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香魏蘑松杉木屑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松、杉、杂木屑栽培香魏蘑的试验结果表明,松、杉木屑不仅能取代杂木屑栽培香魏蘑,且杉木屑栽培的D、C配方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分别为80.29%、76.81%,与B、F、E配方产量差异极显著,且子实体菌肉肥厚、菌柄粗。松木屑与杂木屑栽培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松、杉木屑栽培香魏蘑的成功为寻找木腐菌代用料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松、杉木屑栽培真姬菇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表明,松、杉木屑不仅能栽培真姬菇,而且产量与杂木屑栽培的相当,差异不显,其生物学效率63.3%~56.4%,对菇体外观质量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松、杉木屑是锯木材厂和木制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含大量油脂、单宁和酚醛等芳香类物质,会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因而长期不被当做食用菌栽培原料。浙江宁波市一家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企业,利用当地的松、杉木屑制备金针菇原种,发现金针菇菌丝在松、杉木屑培养料上比在阔叶树杂木屑培养料上吃料快、长势好。松、杉木屑质地较阔叶树杂木屑软,而金针菇菌丝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其他菇(耳)弱,因此适合金针菇的  相似文献   

4.
<正> 松、杉木屑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芳香类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严重阻碍食用菌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不经脱脂处理不能用作食用菌培养基。过去蒸煮、蒸馏的方法脱脂,工艺繁杂、成本高、效果也不好。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栽培食用菌基本上没有利用松、杉木屑。现将一种松、杉木屑处理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县森林资源丰富,许多木材加工厂生产的下脚料——松、杉木屑与木板皮料堆积如山,有部分顺小溪流走,大部分堆积着自然腐烂,这些松、杉木屑基本未被采用。近年来,由于菌业迅速发展,导致我县菌林矛盾日益加深,尤其是阔叶树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减轻林业资源压力,减少有限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笔者联合有关科研机构,经多年生产实践,开展以废松、杉木屑与木板皮料为主料在林地下栽培桃红平菇(又名红平菇)试验取得成功,并总结了一整套经验,向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省木耳生产技术发展迅速。培养料、栽培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培养料由段木发展为木屑、农作物秸秆等。栽培方式也由段木发展为床栽、袋栽、压块栽培。场地既可在林间,也可在室内。具备了在广大农区生产的技术条件。为发挥我省资源优势,促进木耳商品生产的发展,1989年我们在和顺县食用菌厂进行了木屑压块栽培毛木耳的试验。一、试验方法菌种为毛木耳,来源于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试验在室内进行,以新伐杨木边材木屑为主料(心材另作他用)。用三级菌种压块栽培。栽培料配方:杨木屑81%、  相似文献   

7.
为使柿木屑在毛木耳栽培上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以菌丝长速和生物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对以柿木屑作为主要栽培料的毛木耳栽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毛木耳三号菌株是栽培毛木耳的优良菌株,3号培养基(柿木屑60%,玉米芯20%,麸皮18%,石灰1%,石膏1%)是作为栽培毛木耳较为适宜的栽培配方。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提高利用杉木屑工厂化设施栽培杏鲍菇的产量及高产配方问题,我们于2011年在将乐县禾生原公司做了“杏鲍菇杉木屑不同梯度培养基工厂化设施栽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毛木耳栽培基质替代原料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毛木耳栽培主要原料棉籽壳和木屑玉米芯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实问题,在主产区现有栽培料配方(对照配方CK1和CK2)基础上,设计了16个毛木耳栽培料配方,以稻秆、玉米秆、油菜秆、棉花秆、桑枝屑和菌渣部分或全部替代棉籽壳和杂木屑,进行毛木耳(黄耳10号)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的生长速度(1.08 mm/d)快于CK1(0.92 mm/d)、菌丝生长势表现一般,菌丝长满菌袋较快(82 d)、子实体原基形成较早(96 d)、鲜耳百片重较高(4576.5 g/百片)、鲜耳片厚度较厚(2.00 mm/片)、子实体泡发率高(961.54%);鲜耳产量最高(0.918 kg/袋),高于CK1(0.807 kg/袋)13.75%但差异不显著、高出CK2(0.608 kg/袋)50.99%,且差异显著。笔者认为毛木耳生产中可以因地制宜地逐步推广使用栽培料配方1(30%棉籽壳、30%玉米芯、30%桑枝屑和10%固定辅料)。  相似文献   

