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预防注射貉子犬瘟热疫苗注射要提前,貉子的哺乳期一般为45d左右,多年来养殖场都是在仔貉分窝后2~3周(即出生后70d左右)才开始免疫注射犬瘟热疫苗、细小病毒、肠炎等单联苗或五联苗。实践证明,免疫效果不佳。因为在注射免疫前的2~3周内仔貉已感染病毒,处于疾病的潜伏期。而这期间,多数仔貉的母  相似文献   

2.
<正> 进入4月份以来,正值母貉产仔哺乳期,也是新生仔貉发病的高峰期。一个月来我站陆续接到新生仔貉大批死亡病例,从3日龄到15日龄不等,但以3~10日龄最多。现仅把一例附红细胞体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靖安镇畜主庞某有临产母貉25只,到4月21日已有12窝陆续产仔,共产仔108只。仔貉产下前3天表现非常活跃健康,吃奶正常。3日后仔貉叫声异常,出现拒食现象,拉白色、黄色稀粪,少数有角弓反张现象,仔貉多数在2日后死亡。现有病貉(母15只,仔28只)每窝仔貉死亡率在70%~100%不等。母貉多数表现少食、腹泻、呕吐、倦怠,但无死亡。检查已经产仔母貉乳房,无异常,挤压乳头泌乳正常。畜主给母貉口服环丙沙星粉、先锋粉、阿莫西林粉等均无效。2 病理变化仔貉外观体况良好,剖检可见皮下肌  相似文献   

3.
为试验貉冠状病毒的致病性以及与犬冠状病毒的关系,用经电镜观察仅见冠状病毒的肠炎死亡貉粪便提取物,人工感染未吃初乳的新生仔犬2只和经犬瘟热和貉细小病毒弱毒免疫的健康貉2只。结果,4天后,2只仔犬拉稀死亡,剖检呈出血性胃肠炎病理变化,肠内容物经电镜负染观察,见有大量冠状病毒;2只试验貉分别于第4天和第5天拉带粘液的稀粥样粪便。粪便提取物电镜负染.见有大量犬冠状病毒样病毒。为进一步试验貉冠状病毒与犬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分别用豚鼠抗貉冠状病毒和抗犬冠状病毒血清与提纯的貉冠状病毒作免疫电镜观察。结果,两种抗血清均可将貉冠状病毒凝集,呈阳性免疫电镜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1发病及剖检情况1.1发生于仔貉:一般仔貉感染易发于出生后1~4天,死亡率超过50%。临床见仔貉脚趾部潮湿,脚掌发红,指尖发红,尖叫,2~3天死亡。许多人往往误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秦皇岛某养殖场母貉死亡的原因,笔者无菌采集死亡貉的心血、肝脏、肠内容物等病料组织,采用胶体金试纸条法、PCR法、细菌分离鉴定、K-B纸片法等分别检测细小病毒、病原菌感染情况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死亡貉细小病毒阳性,病原菌为沙门氏杆菌;分离到的沙门氏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啶、环丙沙星等5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的耐药性。说明貉源细小病毒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是引起母貉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对细小病毒无特效治疗药物,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仔貉脱肛是兽医临床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场每年都有数十只仔貉发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常会造成感染.下面把我所经历的几个典型病例做以介绍:一、发病原因仔貉断乳前后,采食性强、不知饥饱而过食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此外,几只仔貉共同抢食一盆饲料,饲料太稀或太稠且数量过多,饲料品质不良或加工方法不当等,也是本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7.
<正> 饶河县有着大力发展乌苏里貉养殖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短短几年,养貉业已遍及全县城乡。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仔貉成活率过低,全县1986年平均窝成活仅3.6只,存在养大貉吃仔、母貉患乳房炎、仔貉患病、饿死、冻死、压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仔貉成活率。笔者采取了产后挪仔、室内饲养、母貉戴嘴套哺乳的新方法,母貉吃仔、患乳房炎、患白肌病等问题也迎刃而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提高仔貉的成活率,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对某养貉场的历年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弄清了仔貉的死亡原因.一、仔貉死亡原因分析从调查结果看,仔貉5日龄内死亡率占月龄死亡率的70%~80%;占育成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正> 母貉叼仔是产仔哺乳期造成仔貉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母貉的分娩产仔期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会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约有40%的母貉在产仔哺乳期出现叼仔的现象。笔者结合自身养殖经验,汇集如下几点,供养殖户参考:1 发病原因母貉叼仔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1.1 饲料中缺少某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常导致母貉叼仔、食仔的恶癖,这种情况多发于初产母貉。1.2 母貉带仔过多或过少由于母貉带仔过多,而母乳又严重不足,当仔貉吃奶时,母貉有痛感而导致母貉咬伤或食掉仔貉,相反当母貉带仔过少,母乳过剩,造成胀奶,也会使母貉疼痛难忍而引起叼仔。  相似文献   

