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内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各水稻产区收获机械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对现有水稻联合收获机械性能及适应性分析,提出了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机插水平低仍是影响我国水稻机械化水平的短板。2016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主要考核耕作、种植、收获这3个环节,南方双季稻区在水稻耕作、收获两个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由于多种特殊因素影响,种植机械化率仅在20%左右。在国内农机行业,插秧机是一个不太受重视的细分领域。一是因为技术含量较高,国内企业能干好的极少。多年来,虽然进入的企业不少,但到目  相似文献   

3.
我省水稻种植大致可分为两类地区,一类是稻麦连作区(也称单季稻区),另一类是双季稻区.单季稻收获前一般放水凉田,地表干硬,可承受的接地压力在26~30kPa之间.单季稻稻谷品种品质好,产量高,不易脱落.无论轮式、履带式还是背负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都适合在该地区作业,而我省大部分地区是双季稻产区,相比较而言,双季稻地区机械化收割要困难得多.主要原因是水田泥脚深收割机容易下陷,早稻收割期雨水多、作物含水量大、脱粒困难,清选不干净.因此,双季稻地区也是水稻收获机械化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水稻生产机械化速度明显加快。至2004年底,全国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达180万hm2(2700万亩)、机械化栽植水平水平达6.8%,水稻机械化收获面积773,33万hm2(11600万亩)、收获机械化水平达2913%。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水稻采用机械化插秧可增加产量5%。10%、机械化收获可减少谷粒损失0.8%~2%。因此,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整地、等离子种子处理、机械化育秧、机械化筑埂、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获等技术。《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明确提出,以我国水稻优势产区为重点,以育插秧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为着力点,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使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海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关系到整个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也关系到海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海南省水稻生产及其机械化的现状海南省属华南双季稻区,常年水稻播种面积约40万公顷,产量超过160万吨,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的70%和80%以上,水稻  相似文献   

7.
水稻栽植机械化区域型实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势头喜人,但是水稻栽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水平很低,成为水稻生产机械化过程中最突出和最薄弱的环节,这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和难点.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大、分布广,包括三大稻区(南方一季稻区、南方双季稻区和北方稻区)与5种类型(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西南稻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华南双季稻区和北方稻区),基于我国水稻种植的区域化特点,坚持区域性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原则之一.根据初步的调查分析结果和各区域的实际生产,我国各个主要水稻产区现阶段应以水稻机械化插秧为基础,结合各自区域内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适合本区域的水稻栽植机械化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辽宁省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2000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为490千公顷,产量达到396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的1/6和1/4,水稻生产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在促进水稻生产上发挥了突出作用,并向全程机械化方向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耕整地、栽植、收获和烘干,水稻栽植、收获和烘干机械化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辽宁省水稻生产过程中,栽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7%和17%,烘干机械化刚刚起步。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全省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三大作物机械化收获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小麦机收水平超过了70%,机播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水稻机收水平超过20%,机播、机插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不足2%。  相似文献   

10.
当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已成为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瓶颈,特别是对双季稻地区而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难点。影响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因素诸多,但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影响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的高低和经营规模的大小。本文以湖南双季稻地区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作业的试验调查数据为例,对不同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配置方案的经济效果与经济水平、经营规模的关系作一技术经济分析,以供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并多为双季稻产区。水稻机收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一个难点问题,1997年全区播种面积229.6万公顷,机收面积0.39万公顷,只占0.2%,就全国而言也不到3%。同时,水稻机收又是农民近期最为需要解决的环节,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收割的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是抢季节,争劳力。为了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各地农机部门都把水稻收割机械化作为一个突破口,增大了这方面的投入,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国家的投入只能起到引导作用,真正投入的主体还是农民群众。如果一味追求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联合收割机,那么,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3133万hm2(4.7亿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谷物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4%和45%,是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可见,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在我国农机化工作中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而现实却是:由于水稻比小麦对收割机的要求更为苛刻,水稻的综合生产机械化水平在三大粮食作物中是最低的。2001年,全国小麦机收面积达1533万hm2(23亿亩),占收获面积的74%;而水稻机收水平仅为15.4%,南方双季稻地区的水稻机收水平更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4SL~120型轮履混合式联合收割机是湖南长沙大坤实业公司针对我国南方双季稻产区水田、小块田、梯田的水稻收获而开发的新机种。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4SL-120型轮履混合式联合收割机是湖南长沙大坤实业公司针对我国南方双季稻产区水田、小块田、梯田的 水稻收获而开发的新机种.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双季稻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5%,是我国南方的大粮仓。双季稻区温光水热资源充沛,蕴含着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产的巨大潜力。通过机械化手段,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措施,实现双季稻两熟高产,进而可以提高我国双季稻区粮食总产量。然而,尽管双季稻区在早晚稻机耕、机收两个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长期以来种植机械化率仍在20%左右,远低于北方地区单季水稻、小麦、玉米平均80%以上的种植机  相似文献   

16.
机械插秧是解决水稻栽植机械化的一条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国内水稻产区解决栽植机械化问题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我市从双季稻改为单晚稻为主的粮食产区,从2000年开始,我市把机插作为解决栽植机械化的一个主攻方向,引进了进口播种机流水线和乘座式、手扶式高速机动插秧机进行试验示范。同时会同市农科院,在桐浦农场进行单晚杂交品种从不同播种量、不同秧龄期、不同取秧量与不同栽植密度产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亟待破解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迟缓的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双季稻地区的水稻种植将近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但种植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该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文章通过分析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缓慢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发展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水平,需要确定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流技术、有针对性地攻克双季稻育插秧技术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加强育插秧技术农机与农艺进一步融合;加速研发推出双季稻区适用的插秧机机型。  相似文献   

18.
稻麦收获机械化的实现,离不开联合收割机。截至2010年底,稻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86.24万台,其中自走式稻麦联合收割机70.8万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7.99万台。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为88.46%,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为64.49%。到2011年,稻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将呈10%左右的增长,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预计将达到67.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机》2011,(2):52-52
2011年1月21日,从农业部在重庆市召开的“2011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暨育插秧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十二五”将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机械栽植水平每年提高4%~5%,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20.
结合黑龙江省水稻收获生产现状,指出分段收获是水稻生产中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水稻分段收获工艺的技术要求,并指明与水稻分段收获工艺相配套机具的研究开发方向。水稻分段收获对于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