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激素在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插穗刚脱离母体时,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而ZR略有下降;在愈伤组织形成及根原基孕育期IAA,ZR含量迅速增加,而ABA降低并保持较低浓度;生根后IAA,ZR下降而ABA迅速增加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在生根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IAA和ABA。离体时不同生根率品种间插穗IAA/ABA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培养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培养过程中植物体内ZT、GA3、IAA、ABA4种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以及对比不同培养基组合对植物体生根效果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内源激素共同作用调控植物体生根过程.期间IAA、AB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A3、ZT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AA/G...  相似文献   

3.
甘蔗组培苗继代培养中内源激素与绿苗生根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甘蔗继代培养绿苗中的内源激素进行测定、分析,同时进行生根诱导。结果表明:甘蔗组培苗在继代过程中,IAA,CTK,GA1+3有积累效应,其中IAA的积累较慢,CTK,GA1+3积累在第9代后较快,同时第9代后生根率也明显下降,在第10代出现不能诱导生根的矮化丛生苗。绿苗中IAA,CTK,GA1+3的含量与生根率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激素在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插穗刚脱离母体时,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而ZR略有下降;在愈伤组织形成及根原基孕育期IAA,ZR含量迅速增加,而ABA降低并保持较低浓度;生根后IAA,ZR下降而ABA迅速增加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在生根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IAA和ABA.离体时不同生根率品种间插穗IAA/ABA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北美香柏嫩枝插穗为材料,用ABT2和GGR6处理插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通过影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而促进生根.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中IAA含量、IAA/ABA值在不定根的诱导期和伸长期出现峰值,扦插后13d时ABT2和GGR6处理的插穗中IAA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58.75%和24.94%,扦插后52d分别提高123.8l%和61.11%.ABA含量、GA含量在生根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不定根的诱导期下降明显.ABA含量、ZT含量、GA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IAA含量和IAA/ABA值是调控插穗生根的主要因子,在不定根的诱导期和伸长期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组培苗内源激素测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同一株系试管苗材料,在MS无激素培养基上切繁培养1周后,设置快繁、结薯、保存3个处理,从第2周到11周,每周统计单株生物产量、单株培养基下面的生物产量、单株培养基上面的生物产量,通过激素酶联试剂盒测定出吲哚乙酸、玉米素、脱落酸含量情况,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各模式下内源激素与生物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方程,制订出一套试管苗快繁、结薯、保存的三区分管模式,为马铃薯细胞遗传分析、基因表达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7.
8.
探讨芽变毛白杨的扦插生根机理,为提高毛白杨扦插生根率奠定理论基础。以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毛白杨和大官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扦插生根过程中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大官杨和毛白杨)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GA3含量在芽变毛白杨和大官杨不定根原基诱导期呈下降趋势,表达期呈上升趋势。大官杨和芽变毛白杨IAA含量在扦插生根阶段显著增加,且大官杨的IAA含量最高。ABA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扦插第14天,毛白杨的ABA含量最高,大官杨的ABA含量最低。GA3以及ABA抑制了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插条不定根原基的形成,IAA含量以及IAA与ABA的比值可以作为判定毛白杨及其亲缘种生根难易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核桃组培苗瓶内生根影响因素,以‘绿岭’核桃组织培养继代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3-吲哚丁酸钾盐(K-IBA)和吲哚丁酸(IBA)对组培苗瓶内生根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K-IBA和IBA均对‘绿岭’核桃瓶内生根有促进作用,组培苗培养30~40 d开始形成不定根,K-IBA处理开始生根时间较IBA处理早,根系生长快,但根系细嫩,培养50 d时15 mg/L K-IBA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51.85%、平均根长26.87mm,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30d时15mg/LK-IBA处理的组培苗内源激素IAA、ZT含量最高,分别为221.34、127.50μg/g·FW,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30d和40d时15mg/L K-IBA处理的组培苗内源激素IAA/ZT比值为1.74和2.85、IAA/ABA比值为19.59和14.51,均最高。因此,在生根过程中15 mg/L K-IBA处理可促使生根率提高以及根系的伸长。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杂种插穗生根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 7年生落叶松杂种 (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 ,Larixolgensis×L .kaempferi)无性系幼树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进行扦插。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分析了生根率高、中、低 3组无性系插穗在生根过程中 4种内源激素 (IAA、ABA、ZR、GA4 )的动态变化 ,探讨了插穗生根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生根率高的 3号无性系插穗 ,在扦插初期ABA含量低 ,而生根率中等和生根率很低的两组无性系ABA含量高 ,ABA对扦插生根有抑制作用 ;在生根率较高的 3号无性系插穗生根过程中 ,ZR的含量始终比生根率中等和生根率低的两组无性系的含量高 ,对插穗生根起主要作用 ;GA4 在生根率高的 3号无性系根原基形成期的含量比其它两组的含量都高 ,GA4 对根原基分化起重要作用 ;IAA在 3组无性系中的含量变化不明显 ,看不出对生根起促进作用 ,只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沙棘硬枝扦插成活率,培育优质沙棘苗木.[方法]以俄罗斯大果沙棘硬枝为材料,设计不同采条部位、插穗年龄、插穗长度、下切口方式、扦插基质、药剂等处理进行沙棘硬枝扦插试验,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处理的硬枝插穗生根天数、生根率、不定根长度、不定根数量4个指标.[结果]采自树冠上部的插穗生长明显劣于来自树冠中、下部插穗,3年生插穗明显优于1、2年生插穗,枝条下部不及枝条上部插穗,插穗基部斜切口优于平切口,20~ 25 cm插穗较优,用50 mg/L NAA速蘸,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0.67%.[结论]该研究为大果沙棘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沙棘硬枝扦插成活率,培育优质沙棘苗木。[方法]以俄罗斯大果沙棘硬枝为材料,设计不同采条部位、插穗年龄、插穗长度、下切口方式、扦插基质、药剂等处理进行沙棘硬枝扦插试验,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处理的硬枝插穗生根天数、生根率、不定根长度、不定根数量4个指标。[结果]采自树冠上部的插穗生长明显劣于来自树冠中、下部插穗,3年生插穗明显优于1、2年生插穗,枝条下部不及枝条上部插穗,插穗基部斜切口优于平切口,20~25 cm插穗较优用50 mg/L NAA速蘸,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0.67%。[结论]该研究为大果沙棘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沙棘组织培养中易褐变死亡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沙棘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取材类型、无机盐浓度、光照和培养温度、不同的6-BA浓度、转接周期、培养基硬度以及活性炭7种影响外植体褐化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沙棘水培2周以后休眠芽做外植体褐化率与取1年生枝条和2年生枝条作外植体的褐化率之间差异显著;使用1/4MS+6-BA 0.5 mg/L+NAA 0.2 mg/L的低盐和低6-BA浓度的培养基可以降低褐化且促进植株生长;接种后进行5 d的低温暗处理可以推迟褐变产生的时间,褐化率降低30%左右;在培养基中加入6~7 g/L的琼脂可使褐化率降低为12.67%,接种后在没有出现褐变物质前转接一次,然后慢慢延长转接时间比每14 d转接一次降低了30%,比每25 d转接一次降低了50%左右;附加1~2 g/L的活性炭可以减小褐变物的直径,推迟褐变始出物出现的时间,进而降低褐化率。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大果沙棘栽培价值及实生苗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沙棘的生态价值,食用,药用价值和饲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前景。同时对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实行苗育苗技术进行研究,沙棘种子与幼苗均具有较高的抗低温能力;早播比晚播成苗率高,低床比高床,垄作抗旱保苗;机械喷灌效果好,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势强,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作基肥,追肥1~2次,叶喷微量元素均能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新鲜沙棘果经匀浆超速离心,用两酮进行分级分离,得到SOD经抗坏血酸-Fe^3 修饰,发现被修饰后的SOD活性、在不同pH值下的活性、抗蛋白酶水解能力均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83-8484
筛选提高插条成活率的最佳试剂和在高海拔(西宁)地区生长的最佳品种。以大果沙棘5个品种(向阳、楚伊、浑金、中俄杂交、中国无刺)的插条为试材,采用4种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α-奈乙酸、生根剂、吲哚丁酸)进行处理,研究了植物生长素对大果沙棘地膜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各试剂处理对大果沙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其中吲哚丁酸的处理效果最好,平均成活率为78.22%;相同处理下大果沙棘5个品种大田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浑金的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最好,平均成活率为76.00%,其次是向阳和楚伊,而中俄杂交和中国无刺的扦插最不易成活。不同时间处理的扦插苗在12 h处理下生长情况最佳。吲哚丁酸处理的成活效果最好;向阳、楚伊、浑金3个品种较易扦插成活。  相似文献   

