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该文以陕西地区应用户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为目标,设计了不同配置类型的系统,并进行了性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光伏组件在陕北地区发电量最大,陕南地区发电量最小;同时冬季发电量小于夏季,春、秋季节发电量最小。根据以上特性,针对不同地区分别进行系统的选型配置,性能分析表明配置可满足无电户的基本生活用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清洁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清洗光伏组件是一种比较好的提高光伏电站发电量的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出现,对光伏组件的清洗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光伏组件清洗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常规光伏组件清洗和氦气球清洗方式.仿真结果证明:以氦气球悬挂管道进行光伏...  相似文献   

3.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在电动汽车上安装可延长电量,但光伏热效应对车体的温度影响不可忽视。为研究光伏板的降温效果,通过Fluent数值模拟对典型日车顶铺设光伏发电板的4种情况进行模拟研究。使用RNGk-ε湍流模型和DO热辐射模型来计算壁面换热,利用太阳计算器加载太阳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车顶合理铺设光伏板设施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而且有一定的遮阳降温效果,可降低车顶峰值温度17℃,车内峰值温度9℃。该研究可从光热方向为汽车车顶铺设光伏板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虚拟激励法和模态叠加法相结合开发的车辆随机振动分析系统,建立了某高速车整车精细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方程约为75万个。采用德国轨道谱作为载荷模型,分析了不同设备布置形式对车顶随机振动的影响。因为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减少对车体随机振动的影响,逐渐成为车体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仿真得到在不同设备布置情况下车顶关键部位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提出了比较合理的设备布置方式,为工程实际提出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控制器、逆变器等的设计原则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并以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建的光伏温室为例,论述了光伏发电系统与温室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期间预计国内将有7000万kW的年均光伏增量,而2015年台风"彩虹"在广东对光伏板矩阵造成破坏的事件距今并不遥远.近年来,光伏组件风致响应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对不同的倾角、间距比、安装位置、遮挡物和遮挡形式等不同的条件都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笔者在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光伏组件抗风性...  相似文献   

7.
正光伏阵列,是指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以一定的排列方式组合起来,以便于更好地采集光能发电。安装光伏阵列必须考虑防止前排遮挡住后排,引发光伏组件的热斑效应,减少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及输出功率。笔者现对光伏阵列间距(如图1所示,两方阵前沿之间距离D)的计算方法做简要介绍,供参考。1与光伏阵列间距计算相关的几个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8.
1、气缸早期磨损的原因1)、连杆弯曲、扭曲.由于发生机械事故,如翻车导致连杆弯曲、扭曲或者安装时气缸偏磨等均会造成气缸早期磨损.2)、选用润滑油不注意规格.因为使用的润滑油有春夏秋冬之分,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规格的润滑油.夏季用HC-14号润滑油,冬季用HC-8号润滑油.如果夏季误用了冬季润滑油,粘度变稀,引起气缸早期磨损.  相似文献   

9.
正1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收集到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供用户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逆变器、配电箱、电缆等部件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核心。一般常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按照连接方式,光伏发电又可分为离网发电系统与并网发电系统两大类。离网发电系统发出的电能仅供用户自用;并网发电系统就是将太阳能发出的电通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R175、R180两种小柴油机已进入千家万户,为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但是烧瓦始终是这两种机械的主要故障,根据本人的维修经验,总结了十条主要原因: 1.换季时不及时更换机油。如在冬季继续使用夏季机油,因气温低,夏季机油浓度大,在机体内运行慢而容易烧瓦;如在夏季继续使用冬季机油,因气温高,冬季机油浓度小,瓦与曲轴之间难以形成油膜而容易烧瓦。  相似文献   

11.
从地下水源热泵运行"安全性"角度出发,对3个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的办公建筑采用地下水源热泵变流量运行方式对含水层参数变化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地下水源热泵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取水系统井壁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对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方式的区域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冷地区、严寒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分别采用地下水源热泵变流量运行方式运行5 a后对含水层孔隙率的影响程度与定流量运行方式相比分别减少了45%,48%和44%,对渗透系数的影响程度分别减少了48%,51%和46%;在考虑气候区对建筑负荷特性影响时,地下水源热泵采用变流量运行方式的区域适宜性由高到低分别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  相似文献   

