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黑鲍菇,因菇体中含有鲍鱼的气味而得名。然而,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却鲜为人知,更无人尝试种植。笔者于2004年从四川省绵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鲍鱼菇菌株,进行了四年的适应性栽培试验,生物转化率稳定在90%左右。鲍鱼菇极易遭霉菌的污染,栽培中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在掌握了鲍鱼菇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基本摸索出了一整套鲍鱼菇袋装熟料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只要规范操作,完全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学名栎侧耳或裂皮侧耳,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菇、鲍鱼侧耳、高温平菇等,是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木腐性高温菇种。鲍鱼菇菌肉厚实,组织致密,质地脆嫩,其营养丰富,清香浓郁,具鲍鱼风味,口感独特,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食用菌,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许多省市夏季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北方地区最早从台湾省等引进鲍鱼菇菌种,并驯化培育成功适宜春末和夏秋季节出菇的品种。我所自2003年以来,进行了以作物秸秆类原料为主料栽培鲍鱼菇的试验研究,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技术,生物转化率达到120%以上,其病虫害发生极少。由于鲍鱼菇菇体韧性强,耐贮运,且出干率较高,干品质量佳,并可填充夏季食用菌市场品种的稀缺,效益好,利用夏季空闲大棚栽培鲍鱼菇产业化前景广阔。现将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韩丽荣  何莉莉 《食用菌》2005,27(2):19-19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菌类。产品除以鲜品供应市场外,还制成罐头出口。我国大陆于1972年开始进行鲍鱼菇的开发研究,现已在内地部分地区开发和推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我们进行了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鲍鱼菇试验,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叶敬用  曾日秋 《食用菌》2004,26(4):23-23
鲍鱼菇又称台湾平菇、高温平菇,肉质肥厚,菇柄粗壮,脆嫩可口,营养丰富。产品除了鲜销外,由于菇体煮而不烂,适合加工罐头,畅销东南亚、德国及欧洲等地,售价高于一般食用菌。为探索鲍鱼菇新的培养料资源,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鲍鱼菇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鱼菇是一种在炎热夏季独领风骚极具发展前景的食用菌,本试验对鲍鱼菇的5种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马铃薯蛋白胨综合培养基和PDA加蛋白胨及维生素B1培养基最适合鲍鱼菇母种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6.
鲍鱼菇是一种珍稀菌类品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栽培过程中常因温度掌握不当而使产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不出菇的现象。为此,我们对鲍鱼菇品种的适温性作了一些试验。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鲍鱼菇高效栽培管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德俊 《食用菌》2004,26(2):31-32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耳,属草腐性菌类。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可口,营养极其丰富。为加快南阳市食用菌内部品种结构调整,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市区先后引进新品种鲍鱼菇,一举栽培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栽培过程中须加强以下管理:  相似文献   

8.
郭美英 《食用菌》1997,19(6):29-30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周恻耳科,侧耳属.中名鲍鱼菇,英名Abalone mushroom,日本名.它常与美味侧耳、糙皮侧耳、凤尾菇和盖囊侧耳等名称混用.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菇类,菌肉肥厚,柄短粗壮,菇体脆嫩可口,不同于一般的平菇、凤尾菇.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大部份食用菌无法生长,而它却一枝独秀.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颇受东南  相似文献   

9.
鲍鱼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鱼菇属珍稀食用菌,本文介绍了作者通过长期栽培实践总结出鲍鱼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条件、配料、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方式对鲍鱼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壮,配方2菌丝长势弱。在各栽培方式中,处理3(配方1,露地覆土出菇)鲍鱼菇子实体性状表现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每30袋8.34 kg和61.78%,且氨基酸种类丰富,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露地覆土出菇方式和棚内菌袋出菇方式相比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鲍鱼菇栽培多以棉子壳、杂木屑为主.当地这2种物质来源有限,成本偏高,而玉米芯价格十分便宜,我国有大量的玉米产地,特别是北方地区,可为鲍鱼菇的栽培提供大量原料,通过3 a 试验,证明用玉米芯做主料栽培鲍鱼菇即可降低成本,又可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鲍鱼菇(Pleurotus cystidiosus)又名栎侧耳、裂皮侧耳、台湾平菇等,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高温型珍稀菌类。鲍鱼菇肉质肥厚,质脆味美,具鲍鱼风味,营养丰富。其子实体中含粗蛋白19.20%,脂肪13.49%,可溶性糖16.61%,粗纤维4.80%,氨基酸总量为21.874%,  相似文献   

13.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4.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 Singer),又名印度鲍鱼菇,别名环柄斗菇,蚝菇,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凤尾菇一个种类。近年来,我们生产中筛选了“农秀1号”秀珍菇菌株,发现它无论在食用价值、栽培、产量等方面均比通常栽培的平菇有更多的优点,菌丝生活活力旺盛具有极强的腐生能力,可以在木屑、棉子壳、秸秆和其它多种植物废渣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又名鲍鱼菇、环柄斗菇、小平菇,秀珍菇形态优美纤小,质地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但由于其受栽培季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在栽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防空洞的温度常年都在20℃左右,因此利用防空洞栽培秀珍菇弥补了市场的季节差,也是栽培秀珍菇的最佳温度因素。现将防空洞栽培秀珍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培养基pH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培养基不同pH对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鲍鱼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5.02。  相似文献   

17.
为推广水稻田稻草栽培大球盖菇技术,从菌种选择、季节安排、原料处理、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大球盖菇马铃薯套栽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对鲍鱼菇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鲍鱼菇母种的最适培养基为:棉子壳250g,麸皮100g,葡萄糖20 g,蛋白胨5 g,磷酸二氢钾3 g,硫酸镁1.5 g,琼脂20g。  相似文献   

19.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耳,属草腐性菌类。子实 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可口,营养极其丰富。为加快南阳市食用菌内部品种结构调整,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市区先后引进新品种鲍鱼菇,一举栽培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栽培过程中须加强以下管理:1 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的草腐性菌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温度25~28℃。接近30℃时子实体  相似文献   

20.
温度和光照对鲍鱼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昼夜温差、散射光对鲍鱼菇原基分化的影响,以及温度对鲍鱼菇子实体形态、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菇原基分化的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的昼夜温差为5~10℃;18~33℃条件下子实体都可正常生长,但22~28℃条件下子实体形态、颜色好,产量及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