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分析国内外镰刀菌(Fusarium Link)种类鉴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三个地区七市县5种作物上采集的5个镰刀菌菌株进行了种类鉴定。鉴定出2个种,其中4个菌株属于镰刀菌属美丽组的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另一个菌株属于镰刀菌属李瑟组的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Shel-don)。5种作物病原镰刀菌种类分别是: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西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亚麻枯萎病菌(F.oxysporum)和玉米青枯病菌(F.moniliforme)。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国内外镰刀菌属(FusariumLink)种类鉴定现状的基础上,将采自山西省忻州地区的164个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分离培养及单孢分离纯化,得到16个有大孢子的镰刀菌菌株。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这16个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鉴定结果为:16个菌株分别属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solani)、雪腐镰刀菌(F.nivale)、蕉斑镰刀菌(F.stoveri)、胶孢镰刀菌(F.subglutinans)、弯角镰刀菌(F.camptoceras)、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由于土壤是镰刀菌的大本营,因此分析土壤中镰刀菌的类型对镰刀菌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有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燕麦镰刀菌〔F. avenaceum (Fr)Sacc〕、串珠镰刀菌(F. monili formeSheld)、黄色镰刀菌〔F. culmorum(W.G. Smith) Sacc〕等.我省的菌系种类经芜湖市卫生防疫站分离鉴定结果为:禾谷镰刀菌占90.8%、燕麦镰刀菌占3%、串珠镰刀菌占1.9%、黄色镰刀菌占0.1%. 我们于1977年和1978年对本省不同地区的菌株进行了致病性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下. 一、1 77年的研究(一) 材料和方法试验用的禾谷镰刀菌株,由芜湖市卫生防疫站提供,共10个菌株,各菌株的采  相似文献   

4.
镰刀菌是土壤真菌中一类能引起植物和昆虫病害的病原,同时又是可利用的资源。为了了解掌握自然条件下镰刀菌种类情况,将采自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15个土壤复合样本进行土壤分离及单孢分离,有大孢子的18株,经过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鉴定其分属于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solani)、硫色镰刀菌(F.sulphureum)、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多隔镰孢(F.decemcellulare)、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F.oxysporumvar.redolens)、拟丝孢镰刀菌(F.trichothecioides)、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镰刀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唐山地区采集大花蕙兰根腐病病株样品50份,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物中有2类病原菌,为镰孢属(Fusariumspp.)和枝顶孢属(Acremoni-um link=Cephalosporiumcorda).但主要优势菌群为镰孢属.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和复合接种试验发现,茄病镰刀菌(F.solani)及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致病性最强,接种后发病株率达85%以上,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moniliformevar.intermediumNeish et Leggetl)和占枝顶孢霉(A.strictum Gams.)致病性弱,潜伏期长,接种发病率为5%~18%.占枝顶孢霉与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混合接种后的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证实大花蕙兰根腐病是以茄病镰刀菌及尖孢镰刀菌为主要病原菌,并由木贼镰刀菌、串珠镰孢中间变种和占枝顶孢霉复合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瓜类作物根茎部镰刀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山西省瓜类作物上镰刀菌的种类,自山西省不同地区采集了具有萎蔫症状和健康的瓜类作物标本,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其根茎部镰刀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分离到353株镰刀菌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其分属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芬芳镰刀菌(F.redolens)、腐皮镰刀菌(F.solani)、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和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8个种,其中,尖孢镰刀菌为优势菌群,占镰刀菌总量的65.03%;并对这8个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  相似文献   

7.
对分离自黑龙江省16个市县的369个水稻立枯病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它们分别属于3个属9个种。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性相对较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其次;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腐霉菌(Pythium spp.)的致病性相对较弱;Fusarium commune不具致病性,说明其只是一种腐生菌,不引起水稻的立枯病。结合分离出现频率和致病性测定结果,确定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为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的优势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2~1985年,在河南省主要玉米青枯病区(4县)采集病株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所得菌株有镰刀菌(Fusarium link et Fr.)、丝核菌(Rhi-zoctonia DC.et Fr.)、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Ell.et Halst.)及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link et Fr.)等。用出现频率高的镰刀菌进行室内外接种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致病力最强的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Schwabe.),其次是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 RerK.et Rav.),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F.moniliforme var.jntermedium Neish et leggett)次之,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致病力最弱。其中半裸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在玉米上首次发现,并对以上镰刀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西瓜根腐病病株中分离得到镰刀菌10株,经鉴定分别为尖孢镰刀菌(7株)、串珠镰刀菌(2株)、茄病镰刀菌株(1株).其中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为88.2%,其他两种菌的发病率较低,分别为28.4%和29.7%.对尖孢镰刀菌进行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表明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与适乐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水稻恶苗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农业科学》2019,(7):80-82
从山东省18个水稻种植区采集水稻恶苗病样本,共分离获得70个单孢菌株。参照Booth分类系统,这些菌株归属于5个镰孢菌种,其中,藤黑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占50.0%,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占37.1%,接骨木镰孢菌(Fusarium sambucinum)占7.1%,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占4.3%,砖红镰孢菌(Fusarium lateritium)占1.4%。本研究明确了山东省水稻恶苗病病原菌的菌种及优势菌。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病株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来自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保定、银川、西宁及杭州等8个地区黄瓜大棚内的43株枯萎病病株,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共分离获得478株镰孢菌。根据形态学鉴定,确定它们属于7种镰孢菌,其中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占77.62%,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占0.21%,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占3.97%,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占15.48%,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占1.46%,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占0.84%,以及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占0.42%。对所有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只有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致病性,发病率为71.43%;而其他菌株均未发病,表明其他菌株为非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12.
新疆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5年来从全疆10个地州18个县市对近百个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田的典型青枯病株分离、鉴定出腐霉(Pythium)属3个种、镰刀菌(Fusarium)属2个种,分别对5个种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两地进行苗期和成株期致病测定,其中肿囊腐霉(P.inflatum)致病性强,可重复田间的青枯症状,是引起新疆玉米青枯病的主要致病菌。P.graminicola致病性较弱,P.oligandrum基本不致病。镰刀菌的F.graminearum和F.moniliforme发病率低,发病过程缓慢。研究还发现,分离方法上的差异对分离结果具一定影响,其中标样的发病程度、采集后至分离的间隔时间以及分离所用培养基的不同均可使腐霉和镰刀菌的分离频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为5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12株)、茄...  相似文献   

