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和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连续两年在江西省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弋阳越冬区,对其越冬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直接观察法观测和记录了中华秋沙鸭越冬区的环境因子及其在越冬期的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2上旬陆续到达弋阳越冬区,翌年2月末至3月中下旬先后迁离,居留时间在120 d左右.其对越冬地的环境要求较高,选择的越冬地一般受外界的干扰少,越冬期的各项活动也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在越冬期间,中华秋沙鸭在水中活动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82.4%,陆地活动时间仅占12.6%,空中飞翔的时间占5%左右,而且飞行高度和距离都比较小.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江西婺源采用瞬时扫描法探讨性别和温度对中华秋沙鸭行为的影响.中华秋沙鸭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是取食、休息、游泳和修整.时间分配方面,雌雄中华秋沙鸭仅社会行为[雌:(2.13±1.40)%和雄:(3.24±1.55)%]存在显著性差异(t=-2.258,df=34,P<0.05),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原因有:(1)非繁殖期雌雄中华秋沙鸭主要任务均为生存;(2)雌雄个体大小差异不大,对能量的需求量相似.日活动节律方面,雌雄的取食和休息行为均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分别为雌:取食(F(10,165)=5.19,P<0.05)、休息(F(10,165)= 2.56,P<0.05)和雄:取食(F(10,165)= 7.55,P<0.05)、休息(F(10,165)= 3.48,P<0.05),其他行为节律均不显著(P>0.05).温度对中华秋沙鸭越冬行为的影响较大,时间分配方面,在<10℃月份环境下,取食(t=-2.166,df= 16,P<0.05)行为显著高于>10℃月份,而游泳(t=5.096,df= 16,P<0.05)行为则相反,其他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这一结果表明,平均温度降低时,中华秋沙鸭需要摄取更多的食物以补充寒冷天气能量的消耗,并减少游泳行为降低耗能.日活动节律方面,>10℃月份中华秋沙鸭日活动节律,仅警戒(F(10,77)=1.96,P<0.05)行为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的节律性变化不显著(P>0.05).<10℃月份中华秋沙鸭取食(F(10,86)= 5.93,P<0.05)和休息( F(10,86)= 3.42,P<0.05)行为存在显著的节律性变化,其他行为的节律性变化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可以改变中华秋沙鸭的日活动节律,低温使中华秋沙鸭在夜间消耗较多能量,因此中华秋沙鸭在上午花更多的时间取食来补充能量.休息行为在>10℃月份,中午和傍晚均有一个小的高峰,而在<10℃月份从11:00开始(除13:00-13:59)均保持较高的水平.中华秋沙鸭采取这种对策,可能是<10℃月份,晚上和下午温度较低,为了减少消耗,从下午就开始增加休息行为.低温条件下,中华秋沙鸭增加修整和休息行为,这一结果支持“鸟类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减少行为活动以降低能量消耗和热量损失”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2005年4—5月,在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观测两个鸭巢,记录了巢的特征值,巢周围的环境因子以及孵化期雌鸭的活动节律。结果表明,雌鸭选择在靠近溪流的树洞营巢,对人为活动不敏感。两个巢距地面高度为10m左右,内径约为0.2m,其他特征值有较大差异。鸭巢距溪流的距离小于10m,距公路也很近。雌鸭每日外出觅食的时间比较稳定,孵化末期有一定波动。影响觅食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觅食时间较长,外出次数也较多。每日清晨和午间觅食活动频繁,并集中在1d的2h之内。孵化期为23d左右。 相似文献
5.
6.
