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赤眼蜂是当前农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一种卵期寄生蜂,是以虫治虫生物防治害虫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赤眼蜂可以把害虫消灭在卵胚胎期,控制害虫的发展。我旗今年在黄茂营公社黄茂营大队林场利用赤眼蜂对杨树主要害虫杨毒蛾进行了防治试验。其次还对榆毒蛾、杨枯叶蛾、梨星毛虫、草地螟等多种害虫也进行了放蜂试  相似文献   

2.
目前,杨树栽培品种迅速增多,其中69杨和72杨发展很快。据知在山东省临沂地区这两种杨树,遭受桑天中(Apriona germari Hope)危害非常严重。如石河林场有的地块,2—3年生69杨和72杨被害株率为12.6%;在薛庄大队有的地块被害株率高达20%以上。故防治此虫已不  相似文献   

3.
杨树在宁夏引黄灌区的“四旁”绿化中,约占造林总数的70%。如何提高杨树“四旁”植树的成活率,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几年来,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先后在潘昶公社红星大队和四十里店公社光明大队,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摸清了影响“四旁”栽植杨树成活的原因,提出了“杨树‘四旁’植树技术要点”。1977年和1978年春季,全县在农田基本建设基本定型的35个大队,按照“杨树‘四旁’植树技术要点”的要求栽植杨树784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最高的大队达99.5%。  相似文献   

4.
双尾天社蛾是张家口地区坝上四县杨树防护林带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林网化的实现,杨树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其中,食叶害虫双尾天社蛾尤为猖撅。据1975年统计,其为害面积达30万亩,以沽源、张北两县为最严重,虫株率一般在200—300条,个别可达1000条。为寻求生物防治的途径,我们在沽源县黄盖淖公社林网大队,分别于1974年8月11日至19日;1975年7月11日至19日,8月26日至29日,应用苏云金杆菌对双尾天社蛾作了防治试验。以笼养幼虫不喷药作为对照。试验采用铁丝笼饲养和在5米高的杨树林带进行喷药试验两种方法。苏云金杆菌兑水150倍,加少许洗衣粉。试验期间进行温湿度观察。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红腹叶蜂是宁南山区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本文通过在固原市原州区的水沟和叠叠沟林场用白僵菌粉和粉拟青酶等对落叶松叶蜂的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菌粉防治虫茧和蛹的平均感染率74%;粉拟青酶防治虫茧和蛹的平均感染率82%.利用白僵菌粉和粉拟青霉可有效的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良种杨树的渭北灌区的生产情况,我们于1972年结合农田园林化规划,在蒲城永丰公社刘家沟大队川地灌区,选择箭杆杨,韩城箭杆杨、15A、北京杨、合作杨、群众杨、大官杨、新疆杨、银毛杨等9种良种杨树,按一条路一个树种栽植(立地条件基本一致),路两旁(路面宽一般为6.4米)各栽1行,株距均采用1米,栽后进行了认真的管护,合理的修枝。几年来观察,以上9种杨树大部分生长迅速,1976年冬群众已开始采伐利用(其中北京杨已全部砍伐)。为了深入了解良种杨树的初期生长规律,我们于1977年10月对以上良种杨树进行了树干解析,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核桃举肢蛾(Aeoloscelis sp.)是核桃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核桃青果,使果变黑而早落,直接影响当年产量。1977年,我们在洛南县石门公社安沟、沙岭、下铺三个大队调查,61株结果树中,受害树49株,受害株率达80.3%,受害果率达39.9%。这三个大队当年因举肢蛾为害减产1/3,少收核桃4,000多斤。目前,我国核桃产区大都沿用6%可湿性六六六和25%滴滴涕乳剂防治此虫,但由于这两种药对人畜有累积性毒害,国家已列为淘汰药剂,货源越来越少。所以探索防治核桃举肢蛾的新途径,是核桃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所自1976年以来,于洛南县石门科研基点,应用青虫菌、7216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和白僵菌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一、田间套袋观察(一)分析杀虫的依据。通过观察,发现举肢蛾主要产卵于核桃青果上。卵经5—7天  相似文献   

8.
1972年农林部由意大利都灵杨树研究所引进的1—45/51杨、1—63/51杨、1—69/55杨、1—72/58杨,首先在江苏省泗阳县引种成功。后来,我省先后从泗阳转引,目前全省各地都正在进行引种试验。关于这几个品种的适应性,我们曾在茌平县王老苗圃、邹平县东范后大队、肥城县宋台大队作过调查,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雪毒蛾(Stilpnotia salicis(Linnaeus))是危害人工林、农田防护林和街道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在锡盟南部地区的太仆寺旗、多伦县、正兰旗和正镶白旗等地都大量发生过,被雪毒蛾危害后的树木严重枯黄,甚至有的单株死亡和成片枯死。一九七九年正镶白旗星耀公社前造林湾大队2,700亩人工林杨树(包括480亩防风林)大面积发生了这种害虫,危害严重的达700余亩,其中树叶被吃光的达200余亩,每株树上雪毒蛾幼虫平均在50—150头左  相似文献   