12.
施肥机管路布置对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肥机不同管路布置方式对文丘里施肥器在吸肥性能与通道数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选用相同规格的5个文丘里施肥器,针对不同主管压力和2种管路布置方式进行了多通道吸肥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旁路吸肥式与旁路助肥式相比,可同时支配高效吸肥的通道数量较多,最多可达到6个,且对灌溉系统主管压力范围要求更宽泛,可同时满足多种营养液的精准配比施肥;当吸肥通道数量小于3个时,旁路助肥式单通道吸肥量随主管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而旁路吸肥式单通道吸肥量随主管压力增大基本保持稳定值;相同通道数量下,旁路吸肥式管路布置下的总吸肥流量和注肥比例明显大于旁路助肥式管路,“3吸肥通道+旁路吸肥式管路”可推荐作为施肥机管路优化布置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施肥滴灌系统滴头堵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灌水温度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滴头堵塞成因与过程,采用固定周期间歇滴灌的多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在冬、夏两个季节研究了3种不同泥沙级配浑水与3个不同施肥质量浓度组合对滴头堵塞的影响和堵塞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灌水温度是影响滴头堵塞的重要因素,与水质交互耦合效应显著,夏季施肥和未施肥2种情况下灌溉滴头的抗堵塞性能均高于冬季,夏季有效灌水次数是冬季的1.26~1.43倍;施肥加速滴头堵塞的作用受泥沙级配和灌水温度的影响,冬季灌溉水中0.034~0.1 mm粒径粗颗粒含量越多,施肥质量浓度对堵塞的影响越敏感,夏季灌溉水中0~0.034 mm细颗粒越多,施肥质量浓度对堵塞的影响越敏感。建议灌水温度较低时,水肥一体化滴灌应控制在较低的施肥质量浓度下灌溉,适当增大次灌水时间,减少灌溉次数。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动态水压模式下迷宫流道内颗粒物运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TV技术,观测三角函数、三角、台阶、矩形波形动态水压模式下迷宫流道内颗粒物的运动情况,分析不同动态水压模式下迷宫流道内单个颗粒物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流体流场,揭示动态水压抗堵塞机理。结果表明:相对于三角、台阶及矩形波形动态水压模式,三角函数波形动态水压模式下颗粒物滞留滞止区内的时间最短,颗粒物的沉积概率最小,水流对颗粒物的输移能力最大;三角函数波形动态水压模式下流道内产生的水流波动效应不断冲击流道滞止区内存在的低速漩涡,加剧了滞止区水流紊动,进入滞止区的颗粒物随水流不断运动,并对滞留甚至沉积在滞止区内的颗粒物发生强烈冲击,使得颗粒物离底悬浮,返回主流区,并迅速通过流道,增大了水流对颗粒物的输移能力,增强了流道的抗堵塞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测试光伏温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降温效果及光伏板布局对光照的影响效果,对已建光伏温室进行了室内外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数据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开启的条件下,对比室外环境条件,降温范围可达0.5~7.8 ℃,湿度差值范围为12.3%~33%;在光伏板布局采用间隔排列的情况下,透光率范围为32.64%~80.96%,平均透光率为66.27%。由此可见,光伏温室中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光伏板布局的光照可以满足作物需要,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借鉴“雁阵效应”的思想,设计了人字形光伏阵列.为揭示其防风效果,利用Fluent软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非定常雷诺平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安装倾角、高度、阵列角度和间距分别为30°,0.20 m,30°和2 m人字形光伏阵列的抗风载能力和防风效果.结果表明:风速为10 m/s和15 m/s时,在首排光伏板均承受最大的风压力,第2—5排风压力显著小于第1排且逐排减小,阵列出现雁阵效应;将监测点|P|以20 Pa的间隔划分为不同风压区,发现可采取局部加固的方法提高光伏阵列整体的抗风载能力.沿垂直方向,来流在阵列后形成近金字塔形的风速衰减区,且风速分布均表现出中变异性,在离地高度从0.20 m增加到0.70 m的过程中,由于阵列的导流效应,计算域平均风速残余系数逐渐增大,变异系数逐渐减小,使得光伏阵列在计算域的防风效果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减弱.研究可为戈壁人字形光伏阵列布设和农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分汊河段整治过程中,丁坝对改变主、支汊分流起了关键性作用,而不同的丁坝布置将对分流比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了分流比的选取模式,通过概化水槽试验研究丁坝布置情况下过水面积、流量、丁坝位置对分汊河道分流比的影响,并对大量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比较了从无丁坝布置到布置丁坝后分流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以矩形流道灌水器以及加齿后矩形流道模型为研究对象,借助CFD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不同尺寸的流道模型进行压力流量模拟分析,将分析后的结果以流道内最小过流断面为控制因素,进一步利用TECPLOT软件分析灌水器内速度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单齿型矩形流道迷宫灌水器的水力性能优于矩形流道迷宫灌水器;在同一种尺寸的矩形流道内加齿,随着齿高的增加,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均减小;当流道内加齿处的过流断面比保持一致时,流道的流量系数随尺寸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流道尺寸越大,加齿后流态指数降低程度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灌水器的灌水质量;相比于矩形流道灌水器,单齿型矩形流道具有较好的消能效率,为进一步研制高水力性能的灌水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气象因子的变化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江流域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利用平均影响量和气象因子缺失数值试验,分析气象因子变化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照时数的平均影响量最大,温度、相对湿度其次,二者相近,风速最小;夏季日照时数的平均影响量比其他因子大得多,冬、春季日照时数的平均影响量依然最大,但与温度、相对湿度的平均影响量差距减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缺氧池混合液搅拌效果的好坏不仅与设备自身设计有关,更受到搅拌机布置方式影响的问题,研究搅拌机布置方式对生化池流场的影响.基于Star-ccm+虚拟仿真平台,对缺氧池及搅拌机区域进行多面体网格划分,采用K-Epsilon湍流模型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剖析池内流场物理结构.根据搅拌机搅拌形成的环流布局,设计整体推流和分布推流2种布置方式,最终获得最佳安放角度和位置.计算结果表明:该缺氧池采用整体推流能有效减小低速区域面积,提高平均搅拌速度;当2台搅拌机与壁面呈一定角安放时,更利于推流的扩散和死角区域的改善.根据优化结果对现场进行布置,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接近.因此,采用多面体网格计算,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可为生化池流场中搅拌机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