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窗大小对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林窗大小对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重庆丰都县世坪林场小叶栲和栲树群落内收集饱满成熟种子,并于2011-12在马尾松大林窗(>100m2)、中林窗(>50~≤100m2)、小林窗(>25~≤50m2)中心和林冠下开展小叶栲和栲树种子埋藏试验,统计并比较各处理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及存活幼苗的高度。【结果】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均表现为大林窗优于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小叶栲和栲树在大林窗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种子萌发率的1.7,1.9,2.5倍和1.6,1.3,1.3倍;2种种子在大林窗时的出苗率较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分别增加75.6%,84.6%,94.6%和53.1%,63.3%,18.5%。小叶栲和栲树生长初期各处理的苗高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从种子萌发率、幼苗存活率和苗高来看,大林窗(>100m2)是小叶栲和栲树进驻针叶林、构建异龄复层混交林初期的适宜面积,且以栲树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火棘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和土壤埋藏深度的响应.[方法]以火棘为研究对象,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并对不同土壤埋藏深度下的出苗率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火棘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均随干旱胁迫的增强而增加,种子最终萌发率随干旱胁迫的增强呈下降趋势;0 ~ 20% PEG浓度下种子萌发;土壤对火棘种子的适宜埋藏深度为0~1 cm,最适埋深为0 cm.[结论]种子在播种前可以用适量浓度PEG溶液进行引发处理,并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以提高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及出苗整齐率.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对闽粤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闽粤栲种子和幼苗置于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下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pH2.0的模拟酸雨严重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伤害了幼苗的叶片,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了细胞的透性,使叶汁液酸化,从而阻碍了幼苗的生长.pH3.5的模拟酸雨尽管对幼苗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却增加了幼苗的生物量.pH5.0和pH6.0的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盐分(0、50、100、150、200和300 mmol L-1 NaCl)、干旱(0%、5%、10%、15%、20%、25%、30% 和35% PEG) 和种皮对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濒危植物沼泽小叶桦 (Betula microphylla) 种子的萌发特征,旨在揭示其濒危的机制。结果表明,盐分、干旱与种皮及其交互作用对沼泽小叶桦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萌发率达到50%的时间产生了显著地影响。种皮对沼泽小叶桦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种皮后,种子的萌发率及萌发指数极显著增加(p<0.01),且萌发进程加快。不去种子时,沼泽小叶桦种子耐盐、耐旱的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20.9mmol L-1和108.7 mmol L-1、0.4%和11.9%;去种皮时,沼泽小叶桦种子耐盐、耐旱的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99.7mmol L-1 和304.0 mmol L-1、24.3%和28.01%,表明了去种皮显著提高显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的耐盐性和耐旱性。阐明了沼泽小叶桦濒危的原因可能要归因于其较低的耐盐与耐旱性,同时种皮是其种子萌发的限制因子,为拯救濒危植物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山合欢种子为试材,用98%浓硫酸处理8 min和砂纸摩擦种皮处理研究种子发芽率变化,并利用盆栽研究山合欢种子不同播种深度下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浓硫酸、砂纸摩擦均可有效破除种子硬实,使种子吸水速率加快,发芽历程缩短,第3d发芽率分别达到97%、80%,而对照发芽率只有27%;两种处理方法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比对照高且差异极显著。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有很大影响,山合欢最适宜的播种深度为1 cm,此时出苗率高、基茎粗、植株高、冠幅大、叶片数相对较多;播种深度2 cm次之;播种深度0 cm、5 cm时,种子出苗率、成活率及幼苗生长均表现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8.
设置温度(10、15、20、25、28、30、35 ℃ 7个恒温和35 ℃→25 ℃、30 ℃→20 ℃、28 ℃→15 ℃、25 ℃→15 ℃、20 ℃→10 ℃ 5个昼夜变温)和播种深度(0.5、1.0、2.0、3.0、4.0和5.0 cm)2个影响因素,采用人工气候培养箱培养武当木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速率、活力指数和幼苗存活数量、侧根数、叶片数、幼苗的主根长、最大侧根长、株高、基径、单株叶面积、幼苗鲜重、幼苗存活率等指标,研究温度和播种深度对武当木兰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28 ℃、28 ℃→15 ℃昼夜变温、播种深度为2 cm时,武当木兰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率、幼苗株高、叶片数、基径、主根长、侧根数、最大侧根长、单株叶面积、鲜重、幼苗存活率均达到最大值。综合评价,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速率的主要因素,播种深度是影响幼苗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武当木兰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的最适条件是28 ℃恒温、播种深度2 cm。 相似文献
9.
