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增长的必然规律,我国各地区正在全球和国内价值链上调整产业分工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为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又在发展民生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各级政府应转变产业发展思路,配套出台培训与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并将现代农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新领域,使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紧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  相似文献   

2.
刘万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64-8766
分析了产业转型三大任务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的倒逼机制的形成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深化了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倒逼机制的内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出产业转型需要宏观领导,而政府应该倡导企业推行现代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以人力资本为视角,选取3402个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样本,考察其先赋人力资本因素(性别、年龄)、自致人力资本因素(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参与培训时间、累计打工时间)对其就业转型的影响。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接受培训时间4方面要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的实现影响显著,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越高、拥有技能水平越高、接受职业培训时间越长的农民工就业转型实现比例越高,性别、累计打工时间对农民工就业转型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受国内这几年经济发展环境和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的影响,农民工回流特点更加明显和聚集。针对农民工回流潮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结合国内外理论与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民工回流的背景与成因简要剖析,探讨了农民工回流与农村养老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及相互影响,为农民工回流之下的农村养老状况寻求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乡村"人口、土地利用、产业"3要素转型空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了解单要素转型加速的核心影响因素对乡村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从"人口、土地利用、产业"测算重庆市渝北区近郊2镇2010年与2017年乡村转型度,对比3要素对乡村转型度贡献率,分别得到3要素转型优势区域(A区、B区、C区);并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及经济条件3方面选取6个影响因素,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各因素对3要素转型度及转型优势区决定力大小.结果显示:①研究区人口转型特征明显,产业次之,土地利用转型最差,各转型优势区村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A区、B区、C区;②影响因素探测显示,农村耕地数量、农村经济总收入、坡度、到主要交通干道距离分别是影响近郊区乡村"人口、土地利用、产业"转型加速的主要因素.统筹不同区位乡村发展速度、稳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保护农村耕地数量、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近郊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綦江区是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地。綦江区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但现有农民工的技能、经验、知识结构与产业升级后的职位要求越来越不相匹配。针对问题,政府要做好农民工就业政策引导,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因地制宜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等应对解决。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正在给城市带来深刻的变化,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容量有限。影响城市吸纳农民工经济子系统中,本文选择经济系统中产业、劳动力、消费等因素,通过分析因素的内涵及关系,构建了城市吸纳农民工的经济系统,从系统学角度分析了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各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但衡量其就业转型的指标体系研究非常少见。因此,从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民工就业转型以及产业升级转型三者之间有机互动的良性机制为研究背景,通过阐释和总结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的概念、现状和特点,尝试构建由微观指标、就业指标、宏观指标3个维度的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以及1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指标体系,并分别对各层级指标进行解释说明。该体系旨在为改善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为后续的量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产物,同时,也是向工人阶级过渡的新产业队伍.把农民工纳入整个社会体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湘阴县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维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工收入差异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状况、技能、企业性质和工作地对于农民工收入差异的影响是显著的,而学历和从事产业对农民工收入差异影响并不明显。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型社会群体。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磨炼,农民工从整体上已具备中国产业工人的基本特征,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大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大力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深度转化,从本质与表征上将农民工融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  相似文献   

12.
13.
袁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117-9119
基于对珠三角地区东莞、珠海、惠州3市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工性文化的独特特征:他们已脱离了传统生殖功能观,将性与爱联系在一起;对性行为的结果有担忧,但对性病的担忧较少,且呈现年龄差异;他们在日常中对性语言的使用较为宽容,但对性越轨行为的宽容局限于婚姻;他们不排斥商业性行为,其性规范体现出了较为宽松特点,且具有群体传染性,通过群体压力稳固化。这要求全社会加强对农民工的关爱,营造一个宽松的性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现代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现代化不仅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更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概述了农民工现代化的涵义,分析了农民工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民工现代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小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02-3804
当前农民工问题再次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注,这是一种进步的倾向。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基本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农民工的重新认识问题。初步的研究发现,对农民工的认识存在名称、内涵与外延、特征4大误区。  相似文献   

16.
以休闲养生保健为设计目标,以"忆江南"为设计理念,通过对常熟总工会工人疗养院内庭院、主入口区、私密小庭院、沿河滨水带等区域进行景观设计,营造了一处既能满足人们的休闲度假、保健养生的现代疗养院景观环境,又能够彰显疗养院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的江南现代园林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17.
陈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66-20768
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态度的现状及原因,得到应不断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提高农民工素质等启示。  相似文献   

18.
思维品质作为人的心理与精神活动中的一种素养,其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思想教育的效果。本文以辩证的观点着力阐述了思维的作用,以及思想工作者对思维的运用和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周悦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95-9196,9199
基于对武汉市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个人就业意愿和工作待遇因素主要影响了农民工就业状况.因此提出加强农民工宣传教育、完善政府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工业化的过程中,这为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契机。然而农民进城打工与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的含义完全不同。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进城,但是真正在城市落地生根的人数有限,这与城市化目标存在偏差。农民工能否顺利地实现城市化,直接关系到城市化的质量和能否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本文从个体素质、社会关系、政策及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向市民角色转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转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