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两年的试验中,以品种Kufri Chandramukhi作试材,施用硫酸铵比施用尿素显著高产,并且块茎和秸秆对N的吸收也高。硫酸铵沟内穴施比撒施效果好,而尿素则呈相反趋势。N的种类以及施用方法不影响植株的含N量。叶片、块茎和秸秆中的含N量与产量高度相关,当穴施尿素时施用量超过60公斤N/公顷能降低出苗率,但当撒施时此效果可大大降低。每公顷施N130公斤,硫酸铵的利用率为55%,而尿素则是43%。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马铃薯施钾的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是需钾量大的作物之一 ,施用钾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本试验进一步明确不同土壤施用钾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 ,以及合理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类型的不同钾肥用量均能起到有效增产作用 ,在 6 6 7m2 施钾低于 2 2 5kg时 ,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产幅度提高 ,施钾量超过2 2 5kg时 ,则马铃薯产量随钾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苏联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约种植马铃薯320万公顷左右。根据苏联中央统计局的资料,1977年每公顷马铃薯施有机肥料43吨,无机肥料274公斤,但产量尚停留在每公顷110~120公担的水平,国家收购量不超过块茎总产量的12~15%。马铃薯栽培效果不高的原因之一是无机肥  相似文献   

4.
通过2009--2010年度在龙海设置冬种马铃薯施钾肥试验,结果明确:马铃薯吸钾量随施钾量的提高而增加;马铃薯吸钾速率以前中期为最大,开花后从土壤中吸钾速率逐渐降低,块茎所需钾素大部分来自茎叶既有钾素的输出;每667m2马铃薯鲜薯产量2500~2700kg所需的K肥经济施用量为14kg;种薯脱毒与否对氯离子胁迫抗力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铃薯》2016,(3):158-163
合理的施肥技术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氮肥在马铃薯增产中作用巨大,但是氮肥的不合理施用通常造成马铃薯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氮肥利用率降低。为合理施用氮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鲜食品种‘东农09-33069’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氮素积累分配规律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氮含量、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生育期的推移,马铃薯植株氮素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素在茎和叶片中分配比例逐渐降低,块茎中氮素分配比例逐渐升高至成熟期的57%~78%。当施氮量超过10 kg/667m2时,块茎中氮素积累量增加不明显,块茎氮素分配比例不再增加。马铃薯产量在施氮量13.3 kg/667m2时达到最大值,氮素吸收利用率、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在施氮量3.3 kg/667m2时取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密度和氮磷钾肥料因素对‘渝马铃薯3号’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得出高产栽培最佳模型,为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渝马铃薯3号’正交试验各处理在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商品薯数比和商品薯重比4个性状间无明显差异,在株高和单株块茎重间差异明显;密度间、施氮量间株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施磷量和施钾量间株高无显著差异;密度越大,株高越低,氮肥用量越高,株高越高。单株块茎重除密度间差异显著外,氮磷钾因素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密度4 000株/667m~2和氮肥用量10 kg/667m~2时的单株块茎重最高;单株块茎重随磷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钾肥用量11 kg/667m~2时单株块茎重最高。‘渝马铃薯3号’高产栽培最佳组合为T5处理,即密度4 000株/667m~2、施氮量10 kg/667m~2、施磷量6 kg/667m~2、施钾量为11 kg/667m~2时,‘渝马铃薯3号’鲜薯产量可达2 508 kg/667m~2。  相似文献   

7.
以前关于长期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性质影响的大量研究,仅涉及低肥量环境,其有效成分不超过45~60公斤/公顷。对连续施用高量无机肥料,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得很少。本文旨在弄清连续施用高量无机肥料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专化轮作环节的最佳组成,查明轮作环节的主要产品(马铃薯块茎)和其它产品(饲料单  相似文献   

8.
据西德报道,每公顷施P_(100—150)公斤,足够获得马铃薯300~500公担产量的需要。所施磷肥的形态不起重要作用。但磷肥可促进马铃薯成熟,增强块茎表皮细胞壁的坚固性,减少块茎的机械损伤;可增加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提高淀粉品质;可减少马铃薯对病毒的感  相似文献   

