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兔皮肤真菌病已成为当前危害养兔业最为严重的皮肤病,近年来在我省及全国各地流行,由于该病的传染性极强,兔场一旦感染便很快传遍整个兔场,也由于该病的顽固性,染病兔场很难根除,因此严重影响养兔业的发展和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有许多原来生产效益很好獭兔场,由于发生了皮肤真菌病,其对仔兔的感染率达到90%以上,严重影响兔子的生长以及皮张的质量,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均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对獭兔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很多  相似文献   

2.
奶牛皮肤真菌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临床上以被皮呈圆形脱毛、形成痂皮等病变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传染快、蔓延广。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至4月,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某些奶牛场相继发生十余起产后奶牛急性死亡病例,经剖检发现这些病死奶牛病理变化非常相似,主要以败血症为主。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实验室病原分离鉴定以及动物实验,确诊发病原因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感染。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该细菌对环丙沙星和菌必治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布鲁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给畜牧业发展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布鲁菌病的传播,减少其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危害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细菌学检验手段,对呼和浩特地区出现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滞留等疑似布鲁菌病现象的奶牛进行病料采集,并对其进行细菌学分离与鉴定,结果获取了5株布鲁菌菌株,表明该地区存在布鲁菌病。该结果为今后呼和浩特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布鲁菌病的流行、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奶牛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奶牛颈部脓肿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生物学特性研究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该菌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性,药物敏感性试验对氟哌酸、氧氟沙星、先锋必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7.
石河子地区某养殖户,2003年5月从内地引进黑白花青年奶牛270头。到达饲养地隔离期间,发现53头奶牛的头部和颈部有以脱毛、鳞屑为特征的局部表在性的皮肤疾病。我们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奶牛皮肤真菌病。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有效控制了该病。1临床症状在奶牛头部(主要是眼周围)、颈部可见到直径达1.0 ̄5.0cm的圆形或卵圆形隆起,病灶被毛减少,界限清楚,被覆黄色或灰白色痂皮,痂皮坚实、干燥、变厚呈石棉样。痂皮脱剥后,可见到湿润、血样溃烂面。病灶表现有单一的、多发性和融合的。有的牛可遍布全身,波及头、颈、胸、腹、乳房和四肢等处。2实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本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集了320份奶牛鼻拭子,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培养和PCR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6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离率1.88%,本研究为本地区奶牛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防控及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锦州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查明锦州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方法]对锦州地区两家奶牛场所采集的126份血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31.6%、27.4%,平均为29.5%,然后再采集阳性牛的全血15份和奶样71份,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共得到7株布鲁氏菌。[结论]布鲁氏菌病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降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导致泌乳功能丧失,使奶牛被迫淘汰,同时影响牛奶品质、危害人类健康。据我国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兰州等城市调查,乳腺炎是乳牛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达20-70%。据国外报道,奶牛乳腺炎的发病率约为25-60%,在美国,100万头泌乳奶牛约50%患有乳腺炎,因奶牛乳腺炎每年造成的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牛奶损失估计可达380万吨。奶牛乳腺炎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到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国内外对奶牛乳腺炎病原、检测、防治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新疆石河子某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集200份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共检测出隐性乳房炎病牛58头,检出率29%;分离到5种7株病原菌,其中主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乌鲁木齐周边地区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沙门氏菌的流行与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了5个牧场300份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利用荧光PCR方法鉴定,同时对分离出的阳性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奶牛乳房炎样品中分离出12株沙门氏菌,分离率4%;耐药性分析表明分离的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链霉素耐药率超过50%,对氨曲南、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头孢他啶敏感性大于70%。此外4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SAT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某牛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监测,对阳性奶牛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VirB8-PcR方法对分离株VirB8基因进行扩增鉴定。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为布鲁氏菌,布鲁氏菌分子分型PCR的鉴定结果显示该牛场感染的自然菌株为布鲁氏菌牛种(3b,5,6,9型)。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济南、泰安、枣庄、德州等地的几个罗非鱼养殖场发病的罗非鱼中,分离到一株G^ 链球菌。将该菌人工感染罗非鱼,证实为致病菌。对该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致病特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进行了试验,证明核菌为S.iniae。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无菌采集唐山市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牛的奶样30份,对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从30份奶样中共分离到8种156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37.2%)、大肠杆菌17株(10.9%)、表皮葡萄球菌10株(6.4%)、无乳链球菌38株(24.4%)、乳房链球菌15株(9.6%)、停乳链球菌16株(10.3%)、克雷伯氏菌1株(0.6%)、变形杆菌1株(0.6%)。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大肠杆菌,占总菌数的98.7%(154/15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主要致病菌对中药组方1(M、G)(蒲公英、连翘、瓜蒌、通草、川芎、土贝母、芙蓉叶、金银花、王不留行、当归)、中药组方2(G)(黄芪、党参、当归、通草、川芎、白术、木通、甘草、王不留行、路路通)、中药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M)、新霉素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6.
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aemolyticus)是一种致病性嗜盐菌,常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通过对四种不同海产品的检测,发现该菌检出率很高,其中,海虾中的检出率高达90%,海产鱼为70%,贝类为60%,海蟹为40%,平均检出率为65%,动物试验证实,该菌致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为鉴定从临床获得的病死成年兔中分离到的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应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仪完成细菌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通过MegAlign(Lasergene7.1)及Phylogenetic(Lasergene7.1)绘制进化树及同源性比较以了解该株细菌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此株细菌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并与BX640428等序列同源性高达100%。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谷氨酰芳胺酶pNA试验、L-脯氨酸芳胺酶试验、酪氨酸芳胺酶试验、尿素酶试验、柠檬酸盐(钠)试验、L-乳酸产碱试验、琥珀酸盐产碱试验为阳性,对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山东16个鸭场有典型浆膜炎临床症状的病(死)鸭中分离到14株细菌,经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PCR等生物学特性鉴定,上述菌株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型鉴定试验表明其中2株为RA-1型、4株为RA-2型,药敏试验表明山东分离株对头孢氨苄、痢特灵、链霉素、庆大霉素较敏感,云南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痢特灵、头孢氨苄较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RA-1、RA-1型分离菌株均可使健康鸭发病或死亡。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1月沈阳市一奶牛小区奶牛发生猝死,在病料中分离到1株有荚膜、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分离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培养后能形成溶血圈。根据发病奶牛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生化试验结果鉴定出该分离菌株为一株魏氏梭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该菌菌株可致小白鼠发病死亡,并从试验致死的小鼠病料中分离到了与死亡奶牛病料相一致的细菌。从而确诊这起奶牛猝死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