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释放花绒寄甲对柳树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宿迁运河湾释放花绒寄甲卵卡、成虫防治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释放花绒寄甲卵卡最高虫口减退率为89.67%(对照32.87%),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最高虫口减退率为88.46%(对照36.84%),同时释放卵卡及成虫的最高虫口减退率为88.00%(对照39.02%),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或卵卡,对柳树光肩星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6个松褐天牛危害的马尾松林样地,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的卵和成虫。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单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室内和林间罩网寄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在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对当年松褐天牛的寄生防治效果显示: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8.54%,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3.07%;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47.0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8.00%,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均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不同胸径受害木段中松褐天牛幼虫被寄生的数量比例变化较大,5~8cm胸径的木段中寄生率最高,达72.41%,显著高于10~15cm和>18cm胸径木段的49.52%和49.06%;分别在5,7和9月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寄生率分别为68.50%,21.63%和30.29%,5月份的寄生率显著高于7月和9月。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以5月份释放天敌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湖南和湖北省选取9个云斑天牛危害的杨树林作为试验林,释放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开展生物防治云斑天牛试验.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这种寄生性天敌的卵和成虫均对云斑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3.27%;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4.33%;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6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4.23%;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5.65%.通过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当年和第2年调查的防治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天敌成虫的防治效果略好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由于人工繁殖花绒寄甲成虫的成本远高于卵,因此,在生产中大面积防治云斑天牛时,采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方法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4.
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危害白蜡的云斑天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选取8个受害严重的白蜡林作为试验样地,在云斑天牛幼虫期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然后调查和统计天敌释放前后白蜡树的被害株率、天牛的株虫口数,计算出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对云斑天牛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5个试验林中,释放后第2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3.16%,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2.36%;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3个试验林中,释放后第2年的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7.20%,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69.68%.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防治效果略高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在云斑天牛生物防治中,释放花绒寄甲2种虫态的天敌均不失为有效和良好的技术,而卵的成本低,值得在生产防治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保存49天与花绒寄甲新产卵的孵化率没有差异,花绒寄甲1龄幼虫在室内可存活1~8天、平均2.26天,爬行速度为6.5~100 cm·h-1,平均25.23 cm·h-1,室内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其初孵幼虫均能找到光肩星天牛幼虫并进行寄生;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释放15~25粒花绒寄甲卵时其寄生率可达90%;树干打孔注药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两者的控制效果基本无差别.  相似文献   

6.
花绒寄甲是寄生天牛的重要林木天敌昆虫,为了解花绒寄甲在林间的寄生防治效果,通过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卡)来寄生松褐天牛,根据松褐天牛被寄生率和虫口减退率,研究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019年校正虫口减退率平均值为46.20%,寄生率高于50%的占66.7%;2020年防治效果为 33.18%,寄生率为 34.91%,由此可见,释放花绒寄甲对松林松褐天牛防治效果较明显,寄生情况良好,治理区域内松褐天牛数量有所减少,对松褐天牛危害区具有较好的种群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释放花绒寄甲卵防治松褐天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释放花绒寄甲卵对马尾松立木上松褐天牛的寄生效果,进一步探索经济有效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措施。【方法】在林间设置直立木诱木,后在诱木上按5∶1、10∶1、15∶1(寄甲卵数量∶松褐天牛侵入孔数量)3个比例释放花绒寄甲卵卡防治松褐天牛以明确最佳释放比例。另在一年中6个不同时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卡以明确最佳释放时期。此外,在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林场6个小班释放花绒寄甲卵开展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试验以明确大面积释放天敌的防治效果。【结果】释放卵与害虫数量比例为15∶1时的校正寄生率最高,室内为85.17%,林间校正虫口减退率为82.20%。3月上旬、3月下旬、4月上旬、4月下旬、8月上旬和10月下旬在马尾松诱木树干释放卵卡,以4月上旬防治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达82.37%。在林间每株直立诱木上释放4 000粒花绒寄甲卵,越冬代松褐天牛防治效果58.04%~87.39%。【结论】利用花绒寄甲卵防治松褐天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江西中部地区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最佳时间在4月上旬,偏南应提前约10天,而偏北地区则应推迟约10天。  相似文献   

8.
在黄斑星天牛危害的林间投放花绒寄甲卵卡和成虫进行黄斑星天牛防治试验,通过开展花绒寄甲寄生率调查研究防治效果,通过花绒寄甲越冬情况调查,判断花绒寄甲能否在敦煌越冬。结果表明:投放花绒寄甲可有效防治黄斑星天牛危害,花绒寄甲的寄生率为7.88%,黄斑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为79.35%;越冬调查时发现花绒寄甲成虫和蛹共计3头,表明花绒寄甲可以在敦煌地区越冬。  相似文献   

9.
利用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防治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锈色粒肩天牛的寄生率可达68%,而且寄生率随着释放量的增加而提高,按锈色粒肩天牛幼虫与花绒寄甲卵数量之比为1∶20、1∶80和1∶150的比例分别释放,其校正寄生率分别为37.36%、64.69%和67.00%,考虑到防治成本,最佳释放比例应为1∶80;最佳释放时间为4月下旬和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危害北京地区柳树上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薄翅锯天牛(Megopis sinica),采用对环境安全的天敌昆虫进行了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直接在光肩星天牛幼虫上接天敌的平均寄生率为63.33%,模拟自然木段释放花绒寄甲卵的为73.33%,直接危害木段的为76.67%。另外,可以寄生薄翅锯天牛1~3龄低龄幼虫,平均寄生率为63.33%,而不能在室内寄生4~5龄的幼虫。在林间条件下,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0.98%;释放花绒寄甲卵,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0.82%。  相似文献   

