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土默川平原草甸碱土为研究区域,以脱硫石膏改良碱土保持放牧草地利用5年后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监测小区试验的方法,探索改良碱土效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土壤碱化度,各改良处理0~20cm土层碱化度保持基本稳定;20~40cm土层碱化度呈现回升趋势,但是明显低于对照区,仍然保持一定的改良效果。土壤pH值各改良处理0~20cm土层都有所回升,但均小于9.0,仍然低于对照区,依然保持改良效果;20~40cm土层pH值变化比较平缓,稳定性较好。土壤全盐量各改良处理0~20cm土层都有所下降;保持持续的改良效果;20~40cm土层全盐量各处理下降与回升表现有所差异,表明不同处理呈现不同的改良效果与稳定性;0~40cm土层含盐量,2011年结果仍然低于2006年含盐量。  相似文献   

2.
碱化土壤代换性钠允许值与磷石膏用量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应用磷石膏改良碱土或碱化土壤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在改土实践中对磷石膏改碱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磷石膏改良碱土、碱化土化学性质的角度确定磷石膏用量,一般是以钙离子完全代换耕层土壤的代换性钠离子来确定.事实上,在盐碱区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好土中,也含有一定代换性钠.用磷石膏改良碱土、碱化土无需将代换性钠完全代换掉,当使碱化土壤中的代换性钠降低到对作物无毒害时的磷石膏用量,即为适宜用量,此时土壤中的代换性钠值即允许存在值.确定了土壤代换性钠允许值,便可确定改良某一碱化土壤的磷石膏适宜用量.为此,我们对典型碱斑土壤不同区位进行了多点取样测试和室内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3.
糠醛渣防治碱土及增产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工业副产品糠模型渣是个强酸性有机物料,它对碱土改良和预防土壤次生碱化效果明显,在降低土壤PH值、碱化度、提高土壤渗水性、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等方面效果显著,由于改善了作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提高了产量。同时它的2利用也在消除环境污染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碱化土壤是我省东部及北部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低产土壤,对其改良利用是提高该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碱化土壤的分级,各国采用的标准不一。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美国的标准,即将钠碱化度(交换性钠占交换量的百分率,简称ESP)大于15%、pH超过8.5为划分碱土的标准。苏联则是以ESP20%作为划分碱土的标准。不论标准如何,交换性钠是划分碱土的重要依据。测定交换性钠的方法较多,如石膏ED TA法、石灰法和碳酸氢钙法,皆采用容量法或重量法,操作手续繁冗,干扰因素和限制条件较多,且不适合于含有石膏的土壤。因此,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方法,必须审慎地运用。我们对近年来国内所采用的  相似文献   

5.
大同盆地碱化盐水盐动态及主要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同盆地碱化盐土水盐动态规律,从施用石膏改良剂、施用农家肥和磷肥以及不同作物轮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良碱土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碱化度在77.5-91.3%的盐碱地,施用15000kg/hm^2磷石膏,可起到很好的改良碱化效果。增施有机肥和磷肥可使土壤含盐量和PH值显著降低,耐盐性强的作物与灌水我的作物进行轮作,对土壤含盐量在0.3%左右的盐碱地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6.
各类碱土盐土以及不同程度盐化碱化的土壤统一称为盐碱土地。该文基于盐碱地的特点,从物理技术改良措施、化学改良措施和生物改良措施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改良利用盐碱地技术,从而更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碱土是土壤胶体中含有较多的交换性钠,土壤溶液呈强碱性反应,土壤含盐量不高的土壤。土壤次生碱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发展灌溉和盐土垦殖而引起的碱化。为预防土壤次生碱化,必需查明土壤碱化原因。土壤碱化是土壤胶体吸附钠离子的过程,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除钠外,尚有ca,Mg等离子,这些离子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土壤液固相平衡时,土壤溶液的钠吸附比只有达到一定数值,土壤才  相似文献   

