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就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证素及证素辨证”,从证素基本概念内容特征及发展、证素与证候要素辨识、证素数理研究方法、舌象与证素关系的研究以及证素相关的实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证素”有望使中医诊治变得精准化、规范化,但证素的研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有共识的研究机构,对所有证素进行逐一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应用中医药防治室性早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室性早搏在性别中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合并症中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初步总结谢海波副教授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的经验,为以后研究中医药如何更有效地治疗室性早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理论上同证存在层次、程度、阶段不同亚证型;临床上同一治法存在程度、作用方式的差异;治疗同证的不同方药的取效机制存在差异性。开展证的生物学基础、方证相关以及症-证计量研究,进一步诠释同证异治的实质,为证客观化、微观化与量化研究奠定基础,可丰富临床辨治思维,提高处方用药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鼻咽癌前病变规范化的四诊信息采集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鼻咽癌前病变四诊信息采集的相关标准。方法 在文献调查研究、专家组讨论基础上,筛选出与鼻咽癌前病变相关的证候、证素及证型,然后参照国际通用调查表的设计,研制出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并对该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结果 研制出了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调查表具备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内容符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具备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论 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具备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基本达到鼻咽癌前病变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规范化的目的。在规范采集四诊信息的基础上,再结合运用证素计量辨证法,应能有效提升中医药防治鼻咽癌前病变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证型分布特点及其证候、证素特点,为临床POAG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VIP(维普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Wanfang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POAG证候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1篇,包括644例不同证型的患者,规范后的POAG证型11种,最常见的4种证型为:肝肾亏虚证(26.55%)、肝郁化火证(23.45%)、痰湿泛目证(18.94%)、肝郁气滞证(13.20%),与POAG相关的病位证素为肝,病性证素主要与阴虚、血虚、阳亢、气滞相关。结论 本研究初步反映了POAG常见证型、证候分布特点,并对其证素特点进行了概括,为临床POAG的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睾酮(T)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高雄组、非高雄组及肥型、瘦型、正常型;根据中医四诊分类,将PCOS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肝郁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经湿热证、痰瘀互结证七大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规律。结果 132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45.5%,肾虚血瘀证11.3%,肾虚痰阻证1.5%,肝郁血瘀证16.7%,脾虚痰湿证0.8%,肝经湿热证9.1%,痰瘀互结证15.1%;肥型18.9%,瘦型18.9%,正常型62.2%。BMI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血瘀证、肝经湿热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肥型、正常型、瘦型。不同中医证型、体型、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虚肝郁证临床较为多见,PCOS病理因素主要与虚、郁、瘀、痰相关。肝郁者的BMI偏低,形态多瘦,而痰湿者的BMI较高,形体多肥。瘦型PCOS患者T水平较肥型高。不同中医证型分类与T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 110例患者共计12种证候,包含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1个。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肝郁、气滞为基本要素,虚性证候要素中以肾虚、脾虚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 >气滞 >湿热 >肾虚 >痰湿 >脾虚 >血瘀 >心虚 >气虚 >阴虚 >阳虚。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多以实证为主,后期为虚实夹杂证,肾虚肝郁、痰湿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课证融合"教学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教育的热门话题,在充分了解"课证融合"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新文科理念,探索会计学专业实施"课证融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偏离、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和缺乏专业型教师资源等。因此,基于新文科背景下,应该校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型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课证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微型积证理论的角度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1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5型,分析各证型与性别、年龄、内膜-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 气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痰瘀互结证年龄最大(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以及阴虚痰瘀互结证的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大小均高于其他中医证型(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瘀相关,气虚痰瘀互结证与阴虚痰瘀互结证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年龄及内膜-中层厚度、内膜斑块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肺癌病位证素的分布特点,为肺癌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搜集整理98例肺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进行系统辨证,提取病位证素,结合患者血液检测指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运用频数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肺癌常见病位证素分布依次为:肺、心、肝、脾、胃、肾。