10.
草履蚧壳虫(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简称草履蚧,属同翅目蚧壳虫科,雌、雄异形,雌虫无翅,以卵越冬。原为果树花卉害虫,随着杨树面积的扩大,已成为杨树的主要害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若虫或雌成虫吸食林木枝条树液而生活,从而造成枝条干枯、林木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死亡。由于若虫在温度适宜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从土中上树,在时间上给喷药防治带来了困难。同时若虫上到树梢后,一般手压喷雾器无法喷洒到位,担架式高压喷雾器因受到多因素(如沟坝、农田、风向)的影响,防治效果也很不理想。2002—2003年我们在蒙城县小涧镇用透明胶带等不同材料对草履蚧进行阻隔试验,并对阻隔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杨直角叶蜂1987年在内乡县突发成灾,并蔓延至西峡、淅川。经3年观察,此虫每年发生7—8代,以成、幼虫危害黑杨派杨树的叶子。每年10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做茧越冬。防治试验表明,在幼虫盛发期用敌马烟剂熏杀,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杨毒蛾(Leucoma salicis L.),鳞翅目,毒蛾科,是杨树主要食叶害虫。近年来我县普遍发生危害,甚至有的吃光树叶。此虫生活史在“森保手册”中介绍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一代,但在我县生活规律尚未清楚,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从一九七八年发现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为此,今年我们在钢都公社公路树和永安公社桥后卜乡道树作为观察基地,并开展了药剂防治,现将观察及防治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危害情况:杨干白尾象(虫甲)是我省主要害虫之一,对杨、柳、桦等幼树有毁灭性的危害,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我场的德隆地、兴隆庄等杨树人工林被害最严重。杨干白尾象虫甲主要危害青杨、加拿大杨、小叶杨和青皮柳,其中以小青杨被害最重。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对此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据历年来的观察在幼虫阶段对树木危害最重,幼虫在树干的皮层内取食危害,因此,不易发现,2~3命幼虫在边材处危害,咬成不规则的浅坑.3命以后的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自上或向下蛀  相似文献   

14.
蒙古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木蠹峨Cossus mongolicus Er-csh。(曾用名Holcocerus mongolicusErcsh.及Cossus Cossus ssp.mongo-licus Ercsh。)是山东杨树农田防护林内严重的蛀干害虫。据在平阴县孔村区调查,12年生的大官杨林带内,有虫株率高达94—100%,单株有幼虫多达162条。严重威胁着平原绿化成果的发展和巩固。为了摸清该虫的危害情况,我们于1982—1984  相似文献   

15.
宿迁市从70年代起大量引种杨树,先后引进大官杨、加杨、箭杆杨、北京杨、小意杨、泰山青、合作杨、健杨、德杨、沙兰杨、I—214、I—69、I—72、I—63、I—45、加龙杨、西玛、鲁易莎、中林46和南林121、105、213等杨树品种,促进了宿迁市林业发展。本文认真地总结引种经验和教训,对不同品种在宿迁适生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建德县大店口公社宙坞源大队是松毛虫老灾区,据1983年对越冬代调查,平均每树有虫15.56条(最多的达317条)。为了控制虫源,我们采用国外进口的新农药——2.5%澳氰菊酯进行防治试验,取得较理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杨干象甲是我国森林植物病虫害检疫对象之一。近年来在东北各省严重为害杨树。据调查,仅嫩江地区的林甸、富裕、龙江、杜蒙自治县受该虫危害的杨树人工林面积即达六万余亩。过去主要采用0.6%六六六柴油涂干法防治杨干象甲幼虫,但因耗油量大、成本高,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1978年后我所应用50%辛硫磷或50%杀螟硫磷100—200倍液涂干防治杨干象甲幼虫均获得良好防治效果。但对一些植株高大,被害部位较高的林分防治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在1979  相似文献   

18.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峰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是莱西市主要造林树种,杨树丰产林、通道林带、农田防护林等总面积达1.3万余hm^2。随着杨树面积的增加,食叶害虫的危害日益严重,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虽能控制一时,但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害虫更加猖獗。2001年开始利用白蛾周氏啮小峰对我市杨树主要食叶害虫杨扇舟蛾、杨雪毒蛾等进行了防治试验,有效地控制了其危害,并摸找出最佳放蜂时间、蜂虫比例。现将防治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为害杨属树种。1980年以来在我省低海拔地区的杨树栽培区普遍发生,受害严重林地株虫口密度达千条以上,致使树叶吃光,染成灾害,至今该虫的发生面积仍然有增无减。为了寻求新的生物防治措施,我们于1980年在太谷县调查时,发现大量幼虫感染死亡,乃将虫尸收集,其中对“t—01”(虫尸编号)经81—83年反复回接,作了光学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经鉴定证明为一种核多角体病毒,定名为 Baculovirus candida“A”,俗称杨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搞清病原的基础上,初步进行了室内感染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野外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干象虫(Cryptorhychus lapathi L.)是杨树幼树的一种主要钻蛀性害虫。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由于其在于、枝内隐蔽为害,防治比较困难,现在生产上主要靠人工和化学药剂防治。为探讨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杨干象虫的途径,我们今年从外地引进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a SP.),进行了较大批量的繁殖。对杨干象虫的幼虫和蛹做了室内致死和寄生率测定及模拟林间防治试验,并进行了多次林间防治试验。已初步看出应用天牛肿腿蜂防治杨干象虫有一定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