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夏玉米超高产群体水分蒸腾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大型防雨设施池栽,池面覆膜密封,系统测定了夏玉米超高产群体水分蒸腾动态及有关指标,结果表明,夏玉米超高产群体全生育期蒸腾总量425mm左右,棵间蒸发总量175mm左右,蒸散量600mm左右,蒸腾量占蒸散量的70%左右,蒸发量占30%左右。苗期阶段以蒸发耗水为主,占该阶段蒸散量的70%以上,穗期及花粒期阶段转向蒸腾为主,蒸腾量占蒸散量的75%以上。不同生育阶段群体蒸腾量分别为:出苗至拔节18.6mm,占总蒸腾量的4.4%;拔节至小口23.9mm,占5.6%,小口至大口48.3mm,占11.3%,大口至开花67.5mm,占15.8%;开花至乳熟109.4mm,占25.6%,乳熟至蜡熟100.4mm,占23.5%,蜡熟至成熟59.3mm,占13.9%,蒸腾强度呈现一抛物线,出苗至拔节最低,开花至乳熟最高,全生育期平均4.32mm.d-1,各生育阶段分别为1.24mm.d-1、2.66mm.d-1、5.37mm.d-1、6.75mm.d-1、7.29mm.d-1、5.02mm.d-1和3.95mm.d-1。全生育期水分蒸腾效率平均4.0kg.DW/mm左右,蒸腾系数平均170左右。生物产量耗水系数240左右,经济产量耗水系数440左右,控制棵间蒸发强度是超高产群体节水的主要途径之一,经济产量形成阶段充分供水对经济系数具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洛玉8号、登海602和洛玉7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高产条件下的穗位叶硝酸还原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散粉后27 d左右达到最大,且以登海602品种最大;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0呈抛物线趋势,在14:00时达到最小值,此时洛玉8号Fv/Fm日变化最大;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在散粉后35 d达到最大值,此时登海602最大。综合各品种生理生态指标:各品种在散粉后27~35 d灌浆速率、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最大,因此应该加强在散粉后30 d左右的田间管理,有利于夏玉米获得更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掖单22超高产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东先旺  刘树堂 《玉米科学》1999,7(3):058-061
对夏玉米掖单22超高产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掖单22产量水平达到13500kg/hm2,适宜密度为75000株/hm2左右,产量结构为75000穗/hm2左右,穗粒数480左右,千粒重380g左右,经济系数0.52。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为花前快、花后稳、蜡熟后衰减缓,最大叶面积系数(LAI)5.5左右,成熟期保持2.5左右;总光合势(LAD)330万m2·d/hm2开花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65%;群体光合速率(CAP)全生育期平均6.5gCO2/m2·h开花期高峰值10gCO2/m2·h左右;净同化率(NAR)全生育期平均7.8g/m2·d左右;干物质积累总量26000kg/hm2以上,开花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总量的60%左右;干物质生产率平均250kg/hm2·d以上。  相似文献   

