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8—9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非洲猪瘟、新城疫、裂谷热、蓝耳病、蓝舌病、H1N1流感和西尼罗河热等。埃及人禽流感病例继续增加;中国台湾、蒙古国、俄罗斯、津巴布韦和南非发生口蹄疫;荷兰再次发现疯牛病病例;芬兰和中国台湾再次在猪中发现H1N1流感病毒;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首次发现西尼罗河热;俄罗斯的非洲猪瘟、越南的蓝耳病和南非的裂谷热疫情持续扩散,疫情区域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2.
兰州地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兰州地区羊寄生虫调查研究发现,羊线虫感染以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为主,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8.1%、50%、46.3%、46%,其中食道口线虫高达78.1%,已呈流行态势;羊仰口线虫感染率低于以上几种线虫,在榆中和皋兰两县没有发现,其危害较低;夏伯特线虫、类圆线虫感染率比较低,只在个别地区发现,不会对本地羊群构成威胁。没有发现吸虫及绦虫感染;羊球虫感染率比较高,达50.4%;棘球蚴感染率非常低;弓形虫感染率约为3%左右,低于全国5%的平均感染率,没有发现羊泰勒虫感染;硬蜱及虱子普遍存在,90%以上的羊感染虱子;没有发现螨虫感染情况。由此可知,目前兰州地区羊寄生虫的种类虽然不多,主要以消化道线虫感染为主,但是感染强度比较大,而且与以前调查相比较有上升的趋势,这对于养羊业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3.
2008年4-5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古典猪瘟、新城疫、裂谷热、蓝舌病、蓝耳病等。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亚非国家继续发生口蹄疫;越南蓝耳病和坦桑尼亚非洲猪瘟蔓延;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发现古典猪瘟;欧洲继续发现蓝舌病病例;德国暴发新城疫;南非、马约特岛发生裂谷热。  相似文献   

4.
《动物检疫》2008,(8):57-57
2008年6—7月全球通报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主要有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非洲猪瘟、新城疫、羊痘、布鲁氏菌病、蓝耳病和马流感等。全球禽流感疫情形势趋于缓和.主要局限于地方流行和局部散发;亚、非和南美等传统疫区继续发生口蹄疫;加拿大再次发现疯牛病;俄罗斯非洲猪瘟出现扩散;芬兰继续发生新城疫;台湾首次发生羊痘疫情;克罗地亚再次发现羊布鲁氏菌病;越南蓝耳病和日本的马流感疫情持续。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分析柯乐猪桥粒斑蛋白(Desmoplakin,DS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选择86头柯乐猪母猪,利用DNA混合池结合Sanger测序筛选DSP基因SNP位点,并采用SPSS22.0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DSP基因SNP位点与柯乐猪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柯乐猪DSP基因中共发现了9个SNP位点,在第14外显子发现3个SNP位点:g.4897767G>A、g.4897776C>T和g.4897824G>A,在第14内含子发现6个SNP位点:g.4897943G>T、g.4897954C>T、g.4897991T>C、g.4897997T>G、g.4897999C>G和g.4898004C>T。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g.4897767G>A、g.4897999C>G和g.4898004C>T位点之间、g.4897824G>A与g.4897999C>G、g.4898004C>T位点之间以及...  相似文献   

6.
周斌  张大隆 《中国蜂业》2010,61(2):46-47
<正>一、悠久的中华蜜蜂文化说起中华蜜蜂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的发现。贾湖遗址是距今9000年前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临床基础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和B超检查,对犬进行疾病诊断。临床基础检查发现,患犬高热不退,腹部触诊紧张;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发现,炎性细胞指标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发现,有显著的全身性炎症反应;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存在液性暗区,表明子宫内部结构异常,患有子宫疾病。会诊后利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法摘除了患犬的卵巢和子宫。术中剖开子宫,确诊该犬患子宫囊肿疾病。手术成功治疗了该疾病。  相似文献   

8.
1巡圈兽医 奶牛场考核员发现巡圈兽医人员有下列过失者,发现一次负激励(罚款)该部门第一责任人50~100元。第一,发现病牛不及时、导致病情恶化,但未死亡者;第二,发现病牛不及时,导致圈内死亡(牛猝死症、急性心力衰竭等急性疾病除外)者;第三,对初产牛的调圈和产后跟踪观察不到位者;第四,因为初乳牛5天以上的要进行调圈,所以调圈人员必须合理锁牛,锁牛时间不能太长,没有特殊情况之下锁牛时间不能超出30分钟者;第五,未做巡圈记录者;第六,未及时调出挤奶厅提供的乳房炎、瘸牛等病牛者;第七,未及时隔离支原体感染牛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牛者;第八,巡圈期间闲聊,坐在圈舍门上休息者;第九,调牛时未关门导致跑牛或混牛者;第十,干奶、围产病牛未及时做记录、未填写病例报告者;第十一,巡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汇报者;第十二,转到产房的病牛未及时填写转牛单者;第十三,填写转牛单时,填错疾病分类者。  相似文献   

9.
作者发现一个前人未报道的传染病——大肠杆菌侵入脑部引起昏睡、神经症状和疴痢的脑病,且该病病原菌在脑的分离成功率最高,命名为鸡的大肠杆菌性脑病;发现血清型O22、O53、O86B7等大肠菌能突破鸡的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引起如上脑病;发现血清型O86B7的某些大肠菌株可引起鸡腺胃出血等败血症状而容易被误认为新城疫;发现该病发生在成年鸡时通常不出现大肠菌病传统上见到的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气囊炎;发现本病既可在鸡呼吸道病如MS、MG的基础上继发或混合感染,又可独立发生;文章内容包括流行特点,临床和剖检症状、病原的分离和鉴定、人工发病、组织病理变化、传染途径、药敏试验、治疗、鉴别诊断、公共卫生学的意义、经济损失等。  相似文献   