14.
嘉峪关市新城镇洋葱干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嘉峪关市新城镇中沟2队、中沟6队、新城4队、新城8队及长城2队的洋葱干腐病植株病原进行了分离,共获得89株镰刀菌单孢株系.依据Booth和Burgess分类系统,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其中尖孢镰刀菌所占比例最大,为69.66%,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1.99%和8.35%.室内平皿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都有致病性,病情指数依次为60.2、20.4和20.1,其中尖孢镰刀菌的致病能力最强,是引起洋葱干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而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作为洋葱干腐病病原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引起新疆向日葵列当茎基腐病的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向日葵列当在新疆严重发生,从田间自然死亡的列当植株上分离致病菌并进行鉴定,为新疆列当生物防治提供菌种来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采集的样品,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镰刀菌进行鉴定.[结果]从587个生病的向日葵列当样品上共计分离获得377个分离物,其中镰刀菌234个,占总分离物的62.07;;丝核菌114个,占30.24;;腐霉菌6个,占1.59;;其它23个,占6.10;.在镰刀菌中鉴定出了3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和Fusarium cerealis.[结论]镰刀菌是引起新疆向日葵列当的主要致病菌,为向日葵列当生防菌的进一步筛选提供了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镰孢菌(Fusarium)ITS、EF-1α和β-tubulin 3个基因序列比较分析,筛选适合于镰孢菌种类鉴定的基因序列,并以此序列分析山西省植物病原镰孢菌种群分布及遗传变异情况。【方法】从2013—2015年在山西省11市28县(区)采集分离的625株镰孢菌菌株中选取形态学清晰的菌株进行ITS、EF-1α和β-tubulin基因序列联合分析,运用Sequencher软件对序列进行拼接和校对,将测序结果与NCBI及FUSARIUM-ID数据库中所有已公布的序列进行BLAST分析,结合下载概念清晰或标准种序列,运用Clustal X和Gel Doc软件进行序列对齐和编辑,运用MEGA、Excel、DNAstar和Taxon Gap软件分析镰孢菌种内种间遗传变异情况,从ITS、EF-1α和β-tubulin中筛选适合镰孢菌种类鉴定的基因序列,并以此序列分析山西省镰孢菌的种群分布特点等。【结果】在3个候选基因序列中,EF-1α基因序列是最适用于镰孢菌种类鉴定的基因序列,其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24倍,种内差异小于种间差异的种的数量最多,达到供试种的73%,物种鉴定准确率最强,达到87%。基于EF-1α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7种镰孢菌中,有22种表现出单系性,相同种的不同菌株以较高支持率聚成独立支。在27种镰孢菌中,F.oxysporum是山西省镰孢菌的优势种,分离频率最高(22.1%),且分布最广,在23个县(区)均有分布;其次是F.solani(13.8%),在14个县(区)有分布。从不同地区镰孢菌的种群结构及分布来看,运城、临汾、忻州、长治、吕梁、晋中和太原均以F.oxysporum为优势种,朔州以F.lateritium为优势种,大同以F.solani为优势种,晋城以F.verticillioides为优势种,阳泉以F.incarnatum为优势种;其中晋中和忻州的镰孢菌种类最丰富,临汾次之,朔州最少。从不同寄主镰孢菌的种群结构及分布来看,番茄上镰孢菌的种类最多(15种),其次是马铃薯(13种)和大豆(12种);番茄、黄瓜、西瓜、马铃薯、茄子、西葫芦和甘蓝,均以F.oxysporum为优势种,大豆和玉米以F.verticillioides为优势种,小麦以F.avenaceum和F.graminearum为优势种。【结论】镰孢菌种内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EF-1α基因序列的遗传变异最适用于镰孢菌种类的鉴定,但形态学种和系统发育学种不完全吻合。F.oxysporum是山西省镰孢菌的优势种,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镰孢菌种群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可为镰孢菌的分类鉴定、DNA条形码筛选、检验检疫及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玉米穗腐病病原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山西省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山西省晋城市和太谷县的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从采集的玉米穗腐病病样中共分离到53个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其中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的分离频率为46.7%,属优势种群。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轮枝镰孢菌与禾谷镰孢菌为山西省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且两者复合侵染对玉米造成的为害最严重。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该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定西地区小麦根部镰刀菌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定西李家堡乡,采集200株具有根腐症状的的小麦植株,经分离得到镰刀菌42株.根据Booth C.系统鉴定,确定它们分别属于镰刀菌的6个种,以春小麦品种定西35号为材料对其致病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尖孢镰刀菌(F.oxyspori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对小麦幼苗有强致病作用,它们的分离频率分别为31.00%和21.43%;黄色镰刀菌(F.culmorum)、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和木贼镰刀菌(F.equiseti)的致病性属于中等强度,分离频率分别为9.52%1、4.29%和16.67%;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致病性弱,其分离频率约为7.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