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喆茗 《茶叶》2018,(1):51-55
斯里兰卡茶产业对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产业政策。斯里兰卡茶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斯里兰卡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斯里兰卡茶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我们一行10人考察了斯里兰卡茶业协会、茶叶博物馆和Mackwoods Labookellie Tea Centre,并与斯里兰卡茶叶协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对斯里兰卡茶叶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1斯里兰卡茶叶生产历史及产销情况斯里兰卡,旧称锡兰,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生产茶叶、椰子、橡胶等,锡兰红茶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性气候。沿海地区平均最高气温31.3℃,平均最低气温23.8℃。山区平均最高气温26.1℃,平均最低气温16.5℃,岛上无四季差  相似文献   

3.
斯里兰卡茶业改革经验值得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茶,源于我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人民栽茶、制茶、饮茶源远流长。资源雄厚,茶类繁多,经验丰富。目前茶区东起台湾基隆,西至藏南察禺河谷,南沿南海琼崖,北达山东半岛,共有18个省区(包括台湾省)900多个县(市)生产茶叶,在世界茶坛上素负盛名,历史上曾居卓著地位。自十九世纪末叶始,茶业一蹶不振,直至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大力扶植下才有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全国除台湾省外,1982年茶园面积1590万亩,产量794万担,出口206万担,内销272万担,分别比1950年增加5.2倍、5.1倍、11.1倍和16.4倍。1963年以来,已连续21个年头获得了丰收。所以说,我国茶业的发展是迅速  相似文献   

5.
茶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经历了10个年头,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茶叶产量、国内消费和出口量都翻了一番。然而,由于各项改革措施的不配套和地区间的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矛盾,如茶叶流通体制不完善,宏观控制不力,出现了“统”与“放”的矛盾;另外,茶叶生产基础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出现了国内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生产后劲不足的矛盾等等。对此,从战略上考虑,应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茶业改革,理顺关系,放开搞活,依靠科学,增加投入,强化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使中国茶叶生产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浙江诸暨县茶叶发展很快,解放初有茶园15000亩,产量约10000担。1964年后茶叶直线上升,到1980年,茶园面积达到117500亩,产量96000担,30年中茶园面积每年平均增加19.94%,产量增加27.96%,特别是近三年中,虽然面积增加不多,但每年平均增产19000担。1982年产量135000担,商品茶达128478担,比1981年增收29440担,增长29.73%,这样的发展速度和比例,说明茶叶在诸暨县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然而这种优势是建立在茶叶供应紧缺的产销结构之上的,在这以前一直采取扩大茶园面积和提高单产为主的技术措施,也就  相似文献   

7.
益阳地区所辖五县一市,除南县产茶较少外,其余都盛产茶叶,特别是山丘区的安化、桃江、益阳县、市,茶叶更是一大经济优势。据茶园普查结果,全区共有茶园面积3万亩,按全国主产县产量排队,安化曾居第三,桃江曾居第五,益阳县也曾居第十八位。全区有县属茶场5个,乡村茶场2195个,红碎茶厂57个,绿茶厂282个,红条茶厂180个,黑毛茶厂2100个,省属精制茶厂3个,地区精制茶厂1个,县精制茶厂3个。全区茶类丰富,不仅盛产红、绿、黑茶,还有乌龙茶;既有出口红碎茶、工夫茶,又有内销绿茶和花茶,更有茯砖、黑砖、花砖等大宗边销茶。回顾我区茶叶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浙江茶业改革开放10年来的基本成绩,并指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相应地提出8条战略性措施:(1)认清形势,抓住机遇.(2)坚持“一优二高”农业方向;(3)建立、建设社会主义茶叶市场经济;(4)生产要参与流通、培育茶叶市场;(5)加快科教兴菜的步伐;(6)继续搞好名优茶产销;(7)更新观念、转变职能;(8)高度重视培养“跨世纪”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桃江茶业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桃江茶业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振兴桃江茶业的思路、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闽东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又是一项大宗的传统出口商品,同时,闽东财政收入相当一个比例来自茶业。因此,茶业的兴衰,对闽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客观认识优势闽东地处福建省的东北部,位于俊峰山北段,这一地理单元,确有生态环境优势,背山面海,西北部由寿宁县与浙江省交界的山洋尖(海拔1637米)、周宁县的圣银楼(海拔1506米)和屏南县的石大岗(海拔1417米)三个大山脉形成一道自然屏障,对阻遏与减弱西北寒流起了重要的作用,全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走向自成三大地理台梯,…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保康县的三大特产之一。据统计,1993年全县茶叶面积2000公顷,产量45万公斤,分别比80年代初期增长5.5倍和3倍。名优茶(包括特级炒青)占总产量的45%。我县茶叶虽有很大的发展,但总的说来落伍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表现:一是单产低;二是名优茶品种多但数量少,形不成气候;三是经济效益差。从我县目前茶叶生产状况看,自然资源优势还未变为商品优势,茶叶还没有成为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潜力大,尚待进一步开发。保康县茶叶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开发名优早茶是振兴我县茶叶的突破口。该县目前茶园面积不算小,茶叶总产量也不少…  相似文献   

