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明确新鲜和腐熟水稻、油菜秸秆对酸性水稻土的改良和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提升效果。将占干土质量2%的4种秸秆与酸性水稻土混合,然后进行室内培养试验,并在培养0、30、60、90 d进行取样,测定培养试验前后土壤pH值、有机碳(SOC)含量和腐殖质各组分含量。随着培养的进行,4种秸秆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酸性水稻土的pH值和SOC含量,添加腐熟水稻秸秆和腐熟油菜秸秆对酸性水稻土pH值、SOC含量提升效果显著。与0 d相比,在培养结束后,添加4种秸秆均使酸性水稻土中胡敏酸(HA)含量、富里酸(FA)含量、胡富比(HA/FA)和PQ值不同程度的增加,促进酸性水稻土中HA形成、FA向HA转换。腐熟水稻秸秆的添加对HA形成、HM矿化分解的促进效果最佳,使酸性水稻土中HA/FA和PQ值分别达到最高,腐殖化程度加深,有利于HA分子向简单化方向发展。新鲜水稻秸秆的添加在促进酸性水稻土中FA向HA转化、HM矿化分解的效果最小。腐熟油菜秸秆对改良酸性水稻土,增加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提升土壤腐殖质品质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不同种植年限水稻土酸缓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6,(2):56-61
种植水稻是盐碱地区改良土壤的一种有效方式,而选取p H值较低的水稻苗床土已经成为盐碱地区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水稻土进行理化性质、水溶性盐基离子和酸缓冲性能的测定,确定影响盐渍水稻土酸缓冲性的主要因素,寻找水稻育苗土可利用资源。结果表明:西部不同种植年限盐渍水稻土的酸缓冲容量表现为:种植60年(壤质黏土)50年(壤质黏土)35年(壤质黏土)45年(壤质黏土)20年(壤质黏土)45年(黏土)25年(黏土),酸缓冲性主要受土壤碳酸盐、土壤黏粒及土壤碱化度的影响,种植50年和60年水稻的壤质粘土酸缓冲性较弱,易于调酸,可以考虑作为苗床土的供选资源。  相似文献   

3.
土娄土和黄绵土长期施肥的腐殖质组分及其与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4个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对Lou土和黄绵土在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条件下腐殖质组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Lou土和黄绵土腐殖质均以胡敏素含量为主,胡敏酸次之,富里酸最少,长期施用有机肥式配施化肥,可促进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积累,提高HA/FA比值,长期施用化肥可增加土壤胡敏素和胡敏酸的含量,HA/FA比值亦得到提高,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碱解氮和pH值与胡敏酸和富里酸关系最为密切,而全氮和速效  相似文献   

4.
几种利用方式下酸性硫酸盐土的环境风险及其连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利用方式下酸性硫酸盐土酸形态和铝形态的结构特征,分析了硫形态与酸形态、酸形态与铝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酸性硫酸盐土的不同利用类型中,土壤酸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鱼塘塘基、荒稻田>稻田>荒旱地>改良稻田>蔗田>红树林迹地;活性铝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荒旱地>鱼塘塘基、荒稻田>稻田>改良稻田>蔗田>红树林迹地。土壤酸度和铝形态含量的层间差异较为显著,多数随深度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酸性硫酸盐土中的硫形态—酸—铝形态之间有明显的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5.
测土配方施肥是当前农业土肥的中心工作,通过测土施肥,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需要;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测土施肥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实用性、公益性工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近年来,我们在省土肥站和市农经局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测土配方施肥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腐殖酸对污染土壤中镉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以腐殖酸的两组分—富里酸、胡敏酸为材料,研究其对水稻土镉溶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两种有机物对水稻土镉的解析影响强弱为富里酸>胡敏酸。富里酸能显著促进污染土中镉的解吸,提高土壤镉的有效性;胡敏酸却显著降低污染土中镉的溶出。富里酸、胡敏酸与土壤镉的提取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1、定植及植后第一年管理 (1)改良土壤 对耕作层较浅(20厘米),底层为粘性酸白烂泥土或红壤的土壤,在种植葡萄前,最好先做土壤改良.其中,以烟冲灰改良最好,既经济,效果也好.  相似文献   

