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鸽毛滴虫是引起鸽毛滴虫病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通过对鸽毛滴虫进行形态学的初步研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鸽毛滴虫,以便从根本上防治鸽毛滴虫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鸽毛滴虫是引起鸽毛滴虫病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通过对鸽毛滴虫进行形态学的初步研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鸽毛滴虫,以便从根本上防治鸽毛滴虫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4):91-94
为了观察蛇床子素体外抑制鸽毛滴虫的效果及其对形态学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蛇床子素浓度分别为0(空白)、1、3、5 mg/m L,分别在培养2、4、6、8、12、24 h从各组取样,于光学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鸽毛滴虫的形态学变化,记录死亡情况。结果显示:随着蛇床子素浓度的增加,鸽毛滴虫的死亡率随之升高,死亡时间随之缩短。5 mg/m L组的效果最佳,用药12 h即可杀灭全部的毛滴虫;浓度为1 mg/m L的药物组至24 h仍未全部死亡;浓度为3 mg/m L的药物组至24 h全部死亡。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药物作用初始阶段鸽毛滴虫由梨形逐步变圆,形态完整;不久虫体边缘模糊,表面出现皱褶,局部有凹陷;接着凹陷面积扩大,内部出现空洞,虫体形状变得不规则,最后虫体崩解成碎片。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具有明显抗鸽毛滴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兔抗鸽IgG抗体-HRP,建立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鸽毛滴虫抗原的检测方法,将纯化的鸽IgG加入佐剂免疫兔子,获取纯化的兔抗鸽IgG抗体;采用简易过碘酸钠法标记兔抗鸽IgG,获取兔抗鸽IgG抗体-HRP;同时将鸽毛滴虫用超声波粉碎加入佐剂后多次免疫健康鸽获取鸽抗鸽毛滴虫高免血清(一抗);然后在2×106个/mL的鸽毛滴虫抗原量下,用不同浓度的一抗抗体、兔抗鸽IgG抗体-HRP进行试验;并对70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2×106个/mL的鸽毛滴虫抗原量下,一抗与兔抗鸽IgG-HRP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100和1∶500;70个样品中,48个镜检为阳性的样品用Dot-ELISA检测有44个呈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1.7%;22个镜检为阴性的样品用Dot-ELISA检测有12个呈阴性,阴性符合率为54.5%;Dot-ELISA检测与镜检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0%。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鸽毛滴虫感染的Dot-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现场直接镜检法、样品培养检查法和PCR检测法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采自广东省某规模化肉鸽养殖场的60份鸽口腔黏液样品进行鸽毛滴虫检测,来比较3种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接镜检法毛滴虫的阳性率仅为20.0%,而使用培养检查法和PCR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8.3%和40.0%,均明显高于直接镜检法。以此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和高效的鸽毛滴虫样品培养检查法。同时也对广东省不同地区3个规模化肉鸽场的养殖环境进行鸽毛滴虫检测,结果在鸽笼、食槽、保健砂和水槽部位均未检测到鸽毛滴虫。本研究为鸽毛滴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别从3组不同日龄鸽消化道(口腔、嗉囊及内脏)采集毛滴虫特征性病变内容物,经处理后接种在健康鸽肝脏组织块原代外植pH 7.0培养液中,置37.5℃培养.25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虫体在24~36h生长达到高峰,数量为200~517个/μL,大量虫体定殖肝组织块中,并进行阿米巴样快速游动,同时可见数百虫体黏附聚集瓶底绞结成团及大量体积增加两倍的分裂体.5d后在瓶底可见死亡虫体,7d后活虫体数量逐渐下降,12d活虫体减至20个/μL,培养基液pH 6.0.每隔7d传代培养,最多可传至F1.代.  相似文献   

7.
1999年3月,深圳某鸽场所饲养的群鸽中,约有3000只青年鸽出现歪头、耷翅、拉黄绿色稀粪和神经症状,约有160只乳鸽表现为消瘦和死亡率高,采食量普遍下降.送检前该场曾作过鸽瘟抗体水平检测,表明鸽瘟抗体水平较高但很不整齐,该场共存栏种鸽15 000对,青年鸽15 000只.  相似文献   