11.
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防治栗山天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Coleoptera寄甲科Bothrideridae)是迄今发现的寄生天牛类害虫最主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经研究,虽然寄生不同天牛种类的花绒寄甲根据形态特征目前认为是同一种,但在生物学特性上表现为很强的寄主专化性,即形成了不同天牛种的花绒寄甲生物型(biotypes)(Weietal.,2009)。因此,在利用其开展天牛生物防治时,必须在自然界找到自然寄生该种天牛的花绒寄甲生物型,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花绒寄甲是大型天牛类林木蛀干害虫最为有效的天敌昆虫。文章综述了花绒寄甲生活史、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释放防治天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促进对花绒寄甲的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韶山市、南岳区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2种天敌昆虫,开展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2种天敌昆虫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作用,4个试验区的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2.65%,校正虫口减退率为91.41%;混合释放2种天敌昆虫的寄生率为92.42%,高于单独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的寄生率62.00%和87.34%。  相似文献   

14.
花绒寄甲在甘肃地区越冬情况和耐寒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is a polyphagous xylophage native to Asia. This beetle is the most serious pest in the Three-north Areas of China. Dastarcus helophoroid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of introducing this natural enemy to control A. glabripennis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the overwintering survival of D. helophoroides in north China is a most important issue which should be understood. The overwintering place and survival of D. helophoroides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supercooling points of overwintering and laboratory strains of this parasitic beetle were assay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is parasitic beetle chose the long-horned beetle pupa cell and the gallery as their overwintering place.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m completed their overwintering process beneath the bark. Over 50% proportion of this beetle can complete the overwintering process successfully. Furthermore, the cold tolerance of overwintering strain wa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laboratory strain.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D. helophoroides can successfully accomplish the overwintering process in northwest of China. This might provide a support for introducing D. helophoroides to control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le in these places.  相似文献   

15.
花绒寄甲是大中型天牛等昆虫的重要天敌,对抑制这类害虫发生危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花绒寄甲人工饲养的方法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花绒寄甲的人工饲养与应用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92-1994年,在浙江马尾松林里进行昆虫及蜘蛛群落,松毛虫天敌和种群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1)15年生马尾松针叶立体分布,确认砍枝取薪以留7轮为好,不低于留4轮;(2)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分属18目118科,其中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占优势,经测定,龙游县落结构复杂,分布均匀,群落与层次,坡向,郁闭度,灌层盖度关系密切;(3)蜘蛛群落分属19科46种,其中萧蛸科,猫蛛科和蟹蛛科  相似文献   

17.
《湖北林业科技》2015,(6):11-13
通过诱木堆释放花绒寄甲,比较分析了花绒寄甲卵、成虫、卵+成虫野外寄生松褐天牛幼虫的效果及防治成本。结果显示,从对松褐天牛的寄生率来看,花绒寄甲卵卵+成虫成虫,从防治成本来看,达到相同的寄生率,花绒寄甲卵成虫卵+成虫。因此,释放花绒寄甲卵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且寄生率随着卵的增加而上升。当释放3 000粒卵时,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达到64.5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星天牛转录组信息及体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CYP)、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三大解毒酶系的表达谱情况,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探析其这3种酶系基因家族的类别及其系统演化关系,为星天牛对多寄主种类的适应性与杀虫剂的抗药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TM 2500 对星天牛进行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筛选并进一步与鞘翅目近缘物种的解毒酶同源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经测序、序列拼接得到55 260条unigenes,将其与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注释了32 247条unigenes,在Swiss-Prot数据库注释的unigenes的数量最多(99.11%);注释到Nr数据库时与赤拟谷盗的unigenes同源性最高(60.25%);在GO数据库中,共有8 083个unigenes被成功注释,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3 类47 亚类;在KEGG数据库中,4 600 条unigenes与162个预测路径可以匹配。通过基因注释发现248条解毒酶系基因在星天牛体内表达,包括139条CYP基因、72条CarE基因、37条GST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星天牛的大部分CYP基因都至少与一种鞘翅目近缘物种的CYP基因聚类在一起,P450基因中的CYP6家族数量与其他近缘物种(鞘翅目)类似,包含的基因数量最多;CarE解毒酶蛋白基因主要为β-酯酶、神经趋化蛋白、外源性代谢酶、未知等4种类型,分别可能参与星天牛的一些激素以及信息素的加工、神经和发育过程、消化与解毒等生理过程;星天牛的GST基因聚类主要包含Microsomal GST、Sigma GST、Omega GST、Delta GST、Theta GST等亚家族,具有保护生物大分子免受氧化损伤、催化活力等功能。【结论】本研究获得星天牛的转录组信息,初步探明星天牛体内三大解毒酶系的表达谱及分化情况,可为星天牛对多寄主种类的适应性与杀虫剂抗药性的产生及遗传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