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优化灌溉和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传统水氮管理和优化水氮管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于1999~200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德合作项目北京试验基地进行了包括灌溉、氮肥和秸秆3因素共18个处理组合的田间试验。传统水氮管理尽量模仿当地农民的生产实际,优化水氮管理以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为原则,结合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的实测值来具体确定。结果表明,优化灌溉在节水11mm的情况下,小麦产量与传统灌溉无显著性差异;优化施氮与传统施氮相比,氮肥用量降低了75%,但产量并不降低;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相比,冬小麦产量无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在保持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华北平原小麦生产中节水的空间相对较小,而节肥(指氮肥)的空间相对较大,优化施氮管理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氮、磷、钾三因素旋转回归设计,以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为目标,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8901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因素对藁8901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的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氮〉磷〉钾,氮肥是影响该品种产量和品质指标的首要因素。通过藁8901产量和品质指标与氮、磷、钾三因素关系的回归方程进行多目标综合决策,模拟筛选出多个优化施肥量厦配合方案。入选方案的施肥量范围为N239.25~300kg/hm^2,P2O5 150~300kg/hm^2,K2O 112.5~225kg/hm^2。  相似文献   

6.
7.
8.
简要介绍了水稻在凌海市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论述了水稻一次性深施肥的必要性及施用方法:筛选出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29:12:10,大面积示范增产10%左右;应用范围已辐射到辽宁省的北宁、盘锦等地区。水稻一次性深施肥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可观、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马铃薯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英男 《马铃薯杂志》1995,9(3):186-187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合于不同苗情冬小麦春季追施氮肥的技术,选择45块农民麦田进行追肥试验,在大群体、中等群体和小群体3类苗情下,分别以不追氮和农民习惯追氮方式为对照,比较了总茎数法、茎基部硝酸盐测定、SPAD值及土壤硝态氮测定等四种氮肥优化推荐技术的效果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春季追氮对提高冬小麦产量作用显著,与不追氮处理相比,增产率大于10%。推荐追氮处理与农民习惯追氮处理相比,能显著降低追氮量,减氮率大于40%;但其增产量与苗情有关,只在中等群体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农民的底肥施氮量与其习惯追氮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但与最高产推荐追氮量不存在相关关系。综合考虑增产和节氮效果,小群体和中等群体区更适合采用土壤硝态氮测定和茎基部硝酸盐测定推荐技术进行氮肥的推荐,在大群体区则采用总茎数推荐技术更优。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中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整理中国北京1951-2007年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以及河北省赵县、高邑县、任丘市,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县,山东省济南市、兖州市等三省7地近年来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研究分析中国北方冬麦区小麦越冬前积温变化规律,提出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播种期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研究提出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原理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节省氮肥用量.结果表明,应在传统播期基础上推迟播期5~7 d,基本苗应控制在12万~20万株/666.7m2,一般年份不灌返青水,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氮素1~3 kg/666.7m2,建立以调整播期、调整基本苗和省水、省肥为核心内容的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淮河流域冬小麦晚霜冻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晚霜冻害的变化规律,基于1960-2016年6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地面0cm最低气温数据,计算霜冻频次、强度和变异系数,构建霜冻害危险指数,分析了淮河流域冬小麦生长季晚霜冻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57年中晚霜冻出现在3月11日至4月15日,整体呈提前趋势,速率达到-2.49d·年-1(P<0.05),晚霜冻的提前结束使冬小麦灌浆停滞和籽粒发芽力丧失的风险降低。