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筹)主办,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文化发展专家座谈会暨GIAHS中国项目专家委员会2011年度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22日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举行。 相似文献
10.
实施旅游开发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刍议——兼论安徽省典型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创造并传承利用至今的活态农业生产系统,具有杰出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美学价值,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鉴于它在功能与价值上的稀缺性和示范性,国际和国内相关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相应的抢救性发掘和试点保护行动,安徽省内的两项典型遗产项目成为其保护对象。遗产自身具有的旅游吸引物属性,使其易于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相结合,并且基于合理保护原则之上的适度旅游开发,是学界公认的实施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为安徽省典型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及历史价值的重要性,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健全管理和利用的体制机制、提升文化内涵,激发文化创造力等。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挖掘与保护提供建议和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位于江苏省兴化市的垛田农业系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宝贵农业文化遗产,当地通过旅游开发的形式实现对垛田农业系统的动态保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重新发掘垛田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从而加强了人与垛田之间的联系。但当前的旅游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旅游开发与农业遗产保护目标之间的契合度不高。在对垛田开发的过程中,应当站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更高层面,把旅游开发的盈利目的与保护垛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江西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地理标志保护是农产品和食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江西省茶类资源现有4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本文分析了江西省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建议:(1)深入研究名茶地理标志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特征;(2)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同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3)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与农业品牌类遗产,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茶类品牌;(4)挖掘与整理与茶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江西省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将"庐山云雾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 IAHS)项目;(6)结合庐山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系统保护庐山云雾茶的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文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1):1-6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悠久的农业文明创造了一批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土地利用系统,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开展。本文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及其项目进展,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在促进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最后从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两个角度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世界遗产类型,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它最早起源于欧洲学者对遗产地的分类[1],主要是指历史悠久、结构复杂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耕作方式。这些农业系统不同于现代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一无二的传统价值。由于现代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保护视角的西北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新疆南疆绿洲农业系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复合遗产,在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时,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动态保护的目的。南疆绿洲农业文化遗产因其具有生态和文化的独特性,在开发时应采取"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和"双核辐射式"的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应对全球农业环境问题、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危机,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2005年,浙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自此也开始了中国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笔者在全面梳理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过去10多年来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成果,认为现阶段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为价值挖掘与多功能拓展开发、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2个方面;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有许多的争论,但这些争论促进了对这种新型遗产的认识;农业文化遗产内部的可持续机制赋予了它价值多样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凸显了保护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主要有2种途径,即在其多功能价值认识基础上的多功能农业发展,包括高品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生态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以及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为进行动态性和适应性管理与保护,“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和法律保障管理办法的建立必不可少。虽然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相较其他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仍需要在资源普查与价值评估、系统演化特征与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在体制与机制建设、动态保护范式与典型模式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并注意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