5.
三年试验实践证明:实现夏玉米高产,必须以足苗匀株保足穗,为提高整齐度,增加总粒数奠定基础;通过培育壮苗壮株来增强抗倒能力,充分发挥个体生长潜力攻大穗;努力提高花后光合生产的物质积累,实现高产稳产。围绕“足、壮、高”目标,重点抓好选用适应性强的紧凑型大穗品种,推广免耕争早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提高抗灾应变管理水平等五项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玉米高产栽培群体密度与性状指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对3个综合性状突出的玉米品种在高产施肥水平下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适宜的高产栽培密度不同,陕单8806和郑单958在6万~7.5万株/hm2,不能低于6万株/hm2,京科519在6万株/hm2左右,不能高于7.5万株/hm2。这3个品种在陕西关中夏播区的高产栽培群体性状指标为LAI在5.5左右,GAR在14.0 g/m2.d以上,吐丝期全株的光能截获量在92%以上,穗位以下叶的光能截获量不低于14%。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连续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夏玉米单产9000kg的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有效穗6000-67500个,每稳480-520粒,千粒重290-300g。实现上述指标的关键技术是选用紧凑型高产良种"掖单13";适期播种,6月25日一7月5日为最适播期;适当增加播量和问苗次数,公顷播量90-105kg,间苗2-3次;合理密植,公顷密度75000-82500株;科学用肥,公顷施纯氮300-345kg,氮磷、钾配比1:0,5:1,氮肥基追比例4:6,磷、钾肥基追比例8:2;抓好玉米螟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高产群体形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玉米品种掖单22不同群体密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群体密度(X)与产量(y)呈二次曲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127.53+406.16X-39.42X2;与单株粒数、穗重、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 9**、-0.9949**和-0.981 6**;穗位以上叶面积(X)与产量(y)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154.44+0.308 6X,r=0.961 3**;节间长度与穗重、穗粒数、百粒重呈负相关,穗粗、重量与之呈正相关.每公顷产量13 500kg时,适宜群体密度为6.69万~8.75万株/hm2,单株穗位以上叶面积为3 406.2~4 765.7 cm2,单株地上根条数达到35~46条.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陕单8806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陕单8806玉米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的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单8806玉米具有早熟、丰产、保绿性好的特点,其在关中夏玉米区种植的适宜密度为6.32万株/hm2左右,适宜叶面积指数为5.91,全生育期总光合势336.12万m·2d/hm2,平均净同化率为5.04g/穴m2·d雪,作物生长率应为150.87kg/穴hm2·d雪,产量可达到8223.0kg/hm2。  相似文献   

10.
山东夏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王庆成  刘开昌 《玉米科学》2004,12(Z2):60-62
通过长期夏玉米高产实践,根据当地的光热资源,提出了山东玉米的高产潜力为25 830 kg/bm2,总结了公顷产量13 500kg以上的夏玉米高产的生理特性和矿质营养(氮、磷、钾等)的吸收规律,提出了高产栽培的具体措施,为玉米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研究超高产田(15 000 kg/hm2)和高产田夏玉米的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特性和灌浆速率等指标差异,探索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夏玉米较高产田增产15.6%,穗粒数多3.7%,百粒重增加8.9%,超高产主要依赖于百粒重的增加;吐丝后超高产田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高产夏玉米田,吐丝后10~40 d超高产夏玉米田子粒干物质阶段积累速率较高,吐丝50 d后,高产夏玉米田植株衰老,超高产夏玉米子粒仍维持一定的灌浆速率。超高产田夏玉米具有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叶绿素含量高和灌浆时期长等生长发育特性,有效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12.
硫素水平对夏玉米产量及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每公顷基施0(CK)、36.3(S1)、413.85(S2)kg硫时,玉米每公顷产量分别为9 784.5、10639.5和11322kg,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8.73%和15.71%,并提高了果穗长度,增加了穗行数和行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大.玉米单株的千物质积累量、株高、绿叶面积、比叶重及光合势、净同化率均表现为S2>S1>CK.施用硫肥后,提高了功能叶片的叶绿素a、b以及叶绿素总含量,但施硫处理间在前期差异不大,后期S2处理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绿素a/b比值各处理间相对稳定.施用硫肥提高了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表现为S2>S1>CK.施用硫肥还提高了玉米植株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3.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使用金得乐(EC)化控试剂,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紧凑型玉米的群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挖掘夏玉米的增产潜力。试验设3个密度,每个密度设4个EC试剂叶面喷施处理,不喷施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不同化控处理下,6叶展期叶面喷施EC试剂2.25 mL/L与对照差异不明显;6叶展期喷施2.25mL/L、12叶展期喷施1.5 mL/L夏玉米株高、穗位高降低,叶茎夹角增大,穗位层叶间距缩小,株型趋向平展型;6、8叶展期分别叶面喷施1.5 mL/L夏玉米株高降低不明显,穗位高降低,单株叶面积、叶茎夹角缩小,株型更为紧凑。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密度条件下调整株型是解决群体结构郁闭突破点,确认整体紧凑、穗位低、穗下层叶间距小、穗位层及穗上层叶茎夹角小、叶间距大、群体结构持续时间长为理想株型。  相似文献   

