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脾虚湿蕴型荨麻疹行自血疗法与梅花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脾虚湿蕴型荨麻疹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66例予以自血疗法治疗者为A组,66例予以梅花针治疗者为B组,68例予以梅花针联合自血疗法治疗者为C组,对比分析3组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评分、免疫功能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C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较A组、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及CD4+/CD8+值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复发率较A组、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虚湿蕴型荨麻疹行自血疗法与梅花针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荨麻疹活动度评分,改善免疫功能,并且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急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我院180例SLE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B组采取PE治疗,C组采取PE联合犀角地黄汤。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SLEDAI评分、补体C3、血沉(ESR)、抗ds-DNA抗体、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sy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24 h尿蛋白、人干扰素-r(IFN-r)、白介素-10(IL-10)、BAFF因子,统计3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C组治疗后各观察点的症状评分、SLEDAI评分、ESR、ds-DNA抗体、24 h尿蛋白、Scr、CsyC、AST、ALT、血清BAFF均低于A组(P<0.05)。C组治疗后各观察点的IFN-r- IL-10+与IFN-r+ IL-10+亚群所占百分率低于A、B组(P<0.05)。B、C组治疗后各观察点的C3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0.0%、93.3%,均高于A组的71.7%(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A组与B组(P<0.05,P<0.01)。结论 PE可去除血浆中有害成分、抑制炎症反应,联合犀角地黄汤可进一步扶助正气、解毒化瘀,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达到增效减毒目的,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方法 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n=38)接受扶正消积汤联合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和西医组(n=35)单纯接受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肿瘤标志物、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的中医症状积分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癌胚抗原(CEA)低于西医组和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CD4+、CD8+高于西医组(P<0.05),与治疗前比无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好于单独西医治疗,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平喘汤治疗小儿非急性期哮喘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我院80例非急性期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糖皮质激素干预基础上加用平喘汤治疗,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泡痰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分析患儿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肥(EOS)计数]表达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4、TNF-α、ET-1、CD4+T淋巴细胞、EOS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IL-10、CD8+T淋巴细胞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24 h-UFC)、骨密度(BMD)、体质量水平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CD4+T淋巴细胞和EOS计数与FEV1具有显著负相关性,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FEV1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平喘汤干预治疗非急性期哮喘患儿较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更为显著,能显著缓解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其增效机制可能与强化抗炎效果,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小青龙汤对小儿哮喘激素干预的增效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满足诊断标准的69例小儿哮喘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例)与对照组(n=34),两组均行舒利迭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另给予小青龙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两组治疗疗效,同时观察1个疗程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变化,比较两组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G(IgG),同时观察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治疗前后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建立CD4+/CD8+对治疗疗效的评估模型。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2.4%(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MVV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FVC、FEV1、MVV高于对照组,其中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IgE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CD4+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D4+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5.88%(2/34)与观察组8.57%(3/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效患儿CD4+/CD8+较高,CD4+/CD8+值达2.17时,患儿无效率较高。结论 小青龙汤联合激素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哮喘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中医证候及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单一西药治疗,其机制考虑与增强患儿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健脾温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温肾方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并随访8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大便Bristo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IBS-QOL、SF-36)、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随访的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治疗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ristol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QOL、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34.5%,治疗组为10%,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健脾温肾方能显著缓解IBS-D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大便性质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健脾温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温肾方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并随访8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大便Bristo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IBS-QOL、SF-36)、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随访的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治疗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ristol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QOL、SF-36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34.5%,治疗组为10%,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健脾温肾方能显著缓解IBS-D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大便性质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摄血颗粒对脾气虚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门诊及住院患者 40例,随机分为健脾益气摄血联合强的松治疗组、单用强的松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颗粒联合强的松及单用强的松治疗,各组疗程均为21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其外周血CD19+细胞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15/20)、40%(8/2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19+B细胞表达比较:对照组患者CD19+CD27+及CD19+CD27-B细胞表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CD19+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3)T细胞亚群变化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CD4+百分率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而CD8+百分率则升高,CD4+/CD8+比例显著减小(P<0.05)。