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陕北白绒山羊产绒性能,笔者分析了不同年份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差异和2022年度不同年龄、性别之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细度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榆林市地区2010-2016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平均细度呈现逐年变粗的趋势(15.98~16.58μm);而2016-2022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平均细度逐年变细(16.58~16.02μm)。对2022年的502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周岁羊绒纤维细度最细(公羊15.47±1.62μm、母羊15.47±1.26μm),随着年龄的增加,羊绒细度逐渐变粗(公羊17.68±0.95μm、母羊16.68±1.08μm)。相比较而言,母羊羊绒细度受年龄限制低于公羊,公羊羊绒细度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变粗的趋势更大。本研究详细说明榆林市地区近年羊绒细度变化趋势和不同年龄段、性别对绒纤维细度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陕北白绒山羊产绒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近年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的变化情况,该试验采用国标方法,利用全自动纤维细度仪,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测定了洪格尔鄂楞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的细度,比较、分析了不同年度绒山羊的绒纤维细度之间的差异及绒纤维细度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2010年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平均细度分别为公羊(16.60±1.63)μm、母羊(16.93±1.58)μm,2014年平均细度分别为公羊(13.83±0.79)μm、母羊(14.52±0.74)μm,2014年测定的公、母绒山羊绒平均细度均极显著小于2010年测定的公、母绒山羊绒平均细度(P0.01)。结果提示,近年来采取的相关措施显著地减小了阿拉善地区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  相似文献   

3.
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生存环境相同,前者产绒量低,绒品质好,后者产绒量高,绒品质相对较差。本文旨在评价内蒙古白绒山羊与河西绒山羊杂交对后代产绒量和绒品质的影响。从河西绒山羊主产地平山湖测定11只河西绒山羊、1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和10只杂种产绒量,采集颈部山羊绒测定细度、含绒率和长度。测定结果表明河西绒山羊与内蒙古白绒山羊杂交后,杂种后代平均产绒量比河西绒山羊提高了23.43%。杂种后代的山羊绒平均细度比河西绒山羊粗0.32μ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细1.64μm。杂种后代山羊绒长度比河西绒山羊增加5.85m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增加2.90 mm。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绒山羊主要物理性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柴达木山羊绒的细度、伸直长度、伸度和强度;并与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所产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柴达木山羊绒纤维细度为13·36μm±0·93μm,极显著的低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细度(P<0·01);伸直长度5·66cm±1·05cm;强度6·46CN±1·16CN;伸度(35·60±4·71)%。  相似文献   

5.
对西藏那曲尼玛县、阿里日土县两个原种场的绒山羊绒纤维细度、自然长度、产绒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地绒山羊绒产量、细度、长度差异均不显著,绒山羊不同性别绒品质(细度)的指标均优于我国其它绒山羊品种如河西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尼玛绒山羊成年公羊、母羊平均绒纤维细度分别为14.00 μm和13.33μm,分别比选育前的平均细度公15.32μm、母16.02μm细1.32μm 和2.69μm;选育后日土县成年绒山羊公、母羊细度分别为13.58μm和13.57μm,平均细度比选育前13.72μm细0.14μm;绒纤维主体细度14μm以下的分别占65.2%和76.19%;绒自然长度4 cm以上的分别占81.56 %和78.87 %;选育前后2县成年山羊平均产绒量分别为188.04 g、180.60 g和278.57 g、279.60 g,个体平均产绒量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48.14 %和54.82 %;纯白个体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次研究测定了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的细度、自然长度等7项物理指标,并将各项数据指标与区内外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的细度为15.65±0.98μm,与2001年相比,有所提高,比辽宁绒山羊的低,比内蒙古绒山羊的高;伸直长度为9.75±2.41cm,自然长度为7.7±1.32cm,伸度为50.84%±4.70%,强度为15.65±0.98CN,洗净率为84.18%±7.1%.  相似文献   

7.
