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用鸡源乳酸菌制备菌悬液,分别采用1%、2%、3%和4%海藻酸钠包埋后,挤入不同浓度的CaCl_2溶液中成球并进行硬化。结果显示,上述4种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菌悬液挤入0.1 mol/L CaCl_2溶液中均能形成微胶囊。微胶囊放入3.5%的CaCl_2溶液中可得到硬化,可良好地维持微胶囊形态。形成的微胶囊随海藻酸钠用量的增加由软逐渐变硬,1%、2%海藻酸钠菌悬液形成的微胶囊较软、3%海藻酸钠菌悬液形成的微胶囊软硬适中、4%海藻酸钠菌悬液形成的微胶囊过硬。每克微胶囊中的活菌数随海藻酸钠用量增加而增多,3%、4%海藻酸钠微胶囊中的活菌数极显著高于1%、2%海藻酸钠微胶囊中的活菌数(P0.01),3%海藻酸钠微胶囊中的活菌数与4%海藻酸钠微胶囊中差异不显著(P0.05)。故确定3%海藻酸钠是包埋乳酸菌的最适浓度。3%海藻酸钠微胶囊不能很好地阻隔pH值为2.5的人工胃液,在后续工作中将选用复合壁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包埋剂,在其中加入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进行包埋,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双层合生元微胶囊,并对其制备工艺、控制性释放和储藏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2g/100mL时,微胶囊的外观、粒径和包埋率均较好;在对得到的双层微胶囊进行人工胃肠道抗逆实验,发现双层包埋的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比较稳定,S.thermophilus 基本不被释放,而当双层微胶囊在人工肠液液中到150min后微胶囊已经完全崩解,乳酸菌释放完毕.通过对游离状态和双层包埋微胶囊菌体存活率进行计算,游离状态的S.thermophilus菌悬液经过冷藏,菌体存活率下降十分明显,未添加GOS的菌悬液在第13天菌体存活率仅有0.32%,而添加GOS的菌悬液活菌存活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14.64%;但双层微胶囊在添加和未添加GOS时,菌体存活率在整个储藏期内下降幅度均较小,在第17天时,菌体存活率依然能够达到93.64%和87.98%.  相似文献   

3.
酪酸菌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微胶囊化包埋酪酸菌,提高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正交试验,选择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明胶、淀粉混合物作为壁材,制备微胶囊颗粒.研究不同包埋剂颗粒内酪酸菌的生物相容性、容量、稳定性以及增殖效果,在模拟胃肠液的环境中进行耐酸性和肠溶性试验以及耐高温、胆盐试验.[结果]壁材对酪酸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增殖效果好.酪酸菌在包埋剂3内的活菌数由1.3×108CFU/mL增殖至1.3×1010CFU/mL,包埋率为83.4%;包埋剂4内的活菌数由3.3×108CFU/mL增殖至4.9×109CFU/mL,包埋率达99.5%.优选得出包埋剂4,其微胶囊颗粒的稳定性及耐热性好,微胶囊化酪酸菌经人工胃液处理2 h后,透光率仍为99.5%,后经人工肠液处理2 h,透光率降为29.7%,说明微胶囊具有较好的肠溶性.耐酸性及耐胆盐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胶囊内酪酸菌的活菌对数值分别降低了1.1%和1.5%,试验前后活菌教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耐胃酸性及耐胆盐性较未包埋的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酪酸菌经过包埋后显著提高了菌体的存活率,并具有良好的增殖效果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干秸秆中分别接种酵母菌、乳酸菌和纤维素分解菌,以筛选出适合玉米干秸秆发酵生产优质粗饲料的理想菌株。结果表明,对秸秆粉处理30d后,乳酸菌组发酵产物的酸碱度和氮损失均最低,即PH4.12,氨态氮和总氮比为6.4%;玉米秸秆粉发酵后感官评价得分最高的是乳酸菌组;酵母菌组,乳酸菌组,纤维素分解菌组的乙酸含量分别为33.35mg/mL、15.57mg/mL和6.32mg/mL,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酸含量分别为15.25mg/mL、30.89mg/mL和1.37mg/mL,组间差异显著(P〈0.05);丁酸含量分别为5.35mg/mL,3.11mg/mL和20.53mg/mL,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乳酸菌是玉米干秸秆发酵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发酵牛初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乳酸菌发酵牛初乳产品的生产工艺,测定了发酵初乳过程中IgG含量和活性的变化等。结果表明:脱脂初乳在80℃/15s和95菌/15s的杀菌条件下IgG含量分别较65菌/30min减少了51.19%和85.38%,损失较大。由于乳酸菌发酵产酸导致pH值降低,发酵初乳IgG活性也相应降低,其IgG活性降低至25%,在冷藏24h、48h后活性基本未变化。发酵初乳较普通酸奶颜色微黄、微涩、有腥味,凝乳时间比普通酸奶多出2,5h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提高食品中副干酪乳杆菌在胃肠道存活的方法,本试验以海藻酸钠(Alg)和N,O-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囊材,采用静电液滴法和传统挤出法分别制备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微胶囊|以Alg和CMCS的不同配比为影响因素,测定其包埋产率、抗酶活性、过胃肠道模拟液后的存活率以及耐储存性。对微胶囊进行傅利叶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静电液滴法能够明显改善微胶囊粒径大小|Alg和CMCS比例为1:1时(E-AC)微胶囊包埋产率最大,为(92.20±1.02)%。与游离的副干酪乳杆菌相比,过胃肠道模拟液后(SIF)后,E-AC微胶囊包埋的益生菌存活率显著提高(P < 0.01),存活量为(7.6±0.65) Log10 cfu/mL。综上,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的微胶囊与传统挤出法相比粒径较小,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储存性试验表明,E-AC在储存4周后,益生菌存活率较高。综上,Alg和CMCS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益生菌的存活率和耐储存性。 [关键词] 海藻酸钠|N,O-羧甲基壳聚糖|副干酪乳杆菌|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李琦  姚拓  阿不满  杨晓玫  张建贵  冯影 《草地学报》2019,27(5):1392-1399