10.
圆环病毒2型亚洲流行现状及其综合防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亚洲流行的历史1999年,陈教授首次在亚洲台湾地区发现了圆环病毒2型(PCV-2)。随后相继于2000年在泰国;2001年在中国、印度尼西亚;2002年在马来西亚;2003年在菲律宾发现该病毒的存在,但在越南至今尚未发现。PCV-2的感染常在保育期发生,7~9周龄时常表现为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  相似文献   

11.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通过将微生态制剂产品倍利素添加到肉鸡的饮水中,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预饲期4d,正式期36d。结果表明:在12、19、26、40日龄时检测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料肉比下降,均差异显著(P<0.05),且在整个试验周期内,试验组比对照组料肉比下降10.9%,差异显著(P<0.05)。33日龄时检测发现,试验组的脾脏指数比对照组高出55.1%,差异显著(P<0.05)。26日龄时检测发现,试验组的法氏囊指数比对照组高出65.7%,差异显著(P<0.05)。12、19、26、33和40日龄时检测发现,试验组血清中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6.6%、40.4%(P<0.05)、37.7%、34.7%和38.8%;试验组盲肠内容物中分泌型Ig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8.59%、10.6%、22.8%、68.7%、23.2%,均差异显著(P<0.05)。19、33、40日龄时检测发现,试验组血清中IgG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7.9%(P<0.05)、40.9%(P<0.01)、41.1%(P<0.01)。19日龄时检测发现,试验组的E-C3bR、E-ICR花环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5.9%(P<0.05)、14.3%(P>0.05);而在26、33日龄时检测发现,试验组的E-C3bR、E-ICR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倍利素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情况2009年11月15日,行唐县一奶牛养殖户到兽医实验室对其采集的奶牛血样进行血液钙、磷、钾、镁值的测定,据其介绍:病牛头天早上顺利产下第3胎后,一切正常,夜间添草时也未发现有异常现象,但次日早上发现该  相似文献   

13.
TNF-α的生物活性及其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发现TNF-α具有杀死肿瘤或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后来发现TNF-α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既可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调节,又在感染、组织损伤、炎症、休克等方面起重要介导作用;近年来还发现TNF-α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许多生物因子诱导的肝损伤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在地球周围发现一个神秘结构,好似一个巨型斑马纹夹克。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发现这个奇异结构。它的发现让科学家陷入迷惑之中。据悉,这件"巨型夹克"是宇航局的范-艾伦双子探测器在地球周围的其中一个辐射带内发现的。地  相似文献   

15.
为检测国内外已有的布鲁氏菌疫苗株S19、M5、S2和RB51的胞内存活力、毒力、免疫保护力以及抗体消长水平,将上述4种疫苗株,分别以100:1的MOI侵染小鼠巨噬细胞,结果发现RB51的胞内存活力最强;以1×10~6 CFU/只免疫昆明小白鼠,测定各疫苗株在小鼠脾脏中的定居力,结果发现M5的定居力最强;待疫苗株在小鼠体内被清除后,以1×10~5 CFU/只腹腔接种2308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检测各疫苗株的保护力,结果发现M5的保护效果最好;免疫后连续10周采集血清,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Ig G滴度、IFN-γ的表达水平及抗体消长水平,结果发现S2、M5组的Ig G水平高于其他组,而各组间的IFN-γ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血清凝集状况,结果发现S2、S19组的抗体持续时间较长;剖检各疫苗株对小鼠脾脏、肝脏、肾脏等组织引起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发现M5引起的病变程度最强。  相似文献   

16.
<正> 专业户徐洪庭有二只产蛋鸡相继在去冬死亡,发现嗉囊腐烂、恶臭,给予深埋处理。但同时又发现一只产蛋母鸡减食,腹泻,精神不振,曾给予氯霉素治疗无效。1月3日,翻毛检查,发现腹部有一直径大约5厘米大小的青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猪场发病原因,对发病猪进行剖检及实验室检测,剖检发现淋巴结肿大,胸腔、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发现所分离的菌株培养特性与HPS基本一致,通过病原学检测发现发病猪只存在PRRSV和HPS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正>miRNA(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的、长度约为21~26nt的单链小分子RNA。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序列特异、高度保守。近来研究发现,miRNA广泛参与有机体各个生物学过程,本文就miRNA的发现、作用机制以及在鸡生长发育、生殖以及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miRNA发现1993年,Victor Ambros,Colleagues Rosalind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17,(5)
<正>【俄罗斯卫星网9月1日报道】题:科学家发现预测寿命的简单方法来自德国、荷兰、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预测寿命的简单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上。专家们发现了秀丽隐杆线虫细胞核核仁大小与它们的寿命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胞核核仁越小,这些动物的预期寿命越长。在果蝇和啮齿类动物中也发现了类似规律。科学家发现,动物经常进行体力活动会导致细胞核核仁减小。  相似文献   

20.
<正> 继在我国广西、云南发现矮马之后,西南民族学院畜牧兽医系讲师黄怀昭于八三年夏季,在著名建昌马产区的安宁河谷发现一小批矮马。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甘、青、川三省河曲马保种选育协作会议期间和民院农牧场,省内外有关养马专家、教授亲自对四匹矮马作了测定和观察。认为此发现和研究,将为研究西南马的进化和起源提供重要的资料;丰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