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洛阳市饲草饲料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肉羊养殖,养殖模式有养殖合作社等4种养殖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四种养殖模式中的利与弊,得到结论:肉羊养殖合作社模式是适合养殖户参加,适合洛阳市肉羊养殖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效益的肉羊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的市场需求量逐渐的增大,同时养羊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升.为此,应该扩大肉羊养殖规模,不断研制出最新的养殖技术,为促进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掌握肃州区肉羊规模养殖情况,探索一条适宜肃州区实际的肉羊养殖模式,为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区肉羊养殖情况、羊群结构、品种改良、生产模式及养殖投入、收入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对养羊的适度规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相关专家,于2004年9月23日对辽宁省朝阳市畜牧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共同完成的“农牧交错带肉羊产业化开发与生态恢复模式研究应用”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系统研究应用了肉羊产业化开发和生态恢复技术体系与模式,对推动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重建、实现养羊业由传统粗放型向优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安定区政府提出了走"种草—建圈—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并形成了综合性生态循环经济链。为了更好地走生态循环经济之路,笔者开展了以肉羊生产为核心的生态循环模式追踪调查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采用生态养殖技术饲养4只以上繁殖母羊的农户,较传统养殖方式,每年户均增加4060.5元以上的收入;每只繁殖母羊年可多产活羔羊0.6只,增加收入226.4元;每只育肥羔羊可提前20d出栏,增加收入30元;在冬季前后5个月,每只存栏羊日均可节省饲料0.06kg。每户饲养4只母羊,存栏15只羊,为农区全舍饲方式最佳生态循环生产模式饲养量。该模式在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基础上,还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省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为全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1990年相比,1996年全省出栏肉猪增长90%,出栏肉牛增长了6倍,出栏肉羊增长2.4倍,肉类总产量增长1倍;畜牧业产值增长了88%,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6%提  相似文献   

7.
8.
肉羊高效养殖技术是在传统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发展和改良而来。本文从品种的筛选、场址的选择、圈舍的建设、饲养的管理、母羊繁殖性能的提升、羔羊育肥时间的缩短、疾病的预防等方面简述了肉羊高效养殖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规模越发庞大,发展质量越来越高,饲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牛羊等养殖产业,传统的仅以放牧方式进行牛羊饲养的方法已经被淘汰。改革养殖方法能够提高牛羊的产出,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肉羊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由过去的放牧养殖向着舍饲养殖、半舍饲养殖转变,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就需要加快肉羊高效养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实现对肉羊品种的有效改良,切实提高肉羊品种的生产特性,以此来增加养殖效益,为推动现代畜牧养殖产业的...  相似文献   

11.
藏羊是青海地区特有的牲畜品种,生活在高海拔气候严寒,生长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但由于青藏高原冬季枯草期漫长,在枯草期内牧草供给缺乏,造成藏羊的体重损失严重,甚至会影响藏羊的正常生长发育,引发藏羊死亡。为进一步验证冬季藏羊补饲的效果,于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5月30日,从青海省达日县的一个藏羊养殖场选择50头2岁的母羊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头,试验组羊群在进行传统放牧养殖的基础上每天补充青干草0.4 kg,混合精饲料0.1 kg,对照组藏羊按照常规放牧方式进行管理,并在试验前、试验中期和试验末期各进行称重,测量增重和增重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冷季节放牧养殖模式下,通过对羊群进行适量的饲料补充能增加机体的营养供给,试验组羊群在试验中期、试验末期的平均增重量分别为2.78、3.64 kg,增重率分别为13.11%、16.32%,而对照组的平均增重量和增重率呈现负相关,由此得出冬季寒冷季节补充适量的饲料有利于藏羊安全越冬,并维持身体膘情。  相似文献   