为研制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微胶囊剂,探究其对苜蓿、燕麦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包埋剂,CaCl2为交联剂,对单一菌株和复合菌株进行包埋,以微胶囊操作性和成球性为评价指标,并进行包埋率、活菌数及增殖倍数测定,确定最佳配比。以液体剂型为参比,测定微胶囊菌剂的耐盐和耐碱性,并对微胶囊菌剂进行盆栽试验,测定PGPR微胶囊剂对苜蓿和燕麦株高、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SA 3%-CaCl2 4%制作的微胶囊菌剂机械强度较好,包埋率达到91.70%,增殖后的微胶囊活菌数达到1.08×1010 cfu·g-1,增殖9.19倍。不同盐碱浓度下微胶囊菌剂菌液浓度均高于液体菌剂,显著提高了菌株对盐碱胁迫的耐受能力。PGPR微胶囊剂对苜蓿和燕麦的促生效果显著,施用微胶囊菌剂使苜蓿株高增加31.79%,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35.25%,40.02%和30.43%;使燕麦株高增加11.60%,总根长、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增加41.56%,25.01%和105.83%。确定PGPR微胶囊剂最佳配方为SA 3%-CaCl2 4%,施用PGPR微胶囊剂可明显提高苜蓿和燕麦的株高,以及不同根直径下的总根长,并改善根系形态,对苜蓿和燕麦根系生长的促生效果好于液体菌剂和固体菌剂。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伊兹密尔技术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了采用乳过氧化物酶(LPS)结合海藻酸钠的涂膜的抗菌效果。他们采用大肠杆菌、无毒李斯特菌和荧光假单胞菌作为目的细菌,处理溶液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分别为0.2、0.4、0.8mmol/L,硫氰化钾(KSCN)浓度为1、2、4mmol/L。海藻酸钠膜上结合的氧化还原色原底物杂环吖嗪(ABTS)的浓度为70nmol/min.cm^2。结果显示,LPS系统针对目的细菌的抵抗活性随着过氧化氢和KSCN的浓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和复凝聚法复合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将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饲料包埋起来制备成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并对其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本试验将包埋率作为评价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的主要指标,同时测定其粒径大小、悬浮率和溶解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这些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1.25%,菌胶比例1∶10,氯化钙浓度1.5%,固化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1.5%。在这个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大小均匀,在1.60~2.00 mm;包埋率达到96.68%;而且在水中浸泡12 h后,悬浮率为77.96%,溶解率为13.04%;在模拟人工胃液中处理120 min后,仍然有5.2 lg(CFU/mL)的活菌数;在模拟人工肠液中处理120 min后,所包埋的活菌可全部释放出来,具备较好的漂浮性、水稳定性、耐酸性以及肠溶性。  相似文献   

10.
此研究探讨了添加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制剂对玉米秸青贮营养含量变化及其瘤胃内有效降解率的影响。以去穗玉米秸为试验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未处理组(E1)、乳酸菌制剂处理组(E2)(1.56/kg)、纤维素酶制剂处理组(E3)(1g/kg)。5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X5拉丁方设计对不同处理的玉米秸青贮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瘤胃降解率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酶制剂和菌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CP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②各组去穗玉米秸青贮DM和NDF有效降解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酶处理〉菌处理〉未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酶和菌制剂处理的去穗玉米秸青贮ADF和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但酶和菌处理的玉米秸青贮对ADF和CP有效降解率的效果相似。通过试验综合评价,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处理均能提高青贮的营养价值及其瘤胃有效降解率,但在DM和NDF有效降解率指标上,酶制剂处理去穗玉米秸青贮效果优于菌制剂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