10.
滦县安各庄镇有一养貉专业户,2004年2月6日爆发附红体病和细小病毒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饲养貉228只,其中仔貉158只,成年貉70只。仔貉首先发病后波及全群。仔貉死亡38只,成年貉死亡26只,发病貉均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粗乱,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粪呈黄色、灰黄色,有粘液、血液、气味腥臭。仔貉病程短,症状明显。发病开始曾用青、链霉素,庆大霉素,安乃近混合肌注,效果不明显。经我们采血化验,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1.
<正> 貉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毛皮动物,提高仔貉的成活率,是养貉者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但因母貉叼咬,无奶饿死仔貉等原因,使仔貉成活率多年来一直在40%上下浮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人工哺育仔貉的方法。1987年产仔期,对我场17窝共84只仔貉,采用人工哺育的方法后,成活77只,成活率达91.7%。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峰  李改惠 《北方牧业》2007,(17):24-24
<正>1病因本病为母貉乳腺的炎症。主要由于仔貉咬伤或其他外伤引起感染,或母貉乳汁过多滞留而引起另外,某些传染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也可引发乳房炎。  相似文献   

13.
正貉细小病毒能够引起貉细小病毒性肠炎,这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危害貉业养殖与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目前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不同年龄和品种的貉均有易感性,但尤以50~60日龄的仔貉和幼貉最为易感,幼貉的发病率为70%以上,死亡率高达90%;成年貉的发病率为30%左右,死亡率在30%以下。患病貉和耐过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粪、  相似文献   

14.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临床症状多样,容易继发其他细菌、病毒的混合感染和二次感染,死亡率可高达80%.患病动物在康复后还易留有麻痹、抽搐、癫痫样发作等后遗症.2007年7月初,河北省昌黎县某貉场饲养貉200只,其中断奶分窝的140只幼貉中有40只幼貉发病,发病率29%;死亡22只,病死率达55%.  相似文献   

15.
仔貉断乳分窝一般是在60~70日龄.适时断乳分窝有利于仔貉的生长发育和母貉体质恢复.断乳分窝过早,仔貉消化机能不健全,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过晚,影响仔貉的生长发育.因此,可根据母貉泌乳情况及母子关系适时断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发展迅速,每年春季是貉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因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而受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貉,或因母貉产后患乳腺炎或缺奶拒绝为仔貉哺乳,导致整窝仔貉死亡,给养貉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母貉产后叼食仔貉或拒哺,使貉多产仔保成活,经对养貉户进行调查,并结合试验与实践,现提出几项提高仔貉成活率的措施:1.叼入法:把代养的仔貉放在产期相近的另一产仔母貉的小室门日,仔貉因受寒冷刺激而发出叫声,母貉听到仔貉叫声,就会出来,把仔貉叼进小室,放在自己的仔貉堆里为其哺乳.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份,诸城市某养殖户饲养的貉发生了一种以眼有脓性分泌物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犬瘟热继发沙门菌感染。1临床症状该场共饲养貉300多只,其中种貉50多只,仔貉250只。种貉无明显症状,主要是仔貉发病,大群发病20 d,一共100多只陆续发病,发病笼舍集中,就诊时已死亡70多只。就诊前2周前接种过犬瘟热疫苗,接种后发病加剧,仅接种后仔貉死亡多达  相似文献   

18.
<正>仔貉断乳分窝至取皮前这段时间称为育成期,此期要做好如下饲养管理工作。1幼貉断奶分窝当幼貉能够采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时,必须实行断奶分窝。在育成期开始前后,包括在哺乳期最后阶段,应加紧时间进行分窝准备工作。准备幼貉开口料,备好各种幼貉饲料添加剂。开始补饲时,有的仔貉不会采食,饲养员将食物抹在仔貉嘴上,让其主动吃食。经过1~2次训练,仔貉就会采食了。  相似文献   

19.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一般说来,仔貉从分窝开始便进入幼貉的饲养管理阶段。此时幼貉生长旺盛发育迅速,日粮量随月龄增长而增加,此时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幼貉饲养管理大体包括断乳分窝、营养供给、环境条件以及疾病防治等。1幼貉的断乳分窝1.1仔貉的断乳仔貉哺乳到60日龄左右便可断乳。如果仔貉发育正常,身体健壮而且大小均匀,可采取一次断乳法,即将全部幼貉与母貉分开;如果发育不均、大小不一,则采取分批断乳法,即先把身体强壮的分离出来,等到其它弱小的仔貉略有改善能够独立生活时再适时断乳。1.2适时分窝刚刚从母貉笼舍中分离出来的幼貉不…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原因 1.母貉在产仔或产仔后,受外界噪音干扰、惊吓,引起情绪不安而叼仔貉。 2. 饲养人员捉拿仔貉后,仔貉身上染上异味,引起母貉疑心而叼咬仔路. 3.个别初产母貉有恶癖,有的将仔貉叼到笼网上玩耍,有的边分娩边吃仔,有的产后不让仔貉吃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