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杂交早稻栽插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地的现状,通过几个品种的对比试验,为金优402在生产上找到合理的栽插密度、促进早稻增产增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早稻机械栽插效果,更好地为早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对早稻机械栽插不同密度规格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机插密度以株行距12cm×30cm为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裂区试验,对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进行了不同栽插密度(45.0万、30.0万、21.4万蔸/hm<'2>)和基本苗(2,3,4苗/蔸)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以插30.0万蔸/hm<'2>,3苗/蔸,群体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4.
对早稻温814进行不同栽插密度和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温814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氮肥用量情况下,产量差异显著,以栽插22.5万穴·hm-2,施纯氮195 kg·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优质高产杂交早稻组合淦鑫206为材料,研究了杂交早稻不同栽插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杂交早稻产量随密度和基本苗的增大而提高。适宜栽插密度以行株距16.5cm×19.8cm,穴插3粒谷秧苗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峡江县早稻品种株两优O2不同栽插密度的产量,初步探索出了株两优O2在峡江县的最佳栽插密度。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早稻品种适宜的机插密度,用两种插秧机对3个早稻品种进行了不同行株距栽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籼69"最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5 cm×11 cm,"温814"、"中早39"最适宜的机插密度为25 cm×14 cm。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峡江县早稻品种株两优O2不同栽插密度的产量,初步探索出了株两优O2在峡江县的最佳栽插密度。  相似文献   

9.
<正>为探索不同移栽密度与种子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总结早稻最佳移栽密度,计算最适用量,特进行了2014年早稻不同栽插密度和用种量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和供试品种试验设在玉山县双明镇徐村刘志德农户进行,试验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2.21%、碱解氮210毫克/千克,速效磷54.6毫克/千克,速效钾78.2毫克/千克,PH值6.1,前作为绿肥。供试组合为荣优46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五优157和五优21进行不同栽插密度处理,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早稻适宜栽插密度。结果表明:随栽插密度增加,早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较为明显。栽插密度13.3 cm×20.0 cm处理与13.3 cm×30.0 cm处理相比,有效穗数提高21.7%,产量增加10.6%。较高栽插密度处理,有利于抽穗期后的剑叶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增强抽穗后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提高全生育期干物质生产量,特别是抽穗-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的积累量。该区适宜栽插密度为32.1万~37.5万蔸/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五优157和五优21进行不同栽插密度处理,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早稻适宜栽插密度。结果表明:随栽插密度增加,早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增加较为明显。栽插密度13.3 cm×20.0 cm处理与13.3 cm×30.0 cm处理相比,有效穗数提高21.7%,产量增加10.6%。较高栽插密度处理,有利于抽穗期后的剑叶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增强抽穗后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提高全生育期干物质生产量,特别是抽穗-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的积累量。该区适宜栽插密度为32.1万37.5万蔸/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冷浸田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冷浸田设置了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试验,对比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早稻和晚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初步掌握了赣中南冷浸田的种植密度,无论早、晚稻,均以每公顷栽插33.75万蔸为最佳密度,可获理想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超级早稻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通过4种不同栽插密度的设定,以培育4种不同的数量与质量群体,从而对陆两优996在不同栽插密度下的群体性状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级早稻陆两优996在4种不同的栽插密度下,所构建的4种不同的群体性状,以A4(13.3cm×26cm)栽插密度最为优化,A1(13.3cm×20cm)其次,A2(16.7cm×20cm)A3(20cm×20cm)最低,这主要是与正方形、长方形栽插模式所固有的特性有关,不同栽插密度下的主要数量性状之间及主要质量性状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群体数量性状与群体质量性状之间均呈负相关,其中以结实率与最高茎蘖数、平均单株穗重与最高茎蘖数的相关系数最大;4种不同群体性状中,剑叶总叶绿素含量和其相应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下降幅度的大小依次为,A3>A2>A1>A4.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机插早稻与人工栽插、人工直播早稻产量对比试验,分析了机插早稻增产原因,从机插秧培育、耕整大田、控制基本苗、肥水运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芜湖县机插早稻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原创研发的机插秧栽插密度田间测试装置和4行步进插秧机组成的试验系统装置,在泥脚深度23~30cm,水层深度3~11cm的冬水田里进行了田间机械化无载荷栽插试验、模拟满载荷栽插试验和实际插秧正交试验,研究了冬水田机插秧的秧苗株距和标定秧爪株距的关系,种植密度和理论密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冬水田的泥脚深度、水层深度、秧苗株距对田间栽插密度的影响特别显著,插秧机的驱动轮、水稻的品种对田间栽插密度看不出影响.在泥脚深度23~30cm的冬水田,当水层深度大于7cm时,机插秧栽插密度随机性较大,种植密度差异高达35.1%,不能保证种植密度和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江西早稻栽插已结束。据农情调度,2013年早稻面积增加,秧苗质量好,栽插进度快,长势普遍较好,为夺取早稻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早稻面积稳中有增。预计2013年江西早稻种植面积151.4万hm2,增加0.97万hm2。二是栽插进度快于去年。4月底早稻栽插基本结束,总体进度比2012年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栽插本数和密度对华粳籼 74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每穴栽插本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栽插密度。试验最佳处理组合是每穴栽插 3本苗 ,密度 30 .0万穴 / hm2 。最适宜的处理组合是每穴插 3本苗、密度 2 5 .0万穴 / hm2 。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索峡江县早稻生产最佳栽培措施,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户增收,特进行了早稻高产栽培综合简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相近的稻田采用适当增加用种量、实行配方施肥及适时晒田技术能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结实率、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但栽插密度及基本苗的增加要注意适量施用氮肥。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安徽沿江地区双季早稻适宜的高产机插栽培技术,引进“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借鉴“平衡栽培”的理念,通过设置工厂化育秧机插试验,并与软盘育秧人工抛秧和常规育秧人工栽插进行比较研究,集成了沿江双季早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结果验证了双季早稻机插技术的优势.该项技术较后两种栽插方式相比能在稳定有效穗数与千粒重的同时,显著增加双季早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从而使产量显著增加,同时节本增效明显.在安徽沿江双季稻地区为较适宜的高产栽培技术,有着重大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机插早稻与人工栽插、人工直播早稻产量对比试验,分析了机插早稻增产原因,从机插秧培育、耕整大田、控制基本苗、肥水运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芜湖县机插早稻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