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辽宁省朝阳市水资源现状作为调研对象,以2001—2020年为数据周期,对其供需现状进行分析,从水资源供需矛盾、供用水结构以及全社会节水意识等3个方面引发思改,并结合近期国家、省市的节水政策与工程建设,为朝阳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若干可以落地的措施,为朝阳市水资源的持续发展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西水资源现状与农业节水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是我国严重缺水省份之一,不仅水资源总量少,而且水体污染突出,农业用水效率低。农业是用水大户,在节水方面,应采取营造植被改善水环境、提高雨水利用蓄水保墒、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是全国10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上,主要存在着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低下、水体污染加剧、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采取增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开辟新的水源、加大节水治污力度、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构建有力的法制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长春市城市用水需求与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春市是全国严重的缺水城市之一,城市用水供需矛盾较大.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水资源 浪费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及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在分析水资源现状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长春市 21世纪用水需求及可利用水资源潜力,并提出长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朝阳市水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资源性缺水困扰着朝阳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工程性缺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用水总量处于刚性增长阶段,用水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对详细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办法:统筹规划全力推进新水源工程开发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快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建设,既可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又可改变历史形成的用水结构不合理现状;全面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高效节水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用水成本增高,经济成本增大;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遭到破坏,致使部分地区呈现水质性缺水。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熟,可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具体措施为: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管理,合理确定水资源的商品价值,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污水处理产业化,征收水资源税,通过各种经济途径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州市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善林州市水资源管理落后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背景 ,在对林州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大量调查、分析和研究基础上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 ,系统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8条对策。对我国严重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进行水资源优化管理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沈阳区域水资源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水资源短缺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已经在许多区域凸显出来。沈阳是缺水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4876m^3,约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分析了沈阳区域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政府进行水资源宏观调控和工程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治理 强化水源工程(点)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富源县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加之又是产煤大县,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用水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不断加剧,已经面临着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挑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全县矿区生态环境和水源工程(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恢复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加大对水源工程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黑河流域水资源压力定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经济发展与用水以及流域水环境压力3个角度出发选取6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对2000-2010年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压力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近11 a来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较高,但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从2000年的0.58逐步降到2010年的0.28。多年来黑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包括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措施卓有成效,但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生态环境缺水严重,农业用水比重过高等问题仍未缓解。建议今后仍要继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压缩农业用水量,以不断减轻流域水资源压力,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选择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以甘肃省定西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影响定西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敏感因子为城镇化率、水资源总量和生态用水比例等7项指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数为0.301,区域水资源处于维持可持续利用困难状态。  相似文献   

12.
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缺水大省,水资源总量138.1亿m^3,居全国倒数第二位。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量取水用水,使泉水出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严重污染。如何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采取大规模造林种草、搞好重点水工程的除险加固、加强污水治理、狠抓水资源管理及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2009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降水量、灌溉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活用水定额、人均供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对江西省11个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14.
以改善林州市水资源管理落后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背景,在对林州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大量调查、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系统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8条对策。对我国严重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进行水资源优化管理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和探讨了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促进城市用水协调发展、城市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确保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水资源紧缺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全省21市(州)为基本单元,评估四川省水资源紧缺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有12个市人均水资源低于1700m3,属缺水区,其中有4市属严重缺水区;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的人口占全省90.7%,GDP总值占全省93.2%,耕地占全省87.6%。在综合分析水资源的紧缺类型、紧缺度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紧缺原因后,就四川省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城阳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受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性、季节性的缺水现象频繁发生。加上污染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城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城阳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宁夏处于极度缺水的西北地区 ,缺水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应把研究宁夏水利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宁夏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大开发战略的首要问题。大兴水利 ,遏制破坏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是建设和保护宁夏生态环境的基础。水利建设要转变思路 ,重点搞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统一管理。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做到可持续利用 ,保障可持续发展 ,实现山川秀美目标。  相似文献   

19.
岔路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以岔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的水资源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多目标规划建立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以2007年为规划水平年,以经济效益最大和用水量最小为规划目标,对水资源进行配置。结果表明:在保证生活及生态用水的前提下,节约农业灌溉用水,以发展乡镇工业,从而实现可利用水资源量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形势下,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的深刻内涵,结合绿水资源的含义,具体研究了水土保持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价值估算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在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