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香料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保山香料烟生产区粉虱传双生病毒病,已严重影响到了香料烟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快速检测香料烟植株及田间其它植物如胜红蓟、赛葵及菜豆等、以及病毒介体的带毒情况。对部分样品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表明,感染香料烟双生病毒有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番茄黄曲叶病毒、云南烟草曲茎病毒、烟草曲茎病毒以及云南烟草曲叶病毒等,且一些样品存在复合侵染现象。本研究为掌握病害发生流行的基本规律,监控病害在香料烟上的发生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粉虱传双生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粉虱传双生病毒 (whiteflytramsmitted ,Gemi nivirusWTG)属于双生病毒科 (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 (Begomovirus) ,是单链环状DNA病毒 ,基因组有 2个组份 ,即DNA -A和DNA - β .该属病毒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害多种作物 ,引起烟草、番茄等曲叶病 ,辣椒和甜椒曲叶皱缩病 ,葫芦科植物花叶病等。由于WTG株系变异快 ,易发生突变和重组 ,造成病毒病的突发流行 ,近年来 ,本项目对云南的WTG发生和分布开展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病害调查与样品采集根据…  相似文献   

3.
对侵染云南烟草的粉虱传双生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DNA β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对9份采自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样品中的DNA β分子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9个DNA β都具有典型双生病毒DNA β卫星分子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在互补链上编码1个大小约为118个氨基酸的βC1蛋白,含有1个卫星分子保守区(Satellite conserved region,SCR)和1个A富含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9个分离物的DNA β分子中,7个分离物的DNA β属于TYLCCNV伴随的DNA β分子,1个属于MYVYNV伴随的DNA β分子,2个属于TYLCTHV伴随的DNA β分子,1个属于TbCSV伴随的DNA β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些DNA β卫星分子具有明显的种类和地理分布差异,但没有因寄主和采集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对海南乐东哈密瓜感病植株的4个样品(HA1,HA2,HA3,HA4)进行了PCR检测,其中有3个样品扩增到特异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特异片断大小均为509bp。通过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A1与SLCPHV-[Taiwan],SLCPHV聚类在一个大的分支上,HA3,HA4与SL-CCNV-[Melon],SLCCNV-[Hn61]聚类在一个大的分支上。结果表明,在海南哈密瓜上可能存在不同种的双生病毒的侵染。  相似文献   

5.
2008年侵染江苏省番茄的粉虱传双生病毒发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底在江苏省兴化市保护地栽培番茄上发生了一种危害异常严重的病毒病,其病原初步鉴定为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WTG),为明确其在江苏省的发生情况及危害程度,2008年作者在省内各地展开调查,共采集病样115份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检测结果表明:2008年该病在南京、苏州、常州、徐州、泰州和盐城等地均有发生,已遍布于苏南、苏中、苏北;与2007年的发生情况相比,呈明显的蔓延态势.对其中17份代表性分离物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的序列之间有着98.2%~100.0%的同源性,BLAST分析显示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同源性最高(超过99.0%). 发生情况及危害程度,2008年作者在省内各地展开调查,共采集病样115份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检测结果表明:2008年该病在南京、苏州、常州、徐州、泰州和盐城等地均有发生,已遍布于苏南、苏中、苏北;与2007年的发生情况相比,呈明显的蔓延态势.对其中17份代表性分离物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 分离物的序列之间有着98.2%~100.0%的同源性,BLAST分析显示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番茄烟粉虱传双生病毒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双生病毒,根据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COPR、AV494和COPR、COPL,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从感病的DNA中扩增出了356 bp和570 bp目的片段,而健康植株和抗原材料DNA中无此扩增带,表明上海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属于烟粉虱传双生病毒。  相似文献   

7.
在严重发生番茄曲叶病的田间,发现主要杂草鲤肠表现出叶脉褪绿黄化、叶片皱缩或卷曲等症状,田间病株率达63%;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兼并引物对随机采集的20个鲤肠病样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从这些病样中均能扩增出1条356 bp的特异片段;室内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鲤肠分离物可以侵染番茄而引起曲叶症状。因此,鲤肠可能是广东番茄曲叶病毒的自然中间寄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研究侵染广西番茄的双生病毒种类、分布及复合侵染情况,为广西番茄育种及抗病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11年起,对引起广西番茄曲叶病的双生病毒进行调查、鉴定,并采集疑似双生病毒侵染的番茄样品189份,提取样品总DNA,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挑选部分阳性样品的PCR产物,纯化后连接至克隆载体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已报道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时选取不同地区的各病毒分离物进行全序列扩增和测定,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研究其进化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通过PCR检测发现,189份番茄样品中139份为阳性样品,阳性检出率为73.54%.挑选具代表性的番茄样品进行测序比对分析,发现引起广西番茄曲叶病的双生病毒有4种:中国番茄曲叶病毒、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且样品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存在7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复合侵染现象;共获得47个各病毒分离物的病毒全长基因组序列.通过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发现,各病毒分离物按地域处于不同的分支,表现较丰富的遗传进化关系.[结论]侵染广西番茄的双生病毒有4种,广泛分布于广西主要的番茄种植区,且病毒的侵染多为复合侵染.侵染广西番茄的双生病毒具地域分布性.  相似文献   