8.
客土改良铜尾矿对香根草生理特征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客土改良方式对尾矿修复的效果,将香根草盆栽试验分别在尾矿掺土(掺土10%和20%)和覆土(覆土5 cm和10 cm)改良条件下进行,并对改良后基质的性质以及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客土加入铜尾矿后,提高了基质营养元素含量,降低了有效态重金属含量(Mn、Cu、Zn、Cd和Pb),改善了铜尾矿基质环境。客土改良后,香根草生物量和光合色素含量都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覆土10 cm对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同时,4种改良方式都能降低植物体中MDA含量和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有效缓解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两种掺土改良处理对香根草体内重金属含量没有较大影响,覆土改良促进了植物根对重金属的吸收,香根草根部Mn、Cu、Zn、Cd和Pb含量在覆土10 cm处理中分别比对照(不加土壤的铜尾矿)增加104.71%、47.47%、103.13%、61.54%和47.82%,掺土改良不改变香根草体内重金属的转运特征,香根草仍将重金属积累在根部以维持较高的重金属抗性,覆土改良可以增加香根草根部重金属的富集,有效固定尾矿中的重金属。研究表明,客土改良方式能够有效改善铜尾矿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缓解重金属胁迫。  相似文献   

9.
土壤调理剂对日光温室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结果析表明: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宁夏灌淤土日光温室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效养分,降低pH0.08;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高外观品质,增加产量7.9%。  相似文献   

