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过瘤胃脂肪对内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5头西杂肉牛分成三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对照组的日粮基础上每天补饲300g和500g过瘤胃脂肪粉,用全收粪去和全收尿法分别测定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补饲过瘤胃脂肪对全消化道OM、NDF、ADF消化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补饲脂肪明显影响全消化道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并随补饲脂肪增加粗脂肪消化率提高,但补饲500g脂肪明显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补饲脂肪明显影响氮的沉积,补饲300g脂肪比不补或补饲500g脂肪有明显高的可消化氮沉积;日粮过瘤胃脂肪补饲对内牛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过瘤胃胆碱对育肥湖羊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40只体质量为(15.05±3.38)kg的湖羊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日粮A)、试验组(日粮B、日粮C、日粮D),每组重复10次,分别饲喂添加0、0.1%、0.2%、0.4%过瘤胃胆碱的日粮,预饲期为7d,试验期为65d.结果表明,4组试验湖羊的体斜长、体高以及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B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日粮A、日粮C、日粮D(P<0.05),4组日粮的料质量比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D的干物质、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A、日粮B、日粮C(P<0.05),日粮D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B和日粮C(P<0.05),但与日粮A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D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日粮C与日粮D的酸性洗涤纤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者显著高于日粮A和日粮B(P<0.05).日粮D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A、日粮B、日粮C(P<0.05),日粮A、日粮B、日粮C的钙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B和日粮D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A,但与日粮C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过瘤胃胆碱对湖羊的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消化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0.4%的添加比例对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消化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谷物日粮对晋南牛瘤胃发酵、养分消化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作物玉米、小麦和高粱作为能量饲料来源,以我省特有牛种晋南牛为研究对象,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结果]玉米组和小麦组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高粱组(P0.05),玉米组和高粱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而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高粱组瘤胃乙酸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组(P0.05),瘤胃丙酸含量则是小麦组显著高于高粱组(P0.05),瘤胃乙丙酸比高粱组最高(P0.05);3组之间血液中血糖、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小麦和高粱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结论]不同谷物日粮饲喂牛后具有各自的营养特性,玉米日粮的饲喂效果优于其它2种谷物日粮,小麦和高粱日粮在牛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中存在互补,两者可以组合应用替代玉米。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用体外法研究日粮补充不同水平叶酸对肉牛产气量、瘤胃发酵和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1.8、3.6、7.2、14.4 mg·kg~(-1)的叶酸,通过体外培养4、8、12、24、48h测定培养液产气量、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态氮(NH_3-N)浓度,以及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体外消化率,分析叶酸对产气量、瘤胃发酵和养分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1)日粮中补充3.6、7.2 mg·kg~(-1)叶酸显著提高了培养液产气量、TVFA浓度、DM和NDF体外消化率(P<0.05),显著降低pH值和NH_3-N浓度(P<0.05);(2)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瘤胃TVFA和NH_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但瘤胃乙酸/丙酸比和各种挥发酸摩尔比无显著变化(P>0.05)。叶酸和时间互作效应对所有测定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补充3.6 mg·kg~(-1)和7.2 mg·kg~(-1)的叶酸可以显著促进瘤胃发酵,提高产气量和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选择体重差异不显著并安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小尾寒羊4只,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脂肪酸钙、植物脂肪粉、硬脂肪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干物质采食量及营养物质全消化道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pH值及氨浓度影响均不显著;在干物质采食量方面,脂肪酸钙组的采食量最高,硬脂肪组最低。但各处理与对照组以及各处理组之间,脂肪酸钙组与植物脂肪粉组的蛋白消化率比对照组要低,且在0.05水平上有差异;硬脂肪组蛋白消化率比脂肪酸钙组和植物脂肪粉组要高,其中硬脂肪组与植物脂肪粉组在0.05水平有差异;各处理组脂肪消化率均比对照组脂肪消化率要高,而且在0.05水平有差异,但处理组之间在0.05水平上无差异;植物脂肪粉组ADF和NDF比对照组消化率要低,且在0.05水平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种精粗比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陕北绒山羊羔羊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将16只日龄和体质量相近的羔羊随机分为4组:Ⅰ组.日粮精粗比3∶7+20 g/kg YC;Ⅱ组.日粮精粗比3∶7,不添加YC;Ⅲ组.日粮精粗比5∶5+20 g/kg YC;Ⅳ组.日粮精粗比5∶5,不添加YC。计算各组羔羊的平均增加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干物质采食量(DMI)及料质量比。采用不完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其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CP)、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后屠宰全部试验羊,取瘤胃组织测定瘤胃乳头高度、宽度和瘤胃壁厚度。【结果】Ⅰ组羔羊平均增加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DMI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DMI高于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77);4个处理组的料质量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Ⅰ组最小(7.72)。Ⅰ组羔羊CP、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而Ⅲ组与Ⅳ组间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Ⅲ组羔羊瘤胃乳头高度、宽度均极显著大于Ⅳ组(P<0.01),瘤胃壁厚度显著大于Ⅳ组(P<0.05)。日粮精粗比与YC的互作效应对CP、N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瘤胃乳头宽度影响极显著(P<0.01)。【结论】日粮中添加YC能够提高羔羊的DMI和平均日增质量,以及高粗料日粮的CP和NDF表观消化率;YC可促进羔羊瘤胃发育,在高精料日粮中效果更显著;日粮精粗比与YC对CP、NDF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育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7.
