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的杨树品种在抗寒遗传特性上有一定的差异。为了筛选出抗寒能力相对更强的杨树品种,在锦州开展中央9杨、辽宁杨、沙拉杨、107杨等4个杨树无性系品种抗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杨树品种的抗寒遗传特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萌芽率以辽宁杨最高,达到89.3%,与中央9杨、107杨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平均生根数量以中央9杨最多,为4.1条,与其他3个杨树品种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成活率最高的杨树品种为辽宁杨(81.67%),与中央9杨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与沙拉杨、107杨之间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11个杨树无性系生长及抗逆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抗逆性等多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山海关杨、廊坊杨3号、廊坊杨1、2号、中林46号、欧美107杨、欧美108杨、普通毛白杨、三倍体毛白杨、84K杨、无性系毛白杨共11个杨树无性系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欧美108、107杨为当地适宜的优良无性系,表现出具有成活率高,栽后缓苗快,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抗...  相似文献   

3.
旱地造林时,采用保水剂和AB乃生根粉处理107杨,能够明显促进107杨生长,苗高和胸径与未处理107杨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杨树伐根嫁接更新造林优良品种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48-153
以小美旱杨为砧木,选择107杨、108杨、111杨、沙兰杨、北抗创新杨1号、中林2001杨和转基因杨7个杨树品种作接穗进行伐根嫁接,在北京大兴区分别设置了3块试验地的3个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以小美旱杨为伐桩,3块试验地中北抗创新杨1号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最低,其余6个品种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2)试验地1嫁接品种107杨、108杨、111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较大,且之间无显著差异;试验地2嫁接品种107杨、沙兰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北抗创新杨1号差异显著,107杨与沙兰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试验地3嫁接品种107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中林2001杨、转基因杨差异显著,中林2001杨与转基因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3)107杨、108杨、111杨、沙兰杨是适宜杨树伐根嫁接造林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杨树品种冠径比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个杨树品种冠幅与胸径比例关系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冠径比存在极显著差异,107杨、鲁山杨、W46杨、95杨、895杨等5个品种具有生长快和冠径比小的优点。冠径比在品种选择和密度确定等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转基因欧洲黑杨、北抗杨、转基因741杨和107杨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及解剖学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4种杨木木材的材性及其对单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杨树木材纤维素、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差异不太显著,107杨纤维素含量略高于其他3种杨树木材;年轮宽度上,转基因欧洲黑杨、北抗杨大于转基因741杨和107杨;4种杨木木材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07杨木的密度最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木材的孔隙度差异造成的。研究同时也表明,4种杨木木材中,107杨是胶合板制备中更适宜的树种。  相似文献   

7.
‘朝霞杨’是欧美杨107杨的芽变品种。该品种苗干通直,树冠窄。春季叶片为紫红色,生长旺盛期叶色转为紫色,秋季渐转为浅紫色。叶片较‘欧美杨107杨’略小;叶芽为褐色,较欧美杨107杨小;苗木停止生长时间和落叶期较欧美杨107杨晚5~7天。朝霞杨成年树主干红褐色。  相似文献   