为探讨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越冬栖息地选择和利用规律,对江西省中华秋沙鸭4个越冬区域进行了调查分析。实地测定河宽、隐蔽度、石滩数量等8个相关环境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生境特征进行分析,对利用和未利用微生境进行非参数检验,采用相关分析判断观测变量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并对利用栖息地微生境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秋沙鸭的越冬栖息地的微生境组合具有规律性,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格局。河流的流速、透明度、隐蔽度、植被盖度、石滩数量为影响中华秋沙鸭栖息地选择和利用的主要因素,其中石滩的作用尤为突出,对栖息地选择、利用和数量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紫草和川牛膝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紫草添加0.5%组、紫草添加1.0%组,川牛膝添加0.5%组,川牛膝添加1.0%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第2周和第4周取肌肉和内脏团测定生长和相关健康指标。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川牛膝添加量为0.5%时能提高中华绒鳌蟹T-SOD、CAT活力,降低MDA和NO含量;1.0%川牛膝能提高NO含量。一定范围内添加1.0%紫草能提高中华绒鳌蟹T-SOD、CAT活力,降低MDA和NO含量。添加川牛膝和紫草的浓度为1.0%和0.5%时对中华绒鳌蟹体重有促进作用,添加量为0.5%时对中华绒鳌蟹丰满度促进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150只雌性中华竹鼠的体尺、体质量与繁殖性状间关系,以探讨体尺和体质量指标对其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性中华竹鼠的体质量、体长和胸围分别为(1.73±0.25) kg、(31.64±1.31) cm和(27.62±1.28) cm,体长和胸围与体质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在繁殖性状方面,体质量和胸围对公母合群次数影响较大(P<0.05),体长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体长和体质量对产仔数有影响较大(P<0.05),胸围对其无明显影响(P>0.05)。在体质量相近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胸围较小、体长较长的雌性中华竹鼠作为种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吉林芦花鸡的早期品种选育效果,采用Logistic、Gompertz 和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吉林芦花鸡 0~21周龄体重指标进行曲线拟合,并对120日龄的体重与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的拟合度较高,R2均超过0.99,均能拟合吉林芦花鸡生长曲线,其中,Gompertz 模型的拟合度最高,拟合效果最好。120日龄吉林芦花鸡的体重与体尺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公鸡体重与胫长、胸深、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龙骨长、骨盆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鸡体重与体斜长、胫长、龙骨长和胸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骨盆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保健系黑白花奶牛体重、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的生长模式及其间的相关性;并考虑了体重、体尺分别与305天产乳量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初生至三胎奶牛体重、体尺之间相关显著,五胎不显著。各阶段的体重、体尺与305天产乳量的相关性三胎显著,一、五胎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藏鸡生长曲线拟合和分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研究运用Gompertz, Logistic, von 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饲养在青藏高原的藏母鸡和藏公鸡0至16周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藏鸡生长曲线,但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更佳;进一步分析Gompertz模型拟合参数,发现藏公鸡成年体重(1252.0g)显著高于藏母鸡(808.9g),但藏公鸡的拐点时间为13.20周较藏母鸡的拐点时间11.27周迟。 相似文献
12.
ZFY专门化品系猪主要选育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ZFY专门化品系猪的主要选育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性状、体尺性状、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3组性状间均存在较强相关性.体质量与体尺性状间、体质量性状与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分别为0.828和0.85,占总相关的92.11%和97.80%;体尺性状与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间的第一、二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相关(P<0.05),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607,占总相关的78.52%.分析表明,12项选育性状中6月龄体质量、胸围、腹围、100 kg体质量校正日龄和背膘厚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树木生长状况及各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为指导城市树木管理、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哈尔滨市建成区随机调查单位附属林、道路林、景观游憩林和生态公益林4种林分共220块样地,每块样地中分别取4~10株树木测量其树高、枝下高、冠幅和胸径周长等指标。[结果]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树木树高小于10 m近70%左右,枝下高绝大部分小于4m,冠幅小于50 m2的占总量的69%,胸径周长小于100 cm的树木约占80%,冠幅和胸径周长虽存有较大树木(冠幅250~325 m~2、胸径周长200~250 cm),但数量不到所调查树木总量的5%,且冠幅大小分布较离散。树高、枝下高、冠幅、胸径周长平均值分别为8.57 m、2.20 m、47.93 m~2、66.30 cm。4种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比4种林分发现,生态公益林树木的树高较其他3种林型高3 m左右,胸径周长长20 cm左右,道路林的冠幅小于其他3种林分6~11 m~2。[结论]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整体长势偏小,小冠幅树木居多,且林型间差别较大,今后应加强保护大树和抚育管理幼树。 相似文献
14.
三黄种鸡1~22周龄生长曲线拟合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三黄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三黄鸡1~22周龄体重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三黄鸡生长曲线,但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运用3种模型对三黄鸡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16.
荷斯坦奶牛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我国南方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特定阶段荷斯坦奶牛生长发育及体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的279头荷斯坦奶牛(49头犊牛、35头青年牛、195头成年牛)进行体尺测量,将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个生理阶段的体尺指数,用SPSS 15.0软件分析体尺指数在各生理阶段、成年牛胎次间的变化,并绘制散点图对场内犊牛和青年牛的体高、体长、胸围指标进行拟合。[结果]牛只年龄越大,体型越长;犊牛生长发育均衡;青年牛不同月龄体尺发育不均衡;成年牛因胎次的不同其体态结构呈现出无规律性,但要注意对产胎多的母牛加强补充骨骼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结论]为奶牛场的犊牛饲养管理、青年牛培育及饲养管理、成年牛的选种选配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