选用健康、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晋中羯羊6只为试验动物,应用体外法研究瘤胃微生物适应硝酸盐前后,不同剂量硝酸盐对瘤胃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产气量试验以可溶性淀粉和纤维素为碳源,以KNO3为唯一氮源,KNO3的添加量分别为0.003 2、0.006 4和0.013 4 g(NO3-N的含量分别为0.25%、0.50%和2.0%),将KNO3均匀地混入400 mg底物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并设3个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当瘤胃微生物未适应硝酸盐时,低NO3组的干物质(DM)消化率显著高于中NO3组和高NO3组(P<0.05);当瘤胃微生物已适应硝酸盐时,低NO3组与中、高NO3组的DM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且低、中、高NO3组的DM消化率都显著高于瘤胃微生物未适应硝酸盐时的中、高NO3组(P<0.05)。因此,可以通过逐渐添加的方法使反刍动物逐步适应硝酸盐,从而使其不影响干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粗蛋白质(CP)对奶牛瘤胃和组胺浓度的影响。试验选取装有瘤胃瘘管、非怀孕的干奶期奶牛6头,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饲粮中CP、高瘤胃非降解蛋白(RUP)和瘤胃降解蛋白(RDP)的含量分别为112、259和266g·kg(-1)干物质。奶牛饲喂浓缩料7.7kg和稻杆2.7kg。结果表明,日粮中高浓度RDP可显著增加氨、瘤胃液中的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组胺浓度(P<0.05),但添加高RUP和高RDP对瘤胃液pH影响都不显著(P>0.05)。饲喂高RDP和高RUP组血浆尿素氮浓度高于饲喂低蛋白日粮组。瘤胃中组胺浓度的上升从生理上说是和日粮CP水平不相关的,因为补充CP对瘤胃pH并没有影响。因此,CP、瘤胃pH和瘤胃组胺浓度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Stapf.)粉(LGP)对瘤胃生态,瘤胃微生物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4头安有瘘管的杂交肉牛(波罗门牛)并随机分配。设4个日粮处理组,LGP添加水平分别为0、100、200、300g·d^-1,结合尿素处理的稻草(5%)一起饲喂,试牛自由采食。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间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可消化性差异显著,以添加LGP100g·d^-1组最高。然而,添加LGP使粗蛋白质(CP)的可消化性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LGP添加量的升高,瘤胃中氨氮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头健康荷斯坦公犊,经两周适应期后,将犊牛按体重和日龄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日粮组(未处理基础日粮);②FCGM日粮组(50 kg FCGM·kg~(-1)基础日粮;DM基础),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FCGM显著(P<0.05)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饲喂FCGM犊牛血浆TP、CAT、T-SOD、T-AOC、IgA和IgG含量显著(P<0.05)增加,UN和CHOL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原虫相对丰度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日粮中添加FCGM显著(P<0.05)增加CP和NDF表观消化率。日粮中添加FCGM可提高犊牛生长性能,改善血浆生化指标,提高犊牛抗氧化和免疫能力,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营养物质消化。  相似文献   

11.
脱毒蓖麻粕对奶牛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8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照产奶量、胎次、泌乳日龄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7.5%的DCBM,研究饲粮中添加脱毒蓖麻粕(DCBM)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2.5%和5.0%的DCBM使瘤胃液pH值有降低趋势,饲喂7.5%的DCBM,使pH值显著降低(P<0.05).5.0%试验组NH3-N浓度显著下降,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饲喂DCBM对瘤胃TVFA、乙酸、丙酸和戊酸无显著影响.5.0%试验组乙酸与丙酸之比值显著升高(P<0.05),其余3个剂量组无显著变化(P<0.05);添加不同比例DCBM后,各处理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奶牛日粮中用7.5%以下的脱毒蓖麻粕替代饼粕作为蛋白质饲料,基本不会影响奶牛瘤胃发酵参数,但对营养物质消化率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玉米秸秆不同处理方法对肉牛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和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杂交肉牛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干玉米秸秆组、干秸秆青贮组、微生物处理组、氨化处理组)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肉牛饲喂不同处理秸秆日粮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机物表观消化率为53.3%~61.8%,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可消化有机物的进食量(DOM)和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相对于其它处理组,秸秆氨化组的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采用代谢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方法】选用6只8月龄健康雄性山羊进行3×3拉丁方试验,依据饲粮NDF水平设低(LN组)、中(MN组)和高(HN组)NDF水平共3个处理组进行代谢试验。代谢试验共分3期进行,每期试验结束后采集瘤胃内容物,提取瘤胃微生物总DNA后,用古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Illumi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处理组间山羊日粮DM、OM、CP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LN组E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MN组和HN组(P0.05),HN组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N组和MN组(P0.05)。(2)LN组古菌Chao1、Shannon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3)在门水平上,3个处理组间所有古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势门均为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4)在属水平上,Methanobrevibacter,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均为3个处理组的优势属。LN组Methanobrevibacter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但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余各菌属的相对丰度在3个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结论:饲粮NDF水平在35%~45%之间变化时,显著影响山羊对日粮中EE、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影响瘤胃Methanobrevibacter、Candidatus_Methanomethylophilus和Candidatus_Methanoplasma等古菌属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肉牛真胃食糜营养流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600kg左右荷斯坦(Holsteill)公牛3头,安装有瘤胃、真胃瘘管,按3×3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以豆粕、全脂大豆、过瘤胃蛋白质料为蛋白质补充料来源的3种不同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中的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P)、酸性洗涤纤维(ADF)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瘤胃及全消化道的OM、NDF、A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明显影响真胃食糜的蛋白质量和小肠蛋白质消化量(p<0.05),但全消化道CP表现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葛根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集4头瘤胃瘘管牛瘤胃液,采用体外培养法,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02%、0.04%、0.08%和0.16%的葛根素,检测体外培养24 