及风向风速资料可以监测边界层能量堆积情况及水平风的垂直切变等现象,值得预报员关注,以提前做好预报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重点从天气实况及影响、环流形势分析、雷达图分析等针对2019年7月19日发生在河套灌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08年6月12日河池地区出现的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地面冷锋、低空切变、高空槽的配合有利于暴雨的产生,高层辐散、中低层辐合、大气不稳定能量为暴雨产生提供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数值模式分析资料、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7月23日莱西市暴雨过程的高空、地面形势及不稳定条件、垂直速度和雷达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主要受高空低槽东移与西太平洋副高北抬影响,副高边缘暖湿气流辐合上升,产生短时强降雨天气,并伴有雷电、大风,降水量级达到暴雨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