(2)在冬小麦生长季延长的背景下,57年中轻度、中度、重度晚霜冻的频次都呈现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9.14次·年-1(P<0.01)、-1.17次·年-1(P>0.05)、-5.81次·年-1(P<0.01)。年代变化上,重霜冻在灌浆至成熟阶段的频次在1980s上升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6.73次·年-1(P<0.05)。1961-1990年中霜冻在拔节期的频次增加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1.80次·年-1(P<0.05);1981-2010年重霜冻在拔节期的频次减少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3.46次·年-1(P<0.01)。(3)冬小麦晚霜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空间分异较大,呈不同分布模式。以开始拔节的日期为起点,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在拔节后(1~5d)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大,分别达到0.63%、80.68%。中风险区在抽穗至开花阶段(12~15d)面积百分比最大(81.68%),较低风险区在灌浆至成熟阶段(16~57d)占比最大(57.49%)。不同程度的晚霜冻频次在不同的时间段减少速率不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发生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抗干热风育种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黄淮海地区52个气象站1961-2010年50年5月11日至6月10日的逐日最高气温、14时空气相对湿度和14时风速资料,利用气候趋势和相似性分析法分析了黄淮海冬小麦生长后期干热风的发生趋势。结果表明,黄淮海大部分区域平均日最高气温呈现下降趋势,14时空气相对湿度呈现增加趋势,14时风速呈现减小趋势,单一要素达到干热风标准的日数呈现减少趋势。干热风发生的主导因子是日最高气温,其次是14时空气相对湿度,14时风速是次要因子。说明黄淮海大部分区域发生各级干热风的趋势有所减小或显著减小,这对当地冬小麦高产、稳产有利,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不能完全排除发生极端高温灾害事件的可能性,而且一小部分区域存在有利于干热风发生的要件,因此对干热风的防御仍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4.
南方冬麦区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区试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异,选择南方冬麦区43份代表性品种(系)于2001~2002年度分别在江苏白马湖农场、南京、江苏里下河和武汉4个区试地点种植,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平均籽粒硬度、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SDS沉淀值依次分别为44、11.5%、37.8 g和10.3 mL;4个试验点品质性状稳定性较好的品种(系)频率依次为23.3%、39.5%、32.6%和7.0%,变异系数分别为5.4%~9.9%、3.4%~8.0%、5.3%~9.9%和3.0%~9.7%;稳定性较差的品种(系)频率依次为39.5%(软质或混合麦)、9.3%、44.2%和41.9%,变异系数分别为21.1%~72.7%、12.2%~74.2%、12.1%~20.3%和25.1%~62.8%。  相似文献   

15.
为在甘肃中西部麦区扩种冬小麦,本研究在秦王川区域对从甘肃东南部引进的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鉴定,以筛选出丰产、抗寒性突出的更新换代品种。结果表明,陇东地区材料秆高,抗寒、抗旱性好,越冬率高,成穗率中等,相对高产;天水材料矮秆比例占到57.1%,大部分材料成穗率高,抗旱、抗寒性弱;两个生态区域高千粒重材料较少,但天水材料明显较陇东材料抗条锈性强,进一步说明天水麦区在小麦条锈病育种方面更为重视。试验材料中7份(占58.3%)陇东系列材料和5份(10.2%)天水材料在中川镇试验点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其中,兰天10号、陇鉴386、陇原034和兰094可向甘肃中部及沿黃灌区的水浇地延伸推广。甘肃东南部冬小麦能否向中西部延伸与其抗旱性相关,抗旱性好的材料抵御寒冷的潜力较强。此外,引进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农艺性状分布暗示,要提高甘肃传统春麦区冬小麦产量,应加大北方冬麦区和黄淮麦区其他光温迟钝型冬小麦新品种的引进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小偃22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转运和累积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其中在基施有机氮150 kg·hm-2的基础上,施氮量为150~225 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接近或达到9 00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基施纯氮300 kg·hm-2和P2O5 75 kg·hm-2);在不施有机肥、施氮量为270~300 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差异不明显,说明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肥处理时小麦氮素累积有显著影响,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小麦氮素累积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氮素累积量最高,达到249.3~283.0 kg·hm-2.