10.
松杉木屑栽培香菇菌株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9年至2000年度香菇菌株对比试验,明确“宁香8号”是个优良菌株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适应于松、杉木屑代料代栽,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处理后的松木屑为替代原料生产黑木耳,研究不同黑木耳菌株在松木屑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黑木耳菌株均可以在处理后的松木屑(自然堆积8个月)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子实体。根据各菌株的经济性状和产量,确定9809、延明1号、东A1和菊花3号4个菌株为适合在黑龙江省采用松木屑培养料栽培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松木屑经自然堆积6个月后制成培养料,黑木耳菌丝可以生长,长速为4.79 mm.d-1,pH为6.22,测得其中菌丝胞外酶活性与杂木屑中的趋于一致。结果表明,松木屑可以替代部分杂木屑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3.
采用试管培养法进行松木屑拟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木屑经自然堆积8个月后,最多可在培养料中添加60%,不明显影响产量满袋时间为58 d,袋单产量42g;碱处理法菌丝生长较好,出耳快,产量与自然堆积法相近。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宁香8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配方I(松杉木屑77%,麦麸20%,石膏2%,蔗糖l%)为最适于宁香8号生长发育的培养料配方。用该配方培养料栽培宁香8号时,其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形态最佳,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3.4%。松杉木屑栽培的香菇成分与杂木屑香菇相当或更优。  相似文献   

15.
微波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木屑为原料,碳酸钾为活化剂,对微波法制备活性炭进行研究。以亚甲基蓝吸附值及活性炭得率为指标,考察活化剂浸渍时间、浸渍比、微波辐照时间及微波功率对制备活性炭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活性炭吸附等温线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杉木屑为原料,研究磷钼酸在亚/超临界甲醇条件下的催化液化性能,并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杉木屑用量对杉木屑液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磷钼酸在亚/超临界甲醇条件下具有很好的催化液化性能.在150 m L甲醇、0.5 g催化剂、1 g杉木屑、240℃条件下反应30 min,液化率达到93.32%.采用SEM、FT-IR和GC-MS对液化残渣、轻油和重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残渣主要是由木质素或木质素衍生物组成;而液化产物轻油主要是由酯类、酚类、醛类、酮类等组成,主要是由纤维素及半纤维素与甲醇反应得到;而液化产物重油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由木质素液化反应得到.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两步挤出法分别制备马尾松和杉木纤维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研究两种复合材料的颜色、密度、硬度、尺寸稳定性、弯曲、拉伸、冲击和在50 N载荷作用下的24 h蠕变-24 h回复性能。马尾松纤维/HDPE复合材料的表面明度明显大于杉木纤维/HDPE复合材料,且相对偏向绿黄色,而杉木纤维/HDPE复合材料则偏向红蓝色。两种材料的密度、硬度和24 h吸水率相差均不超过5%,但马尾松纤维/HDPE复合材料的24h吸水厚度膨胀率是杉木纤维/HDPE复合材料的3.43倍。杉木纤维/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马尾松纤维/HDPE复合材料,而马尾松纤维/HDPE复合材料抗蠕变性较好,50 N的载荷作用下24 h的应变仅为杉木纤维/HDPE复合材料的77.29%,但回复性能相对稍差。  相似文献   

18.
吉水三种造林模式林分生物量及生长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湿地松、杉木是我国南方广为种植的针叶用材树种,多年来众多的科学家对它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湿地松-木荷混交林、湿地松林及杉木林的林分生产力、林分生物量进行研究,评价林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选用L系列、F系列10个有代表性的香菇菌株,进行对适应松杉木屑栽培香菇新菌株宁香8号的拮抗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宁香8号与L系列和F系列菌株之间有极明显的拮抗作用;L系列菌株间存在的拮抗线比较明显或明显,F系列菌株间存在的拮抗线比较明显,L系列同F系列间存在明显的拮抗线,表明宁香8号与L系列、F系列10个菌株无亲缘关系,属于不同类菌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桉树木屑为原料,筛选适合平菇、毛木耳等常规食用菌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广西利用桉树木屑制作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比较桉树木屑与桑枝屑、棉籽壳的不同配比培养基对平菇、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各配方菌种的使用效果。【结果】平菇、毛木耳菌丝在添加不同比例桉树木屑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在配方b(桉树木屑18.00%、桑枝屑36.00%、棉籽壳36.0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c(桉树木屑12.80%、桑枝屑38.60%、棉籽壳38.6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桉树木屑30.00%、桑枝屑45.00%、棉籽壳15.0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桉树木屑33.75%、桑枝屑33.75%、棉籽壳22.5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粗壮、浓密,转接效果好。【结论】经合理搭配,以桉树木屑作为主料生产平菇、毛木耳菌种完全可行,广西各地可利用桉树木屑和桑枝屑比例较高、棉籽壳较低的配方f和i进行菌种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