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概述AMT车辆起步的离合器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MT)是车辆自动变速器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自动变速器 ,使用AMT的车辆的离合器控制是自动变速传动系的重要控制内容 ,车辆起步时的离合器控制是其控制的难点。本文给出该类控制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说明现代控制方法在离合器控制过程中的应用及特点 ,并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换挡品质和系统鲁棒性,提出一种应用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的AMT方案。设计了直接驱动装置的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针对直接驱动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具有自增力和提高换挡系统鲁棒性功能的增力式同步器,参考实车的相关参数,研制了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的原理性样机,完成了技术方案可行性与功能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追求的换挡品质相同时,直驱自增力换挡系统同步阶段需要驱动装置提供的最大瞬时驱动力较小,降低了换挡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当增力斜面角θ=116°时,增力式同步器的力放大系数nF约为1.54,实现了换挡系统放大驱动装置输出力和提高换挡系统鲁棒性的功能,为缩小驱动装置体积和降低换挡控制系统设计难度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汽车用自动变速器有AMT、CVT、DCT等几种形式,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了解变速器的发展,有助于读者对我们国家汽车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4.
以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为研究对象,引入模糊控制技术,将经验知识和数学过程结合起来,根据专家经验建立模糊控制规则,依据自动变速器的实际工况确定输入和输出参数,并对输入量进行模糊化和模糊推理,对输出量进行解模得到模糊控制表,以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决策控制.最后进行模糊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对于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运行工况均具有较理想的换挡品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机械化》2012,(4):215-215
目前,市场上自动挡的车型大致有AT、AMT、CVT、DSG(DCT)等几种型式。AT自动变速器作为自动挡变速器其中一种,由于应用最为广泛,一度成为自动挡变速器代名词。AMT指的是机械式自动变速器,CVT是无级变速器,DSG为双离合变速器。AT是指液力自动变速器,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的自动变速器,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我们以AT为例,看看这套精密的机器日常使用起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AMT在几种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CVT、AMT)中AMT的性价比最高,是一种先进的电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产业。AMT系统属于车辆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动力驱动系统,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系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模糊巡航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车辆的巡航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模糊逻辑方法设计巡航控制算法,并将控制程序直接嵌入到AMT的主控程序中。对巡航控制的功能、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通过测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AMT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AMT故障在线自诊断方法。根据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结构,在不增加系统硬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种可以获取的信号,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故障树方法相结合,从而对AMT系统的大部分故障实现在线诊断。  相似文献   

9.
自动变速器模糊换挡及其控制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的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为研究对象,引入模糊控制技术,将经验知识和数学过程结合起来,根据专家经验建立模糊控制规则,依据自动变速器的实际工况确定输入和输出参数,并对输入量进行模糊化和模糊推理,对输出量进行解模得到模糊控制表,以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决策控制。最后进行模糊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对于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运行工况均具有较理想的换挡品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图解方法应用到AMT的经济性换挡规律中,从燃油经济性角度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仿真手段,通过对比AMT和MT的燃油经济性,阐释了AMT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机理.AMT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出色表现,为推广普及AMT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AMT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3种型式的自动变速系统及其特点,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AMT的优点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综合论述了我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MT产品的必要性和意义。根据世界重型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开发商品化、系列化AMT产品的时机已经成熟,预测了AMT在我国重型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品质并缩短换挡过程动力中断时间,提出了一种电磁直线执行器直接驱动的AMT换挡机构。换挡机构运动总质量为1.37 kg,较传统全电式AMT换挡机构总质量(约1.78 kg)降低23%。对换挡过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并在换挡过程数学模型和AMT试验台架基础上,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换挡机构换挡过程中无选挡操作,可实现挡位切换时退、进挡同时进行的功能,转速差为500 r/min、转动惯量为0.03 kg·m2,换挡时3挡至4挡的换挡时间约为120 ms,提升了AMT的换挡品质,且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研究表明,电磁直线执行器直接驱动的AMT换挡机构可实现自动换挡功能。  相似文献   

13.
重型车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SPACE为控制器设计了重型车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MT),按照V模式开发流程进行了硬件设计,控制软件代码自动生成,整车标定与测试.在12挡手动变速重型载货汽车平台上,设计了AMT液压控制系统、换挡执行机构和离合器自动控制系统,确定了系统控制策略,完成了控制软件设计,进行了实车标定与控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ACE的重型车辆AMT系统控制性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控制软件开发与实车参数标定、调试容易,可减少控制系统在设计、开发、试验到定型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加快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14.
拖拉机AMT换挡规律求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应用图解法和解析法对拖拉机AMT自动换挡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编制了计算机求解程序,并作出了泰山-25型拖拉机的部分换挡规律曲线。这些方法为拖拉机AMT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性换挡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拖拉机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品质,减少驾驶员劳动强度,以换挡过程的冲击度作为换挡品质的主要衡量参数,设计了自动变速器的电-液执行机构,拖拉机自动变速器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的冲击度最大值发生在离合器完全接合时刻,为4.76m/s3,小于我国的推荐值17.64m/s3,所设计的电-液执行机构及其模糊控制方法能够改善换挡品质,对于拖拉机自动换挡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N总线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综合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之间相互通信的必要性作了阐述 ,并对通信的总线——控制器局域网 (CAN)的特点及通信协议进行了分析。在确定双方通信的信息及信息优先权后 ,对发动机与离合器的综合控制进行了研究 ,并给出台架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汽车液力变矩器与AMT共同工作时的换挡规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发动机输出特性和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找出了二者合理匹配时共同工作点及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计算出各节气门开度不同的车速和不同挡位下的驱动力,建立了液力变矩器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共同工作时换挡规律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进行数字仿真,确立了最大效率时液力变矩器与AMT共同工作时的换挡规律并进行了冲击度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