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黄海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粒径谱特征,根据2017—2018年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黄海南部海域4个季节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资源密度,构建了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结果显示,全年共采集鱼类133种,隶属于20目64科,全年优势种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银鲳(Pampus argenteus)、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不同季节优势鱼种存在一定差异;全年鱼类平均资源密度为(1258.85±796.92)kg/km2,4个季节鱼类平均资源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资源密度分布呈现季节差异;ABC曲线显示春、秋季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夏、冬季处于中等干扰状态;鱼类Sheldon型粒径谱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波峰对应的粒径级为高丰度粒径级小的鱼种;鱼类生物量标准化粒径谱拟合曲线呈抛物线型,曲率均高于稳定理论值-1,曲线偏陡,说明鱼类群落以小型个体为主,群落中的营养循环效率低。总体上,黄海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可能与环境因素、鱼类生理习性以及人类捕捞...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6—2020年浙江南部鱼类资源调查数据,运用广义加性模型研究浙江南部各季节鱼类资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基于2020年环境数据探究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最佳模型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47.9%、68.0%、56.6%和45.6%,交叉验证回归线的斜率平均值为0.74~1.02,模型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良好。水温、盐度和叶绿素是影响浙江南部海域鱼类资源密度的主要因子,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有不同的影响机制。水温在夏季和秋季对鱼类资源密度影响极显著(P<0.01),秋季,水温和资源密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 –0.225, P<0.05);盐度在不同季节对鱼类资源密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秋季,鱼类资源密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冬季则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盐度为31.5时达到最大值;除冬季外,其他季节叶绿素浓度与鱼类资源密度均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2020年春季、夏季鱼类资源密度相对较高,秋季和冬季鱼类资源密度则相对偏低。空间上,春季,温台渔场的鱼类资源密度明显高于鱼山渔场;夏季,温台渔场和鱼山渔场鱼类资源均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27.8°~28.4°N、121.7°~122.9°E以及28.9°N、122°E海域附近。  相似文献   

3.
粒径谱表示的是生物量或者生物数量与粒径大小关系的曲线,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内部的动态联系,是当前水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综述了鱼类粒径谱的理论、研究方法及影响因子等,重点介绍了鱼类粒径谱在鱼类生产量评估,开展生态系统监测,以及预测各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新观测和采样技术的应用以及基于粒径谱评估鱼类生物量的通用理论模式研发等是今后鱼类粒径谱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根据2016年底拖网调查数据构建了春、秋季大亚湾鱼类粒径谱,比较分析了两个季节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异质性。结果表明,大亚湾鱼类的Sheldon型生物量粒径谱为单峰模式,鱼类粒径范围为-2~10粒径级,最高峰值均位于3~4粒径级。鱼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线陡峭及曲率降低主要是少量粒径大的常年定居性鱼种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和季节洄游性鱼类鳗鲇(Plotosus lineatus)、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出现以及粒径范围减小造成的。从沿岸、中部和湾口等3个区域来看,春季,沿岸海域曲率最大,湾中部海域次之,湾口海域最小;秋季,湾口海域曲率最大,沿岸海域次之,湾中部海域最小。沿岸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大量粒径小的当年生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幼鱼出现造成;中部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少数粒径较大的杂食豆齿鳗(Pisoodonophisboro)和常年定居种龙头鱼的出现造成;湾口海域曲率升高主要是有少数粒径大的龙头鱼的出现造成。可见,洄游性鱼类、当年生幼鱼和常年定居性鱼类等补充群体数量及粒径范围大小对鱼类粒径谱的峰型和曲率具有明显的影响。