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农业生产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着双方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较为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关税水平的全面下降,双方间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来实证分析双方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共存,但互补性更为明显。中国与东盟各国应继续降低农产品关税,切实减少非关税壁垒,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零关税的实现,为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中国对东盟的水果出口由来已久,苹果是中国的优势品种,本文通过分析2006-2011年中国对东盟的苹果出口状况,剖析零关税对中国苹果出口东盟的影响,以提高中国苹果在东盟国家的市场份额,推动中国苹果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出现好转迹象的关键时刻,即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向世界传递双方愿意继续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方向、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的积极信号。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专家担忧,海南热带水果“一枝独秀”的状况将随着东盟国家水果的零关税进口而改变。零关税对海南热带农业的影响,不仅仅是水果受到威胁,面-临更大威胁的应该是我们的橡胶产业。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为发展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COMTRADE贸易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和CEPII数据库的年度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按照海关编码(HS编码)将农产品分为四类分别测算不同类别农产品贸易差异性,探究我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措施.[结果]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距离及进口国家的人口规模、人均耕地面积,是否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因素均对双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从出口来看,我国出口东盟农产品总体上为正常贸易范畴;但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差异大,动物产品、动植物油脂呈现贸易不足现象,植物产品贸易过度,食品饮料及烟草食品为正常贸易.从进口来看,与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老挝等国贸易不足,与其余国家正常贸易.不同种类农产品各国之间贸易潜力值差异大,如我国从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等国家进口动物产品贸易不足,而与其他国家为正常贸易.[建议]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产值,增强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根据各国的贸易潜力差异调整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加深与贸易不足国家的贸易,保持与正常贸易国家的水平;特别是针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制定不同政策,如出口植物产品贸易过度,则适当减少出口.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标分析中国与中亚5国2004—201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从整体来看,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产业内贸易增量全部来源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与各国农产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4大类农产品上看,中国与中亚5国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另外3类农产品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市场的全面开放,贸易自由化进度的加快,对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中老铁路的开工建设,中老农业经贸合作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期。本文在对中老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出口相似性指数(ESI)、贸易结合度指数(TCD)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产业内贸易指数(G-L)对中老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双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较小,互补性较强,双方要积极开展农业合作,进一步推动双边农产品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签署,中国农产品出口迎来了新机遇。近年来,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运用GL指数、BI指数和MIIT指数测算2006—2022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贸易指数,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双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双方产业内贸易增量源自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货物贸易结合度、市场开放度差异、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市场规模差异和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对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货物贸易结合度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国-东盟热带水果生产和贸易概况,讨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我国热带水果产业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双方热带水果产品贸易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盟主要贸易国MRL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68-9770
对东盟主要贸易国的农产品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政策法规进行了研究,并以重点贸易农产品为切入点,将东盟主要贸易国的农产品MRLs与我国相关标准进行了比对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在对东盟进出口农产品贸易中应关注的风险指标和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婧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6):102-105
如何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在分析我国与东盟各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总体状况的基础上,以云南、广西、贵州为例,对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03—2012年,南非农产品的总体比较优势高于中国;中国和南非两国农产品之间存在着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互补性。南非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中具有贸易增长空间的品种有水产品、水果、谷物、烟、酒、饮料及醋;中国对南非出口的农产品中具有贸易增长空间的仅棉麻和水产品两种。随着中国和南非两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两国具有贸易增长空间的农产品贸易量将持续走高,中国和南非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趋势将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持续增长和巴西农产品市场亟需拓展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状况,利用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就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和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中国与巴西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是基于各自的农业资源禀赋而开展的,两国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差异较大,这是导致二者双边贸易市场地位极不对等的重要原因;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更多体现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程度则明显偏低;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所以两国贸易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但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扩大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对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产品品种相似、出口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和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采取多元化的出口措施,提升产品附加值;培养外向型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等策略促进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中国和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变化,探讨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朝着体现双边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贸易额从2001年的30.2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75.4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71%。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农产品结构和东盟进口农产品结构互补性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一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指数值由1996年的1.3下降到2011年的0.32,未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前景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金融危机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主要内容。金融危机给农业发展带来挑战:农产品需求疲软,农产品价格下滑;农业保护主义抬头,农产品国际贸易受阻;企业开工不足,农村就业形势严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生活改善受到影响。中国与东盟必须加强农业国际合作,才能有效抗击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农业政策协调,加强农业贸易合作,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加强农业资源合作,加强农业信息合作。  相似文献   

18.
How do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ASEAN(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evolve? And what factors affected the evolution pattern? This study measures the trade margin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ASEAN by utilizing the 2000–2015 Harmonized System's six-digit agricultural trade data,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ir determinants by developing an augmented gravity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growth sourc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ASEAN has shifted from the extensive margin before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CAFTA(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in 2010 to the intensive margin since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CAFTA, but changes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ASEAN have always mainly depended on the intensive margin. Since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CAFTA,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ASEAN has shifted from "more varieties, low price, and small quantity" to "less varieties, high price, and large quantity". Relative economic scale, relative population scale,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export, trade integration,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common border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trade margins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ASEAN.  相似文献   

19.
张书赫  王见 《安徽农业科学》2018,(12):203-205,215
采用2007—2016年中国和东盟10国关于林产品贸易额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拟合程度较高的扩展引力模型,进而定量分析双边林产品贸易的情况。得出显著影响双边林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有相对距离、经济水平、人口、劳动力资源禀赋差异、人均森林资源差异等。并根据回归结果对中国与东盟双边林产品贸易潜力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