8.
鸽毛滴虫主要危害幼鸽,成年鸽往往带虫而不表现症状,本病在临床上常与念珠菌病混合感染,两病的症状很相似,不易区分,加之两病的致死率较低,养殖户常常缺乏足够的重视。2002年夏天山东省莒南县一鸽场暴发两病混合感染,幼鸽发病率95%,育成鸽发病率70%,成鸽发病率仅为5%。现将其发病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某种鸽场饲养种鸽6.5万对,从2007年3月开始,陆续出现部分青年鸽以精神沉郁、消瘦、呼吸困难、口腔黏膜增厚、腹泻、最后衰竭而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占青年鸽总数的20%和8%。使用甲硝唑+鸽滴净有点效果,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体外培养的禽毛滴虫对8种市面上常用药物进行了体外抗禽毛滴虫药敏试验.在发育繁殖稳定的禽毛滴虫的培养管中,分别加入不同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受试药物,37℃作用2和6 h后,计算各管活虫数;并与不加药物的培养管中的活虫数比较,计算活虫率,以此为指标评价不同药物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二甲硝唑、替硝唑具有显著的杀毛滴虫作用,制霉菌素、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仅有部分抑制作用而不能将滴虫完全杀灭,泰乐菌素、复方甘草、盐酸小檗碱杀虫作用不明显.试验结果为临床选用抗禽毛滴虫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东省规模化肉鸽场鸽毛滴虫流行情况,探明鸽毛滴虫病流行感染规律,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及培养-镜检法,对广东省6个地区的12个集约化肉鸽养殖场鸽毛滴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鸽口腔黏液样品462份和环境物料样品247份,结果显示毛滴虫阳性率分别为为30.7%和1.2%.河源地区和佛山地区的鸽毛滴虫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鸽毛滴虫是否分泌外泌体及虫源外泌体的蛋白组成和功能,为探索外泌体在鸽毛滴虫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集鸽毛滴虫感染个体口腔及咽部病灶处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及纯化,使用显微镜鉴定虫体形态,提取DNA并比对其序列,确定培养物是否为鸽毛滴虫虫株;通过对培养液上清进行超速离心,透射电子显微镜、Western blot技术和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鉴定培养液上清中是否含有虫源外泌体;最后通过Label-free技术分析虫源外泌体的蛋白质谱表达。结果显示,虫体具有明显的毛滴虫形态及特征,与鸽毛滴虫ITS1/5.8S/ITS2基因比对率达98%。从虫体培养液中提取的囊泡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具有明显的茶托样结构;NTA结果显示,粒径集中于125.1 nm,峰值粒径为132.3 nm,占比99.3%;CD63和TSG101等外泌体标记蛋白的条带明显,表明提取物为外泌体。质谱结果显示,烯醇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和延伸因子为表达量较高的蛋白质。GO功能注释显示外泌体蛋白富集到细胞内和胞浆等细胞组分,发挥GTP连接和GTP酶活性功能,参与小GTPase介导的信号转导与糖酵解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表明,虫源外泌体蛋白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等通路。本研究发现鸽毛滴虫可以分泌外泌体,并对虫源外泌体进行蛋白质谱分析,提示虫源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在寄生虫的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及生物合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鸽毛滴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其特征是在口腔、食道、嗉囊、前胃出现坏死性溃疡,常常造成上消化道和呼吸道阻塞,妨碍进食及正常呼吸进而引起饥饿造成宿主死亡。世界各地均有鸽的病例报道,毛滴虫首先感染上消化道,引起其溃疡,然后从溃疡处进入循环系统,引起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可以通过直接涂片镜检、人工培养检查等病原的诊断方法对该病进行确认。鸽毛滴虫对硝唑类药物敏感,但极易产生抗药性。目前对鸽毛滴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多,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鸽毛滴虫的生理、生化,特别是安全有效的分子疫苗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0月份—2021年2月份,广西某养鸽场鸽群陆续出现乳鸽及种鸽死亡、鸽胚孵化率降低、部分种鸽有神经症状等情况,为了查找病因、确定诊治方案、降低经济损失,通过病史及用药史询问了解鸽群基本情况,采用临床检查、RT-PCR、血凝抑制试验、显微镜镜检及细菌分离鉴定等方法对病鸽进行综合诊断,并采用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根据综合诊断及试验结果,对鸽场患病鸽群进行针对性防治并提出鸽场合理化防控建议。结果表明:该鸽场患病鸽确诊感染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 virusⅠ,PPMV-Ⅰ),并发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毛滴虫,分离菌株的混合菌液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美罗培南、链霉素、阿米卡星高敏。通过对鸽群进行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对发病鸽群进行敏感药物系统治疗并辅以鸽舍消毒和杀菌,鸽群恢复正常,鸽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说明该鸽场鸽群感染了PPMV-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毛滴虫,提示鸽场需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做好各类病原的防控措施及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5.
毛滴虫病是影响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其不仅引起鸽群发病,更易引发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鸽毛滴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综述了鸽毛滴虫病原的诊断及疫苗研究进展,希望对后续的相关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鸽毛滴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养鸽业的迅速发展,鸽病也随之严重。鸽毛滴虫病是鸽最常见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引起干酪样病变。根据国外资料和国内的调查显示,约有80%的笼养鸽带虫,成鸽症状不明显,幼鸽常因首次吃成鸽嗉囊中的鸽乳而被感染,症状表现突出,甚至死亡。近年来,此病已成为危害  相似文献   

17.
18.
由禽毛滴虫所引起的鸽毛滴虫病是肉鸽养殖业常见病之一,病鸽主要表现为消瘦,拉稀,剖检可见咽喉部黏膜有明显的钮扣状黄色沉着物或溃疡面。该病可感染各日龄的肉鸽,乳鸽及3月龄以下童鸽尤其易感,死亡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鸽小肠绒毛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的演化过程,通过实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中鸽小肠黏膜进行观察,发现鸽在发育过程中小肠表面的黏膜突起经历了由山脊状到W形板状,再到指状绒毛的变化。在胚胎发育的第13天(胚胎发育总过程的72.2%阶段),小肠表面黏膜突起为山脊状,第14~15天(胚胎发育总过程的77.8%~88.3%)变为W形板状,第16~18天(胚胎发育总过程的88. 9%~100%)变为指状。从出生的幼体到成体小肠表面由指状绒毛转变成断裂的W形排列的板状绒毛,发育到成体时转变为扁指状绒毛,推断这种发育过程中小肠绒毛形态的改变可能是一种对祖先的重演,而喂食鸽乳的特殊育雏方式对其演化方向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东莞市某种鸽场饲养种鸽6.5万对,从2007年3月开始,陆续出现部分青年鸽以精神沉郁、消瘦、呼吸困难、口腔黏膜增厚、腹泻、最后衰竭而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占青年鸽总数的20%和8%.使用甲硝唑 鸽滴净有点效果,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