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陇山林区森林经营类型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分类经营的需要,确定了划分经营类型的原则和依据,分层组织了经营类型。第一层为经营管理类型,是森林经营管理的主导方向;第二层为经营目标类型,作为森林保护和培育的技术基础和长期目标;第三层为经营措施类型,作业设计中在第一、二层的控制和指导下确定。  相似文献   

2.
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树种多样性、林分活力和干扰程度5个方面选择树种(组)株数组成、树种(组)断面积组成、径级结构、林木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顶极树种优势度、林层结构、树种多样性指数、树种均匀度指数、林分更新状况、林分蓄积量、林分郁闭度、枯立木状况及采伐强度和次数1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并以甘肃小陇山林区8类典型林分类型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各类林分自然度表现为:未受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0.839)>皆伐后天然恢复锐齿栎天然林(0.752)>择伐后自然恢复锐齿栎林(0.646)>带状割灌改造华山松林(0.546)>带状割灌改造油松林(0.484)>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林(0.483)>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林(0.459)>全面割灌改造日本落叶松林(0.317).  相似文献   

3.
甘肃小陇山林区森林经营类型的改进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经验的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陇山林区次生林综合培育期间的森林经营类型及经营效果,结合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对原有的经营类型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优化,提出森林经营类型组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效用价值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等效益替代的计量评价方法,对小陇山林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评价,得到小陇山林区森林生态效益的综合价值为1.4290×109元/a。其中蓄水效益7.3791×108元/a、净化水质效益3.9661×108元/a、固土效益4.4277×105元/a、防止泥沙淤积效益4.1793×106元/a、保肥效益1.8501x108元/a、固碳效益5.3776×107元/a、释放O2效益2.935×107元/a、吸收SO2效益2.172×107元/a。  相似文献   

5.
小陇山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次生林分布区.次生林是小陇山森林资源的主体,可持续经营直接关系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小陇山次生林从经营角度划分为针阔混交林和栎类阔叶混交林两大类,针阔混交林占75%、栎类阔叶混交林占25%;次生林经营需要从技术与管理层面上建立森林经营管理技术操作系统和森林经营管理支撑系统,采用可抚育(问伐、择伐)、改造、造林、采伐、封育、封禁等综合经营技术措施,抚育经营的技术要点包括林分调查,抚育时间、方式、强度、目标树确定,以及抚育采伐技术等,最根本的技术是实现由次生林经营向次生林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6.
小陇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益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的调研,对该林区实施天保工程5年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徐文 《经济林研究》2004,22(2):62-64
介绍了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抗癌植物资源的种类、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业资源管理》2015,(5):18-25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党川林场二类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阐述了党川林场生态公益林的特点,并依据森林起源、树种(组)、立地类型和经营目的 4个划分因子划分经营类型。结果表明:党川林场生态公益林以天然林居多,林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为水源涵养林,尤以华山松、栎类、红桦、白桦等为优势种的林分较为突出,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明显高于针叶纯林和阔叶纯林;林龄结构不合理,中龄林和近熟林占主导;14种立地类型中"中山阴薄急险"、"中山阳薄急险"、"中山阳中急险"、"中山阴中斜陡"等的蓄积和面积比重较大,2 430个生态公益林小班可划分为29个经营类型。科学划分的经营类型可为小陇山林区生态公益林制定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森林经营认证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影响森林经营认证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有林场森林经营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森林经营认证综合指数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甘肃省小陇山林区计有鞘翅目昆虫9科93种,其中鳃金龟科8种、花金龟科3种、丽金龟科3种、天牛科44种、飘甲科1种、叩头虫科2种、叶甲科25种、卷象科1种、象虫科6种。报道了该区鞘翅目昆虫名录、寄主、分布及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森林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小陇山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和产品类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小陇山森林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动力,提出了小陇山森林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龙门林场为对象,利用该场2002年森林档案更新资料,结合1994年二类调查成果材料,运用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林地期望价法等方法,对该场范围内产权关系明确、能够实施有效控制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了评估,试图探索出适合该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方法,为全局乃至全省天然次生林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考察森林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动态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甘肃小陇山灌木林不同改造模式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样方法,研究了小陇山林区5种典型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幼苗的密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乔木树种天然更新情况总体良好,小于50 cm高度级幼苗数量相对较少,大于50 cm高度级幼苗的存活率较高;5种改造模式天然更新树种以锐齿栎为主,其中,全面割灌改造日本落叶松(模式3)更新幼苗物种丰富度最高,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模式(模式2)天然更新树种丰富度最小;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模式4和模式5)和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模式1)的更新树种多样性较高,各树种分配均匀,优势树种的集中性较低;改造树种华山松的天然更新能力较油松日本落叶松强,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更有利于华山松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4.
对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生态效益从森林资源的增长、林分质量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效益主要从就业、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的经济损失或经济增长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工程实施后,森工企业的经济损失量或经济增长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毛赤杨在甘肃小陇山林区28年的引种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毛赤杨在小陇山林区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较强的适应性,26年生毛赤杨平均胸径23.8 cm,树高13.5 m,已开花结实,繁殖新的苗木。实现了从种子-苗木-种子的引种过程,毛赤杨在甘肃小陇山林区引种初获成功,可在小陇山林区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6.
以小陇山林区蕙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观测,分析了蕙兰在小陇山林区的分布情况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蕙兰分布于106°10′169″~106°21′643″E、33°44′526″~34°08′903″N范围内,海拔925~1 350 m之间;2)蕙兰多生于次生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下,坡度17°~47°之间;3)蕙兰呈团块状不连续分布。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调查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科学分类和归纳的方法,分析了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工程设计、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知,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在工程经营管理上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根据实际,提出了解决天然林保护区实际问题的对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程实施的科技含量;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强化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加快发展天保工程区后续产业,提高天然林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陇山不同灌木林地改造模式林分树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维持物种多样性是目前森林经营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运用点抽样方法研究了甘肃小陇山5种不同的灌木林地改造模式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带状割灌改造模式林分的树种较全面清理割灌模式丰富,Shannon-Wiener指数与Margalef指数较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较高,林分内各树种分配较为均匀,带状割灌改造更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树种多样性;在3种全面清理割灌改造模式中,改造日本落叶松模式虽然树种数与其它2种相同,但林分内树种分配均匀性差,集中性高。不同的改造模式对林分树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同,这对提高和保持改造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