8.
欧美杨107号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a的引种育苗试验表明,欧美杨107号(Populus euramericana clone‘74/76’)在陕西关中具有良好的引种前景。1a生107号杨苗木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本地优良品种陕林3号杨(P.deltoides cl.‘SL-3’),抗病虫能力与陕林3号相当。与中林46号相比,107号具有较高的高生长量和明显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速生杨优良品种无性系胸径生长量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市引种了107杨、108杨、2025杨、2001杨,中林46杨等多种速生杨优良品种。为比较不同杨树品种在该区的生长情况,我们于2002年春季进行了107杨,108杨,2025杨、2001杨、中林46杨定植对比试验,2006年2月份进行了胸径生长量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10.
选取107杨、108杨和毛白杨3种杨树人工林,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人工林中叶面、皮部和土壤中可培养的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和优势种群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的数量在107杨与108杨、107杨与毛白杨之间的差异均显著,而在108杨与毛白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叶面、皮部和土壤的细菌数量差异均显著,107杨夏季和秋季的细菌数量占有优势地位,毛白杨冬季和春季的细菌数量占有优势地位;107杨秋季的细菌数量最高,108杨和毛白杨的较低,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着细菌数量的变化,是细菌区系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细菌的优势种群以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等为主;真菌的数量在107杨与108杨、107杨与毛白杨之间的差异均显著,而在108杨与毛白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与细菌的变化规律相似;秋季真菌的数量与其他3季相比差异显著;季节的变化对叶面真菌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对皮部真菌数量的变化影响相对较小;季节变化对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变化有显著影响,但在春季和秋季差异不大;真菌的优势种群以杨盘二孢菌和棘壳孢等为主,其中棘壳孢在杨树人工林的叶面、皮部和土壤中均占有较高比例,是杨树人工林中真菌的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11.
欧美107杨伐根嫁接法造林树木生长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欧美107杨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欧美107杨嫁接法造林与常规法造林相比,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优势;3、7、11年生欧美107杨,嫁接法造林和常规法造林相比,平均胸径差异为6.2、11.2、8.7 cm,差异在50%以上;平均树高差异为6、10、6.3 m,第3年和第7年差异率在100%以上,材积在第7年和第11年差异率在100%以上,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廊坊地区黑杨派新无性系引种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i、Be、111、Ta、109、Me、Br、La、50、Por、36杨等11个杨树新品种引进栽培一年来的试验观测,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Por、36杨生长量超过了107杨、108杨,而且也大大超过了其他无性系,且干形通直,可以优先推广。Be、111生长量与107杨、108杨相当,这两个无性系也是优良无性系。Ta、Me、Br、La等4个无性系的生长量都远远低于107杨、108杨,暂作淘汰品种,留作后续观察。  相似文献   

13.
10个速生杨品系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海关杨为对照,在唐山地区进行不同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经过7a试验,结果表明:108杨生长表现突出,107杨次之,白杨表现最差。7a生108杨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20.3cm、15.57m和0.1500m^3,超过山海关杨1.18倍、1.30倍和4.15倍;多重比较表明,108杨和107杨各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同时该无性系还具有造林成活率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可以在唐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杨树品种叶部病害的抗性调查发现,健杨和欧美107杨较抗锈病;健杨和中林46杨较抗白粉病,欧美107杨抗黑斑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欧美107杨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欧美107杨嫁接法造林与常规法造林相比,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优势;3、7、11年生欧美107杨,嫁接法造林和常规法造林相比,平均胸径差异为6.2、11.2、8.7cm,差异在50%以上;平均树高差异为6、10、6.3m,第3年和第7年差异率在100%以上,材积在第7年和第11年差异率在100%以上,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几种杨树品种幼树生长量的调查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豫北地区表现较好的杨树品种107杨、108杨、中林46杨和中绥12杨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地径、胸径的调查,进行了生长量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5年生杨树品种无论地径、胸径还是材积生长量.均以107杨生长为好,适宜豫北地区栽培生长;中绥12次之;中林46杨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调查发现,5年生欧美107杨杨树溃疡病防治指标为1.5m以下40个病斑;6年生欧美107杨杨树溃疡病防治指标为1.5m以下60个病斑。  相似文献   

18.
造林密度和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份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来分析造林密度及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美107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即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2a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株行距3m×12m、5m×6m、3m×6m,而树高生长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修枝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树高生长和提高枝下高,有利于提高杨树木材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2009年开始,对引进的9个黑杨派优良无性系,以107杨作为对照进行抗病虫害对比筛选试验。通过试验调查并比较分析,无性系在抗溃疡病、白粉病和春尺蠖、美国白蛾等病虫害方面具有差异性,131杨(丹红杨)、276杨、239杨对病虫害抗性较强。在多年的调查中,均未发现桑天牛危害。  相似文献   

20.
沈阳地区不同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沈阳地区选择对杨干象具有较强抗性的杨树品种,通过对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14个杨树品种的杨干象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平均抗虫性筛选出适宜在沈阳地区造林的抗杨干象品种,依次为中绥12杨、荷兰64杨、中黑防杨、欧美107杨、盖杨,并讨论了杨干象灾害可持续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