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伴刀豆蛋白 A(Con A)活化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作应答细胞,对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牛白细胞介素-2(IL-2)的各项参数作了系统探讨,首次建立了检测牛 IL-2的 MTT 比色分析法。结果表明,活化应答细胞时的细胞密度以2.5~5×10~6个/ml、Con A 浓度以12.5μg/ml、活化时间以48~72小时为宜;MTT 比色分析的最适条件为:应答细胞密度1~2×10~5个/孔,α-甲基-D-甘露糖苷(α-mM)终浓度为12.5mg/ml,样品与应答细胞作用时间为36~48小时,MTT 用量为50μg/孔,MTT 作用时间为2.5小时,结果证明,本方法可检出少至390个活应答细胞、0.03个单位(U)的重组人 IL-2(rhIL-2)和2~(-5)稀释的含牛 IL-2培养上清.本方法避免了传统~3H-胸腺嘧啶核苷(TdR)掺入法的诸多不便,是一种方便、敏感、可靠和安全的牛IL-2检测法.  相似文献   

2.
华莎  韩鹏  刘亚刚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4):27-27,29
为建立奶牛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TT比色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应用L16(45)正交试验,对影响MTT比色法的四个主要因素,包括ConA浓度、细胞浓度、培养液小牛血清浓度及培养时间进行了比较和探索。试验表明几个因素对其增殖反应都有显著影响(P<0.05),且最佳反应条件为:15μg/mL的ConA、1×106/mL细胞浓度、10%小牛血清及60h的培养时间;影响增殖反应的先后顺序为细胞浓度、ConA浓度、培养时间及血清浓度。  相似文献   

3.
鸡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优化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建立鸡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最佳培养条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对细胞浓度、小牛血清及刀豆蛋白A(ConA)的浓度,以及培养时间等4个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106/mL细胞、100mL/L小牛血清、10μg/mL的ConA及48h培养时间可获得最大的OD570吸光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反应的MTT检测方法,对影响增殖反应的刺激原及浓度、细胞浓度、培养时间等条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MTT法检测的最佳条件是:ConA浓度为2.5μg/mL,细胞浓度为1×106 cells/mL,培养时间为48 h;或者浓度为30μg/mL,细胞浓度为1×106 cells/mL,培养时间为48 h;或者浓度为30μg/mL,细胞浓度为1×106 cells/mL,培养时间为48 h。  相似文献   

5.
羔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MTT比色法最佳检测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羔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化检测的MTT比色法,对影响MTT比色法的3个主要因素(包括刺激原、细胞浓度、培养时间)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结果表明,MTT法检测的最佳条件为:植物血凝素(PHA)浓度为10 pg/mL,细胞密度为1×107个/mL;或者刀豆蛋白A(ConA)浓度为40μg/mL,细胞密度为2×107个/...  相似文献   

6.
左旋咪唑对鸡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左旋咪唑对鸡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及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细胞(CIC)活性的作用;左旋咪唑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鸡PBL的增殖;与ConA对促进鸡PBL增殖呈现协同作用;对脂多糖(LPS)激活鸡PBL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可逆转磷酸组胺和肾上腺素对ConA和LPS激活鸡PBL增殖的抑制作用;低浓度左旋咪唑不能逆转氢化可的松对ConA激活鸡PBL增殖的抑制作用,但高浓度(100-400μg/ml)可明显逆转氢化可的松的抑制作用;左旋咪唑可明显逆转氢化可的松的对LPS激活鸡PBL增殖的抑制作用;可促进CD4^ 细胞增殖,抑制CD8^ 细胞增殖,使CD4^ /CD8^ 细胞比值升高,CIC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绵羊卵巢采自乌鲁木齐市屠宰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4-25h后,由体外获能的附睾精子授精,50h后,将卵裂至2-8细胞的绵羊胚胎移入添加了不同浓度细胞因子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结果表明,加入5、10、15μg/ml胰岛素(Insulin)分别得到17.46%、23.81%、22.95%的囊胚率,与对照组9.52%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500μg/ml)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可获得21.82%的囊胚率,与对照组7.27%相比差异显著(P<0.05)。胚胎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100、500ng/ml的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白细胞介素-8(IL-8)和神经生长因子(Nuclear growth factor,NGF)与对照组相比,囊胚率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胰岛素、GM-CSF对绵羊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有促进作用,IL-3、IL-8、NGF对绵羊胚胎的早期发育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太子参参须多糖(RPFR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PFRP作用下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情况,筛选出RPFRP的适宜浓度为25μg/mL~400μg/m L。将25μg/mL~400μg/m L RPFRP作用于RAW264.7细胞并于不同时间后收获细胞培养物或上清液进行后续试验。采用中性红法检测不同浓度RPFRP作用下的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显示:RPFRP可极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P<0.01),且该吞噬活性在PRFRP浓度为25μg/mL~200μg/mL时呈剂量依赖式升高;Griess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NO产生量,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呈RPFRP剂量依赖式升高;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PFRP处理的RAW264.7细...