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梯田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的基础,变三跑田为三保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土壤肥力是农作物高产的基础,互助县土壤供肥能力为62.9%。梯田的土壤培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主要有从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为主的有机培肥;以增施化肥为主的无机培肥;以深耕、少耕和免耕为主的土壤耕作培肥。  相似文献   

2.
增施有机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进 《北京农业》2007,(36):34-36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发展绿色食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而开展了对有机肥的研究。增施有机肥要广辟肥源,合理开发利用城肥,变废为宝,大力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料是我国农业的"传家宝",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还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消除或减轻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对土壤的污染。施有机肥种的农作物不仅产量高、品质好,且外观漂亮,深受人们亲睐。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增产依靠培肥土壤,培肥土壤依靠有机肥。本文通过对有机肥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施肥原则 在培肥土壤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来供给作物养分,要求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生物肥料,并适当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4.
通过5 a的耕地土壤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和管理水平条件下,各个监测点的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是氮磷有盈余而钾亏缺严重.今后应调整施肥结构,稳氮、控磷、增钾,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结合,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5.
高产田对于本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高产田土壤的培肥措施主要有增施农肥、培肥土壤,秸秆还田、用地养地,发展绿肥、提高地力,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6.
玉米缩株增密超高产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玉米要实现持续超高产,培肥地力是基础。每亩地施3-5方厩肥、粪肥等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生产条件、培肥地力、提高土地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日趋严重的蔬菜田土壤障碍现象,以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合理轮作为核心的改土培肥是应对土壤障碍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吉林西部半干旱区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为指导当地土壤改良及肥力培育提供参考。试验在吉林省乾安县赞字乡进行,设6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Tra)、增施有机肥(Tra+M)、深松(Tra+S)、增施硫酸铝(Tra+Al)、高量施肥(HNPK)和综合培肥(Opt)。研究结果表明:五种培肥措施中以综合培肥(Opt)处理效果最佳,增施有机肥(Tra+M)处理效果次之。与农民习惯(Tra)相比较,综合培肥(Opt)处理下玉米产量三年平均增加11.84%,0~20 cm和20~40 cm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增幅51.3%和41.4%,其中磷和钾增幅比例较高;土壤容重分别降低21.6%和14.4%,土壤三相比进一步优化。综上,综合培肥(Opt)措施通过0~40 cm全耕层培肥,改善玉米群体质量,实现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9.
一、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玉米要实现持续超高产,培肥地力是基础.每亩地施3~5方厩肥、粪肥等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生产条件、培肥地力、提高土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湘北红壤试区为例,对红壤丘岗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养分状况及培肥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障碍因素为:土壤酸性强,养分含量尤其是磷钾含量偏低,保肥供肥能力弱,据此提出了四项培肥对策:①增加有机肥投入,强化有机质积累;②增施磷、钾肥,协调土壤养分供应;③合理施用石灰,活化土壤养分;④综合治理,改良低产田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