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引细入汤工程及项目区概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公式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预测的结果为:项目施工期与运行初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 035.65 t(包括现状侵蚀量),新增水土流失量618.61 t,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施工期隧洞开挖时扰动地表和隧洞弃渣堆置引起的,隧洞建设区、枢纽建设区、弃渣场区及生产管理区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  相似文献   

2.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地面,造成土壤侵蚀,而山丘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明确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以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勘测,探讨了其侵蚀环境、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侵蚀动力系统中,输变电工程以人为扰动为主,塔基区和站区、施工道路及弃土(渣)场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侵蚀单元;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可达自然恢复期的1.3~16.1倍,施工期的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5~25.3倍;站区和塔基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占比均高于其他侵蚀单元,山丘区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平原区域,是平原区的1.2~1.9倍;在众多建设区域中以变电站建设、塔基开挖、线路施工临时道路为重点,着重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不同建设期、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显著,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融水县杆洞输变电工程为例,探讨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设计。在分析工程及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根据防治责任范围内各功能区的施工特点、扰动情况和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类型等进行二级分区,进而划分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计算了新增土壤流失量,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对沿线山体植被、水土保持方面的影响,为路段后期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最优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评价体系。通过现场工程参数分析,将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Ⅱ)引入同一高速公路不同路段水土流失影响的评价中。选用基于客观赋权法的熵值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依托在建梁平至忠县高速公路项目,针对初步选定的9段路段进行施工期水土流失评价。[结果]确定研究区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的4段重点路域,并将其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域。[结论]验证了多层次、多指标的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更加客观、科学地确定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重点路域。  相似文献   

5.
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特点采用时空二维法分施工期、运营初期两个时段对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扰动地表区、弃渣场、表土临时堆置区、桥涵基础弃渣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水土流失总量为46.28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42.07万t,水土流失新增指数为9.99,其中弃渣场、扰动地表区新增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54.58%、42.07%,弃渣场和扰动地表区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施工期水土流失强度为运营初期的59.2倍,是严重水土流失时段.对USLE在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中参数取值方法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弃渣场区、施工场区、料场区、主洞及支洞口区4个主要区域土壤流失量的动态监测,得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危害面积随水土保持措施的恢复情况而变化.在施工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大,由于每年的施工强度及扰动面积大致相同,土壤侵蚀模数保持基本稳定.施工结束后,根据各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通过恢复和完善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桦南大架子山风电场工程(49.5 MW)位于桦南县阎家镇北部,地貌类型为平原地貌。项目区为水蚀类型轻度侵蚀。监测时段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林草植被恢复期。监测方法主要为调查监测、定位监测、临时监测和巡查监测。监测应比照项目进度安排,适时布设监测断面,进行小区泥沙指标的估算推求,结合降雨特征值背景观测,综合分析获得侵蚀强度。监测人员必须及时对施工过程中的扰动范围、扰动程度、水土流失等进行监测,才能为工程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但由于施工期挖填作业十分频繁,工程扰动及侵蚀面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监测人员仅能通过有限的观测数据进行大致推断,在技术性和科学性上还存在诸多不足。施工期土壤侵蚀量监测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坡面径流小区法和钢钎法,对高速公路施工期不同施工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施工类型区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分异规律明显,因施工扰动破坏原地表覆被和土体结构,其值均大于自然未扰动坡面,尤以高陡开挖或回填坡面增幅最大,说明高速公路施工扰动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不仅与土壤或母质类型有关,而且与施工期有关;高陡开挖和回填边坡是高速公路施工期需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输水工程的特点是施工线路较长,作业面分散,涉及地类复杂,弃土石渣量大,水土流失严重。通对输水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提出输水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原则、水土流失预测、工程影响区的生态修复、施工期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监测可供类似工程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山丘区的特殊的地形地貌类型,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挖填方和弃渣,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周边或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存在施工扰动范围广,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强度大、难治理等问题,以重庆市水江至武隆高速公路为例,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宁夏宁东基地南湖中水厂建设工程为例,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将项目区划分为中水厂区、进厂道路区、泵站区、厂外管线区、输电线路区、维修便道区6个预测单元,分别对各单元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预测时段内,原地貌水土流失总量为7 880.23 t,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7 838.38 t(施工期9 347.77 t、自然恢复期8 490.61 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9 958.15 t;施工期内,厂外管线区及中水厂区水土流失量约占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的96%,应作为施工期的重点防治区域;自然恢复期内,厂外管线区水土流失量约占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的77%,应将厂外管线区作为自然恢复期的重点防治区域。  相似文献   