9.
桂中连作蔗区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甘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连作蔗区钾肥施用效应,2012/2013年榨季选择在连作甘蔗20年的耕地进行不同钾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相同氮素、磷素化肥的基础上,施用钾肥比不施用(对照)甘蔗产量有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15~40公斤/亩钾肥分别比不施用钾肥增产12.33%、20.14%、27.26%和28.92%,以亩施30公斤钾肥经济效益最好;亩施40公斤钾仍有增产效果,但甘蔗糖分、经济效益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钾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马铃薯各器官中钾素(K2O)浓度始终以茎秆中最高,表明作为运输器官的地上茎需要更多的钾离子。马铃薯对钾素(K2O)的吸收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块茎增长初期和淀粉积累期,且以淀粉积累期的吸收速率为最高,这与块茎的生育代谢规律一致。降低密度、增施氮、磷、钾肥可提高各器官中钾的含量和钾的积累量,尤其是增施磷肥。马铃薯钾素(K2O)积累量在淀粉积累期达到峰值,在块茎形成期以前,叶片中钾素(K2O)的分配率最高;块茎形成后,地上茎中的K2O的分配率始终高于叶片,这有利于保持地上茎的高效运输、直立与抗性;块茎形成后,K2O的分配率逐渐增加,对于块茎体积的增长和淀粉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平果县蔗区进行施用巨微生物钾试验,在红壤土的山坡旱坡蔗地取得良好结果(表1),每亩施用巨微生物钾3公斤比施氯化钾10公斤增产0.9吨。施用巨微生物钾肥投资少,作用大,效益高。钾肥要早施,特别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试验,在脱毒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施用钾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效果明显,尤以作底肥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平均667 m2产1637.8kg,比对照增产60.46%。结果表明:早施钾肥能够增强植株抗病力,提高大、中薯比例,降低烂薯率,块茎大、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3.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红美’品质优良,市场潜力巨大,为品种推广提供依据。利用L_9(3~4)正交设计,研究密度和氮磷钾肥料对于彩色马铃薯品种‘红美’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得出最佳高产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的密度和氮磷钾肥对‘红美’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的影响极显著,对单株块茎数的影响不显著。密度、磷钾肥均以中间水平时单株块茎重最高,单株块茎重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商品薯率随着磷肥增加而增加,施氮量和施钾量均处于中间水平时商品薯率最高。‘红美’最佳高产组合为T9组合,即密度5 000株/667m~2,施氮量15 kg/667m~2,施钾量10 kg/667m~2,施磷量5 kg/667m~2时,‘红美’鲜薯产量可达2 149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甘蔗高产优质不同氮肥量的施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生长期长、产量高,需氮肥较多,在亩施磷肥折P2O515公斤、钾肥折K2O24公斤基础上,施用不同氮肥量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均比不施氮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24.26%-67.62%。以亩施纯氮30公斤甘蔗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不施氮肥、亩施纯氮10公斤、20公斤和40公斤处理,亩增产糖料蔗3241公斤、2078公斤、1088公斤和233公斤,且对提高甘蔗蔗糖含量亦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乏微量元素,马铃薯块茎种皮变得粗糙,布满裂纹,降低商品质量,并为马铃薯疮痂病等侵染蔓延造成了机会。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可减轻块茎感染疮痂病。对锰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助长疮痂病发生的条件和引起缺锰的因素,实际上是一致的。在西苏格兰农学院进行了研究(A.I.McGregor 等,1964,1966),试验地土壤 pH7.0左右,水溶性锰含量低于0.5毫克/公斤。在每公顷施厩肥25吨的基础上,每公顷条施硫酸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亩施锌肥(ZnSO_4·7H_2O)0,5,50,500和1000公斤来研究马铃著对不同剂量锌,特别是高剂量锌的反应,为生长在可能有重金属污染田块上的块茎类作物进行一些环保和食品卫生方面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较高剂量的锌(5~500公斤/亩)延缓了马铃薯茎叶的生产,对块茎的产量反而有促进作用.亩施锌1000公斤的处理对茎叶和块茎产量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尚未达到大幅度减产或致死的程度.马铃薯体内含锌量的分布为:茎>块茎>叶.块茎富锌幅度为25.5~102.9mg/kg(干重).茎部含锌量在始花期高,收获期低;叶片含锌量在两个时期变化不大,说明茎内锌比叶片内锌更易向块茎转移.  相似文献   