其中以肺、心多见,病位肺证素出现的频数较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对肺癌的病位证素无明显影响(P>0.05)。肺癌证素与血液检测指标的关系:血红蛋白的下降是病位在肺的危险因素(OR值=14>1)。结论 肺癌的主要病位证素为肺、心,从肺、心论治肺癌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血红蛋白的降低,越容易出现肺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着重介绍禽霍乱,鸡哮喘和禽腿灰瘤病的实验研究,临证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与西医学在学科来源理论体系诊断思维治疗模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但两者治疗对象与 治疗目的是统一的这就为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笔者认为要实现将宏观中医证候与微观基因组 学完美交叉必须在深刻体会中西医差异的基础上做到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经验与实验的统一治人与治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但是由于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各种辨证方法很难"求同存异",对于"证本质"的研究很难"以偏概全",临床惯用辨病论治替代辨证论治等弊端,限制了中医辨证学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朱文锋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证素辨证体系,该体系通过全面收集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常见证候,并使之规范化和数量化,明确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大基本辨证要素。证素辨证思想体系是发展数字中医药的基础,是沟通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理论。本文结合证素辨证体系思想,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术后病机规律及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胃癌术后患者中医症状调查表》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采集数据,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胃癌术后症状及舌脉象条目共55条,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结论 运用前瞻性调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学在阐明疾病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对冠心病遗传基因甲基化和磁场干预研究、冠心病血瘀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磁场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出发,探讨内外界环境磁场与冠心病血瘀证的表观遗传学之间的相关可能性机制。为从基因表达-内部表型-疾病模式-磁场干预的系统生物学角度出发进行个体化差异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肺癌病性证素的分布特点,为肺癌中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运用"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进行系统辨证,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病性证素及血液检测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肺癌病性证素以阴虚、气虚、饮、痰多见,不同病性证素分级以I、II级较常见。红细胞下降是血虚的危险因素(OR值=2.97>1),CA125降低是血瘀的危险因素(OR值=10.908>1),CEA降低是血瘀形成的抑制因素(OR值=0.267<1),红细胞减少是痰、热病理变化形成的抑制因素(OR值=0.412、0.295<1),CA125降低是饮形成的抑制因素(OR值=0.376<1)。结论 肺癌的病性证素以虚性证素为主,虚实夹杂,其中虚性病性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实性病性证素主要为痰、热、饮及寒;随着红细胞的减少程度的增加,越容易出现血虚证素的病理变化,去越不容易出现痰、热证素的病理变化;CA125降低可能加速血瘀、减慢饮病理变化的形成;CEA的降低可能减慢血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micro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并能以特定的方式与靶基因结合,从而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或使其降解。microRNA只有在受到致病因素(如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病理状态下,其表达量才会发生改变,因此microRNA具有成为各种疾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能。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microRNA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microRNA的特性、microRNA与冠心病、microRNA与中医证候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岗课赛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岗课赛证”的逻辑内涵,从依岗定课、重构课程体系、课赛融通、深化教学改革、课证融通、培养核心能力等方面探讨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视角下,探索了食品专业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轻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湿热蕴结证与肝郁脾虚证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级、肝脏硬度值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轻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蕴结证组和肝郁脾虚证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按1:1匹配后,比较两组间肝组织纤维化分级、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 (1)倾向得分匹配后,共纳入116例轻度CHB,分为湿热蕴结证和肝郁脾虚证组,各58例,两组间临床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9.7%(104/116)轻型CHB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级为S0-2,湿热蕴结证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重于肝郁脾虚证(P<0.05);(3)湿热蕴结证组肝硬度值(LSM)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P<0.05)。结论 轻型CHB患者病程早期,湿热蕴结证较肝郁脾虚证其纤维化程度重,启动抗病毒治疗时,及时运用中医辨治抗肝纤维化,力求及早延缓、阻断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柴嵩岩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为"阳证、热症、实证",其基本病机为湿热毒邪侵袭冲任血海;在治疗过程中形成了分时论治、分年龄论治、辨证论治等论治方法;基于长期临床经验,将EM辨为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以"解毒热、化湿浊、祛瘀滞、散结聚"为遣方用药原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