12.
道路建设中形成的硬地面水土流失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道路建设中形成的硬地面的水土流失规律及预测方法,分别对秦沈客运专线及内昆线施工期硬地面进行降雨试验.结果表明,硬地面径流系数普遍较大,产沙量较少,经施工机械扰动后硬地面产沙量增大,径流系数减小.此外,在降雨试验的基础上,引用已有硬地面资料,建立了预测硬地面土壤侵蚀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3.
为监测高速公路线形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掌握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采用现场调查、定位观测和数字模拟等手段,分析了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地表扰动面积及水土流失量的变化特点,为有效防治高速公路线形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加强边坡水土流失防治、强化恢复植被人工管理与合理规划弃渣场选址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低扰动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变电工程跨度大,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水土流失来源复杂多变,且临时占地多,扰动范围大.为探索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低扰动工程技术,为输变电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措施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以山西省18项500 kV输变电工程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传统与低扰动的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扰动程度和水土流失量,发现长短腿配高低基础的塔基和塔型设计、索道运输、不落地放线技术等低扰动技术应用于主体工程中能够显著缩小扰动范围、减少水土流失量;在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中根据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土壤条件采用相应的表土剥离技术及在部分临时占地采用临时覆盖技术,则能减小水土保持工程的二次扰动,并且可以节省工程投资.建议在输变电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优先采用这类有利于水土保持的低扰动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华北地区500kV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的认识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地面积分布特点,得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华北地区29项500 kV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变电站防治分区和输电线路防治分区不同地貌类型条件下各防治分区扰动土地面积空间分布特点和成因,并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重点;通过分析植被恢复、铺设土工布和水泥灌浆桩基础等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在不同地貌类型条件下防治水土流失和节约水土保持投资方面的实施效果,提出华北地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护重点部位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码头工程施工期间会造成剧烈的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应引起高度关注。本文以闽东某泊位工程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分析闽东地区码头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措施布设成果及效果。结果表明:闽东码头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多、可恢复性差,土石方开挖量大、余方总量多,施工期水土流失严重且集中,高陡边坡面积大等特点;分区设防,综合运用工程、植物及临时措施,形成综合防治措施体系;措施实施后,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9.96%,减少水土流失量达7 053t,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显著。该码头可为闽东地区新建码头工程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借鉴,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后垄溪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和控制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随着工程的进行,各个水土流失影响因素也处于动态变化中。本针对工程建设的规模、扰动地表面积的特点及施工不同阶段产生水土流失情况,采用定点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以更好地掌握各阶段的水土流失发生规律及流失强度,为治理新的水土流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测系数法,推算出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各类再塑地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大大提高了该阶段水土流失预测的准确性,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与实际结合密切,快速、精确度高,适用于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水土流失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落实水电工程施工期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因施工扰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云南省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水土保持巡视监理为实例,提出了水电工程施工期水土保持巡视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方式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监理要点和今后的建议等,供今后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监理实践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深溪河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能力,结合流域水土保持现状,分析提炼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诱发因素后,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并构建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结果表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施工期以人为活动为主导因素,自然恢复期以自然因素为主。通过统筹布设生态防洪堤、植物措施及永临结合等水土保持措施,强化水土保持管理,可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