12.
许爱国 《茶叶》2002,28(2):73-75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日趋临近,我县的茶叶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去年,白云山林场茶场率先进入国家有机茶生产基地之列,今年东山峰农场全面下放石门.由此,茶叶产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将并驾齐驱,推动石门茶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湖北咸安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茶叶是咸安的主要经济作物,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收益茶园面积约2万亩,茶叶产量1500多吨,茶叶产值1.1亿元。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叶板块基地建设、茶叶专业村建设,作为做大做强茶产业、强区富民的重大举措来抓。咸安为了抓好茶叶板块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茶叶产业,采取专班负责、规划先行;政府推动、资金支持;引进老板、加快建设;部门支持、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14.
15.
发展名优绿茶振兴郴州茶业张国才,刘贵芳(湖南省郴州市农业局·郴州·42300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交活动的广泛开展,名优高档茶叶销售量日益增加,尤其是名优绿茶的社会需求量逐年上升,昔日“贡茶”,今天已开始步...  相似文献   

16.
一、良种优势我区地处南岭山脉北麓。五岭南来,潇湘北去,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苦茶就载入史册。以后又记于《桐君录》,《茶经》、《本草纲目》、《南越志》、《湘侨闻见偶记》、《九嶷志》等历  相似文献   

17.
茶叶、笋干、石头是英德三件宝。广东出好茶,好茶出英德,英德茶叶历史悠久,开门七件事,英德人特别离不开茶叶。在九十年代以前,英德人出外探亲访友,都要带上茶叶,茶至情到。可到了九十年代,英德茶叶却每况愈下,英德人不再为英德茶叶自豪,却常夹带责备和哀叹的口气,用英德人的话来说,是“既爱又恨”。 英德茶叶怎么了?英德人应该为英德茶叶做些什么?英德茶叶能不能搞上去?我认为能,我对英德茶叶很有信心,英德有发展高香优质茶叶的众多优势。 人的优势。英德有大量的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热爱茶叶事业,献身茶叶工作,对茶…  相似文献   

18.
彭雨顺 《茶叶通讯》2005,32(4):40-43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湘潭县茶业的既有优势和近年茶业发展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湘潭县茶业发展战略:发挥既有优势,整合茶业资源,挖掘产业潜力,走精品名牌道路,促进茶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14年来,我省茶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重要标志,就是茶叶产销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意味着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焦点,无非是科技之争、质量之争、信息之争,最终是综合实力之争。纵观浙江茶业在这场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实力,笔者认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是一次历史机遇,又是一次严峻挑战。其一,浙江茶叶通过几次起落,现已基本走出低谷,茶叶生产素质有所增强。具体表现在:茶类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现已基本具备按市场需要生产加工的能力;茶叶产量稳定,常年维持在11万吨左右,产销基本平衡;茶叶  相似文献   

20.
谈新形势下石门茶业的振兴策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县的茶叶产业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 2 0 0 0年 ,白云山林场茶场率先进入国家有机茶生产基地之列 ,2 0 0 1年东山峰农场全面下放到石门县。由此 ,茶叶产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将并驾齐驱 ,推动石门茶业向前发展。1 石门茶业的现状与制约因素茶业是石门县五大绿色支柱产业之一 ,也是县乡财政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有茶园面积 (包括东山峰 ) 40 0 0 hm2 ,有初制加工厂 1 2 0多个 ,精制加工厂 6个 ,年产干茶3 0 0 0 t左右 ,产值 50 0 0多万元 ,年收茶叶特产税 50 0多万元。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