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蓝刺头多糖B(ETPB)对H_2O_2造成的INS-1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培养INS-1细胞,通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出50μmol/L H_2O_2作用24 h可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并确定ETPB的最大安全浓度为250μg/mL;ETPB(15.6、31.2、62.5μg/mL)作用48 h后加入H_2O_2作用24 h,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果显示,ETPB对由H_2O_2引起的INS-1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沙葱多糖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沙葱多糖(Allium mongolicum regel polysaccharides)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试验设置不同浓度(0~250μg/ml)的沙葱多糖和不同的作用时间(24、48、72 h),以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以培养24 h的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微板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NO及iNOS。结果表明,沙葱多糖浓度为50~100μg/ml时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当浓度为150~250μg/ml时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且作用时间为24 h时增殖效果最强。较低浓度的沙葱多糖(50~100μg/ml)抑制淋巴细胞分泌NO,随着浓度的加大,NO分泌量增加。沙葱多糖对淋巴细胞内iNOS 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沙葱多糖能够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释放 NO 及 iNOS,并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说明沙葱多糖对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传代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以0.1μg/mL、1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 7个LPS浓度梯度刺激细胞,分别于刺激后12h、24h、36h 3个时间段做MTT细胞毒检测,同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LPS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0.1μg/mL、1μg/mLLPS组细胞形态学无明显改变;10μg/mL、50μg/mL、100g/mL LPS组细胞形态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变,500μg/mL、1000μg/mL LPS组细胞发生裂解、死亡。MTT试验结果表明LPS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与时间依赖关系,随着LPS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加,细胞活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虫草素抗弓形虫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虫草素与弓形虫RH株共同作用48 h后,采用CCK8法筛选对细胞安全的虫草素浓度。结果显示,以1μg/mL~200μg/mL (以对细胞的抑制率均为0判定)的虫草素为细胞的安全浓度。将巨噬细胞接种弓形虫RH-GFP株,同时分别加入1μg/mL~100μg/m L虫草素,根据弓形虫的荧光强度,计算虫草素对弓形虫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显示,虫草素对弓形虫的IC50为31.24μg/mL,且其对弓形虫的抑制作用与虫草素的浓度呈正相关。将巨噬细胞接种弓形虫RH株,同时加入100μg/mL虫草素,2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并统计黏附与侵入细胞的弓形虫数量,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黏附与侵入细胞的影响;24 h后采用吉姆萨染色后统计细胞感染率;收集上述各组细胞样品,一部分细胞采用q PCR检测细胞中弓形虫B1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增殖的影响;一部分细胞采用IFA检测并统计每孔细胞100个空泡(PV)中的弓形虫速殖子的数量,分析虫草素对弓形虫复制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的基础上探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安全性。以二氢杨梅素(DMY)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合成DMY-Ni,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10、20、40、80和160μg/m L)、不同作用时间(12、24、36和48 h)下,DM Y与DM Y-Ni对小鼠正常肝实质细胞AM L12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DM Y与镍离子配合后可生成DM Y-Ni。10、20和40μg/m L DM Y或DM Y-Ni分别作用AM 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0μg/m L及以上浓度的DMY-Ni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01),160μg/m L的DMY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随DM Y或DM Y-Ni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ML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5.10、222.84μg/m L。由此得出,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都具有相对低毒性,且DMY-Ni对AML12细胞的毒性较DMY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在合成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DMY-Ni)的基础上探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饲用安全性。以二氢杨梅素(DMY)和乙酸镍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合成DMY-Ni,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不同浓度(10、20、40、80和160μg/m L)、不同作用时间(12、24、36和48 h)下,DM Y与DM Y-Ni对小鼠正常肝实质细胞AM L12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DM Y与镍离子配合后可生成DM Y-Ni。10、20和40μg/m L DM Y或DM Y-Ni分别作用AM 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80μg/m L及以上浓度的DMY-Ni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01),160μg/m L的DMY作用AML12细胞48 h后,AM L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随DM Y或DM Y-Ni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ML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5.10、222.84μg/m L。