8.
我国耕地盐碱化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碱化土壤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脱硫石膏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碱化土壤改良剂,淋洗可以促进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过程中上层土壤脱盐。针对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对土壤盐分分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在河套灌区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不同脱硫石膏用量(10.1、14.5和0t/hm2)配合不同淋洗量(1.52×103、2.20×103和0t/hm2)改良处理下土壤0~100cm土层的土壤化学指标(碱化度ESP、酸碱度pH和电导率EC)变化规律及2012年食葵的生长特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处理0~40cm土层ESP、pH和EC在第一年淋洗和秋浇后显著降低,之后逐渐趋向稳定,ESP和EC在年内有增加趋势;40~100cm土层各指标较0~40cm稳定,综合改良处理土壤ESP、pH略有降低,仅淋洗处理有升高的趋势;2)0~60cm土层综合改良处理改良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当深度大于60cm时,所有处理的改良效果不明显;3)高脱硫石膏配合淋洗对食葵的生长指标和产量的提高程度优于其他处理。脱硫石膏配合淋洗改良能够有效地改善碱化土壤盐分分布及作物生长情况,可为碱化土壤的改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不同灌溉用水对土壤碱化影响的室内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默川平原地处半干旱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盐碱地,且土壤盐渍化有加重和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是否与灌溉水质有关,多年来众说不一。采用室内模拟法取不同水质的实用灌溉水直接灌溉非碱化土壤,以分析灌溉水对土壤碱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类型的非碱化水灌溉后,土壤碱化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棉粕对盐碱化土壤改良及棉花产量的影响,提高作物产量提供支持。【方法】以新疆现在主要栽培作物棉花为试验材料,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田间控制试验,设计在不同的盐化和碱化土壤施用棉粕,取样不同生育期土壤调查土壤中的理化性质,结合棉花产量,分析棉粕改良盐碱化土壤。【结果】施加棉粕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pH、EC,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表层中度盐化土壤容重下降最高为16.1%,轻度以及重度碱化土壤pH下降明显,盐化土壤EC下降比碱化土壤下降明显,土壤阳离子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棉花产量有效提高。【结论】棉粕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明显,添加棉粕改良能够降低盐碱化土壤容重、pH、EC、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可有效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对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的效果不同,棉粕对盐化土壤的改良措施在于降低土壤EC,对于碱化土壤的改良措施为降低土壤pH。盐碱地土壤pH、EC过高是抑制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添加棉粕能够缓解盐碱胁迫下对棉花的伤害, 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碱化土壤的改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盐分组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良前后土壤的pH明显下降,碱化度下降幅度也比较大。Na+、CO2-3和HCO-3明显下降,Ca2+、Mg2+和SO2-4明显上升,Cl-变化不大;土壤中的Na+被Ca2+代换,CO2-3、HCO-3被SO2-4代换,大大降低了土壤的碱化度,改良后的土地种植玉米,虽然单产相对正常的还较低,但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未经改良的土地。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土壤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严重地区的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对重盐碱地进行改良植物才能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想要提高绿化成活率可采用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石膏改良苏打化-硫酸盐氯化物轻度盐化草甸碱土,结合田间持水量、碱化度、碱性盐的含量,考虑最佳灌水量、石膏转化率、石膏与土的处理方式、改良深度等因素,设计了27种处理方式。对所得滤液的离子进行分析后换算成盐分。将滤液中的可溶盐与改良前的盐分相比,运用推理计算方法求得石膏改良碱土的不同效果。结果表明:1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石膏的溶解量、转化量都有所增加,碱化度也相应地降低。但是这种线性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后,相关关系将会逐渐变得不明显。因而,对各种处理要控制不同的水量,达到合理利用。2高温比低温时,石膏的溶解量增加1.47~1.50倍,交换性钠的脱出量高出2.98~4.7倍,交换性镁的脱出量高出2.07~2.9倍,大体上说明了夏季的改良效果更好。但夏季各处理也存在2个缺点造成石膏的无益损失,一是发生了大量的渗漏损失,二是在代换交换性钠的同时也代换出大量的交换性镁。3上部20 cm部分混匀这一处理,经过与其他两者的对比,是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最优处理方案能够达到自上而下逐步脱碱。而且石膏与浅层土壤混匀在生产上比较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石膏改良苏打化-硫酸盐氯化物轻度盐化草甸碱土,结合田间持水量、碱化度、碱性盐的含量,考虑最佳灌水量、石膏转化率、石膏与土的处理方式、改良深度等因素,设计了27种处理方式.对所得滤液的离子进行分析后换算成盐分.将滤液中的可溶盐与改良前的盐分相比,运用推理计算方法求得石膏改良碱土的不同效果.结果表明:①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石膏的溶解量、转化量都有所增加,碱化度也相应地降低.但是这种线性关系达到一定程度后,相关关系将会逐渐变得不明显.因而,对各种处理要控制不同的水量,达到合理利用.(②高温比低温时,石膏的溶解量增加1.47~1.50倍,交换性钠的脱出量高出2.98~4.7倍,交换性镁的脱出量高出2.07~2.9倍,大体上说明r夏季的改良效果更好.但夏季各处理也存在2个缺点造成石膏的无益损失,一是发生了大量的渗漏损失,二是在代换交换性钠的同时也代换出 大量的交换性镁.③上部20 cm部分混匀这一处理,经过与其他两者的对比,是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最优处理方案能够达到自上而下逐步脱碱.而且石膏与浅层土壤混匀在生产上比较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正>次生盐碱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灌溉措施及植被的变化而使好的耕作地变成“盐渍化”的过程。盐碱地根据土壤盐分含量和p H值高低分为盐化土与盐土、碱化土与碱土两种盐碱土壤类型,可溶性盐类(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类)在土壤表层积聚得过多,盐分含量太高,  相似文献   