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氮磷钾配施条件下小麦生育中期和后期氮素累积量增加,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也随着增加,但施肥处理间氮素转运效率差异不明显.综合来看,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在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用的情况下,氮肥用量应控制在150~225 kg·hm-2.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黄土高原黄绵土区长期施肥的效应,以1981年设置于甘肃天水黄绵土上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1981-2013年)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或有机肥对冬小麦的增产作用不明显,化肥配施或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增产作用显著.氮磷钾配施有机肥(MNPK)下,冬小麦平均产量最高,达到5 069 kg· hm-2,较对照(不施任何肥料)提高了173.41%,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率为62.60%;地上部氮、磷、钾携出量均最多,分别为141.13、16.86和123.69 kg· 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9.42%、218.11%和237.31%;氮、钾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5.68%和76.43%.磷肥表观利用率以氮肥配施有机肥最高,为19.57%.肥料单施不利于提高其利用效率,化肥配施有机肥后氮、钾表观利用率较不配施有机肥降低.因此,农业生产中肥料合理配施才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冻害在冬小麦越冬期间能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并导致减产甚至绝产。为深入了解冬小麦的抗寒机制,通过调查统计以及显微观察,比较了冬小麦不同抗寒性品种东农冬麦1号(强冬性)、Nostar(半冬性)和济麦22(弱冬性)在黑龙江等高寒地区越冬期间分蘖节形态结构和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枯死度、返青率的冬小麦品种的生活习性、冬前分蘖、叶距、叶宽和分蘖节维管束的分布比例皆存在显著性差异。东农冬麦1号冬前分蘖数、返青率、分蘖节维管束分布比例较高,枯死度、叶距、叶宽较小,生长锥下方的15层细胞较小,组织结构紧密,生长锥外形为敦胖形;东农冬麦1号和Nostar在越冬前维管束组织较完整,济麦22的维管束呈现破损。东农冬麦1号返青率与冬前分蘖数、维管束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育进程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群  于欢  侯雯嘉  付伟  耿婷  陈长青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10):1363-1372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利用我国黄淮海地区1990-2009年10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105个农作物生长发育观测点物候资料,以及历史冬小麦产量数据,分析近20年内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生育期及产量变化特征。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生育进程变化特征及气候因子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最高温度(Tmax)、平均温度(Tavg)和最低温度(Tmin)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分别增加0.059、0.058和0.062℃。近20年黄淮海地区由于冬小麦播种日期推迟,抽穗和成熟日期均提前,营养生长期(播种到抽穗)缩短(平均每年缩短0.41d),生殖生长期(抽穗到成熟)延长(平均每年延长0.24d),而整个生育进程平均每年缩短0.17d。黄淮海地区20年中冬小麦产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采用非线性法面板模型分析表明,除山东省外,Tmax、Tavg和Tmin升高对冬小麦产量均有正效应,主要原因是生殖生长期有所延长,增加了灌浆结实时间,以及气候变暖促使冬小麦有效分蘖增加。Tmax、Tavg和Tmin每升高1℃,小麦增产0.62%~4.78%。山东省冬小麦产量随着温度升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海洋性气候带来的高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冠层降水截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分析冬小麦冠层降水截留量,采用"简易吸水法"分别研究了冬小麦单茎和群体的冠层截留性能,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抽穗前,叶数对单茎截留量影响显著(P<0.05),而对截留率影响不明显。在叶数相同条件下,单茎截留量在不同生育期间差异显著(P<0.01)。冬小麦单茎截留量随叶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而叶面积对截留率影响不显著。冬小麦单茎截留量与株高、鲜重呈线性正相关,相应截留率则与株高、鲜重呈线性负相关;群体截留量与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部生物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应截留率则与LAI、地上部生物量呈线性负相关。从拔节至成熟,冬小麦冠层截留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大冠层截留量出现在抽穗期(1.28mm),且不同生育期截留量差异极显著(P<0.01);相应截留率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无规律,各生育期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