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对比方式分析了安哥拉山羊、中卫山羊及其杂交后代羊生长发育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卫山羊体格偏小,体重偏轻,生产性能不高;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幼年羊活重比中卫山羊提高50.27%(P<0.01);F2幼年羊活重比中卫山羊提高36.90%(P<0.01),外貌特征酷似安哥拉山羊;回交后代活重略大于中卫山羊,特性接近母本;F3和F4体重偏小,外貌特征不及F2理想。  相似文献   

2.
科技简报     
科技简报科技简报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及其杂种羊羊毛的光泽度分析光泽是羊毛的重要光学性质,其强弱主要取决于纤维表面的光滑程度和鳞片的大小。安哥拉山羊毛和中卫山羊毛均属全光型纤维,其织物均可产生艳丽的光泽。选择健康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及其级进杂交后代F1...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安哥拉与中卫山羊杂交 F1 和 F2 代群体中血红蛋白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繁育方式对这一基因座的多态性有显著影响。为此 ,作者建议在通过级进杂交培育毛用山羊新品种的方案中 ,应特别注意对种公羊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杂交羊体表面积明显增大,毛囊密度、有效毛囊总数和毛束有效长度显著增加,毛束风格特征趋向父本,次要部位羊毛着生良好,产毛性能大幅度提高,F2已有近似安哥拉山羊的产毛量。在同等条件下,与中卫山羊相比,F1毛绒产量提高28.32%~64.53%,F2提高125.61%~287.69%,F3提高103.25%~110.55%。产毛量水平高于国内同类杂交试验指标,接近原苏联、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安哥拉山羊水平  相似文献   

5.
开发中国马海毛的技术路线研究龚伟宏谭光兆(宁夏畜牧工作站银川750004)1引言中国是世界山羊大国,有30余个品种和类型,唯缺世界上山羊总数3%的安哥拉山羊。中卫山羊属裘皮用羊种,兼产品质良好且光泽优异的粗毛。近年的研究表明,中卫山羊属我国目前唯一的...  相似文献   

6.
三个山羊群体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垂直平板不连续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研究了安哥拉山羊和建昌黑山羊及其高代杂种羊 (F3 ) 9个血液蛋白基因座 (Alb、Pr、Pa、Tf、Hp、Hb、LDH、Akp、Amy)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 :安哥拉山羊与F3 血液Alb、Pr、Pa、LDH、Amy呈单态 ,Tf、Hp、Hb、Akp呈多态 ;建昌黑山羊血液Alb、Pr、Pa、Tf、Hp、Hb、LDH、Amy呈单态 ,Akp呈多态。根据所测座位的基因频率计算了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一致度 ,以及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安哥拉山羊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与一致度分别为 0 .1131和 0 .886 9,建昌黑山羊的相应值分别为 0 .0 6 2 1t 0 .9379,F3 则分别为 0 .110 3和0 .8897。安哥拉山羊与F3 的遗传距离小 (0 .0 0 39)、遗传相似系数大 (0 .996 1)。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呼吸主部分国外品种共计23个山羊品种2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7084,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AIGD)(0.0810-0.2044)明显大于品种内的AIGD(0.0444-0.1112),不同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o)除安哥拉山羊和承德无角山羊大于50%外,其它各品种均低于50%,上述结果说明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山羊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比较明显。(2)中卫山羊(0.3410)和辽宁绒山羊(0.2589)的Ho值明显低于各品种的平均值(0.3881);雷州山羊(0.0566)、中卫山羊(0.0564)和辽宁绒山羊(0.0444)的AIGD值也明显低于各群体的平均值(0.0749),说明辽宁绒山羊、中卫山羊和雷州山羊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其它品种来说较为贫乏,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8.
依据多年的饲料生产及饲养,分析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安中一代羊生长发育快,1.5岁和2岁时体重极显著高于中卫山羊(P〈0.01),体高、体斜长和胸围3项体尺指标也极显著大于中卫山羊(P〈0.01);羊毛品质向同质、无髓毛方向变化;无髓毛产量极显著高于中卫山羊(P〈0.01)。饲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研究安哥拉山羊、山谷型藏山羊及杂种F1、F2血液中Hb、Alb、Tf、AKP、ES、LDH、Am等基因座表明,血液Hb、Alb、LDH、Am呈单态;血液Tf、AKP、ES等基因座呈多态。Tf基因座有三种基因型(AA、AB、BB)由A基因和B基因控制。AKP有两种基因型(AKPF、AKPO)。ES酶带类型复杂,可分为三区:ESⅠ呈红色、ESⅡ呈褐色、ESⅢ呈紫褐色。运用血液Hb、Tf、AKP、Alb、Am的基因频率计算基因杂合度表明,安哥拉山羊的杂合度最小,F1代的杂合度最大。分析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与级进杂交的变化一致;分析基因型分布差异表明亲本品种差异最大,安哥拉山羊与F1、F2间,F1和F2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安哥拉山羊是世界上唯一的毛山羊品种。所产马海毛为珍贵的山羊半细毛。引入安哥拉山羊在亚热带高海拔的凉山州进行风土驯化,观察研究繁殖力,是其中关键的一项生产措施;提高繁殖力是迅速发展安哥拉山羊的竞争所在。我州引入安哥拉山羊经5年的试养驯化和2个世代5个胎次的繁殖测定表明,安哥拉山羊的平均繁殖率为138.89%,表现出良好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硫酸钠、胱氨酸对安哥拉山羊F2代杂种羊进行补饲。结果表明,二种硫源对F2代杂种羊无髓毛的伸直长度、强力、伸度及含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无髓毛的氨基酸总量、含硫氨基酸(胱氨酸)的含量也有提高。同时,二种硫源还提高了无髓毛纤维鳞片的可见高度,鳞片变亮变长,鳞片的角质缺损现象也减少。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旨在研究大足黑山羊与川、渝、滇三地的其他4个黑山羊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关系,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了这些山羊品种(群体)的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结果表明:5个黑山羊群体的碱基组成没有明显差别;5个黑山羊品种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较丰富;聚类分析显示,大足黑山羊与渝东黑山羊的遗传距离最近,大足黑山羊与川北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遗传距离次之,与圭山黑山羊遗传距离最远,这与此5个黑山羊品种地理分布相符。  相似文献   