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和阿拉善右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3个超细育种核心群379只2岁母羊为研究对象,对主要表型性状(体尺性状和绒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育种核心群间体尺和绒毛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平均绒细度均在13.99μm以下,绒伸直长度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阿拉善右旗绒山羊育种基地(7.90 cm)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7.53 cm)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6.59 cm);绒细度和绒伸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厚度与绒伸直长度、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抓绒后体重与体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绒山羊各性状对产绒量的回归方程为Y_1=44.99+43.26X_2+2.80X_6,各性状对抓绒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_2=5.48+0.19X_5+0.09X_6。  相似文献   

8.
通过山羊绒细度分析挖掘中国细型绒山羊遗传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细绒山羊品种的资源分布,测定了我国主要绒山羊品种的羊绒细度。利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便携式(OFDA-2000)纤维检测仪分别检测新疆山羊(雪羚羊场新疆山羊、和丰县新疆山羊和阿合奇县新疆山羊)、内蒙古绒山羊(阿拉善型和二狼山型)、宁夏中卫山羊的羊绒纤维直径。结果表明:阿拉善型内蒙古绒山羊、宁夏中卫山羊和雪羚羊场新疆山羊的羊绒细度比较理想,其平均细度分别为14.2、14.6和14.9μm,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二狼山型内蒙古绒山羊、阿合奇县新疆山羊以及和丰县新疆山羊的平均羊绒细度分别为15.2、16.2和16.7μm,且这3种山羊的羊绒细度与阿拉善型内蒙古绒山羊、宁夏中卫山羊和雪羚羊场新疆山羊的细度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上述结果为我国细型绒山羊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种质资源信息,对后期山羊绒生产加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些现代育种技术,使内蒙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据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建场时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365.19 g,成年母羊270.28 g,绒纤维长公母分别为5.42 cm、4.28 cm,细度14.5 μm,净绒率65%;现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924.38 g,最高个体产绒量1 980 g,绒自然长度7.55 cm,绒细度15.15 μm,成年母羊平均产绒量700.08 g,最高个体产绒量1 600 g,绒自然长度6.15 cm,绒细度14.95 μm,净绒率65.76%;母羊产羔率达到145%.为今后内蒙古白绒山羊的优化选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延安绒山羊导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的杂交选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较高产绒量的同时降低绒纤维直径是绒山羊选育的难点。延安市自1992年引进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进行杂交试验,后代在6月龄、周岁和成年时体重分别增加21kg、464kg和539kg,体高、体长、胸围等体尺指标有校大提高,绒细度由17μm降到14μm以下,绒长增加,产绒量并未下降,说明导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血液可以解决延安绒山羊选育中出现的绒径变粗、体格变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辽宁绒山羊的主产区———辽宁省的盖州、本溪、辽阳、清原、瓦房店、桓仁、庄河、新宾、宽甸、岫岩、凤城等11个市(县)的辽宁绒山羊进行抽样调查,测定了羊绒的部分物理性状。根据对1795个绒样的测定、统计,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羊绒细度的平均值为16.30μm,最粗的为20.93μm,最细的为11.80μm。主要集中在14~18μm之间,占78%以上,其中细度小于14.5μm的占12.7%,14.5~16μm之间的占29.1%,16μm以上的占58.2%。而细度小于14μm的仅占7.02%,主要是1~2周岁的育成羊。此外,在不考虑羊绒样本产地的情况下,绒山羊各生长阶段羊绒细度相比,除育成母羊与育成公羊的羊绒细度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各类羊只的羊绒细度差异均极显著(P<0.01),这6类羊的羊绒细度由粗到细的排列顺序为: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后备公羊>育成母羊>育成公羊。