结论 健脾益气摄血颗粒能提高脾气虚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症候临床疗效,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外周血 4 种细胞因子(IL-2、IL-4、IL-15及IL-21)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和正常人表达水平的区别及其与HIV RNA病毒载量和CD3+、CD4+细胞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其与HIV感染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 和31名正常人,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4种细胞因子(IL-2、IL-4、IL-15及IL-21),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外周血CD3+、CD4+ T 淋巴细胞数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清中HIV RNA水平。结果 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外周血IL-2、IL-15及IL-21水平低于正常人,而IL-4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CD3+、CD4+细胞数量和各细胞因子水平显示出一定的相关关系,IL-2和IL-15水平均与HIV-1 RNA载量呈负相关。结论 提示外周血4种细胞因子都可能参与了HIV感染的致病机制,并与HIV RNA病毒载量及CD3+、CD4+细胞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直肠癌术后脾胃气虚证患者行FOLFOX-7化疗期间联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对化疗增效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直肠癌脾胃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观察组行FOLFOX-7化疗联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单纯行FOLFOX-7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指标,记录毒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ty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肿瘤生物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腹胀、神疲、纳呆、便溏及中医证候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7.14%和8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3+/CD4+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aFGF及bF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及中性粒细胞降低毒副反应的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7化疗期间联合加味四君子汤用于直肠癌脾胃气虚证TME术后治疗,能显著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加味四君子汤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纯化的鸡IgG免疫环磷酰胺预处理BALB/c小鼠后,再用亲和层析纯化的鸡IgM进行免疫,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了5株能稳定地分泌抗鸡IgMμ链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ELISA交叉反应性试验和羊抗鸡IgMμ链抗血清阻断试验,证明这5株单克隆抗体均是抗鸡IgMμ链特异性的。采用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杂交瘤细胞阳性率为8.696%,而用常规免疫法为4.032%,前者比后者杂交瘤细胞阳性率提高1倍以上。经两次有限稀释法克隆和比较后,免疫抑制法获得5株单克隆抗体,而常规免疫法只获得2株单克隆抗体,前者有3株单克隆抗体腹水ELISA效价达到10#+(-12)、10#+(-14)、10#+(-15);后者单克隆抗体腹水ELISA效价为10#+(-5)和10#+(-6)。因此,与常规免疫法相比,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具有杂交瘤细胞阳性率高,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滴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法、间接ELISA法、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较全面系统地检测了新城疫(ND)疫苗免疫应用益生素雏鸡新城疫强毒(vNDV)攻击后,其外周血液的T、B淋巴细胞数量,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ND免疫应用益生素雏鸡vNDV攻击后,不但其外周血液的上述被检指标较未饲喂益生素的相应对照雏鸡不同程度增加,而且其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表明益生素可增强雏鸡外周血液对ND疫苗免疫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并且益生素Ⅰ组又略强于益生素Ⅱ组,说明益生素Ⅰ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益生素Ⅱ。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粳型广亲和材料02428等与籼稻恢复系明恢63、密阳46等,经3交4、交等聚合杂交方式,促使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重组,分析了不同类型籼粳亚种间杂种F1的可利用与非利用杂种优势,介绍广亲和恢复系的选育方法,为正确选用亲本配制亚种间目标组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尽力  姜爱莉  于贞  郑舒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53-11655
[目的]探索滤纸壳聚糖膜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滤纸壳聚糖膜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牛血清白蛋白(BSA)为保护剂,进行AChE的固定。并对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固定AChE的最佳条件为将50μl 150 U/mlAChE液,50μl 5%(V/V)戊二醛溶液,100μl 1%(W/W)BSA,pH 8.0的0.2 mol/L的PBS缓冲液配制成1 ml酶液,滤纸壳聚糖膜浸于该酶液4℃固定8 h。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pH为8.0,能够重复利用4次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利用AChE快速检测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2~2004年在山西临汾就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的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具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和生物学效应。等离子体激活小麦种子可较好地协调旱地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其最佳处理18A×2每公顷产量达41955kg,较对照增产116%,该项研究将为旱地小麦增产技术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子修饰技术对一株产L-乳酸的米根霉菌P988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在离子注入能量为10 keV,剂量为50×2.6×1013ions/cm2时,诱变效果较好,从正变菌株中反复筛选,得到一株产酸量高的菌株PN2207,产酸量达110 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3%,经过连续传代试验,其遗传性状稳定;并对其发酵条件如碳氮源和CaCO3进行研究,在含糖150 g/L的摇瓶中发酵,其L-乳酸产量达110 g/L。  相似文献   

17.
基于NIR-SVM对鸭梨褐变病果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水果内部品质评定分类存在主观性强和一致性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鸭梨褐变识别分类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正常鸭梨和褐变鸭梨近红外光谱并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识别原理建立正常鸭梨和褐变鸭梨的分类识别模型。在多项式核函数下对试验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5%。研究结果表明NIR-SVM用于对于鸭梨褐变病果的无损检测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牛大力氯仿提取物保鲜豇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苏敏  李天略  刘艺洁  陈光英  史载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14-17715,17737
[目的]研究牛大力氯仿提取物的乙醇水溶液对豇豆的保鲜作用.[方法]将豇豆在不同浓度牛大力氯仿提取物中浸泡,然后取出在空气中晾干存放.在存放过程中,测定豇豆表观、失重率、pH、总糖含量以及Vc含量的变化来分析其保鲜效果.[结果]用浓度为6 ml/L的牛大力氯仿提取物乙醇水溶液浸泡的豇豆样品,好果率、失重率、pH、Vc含量、总糖含量的变化幅度均较小,保鲜效果最佳,保鲜期比不经任何处理的豇豆延长2d.[结论]研究可为天然植物提取物用于果蔬保鲜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希罗达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具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希罗达2 500 mg/(m^2·d),分早晚2次服用,用药前予格拉司琼预防呕吐,防止喉痉挛,减少末梢神经副反应,21 d为1周期,完成2周以上评价疗效.18例患者共完成78周期.结果CR 0例,PR 8例(44.4%),总有效率44.4%,NC 8例(44.5%),PD 2例(11.1%).结论希罗达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晚期结肠癌有较好疗效,副作用小,特别适宜于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20.
以粳稻品种南粳35和籼稻品种N22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为研究材料,于不同年份对控制水稻垩白粒率的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BIL群体中,垩白粒率在不同年份均为偏向高垩白亲本的连续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特征;利用Win QTLcart 2.5软件共检测到6个控制垩白粒率的QTL,分别位于第2、2、3、6、8和12染色体上,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8.96%~12.51%,加性效应值介于8.38%~14.36%,除qPGWC-6增加垩白粒率的基因来自N22外,其余QTL增效基因均来自南粳35。利用QTLNetwork 2.0软件2a共检测到3个QTL,分别位于第5、6和8染色体上,其中qPGWC-6和qPGWC-8与Win QTLcart2.5检测的位点相同,没有检测到上位性QTL对垩白粒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