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园夹种荠菜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琳 《江苏蚕业》2013,(2):22-23
如皋市在桑园中全面夹种荠菜,从而探索出一条利用桑园秋末至来年初春的冬闲季节在桑园内种植荠菜的新路子,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汉中新建果桑园杂草数量和种类的调查,确定主要杂草有23种,分属12个科。明确了河堤沙地果桑园的杂草优势群体依次为牛繁缕、荠菜、马兰和小飞蓬;丘陵山地果桑园的杂草优势群体依次为篱打碗花、牛筋草、刺儿菜、旱地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杂草防除技术,以期为果桑园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冬闲桑园套种荠菜关键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闲桑园套种增收的潜力很大,特别是在茧丝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它对稳定桑园面积,稳定蚕农情绪,增加蚕农收入,实现蚕桑产业可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东台市富东镇积极引导蚕农大搞桑园间作套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和社会效益,该镇桑园1460hm^2,套种蔬菜面积达65.6%,据笔者调查,桑园套种荠菜,肥力足的桑园种植户秋种冬收,一般每667m^2收入800~1000元,高产田块收入可达到4000元。  相似文献   

4.
马兴琼 《四川蚕业》2005,33(1):20-21
桑园的杂草种类很多。以江苏、浙江地区为例,春季以双子叶杂草为主,如荠菜、一年蓬、马齿苋、蒲公英、小旋花、水花生等;夏秋季以单子叶杂草占多数,如马唐、香附子、狗牙根、牛筋草和白茅等。这些杂草在每年6~8月份,约占桑园杂草总量的70%。杂草具有惊人的繁殖力,再生能力强、早熟。因此,桑园除草,是桑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对幼龄桑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果桑行间套种荠菜模式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植果桑单位面积收入低、效益差的现实,从促进产业增效农户增收角度出发,阐述了在新植果桑桑园行间搭建小拱棚套种荠菜的新模式及关键性技术,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新沂市有桑园2.5万亩,但桑园产量水平很不平衡,今后应在拓植新桑的同时,改造现有低产桑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做到增产不增地。对低产桑园的概念,作者认为成林桑园亩桑养蚕在2张以下,产茧在60公斤以下者,属低产桑园,理由是1亩农田一熟水稻450公斤,一熟小麦300公斤,每公斤粮价以0.8元计,则全年亩产值在600元左右,成林桑亩产茧不足60公斤、亩产值不足600元的,  相似文献   

7.
朱丽君 《蚕桑通报》2011,42(1):45-47
1基本情况 建德市是我省蚕桑西进的8个重点县之一,现有桑园面积1466.7hm^2,分布在7个乡镇,主要集聚在大同、大洋2个镇,其中大同镇桑园总面积600hm^2;大洋镇桑园总面积606hm2,2个镇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82.3%,逐步形成了蚕桑两大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8.
桑园从秋季11月至来年4月为冬闲季节。为了提高冬闲桑园的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我市蒋垛镇从2006年开始尝试桑园套种豌豆,春节前后收获豌豆茎尖。每667m^2增加收入均在6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春马铃薯、夏玉米、秋荠菜、冬蒜曲种植模式一般1/15公顷(1亩)产马铃薯2000千克,玉米600千克,荠菜2500下电,蒜苗2000下克,综合产值6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桑园从秋季11月至来年4月为冬闲季节.为了提高冬闲桑园的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姜堰市蒋垛镇从2006年开始尝试桑园套种豌豆,春节前后收获豌豆茎尖.每667m2增加收人均在6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夏伐桑树不同栽植密度与桑园土化性状的关系,在同一桑园地并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夏伐桑树每667m2桑地面积栽植400~600株,可适当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pH值,同时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蚕桑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东台市富东镇的桑园面积最近几年来已发展到20 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4%, 目前6 600多户蚕农中,户有桑园3亩以上的近 6 000户,桑园5亩以上的187户,桑园8亩以上的有36户。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桑园0.8亩,户平桑园2.7亩,人均产茧100kg,人均茧款收入2 500 元,桑园面积达到全市的1/10强,栽植桑园的密度  相似文献   

13.
桑园套种榨菜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仁明  朱虎 《江苏蚕业》2009,31(4):22-22
2002年开始曲塘镇在部分村连片推广冬季桑园套种榨菜,经过几年的试验,摸索出桑园套种榨菜的成熟技术,取得较好的收益,至2008年套种面积达266ha,占全镇桑园面积的30%,年平均亩产榨菜2500—3000kg,亩平均收入6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场近600亩桑园中,有低洼低产的重粘土250亩,占桑园总面积的40%强。栽植形式一般为2×1公尺或2×1.33公尺。该部分桑园分布在南充市近郊的平坝上。因地势低洼,排水困难,造成“十年九涝”,加之本身土质差,土  相似文献   

15.
春肥是增产春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春肥施肥量以多少为好?1984年春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桑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方法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和中等的桑园3块.土壤肥力较高的桑园,本所坟家(土斗),品种湖桑199,5年生,亩栽600株,低干养成.土  相似文献   

16.
原料、成品贮藏是否科学,由原辅料到成品是否遵循了饲料公司规定的操作规程,库存是否安全决定,如何消除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 关于夏秋期合理用叶问题,已有不少试验报道,有的提出早秋蚕结束后,每条留叶16片左右,有的认为留叶8——10片好。我们分析了上述试验所选用的桑树多半长势较好。对照我县当前桑园亩产叶量悬殊较大,还有相当数量春期亩产叶600斤至700斤的低产桑园。对这种桑园夏秋期如何合理用叶目前尚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已报道的高产桑园留叶标准不适用于低产桑园,但也有认为桑树长势越差,留叶应该越多。为了探明上  相似文献   

18.
<正> 发展间作桑园,是提高桑园经济效益,稳定桑园面积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县一方面狠抓桑园管理,提高亩产茧量,增加养蚕收入;另一方面下功夫狠抓了桑园的间作套种。使桑园亩产值由原来的二、三百元增加到四、五百元。桑园面积得到稳定,并且出现了再次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地处秦岭南麓的运溪乡,自三中全会以耒,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桑园面积由1978年的600多亩发展到1983年的1594亩,植桑65万株,蚕茧产量由1980年的5万多斤,增长到1983年的9万多斤,产茧总值达15.4万斤,人均蚕茧收入14.99元。  相似文献   

20.
殷庆委 《江苏蚕业》2007,29(3):34-34
<正>睢宁县现有桑园4600hm~2,全年发种10.62万张,每667m~2发种1.52张,产茧60.8kg,产值2016元。老桑园经济效益比同年成龄桑园亩效益低近千元,667m~2产茧、产值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老桑园面积较大,上世纪80年代栽植的桑园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挖除老桑更新桑园,见效慢、桑苗价格高,每亩需要桑苗成本500~600元,蚕农接受不了。我们于2005年春在睢城镇石土庙村刘一组用嫁接体套栽更新桑园2330m~2。根据调查,嫁接成活率为74%,每667m~2成活1852株,嫁接苗有效条4510根,有效条长6300m,产叶量625kg,老桑留条1700根,有效条长2400m,产秋叶255kg,晚秋养1.5张,产茧57.2kg,套栽嫁接体更新老桑园当年基本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