17.
以‘抗疫白’(Kennebec)为供试材料,设计6个氮肥梯度,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的影响,并测定植株叶柄的硝态氮含量,建立叶柄硝态氮含量与炸条型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为单峰曲线变化。对施氮量和马铃薯块茎干物质含量进行拟合二次函数方程,预测出‘抗疫白’在施氮量为122 kg/hm2时干物质含量达到了最大值20.6%。不同时期的叶柄硝态氮含量与块茎干物质含量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并获得相对应的函数方程,计算得出获得最佳的干物质含量出苗第10,20,30,40,50,60,70,80和90 d叶柄硝态氮含量理论最佳值依次为2.45%,2.20%,2.06%,1.74%,1.51%,1.34%,1.08%,0.87%和0.66%,及叶柄硝态氮含量的最佳值与出苗后天数的拟合方程y=-0.02 x+2.3123,R2=0.9949。可以利用该拟合方程,指导田间氮肥施用,达到控制块茎干物质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料的组配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李成军 《中国马铃薯》2002,16(5):294-296
在马铃薯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增施生物肥或结合叶面喷肥 ,对马铃薯的商品率(≥ 10 0 g)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 ,在多种肥料的配比中以磷酸二铵 +氯化钾 +过磷酸钙 +肥力高+爱多收的施用为最佳处理。在马铃薯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这种肥料组配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钾和硫酸钾均能提高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块茎产量较对照增加显著。供试两种钾肥对马铃薯淀粉含量有增加作用,但对维生素C含量有降低趋势。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具有增加大、中薯,降低小薯比例的效果,从而提高商品率。在海伦黑土上,每公顷施氯化钾52.5~202.5kg,增产块茎6.8%~17.6%。在富锦黑粘土上,每公顷施等量的氯化钾,增产块茎6.5%~20.0%。  相似文献   

20.
2001-2002年间在哈里亚纳农业大学卡纳尔地区糖业研究站进行春植蔗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对照、施NP肥、施NPK肥、施NPKZn肥、施N肥 厩肥12.5吨/公顷、施N肥 亚硫酸法滤泥12.5吨/公顷和施N肥 田菁绿肥回田、施NP肥 厩肥、施NP肥 亚硫酸法滤泥、施NP肥 田菁绿肥回田、施NPK肥 厩肥、施NPK肥 亚硫酸法滤泥和施NPK肥 田菁绿肥回田,其中N,P,K和Zn肥的每公顷施用量分别为150公斤N,50公斤P2O5,50公斤K2O和25公斤ZnSO4研究结果表明,施用NPK肥比施用NP肥提高甘蔗产量,增加甘蔗有效茎数、单茎重、株高、茎径、含糖分(%)和商品蔗糖含量(%);施用NPKZn肥的效果与施用NPK肥相同;N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这几个甘蔗参数的影响效果与施用NP肥相同;在施用NP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会提高甘蔗有效茎数、单茎重、株高和茎径等产量构成因素,效果与施用NPK肥相同;NPK肥与有机肥配施的这些甘蔗参素值最大。总之,在甘蔗生产上采用NP肥或NPK肥与有机肥配施是比较好的措施。在施用NP肥的基础上增施K肥会提高土壤中的有效K含量。有机肥与N,NP或NPK肥等无机肥配施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NP肥或NPK肥与有机肥配施会提高土壤中的有效P、K含量。因此,有机无机肥料的配合施用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