由此得出,DMY与DMY-Ni对AML12细胞都具有相对低毒性,且DMY-Ni对AML12细胞的毒性较DMY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麻二酚(CB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以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作为培养细胞。利用MTT法筛选CBD的最佳作用浓度,最终选择2、4、6μmol/L CBD作为后续试验的作用浓度。分别用1μg/mL LPS单独处理,2、4、6μmol/L CBD与1μg/mL LPS共处理HC11细胞,并设不进行药物处理的对照组,处理24 h后分别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1μg/mL LPS处理后HC11细胞内活性氧(ROS)大量生成,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2、4、6μmol/L CBD预处理后HC11细胞内ROS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6μmol/L CBD的效果最为显著。2)与对照组相比,1μg/mL LPS处理后HC11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相比,2μmol/L ...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试验研究了ZEA对小鼠离体刀豆蛋白(Con A)活化T淋巴细胞内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磁珠分选高纯度小鼠T淋巴细胞后,以Con A(5μg/m L)作为T细胞的特异性活化剂,以不同浓度ZEA染毒处理细胞24 h后,设立细胞空白组(只有细胞)、Con A组(细胞+Con A)、20μmol/L ZEA组(细胞+Con A+20μmol/L ZEA)、40μmol/L ZEA组(细胞+Con A+40μmol/L ZEA),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小鼠T淋巴细胞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结果:细胞在活化培养24 h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空白组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很低,ZEA在40μmol/L时,与空白组相比ROS水平显著上升(P0.05)。此外,细胞在活化培养24 h后,与空白组相比,ZEA在40μmol/L时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可以影响小鼠T淋巴细胞的正常氧化还原,进而影响T淋巴细胞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将7种浓度蛹虫草多糖(CMP)单独或与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同时加入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48 h时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A570值)的变化;将5种浓度的CMP 40%乙醇提取物(CMP40)、CMP 50%乙醇提取物(CMP50)分别与ConA加入到鸡脾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CMP在31.25~2 000μg/mL时,CMP40+ConA组的A570值显著高于ConA对照组;CMP在31.25~500μg/mL时,CMP50+ConA组A570值显著高于ConA对照组,CMP40+LPS组、CMP50+LPS组的A570值显著高于LPS对照组;CMP40在125~1 000μg/mL时、CMP50在500μg/mL时,各多糖组的A570值显著高于细胞对照组;CMP40和CMP50在250~1 000μg/mL时,各多糖组的IL-2和IFN-γ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MP40和CMP50在合适的剂量能单独或协同ConA、LPS刺激鸡的T、B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从而增强鸡的细胞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玉米赤霉烯酮(ZEA)免疫抑制作用的机理,试验以小鼠原代脾淋巴细胞为材料,刀豆蛋白A (ConA)作为特异性刺激剂,用不同浓度的ZEA (0,10,20,40μmol/L)处理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以及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7的表达和趋化因子MIP-1α及RANTES的分泌情况。结果显示,与未刺激活化的T淋巴细胞相比,ConA组细胞CCR2和CCR7的表达、MIP-1α和RANTES的分泌均显著升高(P0. 01)。随染毒浓度升高,ConA刺激细胞的CCR2和CCR7表达率、及MIP-1α和RANTES分泌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与ConA组比较,20和40μmol/L ZEA染毒组CCR2表达率和MIP-1α分泌量均差异显著(P0. 05),40μmol/L ZEA染毒组CCR7表达率和RANTES分泌量均差异显著(P0. 05)。结果表明,ZEA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趋化效应,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取10只1.5岁成年小尾寒羊母羊,分别取卵泡颗粒细胞并进行培养。设置5个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空白组不添加VEGF。并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中P-ERK1/2表达水平。MTT比色结果表明,当VEGF质量浓度为5μg/L时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最大,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P-ERK1/2表达水平随VEGF的添加而显著增加,并在5μg/L时达到最大值(P〈0.05)。但在10、15、20μg/L质量浓度下其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不同质量浓度VEGF对颗粒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各不相同,其中以5μg/L的VEGF效果最好。当颗粒细胞培养至48h时,P-ERK1/2表达水平较24h时略有提高,并在5μg/L VEGF刺激时达到最大值。VEGF可能是通过促进P-ERK1/2的表达进而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天然小分子药物小檗胺(BBM)是否影响牛肠道病毒(BEV)的复制,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BBM与牛肾细胞(MDBK)共孵育后,采用MTT法检测BBM对MDBK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浓度相比,1μmol/L、5μmol/L、10μmol/L BBM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均较小(P>0.05)。因此选择上述3种浓度的BBM分别处理MDBK 12 h后以103TCID50BEV感染,24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EV双链RNA (dsRNA),以确定BBM对BEV的最佳抑制浓度。MDBK细胞经10μmol/L BBM处理后感染BEV,观察48 h内BEV致细胞病变效应(CPE),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EV 5’UTR m RNA转录水平及测定子代病毒滴度,以确定BBM体外对BEV的抑制效果。IF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BBM对BEV ds RNA具有极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显示,BBM对BEV引起的细胞大面积脱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48 h的细胞中BEV 5’UTR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