电解水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广成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2):9-10
强电解水对作物种子萌发和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浸种可提高小麦发芽率7.3%~10.3%,而对萝卜、白菜、黄瓜和水稻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强碱性电解水对花生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强电解水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发芽率14.7%~20.0%,强碱性电解水在种子发芽过程中有一定的抑制霉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对梅列区不同抚育强度米槠林标准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强度影响米槠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抚育强度越大,米槠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高峰来得越早,胸径总生长量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均表现为中度抚育〉强度抚育〉对照〉弱度抚育。 相似文献
12.
壳斗科格氏栲和栲树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报道了壳斗科栲属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和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的核型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格氏栲和栲树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组成。二者核型类型均为2B型,格氏栲核型公式为2n=24=18m+2m_(sa(?))+4Sm;栲树核型公式为2n=24=18m+5Sm+1Sm_(sat),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双重抽样和相对变比生长模型(y=ax~be~(cx))测定米槠人工林在疏开状态下的生产量。10年生米槠林分生物量为72.317t·ha~(-1),其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为71.404、0.305和0.606t·ha~(-1),乔木层占98.74%;乔木层中树干(包括树皮)、树枝、叶和根系的生物量分别为26.410、24.170、7.413和13.411t·ha~(-1),树冠生物重占44.23%,产生较大的倾斜分配。林分叶面积指数为5.478m~2/m~2,林木现存单株生物量达到166.45±62.55kg。林分生长质量好,Ⅰ级木生物量占47.77%。 相似文献
14.
福建武平米槠种群生态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应用R尺度法对福建武平米槠种群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槠种群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均为聚集分布;种群分布格局动态随立木级增大聚集度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行红锥、白椎、大叶栎3个树种的分子鉴定研究。[方法]利用ISSR-PCR方法构建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白椎(Cas-tanopsis carlesii Hayata)、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 Hook)3个树种的DNA指纹图谱,根据各个体的Nei氏遗传距离矩阵,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86条不同DNA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10.75条,多态性条带数目为53条,占总条带数的61.2%。其中,有5个引物可扩增出差异条带和特异条带,能准确地鉴定上述3个树种。应用DPS软件计算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界于0.166 67~0.809 52之间,平均为0.563 57。[结论]ISSR-PCR方法可以解决红锥、白锥、大叶栎的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树冠中部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 ( 1 )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表观量子产量(AQY)、CO2 羧化效率(CCE)均表现为当年生叶片>1年生叶片>2年生叶片; (2)在相同叶龄条件下,丝栗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产量(AQY)、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CO2 羧化效率(CCE)、光能利用率(LUE)均显著高于苦槠栲叶片的相应值; (3)在相同叶龄条件下,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的水分利用率(WUE)没有显著差别; (4)2种植物叶片中的Chla/Chlb则表现为2年生叶片>1年生叶片>当年生叶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行红锥、白椎、大叶栎3个树种分子鉴定。[方法]利用ISSR-PCR方法构建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白椎(Castanopsis carlesii Hayata)、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 Hook)3个树种的DNA指纹图谱,根据各个体的Nei氏遗传距离矩阵,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86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10.75条,多态性条带数目为53条,占总条带数的61.2%。其中,有5个引物扩增出差异条带和特异条带,并分别能准确地鉴定上述3个树种。应用DPS软件计算供试材料遗传距离界于0.16667~0.80952之间,平均为0.56357。[结论]ISSR-PCR方法可以解决红锥、白锥、大叶栎的鉴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米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存活曲线和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探讨了米槠种群数量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米槠种群存活曲线呈增长型;米槠种群在不同状态下的基面积最大增长速度的径级范围为24~28cm.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境中常绿阔叶树种栲树果实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种子大小及其变化不仅涉及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殖分配,而且是植物种的重要适应特征。从果实高度、宽度、高宽比及果实质量等4个指标对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树种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的果实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栲树果实性状有较大变化,其中木荷 栲树Schimasuperba Castanopsisfargesii群落生境中的栲树果实质量最大[(0 725±0 19)g],其变异幅度也较大(26 21%),与其他生境条件中的有明显的差异(P<0 01);该生境中的栲树果实高度和宽度也较大,分别为(1 16±0 11)cm和(0 999±0 12)cm。栲树果实的质量与其宽度和高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m=-1 480+0 748b宽度+1 294h高度(P<0 05),但栲树果实性状与母株的株高和胸径之间没有相关关系(P>0 05)。连续2a间,栲树果实性状也有明显差异(P<0 01),种子产量较高的2000年的果实性状比1999年的大。栲树果实性状的变异可能与不同生境下种群采取的更新策略有关。图3表4参3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