9.
Begomovirus病毒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已成为植物病毒最具破坏力的种群,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集约化及其传播介体——粉虱种群的增加。综合前人的研究,报道了Begomovirus病毒在其进化、危害及对其控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0.
警惕广东番茄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病的发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PCR技术,在广东部分菜区的番茄上首次检测到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番茄上烟粉虱传双生病毒PCR扩增的特异片段与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烟粉虱传双生病毒DNA序列同源率仅为73.0%~81.5%,说明广东番茄上烟粉虱传双生病毒与其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红叶甜菜的茎尖外植体在含有BA15.0 mg.L-1的MS培养基上生长约45 d时,在膨大叶片的边缘可见不定芽的直接产生。石蜡切片观察结果显示,该过程为典型的器官发生途径。将不定芽切割后在相同配方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绝大部分组培苗表现出和野生型一致的表型,呈莲座叶;个别组培苗的茎伸长,呈螺旋叶序。HPLC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培苗和茎伸长组培苗的内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河西地区菜豆病毒病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采集自甘肃省河西地区表现病毒病症状的菜豆病株叶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鉴定出苜蓿花叶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菜叶普通花叶病毒、黑眼豇豆花叶病毒4种病毒.对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表明:该地区菜豆病毒病的发生以苜蓿花叶病毒、黑眼豇豆花叶病毒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复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13.
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夏枯草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的积累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不同器官不同时期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夏枯草根、茎、叶和花中均有分布,但含量不同;总黄酮在叶中含量最高,齐墩果酸在根中含量最高;熊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花中含量最高。总黄酮、熊果酸、齐墩果酸、迷迭香酸和咖啡酸在同一器官不同生长时期含量不同。研究认为夏枯草根、茎、叶、花中都分布有药用成分,可全草入药,并且在终花期至果实成熟期各部位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可在此期间采收。  相似文献   

14.
The vadety Aifeng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dal,and the stem diameter,plant height,the number of leaves and yield of P.vulgaris under three ways of ridge culture (bedding,high ridge and M ridge) were observed and dete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idge culture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em diameter,plant height,the number of leaves and yield under M ridge cultur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bedding and high ridge.  相似文献   

15.
大豆疫霉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ITS4分别获得了大豆疫霉(Phytophthorasojae)和辣椒疫霉(P.capsici)的ITS序列,通过获得序列设计了大豆疫霉的特异性引物PS1和PS2,并建立了分子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大豆疫霉(P.sojae)菌丝体和土壤中卵孢子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10-5ng/μL和每克土壤0.05个卵孢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影响山杏下胚轴再生的有关因素,首次获得了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经15d的暗培养,山杏下胚轴切段在附加TDZ2mg/L+NAA0.5mg/L的改良MS培养基(1/2NH4NO3)上,愈伤组织诱导率(100%)和再生频率(37.5%)均最高,细胞分裂素用TDZ效果优于6-BA,再生获得的不定芽在改良MS+IBA0.2mg/L培养基上生根率为75.8%。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快速鉴定玉米南方锈病菌和玉米普通锈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有助于玉米锈病的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控,利用真菌ITS通用引物分别对采自海南、河南、吉林的玉米锈病菌样品进行了rDNA-ITS区克隆和测序分析(GenBank登录号为:HM452902,HQ154021~HQ154038),并根据其变异区段序列分别设计了病原菌检测特异性引物。结果表明:设计的检测引物具有较高的种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在普通PCR体系中可检测到南方锈病菌和普通锈病菌的锈病菌DNA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0和1pg/μL。本研究建立的检测体系对2种玉米锈病菌的快速分子鉴定及病害早期预警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生长解析的方法研究了矮生菜豆生长发育的规律。结果表明矮生菜豆的比生长率在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比生长率的极大值是在播种后的第2~3周,在果实发育盛期出现第二个峰值,在花芽分化期和现蕾开花期出现低谷。表示单位叶重同化能力的ULWR及全氮、全碳比吸收率的变化趋势与比生长率的变化相似。各器官的碳、氮比在花芽分化前的第3周均出现一个高峰。对生长解析的发展做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