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农业部门、移动通信部门合作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开展"三农"信息服务,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号召,共同提高"三农"信息化应用水平,共建  相似文献   

2.
《贵州农机化》2021,(1):F0002-F0002
"青春有梦·科技惠农"小发明小设计助力脱贫攻坚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的通知》文件精神,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青春有梦·科技惠农"主题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扎根贵州大地,了解省情民情,寻找和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际痛点,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激扬的青春梦融入理工梦、贵州梦、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根据图像监测蕴含信息丰富而且信息直观、明了的特点,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套适合灌区应用的嵌入式Linux图像采集系统,实现图像的采集与处理;再利用3G无线传输"实时在线""自如切换""高速传输"等优点,实现图像的传输,设计了一种轻便小巧、低功耗的嵌入式系统来对灌区进行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极大地助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给高校数据治理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根据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中心的数据管理和应用现状,阐述了数据治理对高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提出提升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等高校数据治理相关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数据治理可提高高校信息部门服务水平,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正处于稳步提升、加快提速、蓬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为推手助力问题的合理解决意义重大。就农业信息服务现状而言,下一步建设工作应注意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点,针对乡村基础设施薄弱、信息缺乏有效整合、信息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形成一套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要求和自身条件,以"平台直达服务模式""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多元参与建设体制"和"全局联动发展战略"为着力点的综合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沧州供电公司作为地(市)级供电企业,"十一五"期间,坚持信息化建设"四统一"原则,全面实施信息化"SG186工程",推动信息化应用向集中统一部署和优化整合方向发展。基本建成了企业级一体化信息平台,企业门户、目录服务、数据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三农"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5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重视指导"三农"工作,把农村工作放在了第一位,不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实行惠农政策,全力建设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8.
陈群凤 《福建农机》2013,(1):12-13,25
近年来,邵武市基层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农机化信息对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成共识,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成为实现惠农强农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上情下传的信息交流模式,缺乏互动交流的沟通平台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机化信息服务功能,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本文通过对邵武市基层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提出推进基层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一、全力做好"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1.要强化信息引导,提升作业效率要提前组织开展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市场调查,尽早做好机具供需、作业进度、作业价格等信息的收集分析,科学有效做好联合收割机作业调度。要积极应用"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及手机APP,帮助机手找活干、帮助农民找机用,鼓励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在平台发布信息,引导供需双方开展订单服务,促进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农机服务""共享农机"建设,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农机生产的现代化治理水  相似文献   

10.
农机合作社是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天津市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对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普及促进了“互联网+农机服务”的融合,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路径,因而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机服务采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基础,利用面板Probit模型分析互联网使用是否会影响农户对农机服务的采纳及其异质性。互联网使用对农机服务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家庭互联网使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机服务采纳概率增加0.068个百分点,运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得到稳健性结论;互联网使用对男性、中青年、较高教育程度农户农机服务采纳的影响更大,说明个体的学习与劳动能力会影响互联网使用的效果;互联网使用对无家用农机户农机服务采纳的影响系数为0.332远大于对有家用农机户的0.175,说明互联网使用是促进传统小农户农机服务采纳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使用对非平原地区农户的农机服务采纳显著为正,边际效应为0.114,比基准模型高出了0.046个百分点,说明互联网信息技术对非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因此,建立“互联网+”的农机服务信息平台,加大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户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培训,是支持农机服务业发展和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2.
该调研全面了解京郊涉农信息服务基础,摸清服务对象需求,对照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出的“有场地、有设备、有网络、有人员、有网页、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标准及村级服务站功能设定征求建议,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完善农村基础公益服务体系,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可重构的农业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湖南省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通过分批走访农村中的农民、专业能手、农村大户、村支负责人、龙头企业与相应职能部门干部,提出了构建湖南省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必须结合当前农村已有的公司+农户+基地形式,充分重构已有的农业知识体系,在逐步丰富农业知识库情况下,采取网络+呼叫中心+专家+信息员形式,提高农户、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利用农业知识的能力,有效解决农村信息化服务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银行把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做为本行的基本职能和市场定位,坚持把服务好“三农”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确立了面向“三农”的蓝海市场发展战略,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模式。文章将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荆州市分行服务“三农”工作的策略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作用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农业机械作用得以发挥,引起了农村经济各方面的变化.但是由于受体制、机制和投入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根据黑龙江省目前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实际,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提出了符合黑龙江省特点的发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规模化作业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合作社的体制、机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合作社运转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黑龙江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促进农民致富、推进现代农业的重大举措.通过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发展,考察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晰其性质、组织结构与形式、股份构成、主要经营方式、管理制度、生产、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总结发展规律,分析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完善农机作业合作社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途径,提出了促进其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完善农机现代化制度的可持续性,对福建省10个县的水稻防治外包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PROBIT模型分析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防治外包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机械购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防治外包服务的采纳。近3年使用购机补贴的这类稻农其购买防治外包服务概率减少22.72%,而3年前使用购机补贴的对购买外包服务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在于面对防治外包服务决策时,持有享受补贴政策购买的植保机械往往被看作“沉没成本”而导致农户放弃其他防治方式的选择,但这种损失厌恶会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减弱。由此建议植保机械购置政策补贴资金分配的重心落在外包组织防治机械的更新升级,同时因地制宜地做好植保机械补贴政策的推广区划。  相似文献   

18.
农机合作社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形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粮食增产增收的最优途径。通过对基层农机合作社的实地调研以及对2014年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相关统计数据整理分析,在总结目前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面临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结论可为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体指导,同时对全国农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小农户衔接大市场,兼顾农机服务供需两方面的研究必不可少。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农机服务外包与供给对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作用机制;其次,运用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机服务外包与农机服务供给对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为保证模型结果的可靠性,引入工具变量采用2SLS模型,做进一步分析;最后,选取家庭农机资产作为调节变量,建立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户农机服务外包与供给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机服务外包对土地规模经营存在农户异质性影响,经营规模在(12.62 hm2,25.24 hm2]之间的农户户均农机服务外包环节数最高,达4.08,而经营规模在(0 hm2,12.62 hm2]、(25.24 hm2,37.86 hm2]以及大于37.86 hm2的农户户均农机服务外包环节数分别为3.48、2.29、1.45,表明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机服务外包环节数呈现倒“U”趋势。农机服务供给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促进作用,显著性系数为0.549;经营规模区间由低到高,其户均服务供给环节数分别为0.1、0.6、1.79和3.6,即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服务供给量也逐渐上升。家庭农机资产可以负向调节农机服务外包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自购农机与农机服务外包间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20.
韩鹏 《农业工程》2018,8(9):21-23
云计算因超强的计算能力、可靠性高和虚拟性等特点,在农业信息服务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云计算为农业信息服务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大大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速度。云计算技术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大力推广是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重点。该文对云计算技术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做出了调查研究,对其在农业科技创新、农户推广与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介绍。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创新农业信息服务,为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民、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