10.
贵阳煤矸石土酸性改良与耐性植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酸性改良物质对贵阳煤矸石土的改良效果,筛选耐性植物,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种本土植物在煤矸石土的生长状况和改良剂对煤矸石土酸性改良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燕麦草和白花草木樨在煤矸石土能生长,但长势差;用石灰石粉和熟石灰改良煤矸石土后,燕麦草生长良好.说明,煤矸石土可用石灰石粉改良,再种植燕麦草和白花草木樨进行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11.
阿荣旗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调查数据,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耕地地力评价,对耕地地力进行分等定级,分析各等级耕地的分布、面积、生产潜力、主要障碍因素、利用方向、改良措施,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发展无公害农业、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改良利用土壤和促进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沈泰宇  邢书香 《河南农业》2016,(11):137-138
通过含水率试验,土粒比质量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自由膨胀率试验,对邯郸膨胀土进行基本物理性质测定:邯郸膨胀土自由膨胀率高达130%,属于强性膨胀土;塑性指数为34.54,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矿物。基于双电子层理论,利用阳离子交换作用,使用不同浓度的石灰(CaO)、氯化钾(KCl)溶液对膨胀土进行浸泡改良处理。自由膨胀率试验结果表明改良效果明显:10%KCl溶液可将自由膨胀率降低至32%,5%石灰溶液可将自由膨胀率降低至34%,都低于40%。上述提出的化学改良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试验的验证,可以为今后工程建设中膨胀土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天然脂肪酸类物质对温室连作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和田间苗床试验研究了天然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和油酸对连作土壤环境下黄瓜、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就棕榈酸和油酸的抑菌性作了测定.盆栽试验包括对照(不添加任何脂肪酸)、低量处理(2 g棕榈酸·kg-1±2 mL油酸·kg-1土)和高量处理(4 g棕榈酸·kg-1±4 mL油酸·kg-1土).苗床试验包括对照(不添加任何脂肪酸)和处理(60g棕榈酸·m-2±60 mL油酸·m-2土).结果表明,添加油酸、棕榈酸可促进植株的生长,有利于壮苗的形成.盆栽试验中,油酸和棕榈酸高量处理对幼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植株茎粗、生物量、侧根数、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较对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番茄幼苗的矿质养分含量表现为处理条件下,植株地上部的钾含量显著升高和整株钠含量的显著降低.田间苗床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脂肪酸类物质能够促进幼苗生长.抑菌性测定结果表明,棕榈酸有显著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作用.本试验表明在与其他措施相结合的基础上.天然脂肪酸物质将在苗床育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张君媚 《浙江农业科学》2014,1(10):1534-1536
庆元县山地资源丰富,近年来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重要产业之一。蔬菜地土壤质量直接影响蔬菜产品产量与质量。本文对庆元县高山蔬菜发展现状进行评述,重点评价庆元县高山蔬菜耕地地力,并据此提出酸土改良、测土控氮、增施钾肥、注重微量元素施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酸土改良剂对玉米生长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酸土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酸性土改良剂对土壤改良效果及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酸性土壤施用改良剂后均获得增产,其中以酸土调理剂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3.2%,其次是钙镁磷肥、石灰、硅钙肥,分别比对照增产8.99%、8.72%、7.43%。同时酸性土施用土壤改良剂后pH值也有一定的变化,其中以石灰粉处理提高幅度最大,与对照相比pH值提高了0.35,其次为酸性土调理剂处理、钙镁磷肥处理和硅钙肥处理,pH值分别提高了0.29、0.28和0.25。说明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与增产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品种与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主要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品种和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改良水稻土(加入10%稻壳)和水稻土中种植4种烤烟品种,对各处理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各品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综合农艺性状好于其在水稻土中的,其各项经济性状都比其在水稻土中的对应经济性状高。在改良水稻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9601,在水稻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云烟87。品种与土壤互作效应显著。不同品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原烟外观质量总体好于其在水稻土中的。改良水稻土中各品种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各品种间相差不大,水稻土中各品种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品种和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川西名山县处于同一地形序列上的漂洗水稻土、黄壤和酸性紫色土3种主要茶园土壤0~2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于春、夏、秋3个季节采样,对土壤pH、交换性酸含量、水解性酸含量、酸碱缓冲能力及石灰需要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3种茶园土壤pH均低于4.5,不适于无公害茶叶生产。交换性酸均以交换性铝为主,交换性铝含量和交换性酸含量均以漂洗水稻土的最低。水解性总酸度表现为酸性紫色土显著高于漂洗水稻土,酸性紫色土和漂洗水稻土的水解性总酸度与黄壤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漂洗水稻土以非交换性酸为主,黄壤和酸性紫色土以交换性酸为主。2 3种茶园土壤交换性氢含量、交换性铝含量、交换性酸含量和水解性总酸度等指标由于地形条件、气候特征、茶树生物学特性和人类活动等影响而总体上呈夏季低于春(秋)季的趋势变化。3 3种茶园土壤的酸碱缓冲曲线均呈"S"型,但土壤缓冲容量有差异,表现为酸性紫色土、黄壤、漂洗水稻土的缓冲能力依次减小。4 3种茶园土壤必须进行改良,但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的石灰需要量有较大差异,建议将氯化钙交换–氢氧化钙滴定法得出的石灰需要量结合田间试验进行校正;若调节至同一pH,漂洗水稻土的石灰需要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澄迈县及类似地区水稻土养分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114个水稻土样品进行土壤养分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澄迈县水稻土平均pH值为4.75,酸性强度大,有7.02%的水稻土有机质缺乏;有效磷缺乏的水稻土占比为41.23%,土壤交换性镁缺乏和丰富并存,铁、锰、铜和锌有效含量较丰富,有效硼缺乏严重;土壤交换性钙和镁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811,土壤pH与土壤有效硫含量的极显著负相关系数达0.323。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应采取调酸改良、稳定氮和钾肥用量、补充微量元素硼、平衡施用磷的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水稻土综合生产潜力,实现澄迈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多年来设施种植业土壤退化问题,介绍在台安县已推广使用并有良好改良效果的先进技术,即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使用垄鑫消毒剂,可有效改良土壤,宜在设施种植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堆肥对猪粪中Cu Zn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Zn制剂等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导致猪粪中高浓度Cu、Zn的残留,给土壤环境造成潜在污染风险.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猪粪及其堆肥在菜园土和矿山土中Cu、Zn的形态分布特征,探讨了堆肥对猪粪中Cu、Zn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经过堆腐后,Cu的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分别降低9.2%和17.2%,Zn分别降低了17.4%和29.1%,而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u、Zn比例增加,并且主要以町氧化态形式存在.施加猪粪或猪粪堆肥后,菜园土中的Zn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分别占到总量的45%左右和25%~43%,在矿山土中残渣态Zn显著高于其他3种形态,但两种土壤中残渣态及可氧化态Zn有向酸可提取态及可还原态转化的趋势,并且经过堆腐的猪粪会更加促进Zn从残渣态向其他形态转变;而猪粪堆肥中的Cu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却明显高于未经堆腐的猪粪,无论在矿山土还是菜园土处理中,施入猪粪堆肥的土壤中残渣态和可氧化态Cu的比例显著高于施用未经堆腐猪粪的处理.这表明,猪粪经过堆肥化处理对cu的稳定化具有明显作用,可以降低其土壤污染风险,但是对猪粪中Zn的作用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