h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添加水平组的瘤胃液pH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菌体蛋白(MCP)浓度显著升高(P<0.05),0.02%、0.04%、0.08%和0.16%处理组的氨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丁酸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0.04%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各试验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显著升高(P<0.05),0.04%、0.16%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以及0.04%、0.08%、0.16%处理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葛根素后可促进瘤胃MCP的合成,提高瘤胃对饲料养分的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其中,以0.04%的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葛根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集4头瘤胃瘘管牛瘤胃液,采用体外培养法,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02%、0.04%、0.08%和0.16%的葛根素,检测体外培养24 h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添加水平组的瘤胃液pH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菌体蛋白(MCP)浓度显著升高(P<0.05),0.02%、0.04%、0.08%和0.16%处理组的氨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丁酸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0.04%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各试验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显著升高(P<0.05),0.04%、0.16%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以及0.04%、0.08%、0.16%处理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葛根素后可促进瘤胃MCP的合成,提高瘤胃对饲料养分的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其中,以0.04%的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葛根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集4头瘤胃瘘管牛瘤胃液,采用体外培养法,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02%、0.04%、0.08%和0.16%的葛根素,检测体外培养24 h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添加水平组的瘤胃液pH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菌体蛋白(MCP)浓度显著升高(P<0.05),0.02%、0.04%、0.08%和0.16%处理组的氨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丁酸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0.04%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各试验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显著升高(P<0.05),0.04%、0.16%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以及0.04%、0.08%、0.16%处理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葛根素后可促进瘤胃MCP的合成,提高瘤胃对饲料养分的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其中,以0.04%的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葛根素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方法]采集4头瘤胃瘘管牛瘤胃液,采用体外培养法,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1%、0.02%、0.04%、0.08%和0.16%的葛根素,检测体外培养24 h后瘤胃发酵指标和养分降解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添加水平组的瘤胃液pH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菌体蛋白(MCP)浓度显著升高(P<0.05),0.02%、0.04%、0.08%和0.16%处理组的氨氮(NH3-N)含量和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丁酸和总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0.04%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处理组的丙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此外,各试验组的干物质(DM)降解率均显著升高(P<0.05),0.04%、0.16%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以及0.04%、0.08%、0.16%处理组的粗蛋白(CP)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葛根素后可促进瘤胃MCP的合成,提高瘤胃对饲料养分的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模式.其中,以0.04%的剂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方式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5头12月龄雌性梅花鹿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对照组A组采用先粗后精的饲喂方式;试验B组采用先精后粗的饲喂方式;试验C组采取全混合日粮(TMR)的饲喂方式。结果表明,C组梅花鹿的末体重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梅花鹿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C组梅花鹿的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钙消化率及磷消化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C组梅花鹿的血糖含量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TMR饲喂方式能够提高梅花鹿日增重,改善瘤胃发酵,提高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是梅花鹿养殖中值得推广的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选用普通尿素、包被尿素和大豆分离蛋白为氮源,以蒸汽压片玉米为主要碳源,配制等氮日粮,利用人工瘤胃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研究包被尿素在基于蒸汽压片玉米日粮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组的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消化率最高,普通尿素组最低(P=0.02),包被尿素组居中。普通尿素组的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最高(1.99 mg/dL),相比之下,包被尿素组的NH3-N质量浓度降低了30.2%(1.39 mg/dL),但仍然高于大豆分离蛋白组(1.04 mg/dL,P<0.000 1)。各处理间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72),但TVFA中,各挥发酸摩尔比在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大豆分离蛋白组日粮,普通尿素和包被尿素组具有较高的乙酸摩尔比例和乙酸/丙酸值(P<0.001),而大豆分离蛋白组的异丁酸摩尔比是其他2种日粮的3.9~6.8倍;日粮处理间的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MOEFF)差异显著(P=0.05),与普通尿素组(真可消化有机物的含氮量为11.27 g/kg)相比,包被尿素组提高了15.6%(真可消化有机物的含氮量为13.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