16.
将定量石膏施在碱化土壤的表面,因其不与土壤混合,仅靠上部灌溉水分的溶解,石膏的溶解量很少,但随着时间的延续,改良效果较为理想。因其渗漏量、交换性镁消耗石膏的数量都很小,导致它的转化量大,脱碱率高,利于改良;而且60cm处理柱表施的石膏发生改良反应后,降低了pH,使得固相CaCO3发生溶解,CaCO、Ca(HCO)与交换性钠发生化学反应,也利于碱化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共设计5个脱硫石膏水平(0、15、30、45、60 t/hm2),通过种植玉米进行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施用量试验,研究玉米在不同脱硫石膏水平条件下的株高、根长、株径、单株根鲜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和促进玉米的生长;综合土壤pH值、全盐量以及玉米的生长指标,初步得出脱硫石膏施用量30 t/hm2对重度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最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不同改良措施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吉林省西部退化草地的治理修复技术,复壮退化草地,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措施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措施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其中施用秸秆处理对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效果最好,比对照提高了34.5%,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比对照降低了22.7%;各处理对降低土壤容重均有较好效果,围栏内土壤的碱化度比不围栏降低了31.7%,其它各改良措施降低碱化度的作用更明显;草原土壤磷、钾肥较为缺乏,而且单纯的施用化肥效果并不好,需要配合有机肥的施用才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正> 土壤水分入渗是指水分进入土壤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中有重大的意义。黄淮海平原碱化土壤是一种物理性质很差的土壤,水分往往难以渗入,大部份降雨以径流方式流失,土壤受侵蚀,且抗旱性差.因此,研究碱化土壤的水分与入渗状况,可为改良利用碱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区的概况和试验方法试验设在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综合  相似文献   

20.
正盐碱土是指土壤含有可溶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或危害的土壤。从广义上讲盐碱土包括盐土、盐化土和碱土、碱化土。盐:由于地表蒸发将盐分积累在土壤表面;碱:由于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使得土壤阳离子过高,土壤呈碱性;由此可看出盐土与碱土的区别。盐碱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人为因素造成的是次生盐渍化。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下水和地表水补给因素等。其中,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幅员辽阔,改良价值较大。除了结合传统的盐碱土改良措施如农业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