12.
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牧草生长缓慢、生长期短,草地过牧等因素是导致牧草缺乏,放牧藏羊生长缓慢,出栏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冷季分别对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架子羊开展不同方式的补饲育肥。结果表明,"放牧+精料"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7.47 kg,"放牧+舔砖+干草"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5.97 kg。"放牧+精料+暖棚"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8.26kg;"放牧+舔砖+干草+暖棚"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6.79 kg;"放牧+舔砖+干草+精料+暖棚"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11.6 kg。五个试验组中以有暖棚设施补饲效果最好。说明甘南高寒牧区,暖棚对减少羊只死损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在冬季添加多营养饲料舔砖饲喂育肥羊效果观察,说明在冬季肉羊养殖中适度补饲精料和饲喂营养舔砖,能有效满足饲草枯黄季节,肉羊生长发育所需各种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加快肉羊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为全面推广此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开展粗饲料资源玉米秸秆和苜蓿干草不同比、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料肉羊饲喂试验,观察记录肉羊采食行为。最终得出结论:饲喂全混合颗粒饲料,采食时间缩短30~40 min左右,采食速度提高,增加了采食量;粗饲料比例越高,肉羊饮水次数和饮水时间越长;精饲料比例越高,肉羊排便次数增加;精粗比对肉羊的运动和休息时间没有显著影响。通过观测各指标得出结论:A3B2组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以中环肉羊新品种为例,通过了解、认识及亲自参与培育过程及应用情况研究介绍,掌握其培育方法及相关试验操作,从而提高自己在肉羊养殖中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结果显示,中环肉羊新品种比一般肉羊生长发育快,繁殖水平高,饲料转化率高,肉品质好,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目前,中环肉羊新品种育种核心群已达到1.7万只,培育F1代1.2万只。由此可见,该品种的培育效果显著。通过加速培育进程,以此来提高培育效率。将培育、扩繁更优质的肉羊种质资源,应用推广到当地及周边的市、县,使得农户、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肉羊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牛羊发展潜力省份之一,具有生态环境优良、产业发展基础好、品种资源丰富、饲草种类多样的发展优势,但近年来,贵州省肉羊产业整体发展处于徘徊状态。为探索适合贵州肉羊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适合贵州省肉羊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贵州省肉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古浪县通过龙头企业引进、政策项目扶持、品种引进改良、产业链条延伸、知名品牌打造等措施,肉羊产业发展得到稳步推进,肉羊存栏量稳居全省第一,已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养羊大县。  相似文献   

18.
胚胎冻融技术可使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而达到提高胚胎移植效率的目的,研究和优化胚胎冻融技术对胚胎移植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对胚胎冻融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肉羊产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阐明胚胎冻融技术对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引进无角陶塞特、波德代、萨福克种公羊,与当地河西蒙古羊、小尾寒羊进行杂交,以河西蒙古羊为对照,对6月龄杂交一代羊的肉品质和重金属、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其杂交一代羔羊生产的羊肉,肉色分值在3.50~3.80之间,肉色正常;大理石纹分值在3.15~3.86之间,表明肌间脂肪含量适中;肉品24h后的pH值在5.17~5.84之间,符合鲜肉标准;熟肉率在59.98%~60.92%之间,出品率较高,肉品失水率在18.22%~20.62%之间,保水性能突出;肌纤维直径短,在34.26nm~36.09nm之间,肌肉嫩度剪切力值小,在3.56kg~4.48kg之间,肉质柔嫩;肉品中重金属铅、砷、汞、镉含量分别为0.052 mg/kg、0.067mg/kg、0.000 58mg/kg和0.000 65mg/kg,肉品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分别为0.014 8mg/kg和0.016mg/kg,符合国家无公害羊肉标准。引进优良肉羊品种,杂交改良本地河西蒙古羊和小尾寒羊,高效、健康养殖的肉羊,其肉品质良好,达到了安全、无公害羊肉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同期发情及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在肉羊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改变肉羊产业的生产方式及经济结构,达到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在繁殖及非繁殖季节对内蒙古地区当地杂交羊进行了同期发情及腹腔内窥镜输精处理。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的发情率均在93%以上,差异不显著;对部分具有小尾寒羊血统的杂交羊同期发情处理后的第6天进行手术检查黄体,其排卵率分别为2.45个/只和1.68个/只。在受胎率方面,腹腔内窥镜输精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常规法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