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一昼夜放牧和限时放牧的优势,将白天放牧改为夜间放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绒山羊夜间放牧方式下比传统放牧方式下成年羊平均多增重5.33kg,羊绒的细度增加0.41μm,即夜间放牧对成年羊增重效果明显,但对羊绒细度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陕北白绒山羊羊绒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影响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因素的分析,发现近年来影响陕北白绒山羊羊绒变粗的主要原因为,杂交父本与杂交代数及选种选配不当,同时还存在营养因素、个体因素、年龄、性别因素.提出了防止陕北白绒山羊羊绒细度变粗的措施,以利今后陕北白绒山羊细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影响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因素的分析,发现近年来影响陕北白绒山羊羊绒变粗的主要原因为,杂交父本与杂交代数及选种选配不当,同时还存在营养因素、个体因素、年龄、性别因素。提出了防止陕北白绒山羊羊绒细度变粗的措施,以利今后陕北白绒山羊细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内蒙古绒山羊不同部位羊绒品质的差异性以及羊绒长度、羊绒细度的相关性,试验收集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30只周岁绒山羊31个部位的羊绒长度和细度数据进行品质差异性和羊绒长度、细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羊绒长度在5~10 cm之间,羊绒细度在13~15μm之间;其中部位R2C1的羊绒长度最长(9. 95 cm),部位R5C3的羊绒长度最短(5. 96 cm);部位R3C3的羊绒细度最细(13. 42μm),部位R1C1的羊绒细度最粗(14. 70μm)。内蒙古绒山羊羊绒长度、羊绒细度、羊绒细度标准差不论是横轴(Ri)间还是纵轴(Cj)间均存在显著(0. 01P≤0. 05)或极显著(P≤0. 01)差异。羊绒长度和细度均表现为体侧部优于背部和腹部;各横轴羊绒长度自前向后表现为由长变短的变化规律,羊绒细度表现为体躯中间部位优于体躯前后两端;细度标准差表现为腹下和腹侧低于其他部位,且各横轴羊绒细度标准差低于各纵轴羊绒细度标准差。体侧部羊绒长度和细度间呈显著(0. 01P≤0. 05)或极显著(P≤0. 01)负相关,其他部位间呈或正或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 05),整体上呈负相关。说明可将内蒙古绒山羊体侧部作为羊绒品质选择部位,同时通过选育提高腹部和后躯的羊绒长度、降低背部和后躯的羊绒细度来改善绒山羊个体绒品质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内蒙古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的变化情况,本文分别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保种地区2015年370户牧户的13 485个(只)样品、2016年447户牧户的15 087个(只)样品进行绒纤维平均直径的测定,分析绒山羊的绒纤维平均直径的分布情况,并对2015年和2016年的纤维平均直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成年公羊、成年母羊的羊绒平均直径分别为15.19、15.25μm,2015年内蒙古白绒山羊成年公羊、成年母羊的羊绒平均直径分别为15.33、15.19μm。从而,对个别旗县羊绒质量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山羊绒收购没有真正实行优质优价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政策扶持、品种选育方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下体侧部羊绒细度均匀性的变化,探讨适合陕北白绒山羊生产的饲养管理模式,试验对自然放牧和均衡舍饲2种饲养方式下陕北白绒山羊体侧部羊绒细度均匀性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全年自然放牧的陕北白绒山羊体侧部羊绒细度均匀性较差,各部位细度均匀性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尖部最粗,与中部和根部比较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精液冷冻保存不仅可提高优良种畜的利用率,还可使发情母畜配种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是建立动物精液基因库的重要手段。采用细管精液冷冻法对13只羊绒细度在14.5μm以下、产绒量在800 g以上的优质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种公羊精液进行精液冷冻保存,共生产细管冷冻精液6 000支,经测定,其鲜精活力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级进杂交的方法培育成的陕北白绒山羊,体格中等,体质结实,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比较稳定,全身被毛白色,产绒量高,成年公羊平均产绒量656.06±103.80 g,母羊409.36±70.02 g,绒的品质优良,绒的自然长度4.98 cm,绒细度在14μm以下,净绒率61.87%,屠宰率47.16%,产羔率107.7%,是一个良好的绒肉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白绒山羊2016年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并与1995年品种验收时数据进行对比,其主要性能指标绒厚度、产绒量、体重与1995年品种验收时数据相比提高显著。其中,绒厚度:成年公、母羊分别为9.31 cm和6.98 cm,提高55.17%和26.91%;产绒量:成年公、母羊分别为1385.86 g和831.75 g,提高83.87%和66.22%;体重:成年公、母羊分别为64.94 kg和45.08 kg,提高40.41%和48.39%;绒细度:成年公、母羊分别为14.97μm和12.96μm,变化不显著。截至2016年6月底,扎鲁特旗罕山白绒山羊群体数量达190.0万只,与1995年品种验收时相比提高了250.4%。建议做好品种选育工作,以促进罕山白绒山羊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