17.
铁尾矿坝沙棘、桑树人工林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铁尾矿区沙棘—桑树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混交林内各层次、器官生物量以及生长期内沙棘、桑树根系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生物量比较为乔木层>枯枝落叶层>草本层,其中地被层凋落物生物量占到整个人工林总生物量的17.15%,尚无灌木层。桑树、沙棘各器官单位面积生物量比较均为:根>枝>干>叶。桑树单株生物量大于沙棘,但林分内沙棘密度高于桑树,因而单位面积沙棘生物量高于桑树。沙棘根冠比为0.72,桑树的根冠比为0.62。从单株根系生物量看,在0~40 cm土层内桑树大于沙棘;40~80 cm土层内沙棘大于桑树;80~100 cm土层内桑树又高于沙棘。从根系分布密度来看,沙棘<1 mm细根主要分布在根桩附近0~60 cm土层,60 cm以下明显减少;桑树<1 mm细根在0~20 cm土层内分布密度最大,20~80 cm土层内较为均匀,在80 cm以下才开始明显减少。桑树和沙棘存在协作与竞争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沙棘材解剖及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该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沙棘材的显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着重应用定量解剖学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研究了沙棘材的解剖特征及沿径向的变异规律 ,并参照国家标准对沙棘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材结构简单 ,纤维形态较好 ,平均纤维长度为 6 0 1 4 8μm ,纤维长宽比为 4 4 9,纤维比量为74 80 % ;气干密度为 0 5 74g cm3,属中等密度 ;体积干缩系数小 ;弦径向干缩比为 2 4 1 ,属大级 ;横纹 (全部 )抗压强度较大 ,径向为 9 2MPa ,弦向为 6 0MPa .综合来看 ,沙棘材是较好的制浆造纸及人造板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9.
对沙棘资源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农田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调查以及价值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沙棘的水保功能与林木生长量呈正相关;生态效益与林地枯枝落叶层厚度正相关;沙棘资源的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2.11倍。  相似文献   

20.
滨海盐碱地大果沙棘适应及耐盐碱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引进的15个大果沙棘新品种在山东省滨海盐碱地的生长定位观测和综合评判,研究了大果沙棘的综合适应性、造林成活率2个抗逆性因子,分析得出在滨海盐碱地大果沙棘适应性较强的品种为阿尔泰新闻、阿楚拉、辽Ⅱ。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在含盐量0.4%以下的滨海盐碱地造林成活率可达60%以上;含盐量超过0.7%,成活率呈下降趋势;达到0.8%以上时,则很难成活。指出了大果沙棘在滨海盐碱地造林具有较宽的适应范围,为盐碱地生态经济树种选择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