14.
王振营  石洁  董金皋 《玉米科学》2012,20(1):132-134
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Moschler)是玉米上的新害虫,2005年首先在河北省发现危害夏玉米苗。2011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山西和北京7省(市)暴发危害,对夏玉米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结合二点委夜蛾近年来的发生情况及研究结果,对2011年二点委夜蛾暴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玉米高产与群体整齐度间关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无效株是影响群体整齐度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自交株、空秆、小穗株及病虫害株等。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群体中无效株率不同,无效株率越低,产量越高。在高密度条件下高的单株产量乃是高产的重要前提。提高种子和耕种质量,留大、壮苗是降低群体无效株,提高群体及果穗整齐度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挖掘群体增产潜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不同夏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对播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淮海地区18个主栽品种为材料,进行3个播期处理,播期分别为6月3日、6月13日、6月23日,探讨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播期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夏玉米生育期缩短,株高、穗位高、穗三叶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均呈降低趋势。不同玉米品种的百粒重和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产量下降。不同播期条件下各种指标变动小的品种适应性强,适播期长,这些品种通过保持相对稳定的生育期、较大的光合叶面积,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最终获得较稳定的产量。因此,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在无法满足早播时,可以选择抗逆性强、适播期较长的联创825或产量优势强的迪卡653等品种,以避免高温或晚播造成的减产。  相似文献   

17.
高产夏玉米施用硫肥对矿质元素吸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每公顷基施:0(CK)、36.3(S1)、413.85(S2)kg硫时,玉米每公顷产量分别为9 784.5、10 639.5、11 322 kg,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8.73%和15.71%,并提高了果穗长度,增加了穗行数、行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大.单株对氮、磷、钾、锰、锌、镁的吸收量表现为S2>S1>CK.施入(NH4)2SO4后,0~20 cm、21~40 cm、41~60 cm土层的pH值降低,收获后有所回升,各处理各土层的pH值均表现为CK>S1>S2.施入硫肥后,0~60 cm土层全氮含量降低,速效钾的含量提高,0~20 cm土层中的速效磷含量有所提高,21~40 cm土层变化不大,41~60 cm土层中的速效磷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山区半紧凑型玉米生育、生理特性和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S9914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贵州黔西北山区生态条件下适宜种植半紧凑型玉米S9914,大面积单产可达9 052~10 717.5 kg/hm2;小面积单产可达11 797.8~12 994.6 kg/hm2.密度试验显示,S9914适宜密度范围为每公顷61 500~85 500株.产量结构:每公顷59 603~78 035穗;穗粒数475~444粒;千粒重347~312.5g.最大叶面积系数4.27~5.48,生物产量17 205~21 876 kg/hm2,经济产量9 559.5~10 639.5 kg/hm2,经济系数0.6 ~0.49.生育期中对主要生育特性和生理特性即生育期、株高、总叶数、叶面积、干物质、光合势、净同化率、叶绿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进行了调查、测定和分析.并对相关气候资源和田间小气候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同时研究了半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和组装。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夏玉米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26个夏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分析不同玉米杂交种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及影响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的粒型、主要成分含量等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在收获期子粒含水量、生理成熟后平均脱水速率、阶段性脱水速率、粒型、主要成分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子粒生理成熟后不同阶段脱水速率间比较,前期脱水速率中期脱水速率后期脱水速率。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期子粒含水量与粒型(粒长×粒厚/粒宽)、子粒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子粒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生理成熟后脱水较快品种的理想粒型为较高的粒型参数值。  相似文献   

20.
范兰  吕昌河  王学春  陈朝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12):1677-1684
为验证EPIC模型应用于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适用性,利用禹城生态试验站的试验观测数据对该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构建了适合华北平原的模型参数数据库,并分别验证了2003-2005年冬小麦、2004年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模拟的精度与适用性。结果表明,EPIC模型对禹城站冬小麦和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决定系数均高于0.81;EPIC模型对禹城站2004、2005年冬小麦产量的模拟误差分别为1.61%和-2.56%,对2004夏玉米产量的模拟误差为-2.60%。因此,该模型模拟产量的绝对误差低于2.60%,适用于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