13.
安哥拉山羊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安哥拉山羊主要生产国相比,我国对安哥拉山羊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保持安哥拉山羊在我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安哥拉山羊进行持续的遗传改良是必要的.作者在对安哥拉山羊的育种简史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就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杂交育种和选种方法作了综述,就存在的问题予以讨论,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法以指导我国的安哥拉山羊生产.  相似文献   

14.
补饲硫对安哥拉山羊F2代杂种羊产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硫酸钠,胱氨酸支安哥拉山羊F2代杂种羊进行补饲。结果表明:二种硫源对F2代杂种养单位皮肤面积的剪毛量,总剪毛量,毛丛长度,无髓毛的伸直长度,强度,伸度及含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羊毛纤维中无髓毛的比例也有一定的提高;对羊只体重,羊毛细度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5.
王永  刘鲁蜀 《中国养羊》1998,18(2):33-34
采用含4mol/L尿素的PAGE分析了藏山羊及其同安哥拉山羊公羊杂交一代羊的乳酪蛋白组分。结果显示:乳αS—CN均存在遗传多态性,β—CN均呈现为两条染色强度相近的β1-CN和β2-CN。研究中的还对αs-CN和β-CN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扫描定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中卫山羊核心育种群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该基因外显子1上384 bp位置处的SNP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79只试验羊中仅出现2种基因型,即AA基因型、AB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32,0.068。A、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66,0.034,A等位基因在中卫山羊群体中为优势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63 53,为低度多态位点。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基因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分析发现,此SNP为同义突变,利用在线软件预测,该突变位点不影响mRNA的二级结构,中卫山羊群体中FGF5基因外显子上存在一个低度多态SNP位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雷州山羊血液运铁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山羊TF位点上共有TF^A、TP^B、TF^C3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别是:0.8789.0.0895.0.0316;共有TFAA、TFAB、TFAC、TFBB4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789.0.1368、0.0632、0.0211,其中TFAA为优势表现型,基因杂合度是0.2185。经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雷州山羊群体基因型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  相似文献   

18.
在枯草期,对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的F2羊采取2个水平、4种补饲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全期低水平补饲,只能勉强维持0.5~1岁羊的体重,1.5~2岁羊的体重则有所下降;前期低水平、后期高水平补饲能维持2岁羊体重,而0.5~1岁羊的体重略有增加;全期采用高水平标准补饲,可使羊体重显著提高(P<0.05)。全期低水平补饲,对试验羊的羊毛生长没有明显影响;在前期低水平、后期高水平的补饲方式组,1岁羊的剪毛量由1620.4~1769.2g增至2350.5~2360.4g,2岁羊的剪毛量由2033.3~2267.4g增至2517.5~2525.9g;全期补饲高水平标准的羊群,1岁羊平均剪毛量达2217.5~2425.1g,2岁羊达到2811.7~2914.4g,个体平均产毛量接近国外纯种安哥拉山羊水平。4种补饲方式以1组和3组较好,其中前低后高的方式更经济,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
夏洛来杂种羊及其亲本的血红蛋白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夏洛来杂种羊及其亲本的血红蛋白多态性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参试羊表现出HBAA,HBBB和HBAB三种基因型,各群体均以杂合子HBAB为优势基因型,HB^B为优势基因,HB^B频率在0.5152 ̄0.6428之间,没有发现HB^C基因;群体基因频率分析和亲子配对资料的遗传分析均证实,绵羊HB受常染色体位点上两个共显性等位基因的控制,各羊群HB基因的杂合度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20.
我国6个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绵(山)羊群体的品种特性及其遗传分化,本文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我国6个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乌珠穆沁羊7个微卫星位点,并引用同实验室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参照群体)的相关资料进行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分析。研究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乌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山羊这6个品种中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各座位等位基因均较丰富。根据标准遗传距离、DA遗传距离以及模糊相容关系进行聚类分析,湖羊与同羊首先聚为一类,乌珠穆沁羊和小尾寒羊聚为一类,然后与滩羊聚为一类,5个绵羊品种最后与山羊相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