ABC曲线表明,春、秋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2015、2017和2018年3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大亚湾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并比较分析了这3个时期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差异性。结果表明,大亚湾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存在明显的年际和空间变化,3个时期Sheldon型生物量粒径谱呈“单峰”型,粒径范围以2015和2018年最大 (−1~9),2017年次之 (−1~8);优势种组成由2015年以黄鳍马面鲀 (Thamnaconus hypargyreus)、短吻鲾 (Leiognathus brevirostris) 和细条天竺鲷 (Apogon lineatus) 为主演变为2017、2018年以短吻鲾、黄斑蓝子鱼 (Siganus oramin) 等粒径级小的鱼类为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率年际变化上以2015年最大,2018年次之,2017年最小;空间分布上,沿岸海域以2015年最大,2017年最小;湾中部海域以2018年最大,2017年最小;湾口海域以2018年最大,2017年最小。数量-生物量比较 (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ABC) 曲线表明,大亚湾夏季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大亚湾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与鱼类自身生活习性、补充比率、栖息环境及人类活动干扰有关,尤其是捕捞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浙江南部近海常见海洋生物脂肪酸的特点,采集31种海洋生物,包括海鱼类20种,甲壳类9种,头足类2种,每种3份样品,共93个样本,采用Folch法提取脂肪酸,以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脂肪酸构成及含量.分析不同海洋生物间总脂(TFA)、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胶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本研究根据2016—2017年4次底拖网调查数据构建了胶州湾鱼类生物量粒径谱,比较分析了各季节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的异质性。结果显示,胶州湾Sheldon型鱼类生物量粒径谱呈现单峰模式,鱼类粒径范围为-3~10粒径级,粒径分布相对均匀,且峰值位于5~6粒径级,主要由大泷六线鱼和褐菖鲉等小型鱼类构成。各季节鱼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率和曲度差异显著,其中春季曲率最大且曲线较平缓,夏季曲率最小且曲线相对陡峭。谱线曲度和曲率的季节变化主要与粒径小的细纹狮子鱼、大泷六线鱼、玉筋鱼及长丝虾虎鱼等地方常栖性种类和赤鼻棱鳀、白姑鱼等季节洄游性种类的出现有关。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ABC)曲线表明,春季处于未干扰状态,冬季处于中度干扰状态,夏秋季处于严重干扰状态。研究表明,胶州湾鱼类群落总体处于严重干扰状态,鱼类生物量谱呈现单峰型,粒径结构以小型粒径鱼类为主,且地方常栖性和季节洄游性鱼类等补充群体的数量和粒径大小影响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的峰型和曲率。  相似文献   

8.
对2016-2019年浙江南部近海底拖网采集的主要鱼类进行食性分析,并结合前期摄食习性资料,以种间营养关系为基础构建浙江南部近海鱼类群落的食物网拓扑,以拓扑网络指标结合KPP运算确定该海域的鱼类群落关键种.结果表明:(1)对浙江南部近海的34种主要鱼类开展胃含物分析,共形成营养连接数276对.(2)拓扑食物网中带鱼(T...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2015、2017和2018年3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大亚湾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并比较分析了这3个时期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差异性。结果表明,大亚湾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存在明显的年际和空间变化,3个时期Sheldon型生物量粒径谱呈"单峰"型,粒径范围以2015和2018年最大(-1~9),2017年次之(-1~8);优势种组成由2015年以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为主演变为2017、2018年以短吻鲾、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等粒径级小的鱼类为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率年际变化上以2015年最大,2018年次之,2017年最小;空间分布上,沿岸海域以2015年最大,2017年最小;湾中部海域以2018年最大,2017年最小;湾口海域以2018年最大,2017年最小。数量-生物量比较(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ABC)曲线表明,大亚湾夏季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大亚湾夏季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与鱼类自身生活习性、补充比率、栖息环境及人类活动干扰有关,尤其是捕捞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营养生态位的可塑性,基于2020年浙江南部近海渔业资源调查捕获的带鱼样本,通过测定其肌肉的δ13C、δ15N值,比较带鱼营养生态位的性别、性腺成熟度和季节差异,以探究带鱼的种内营养分化及其共存机理。结果显示,浙江南部近海带鱼δ13C值的范围为-19.60‰~-15.62‰,平均值为-17.20‰,δ15N值的范围为10.29‰~14.88‰,平均值为12.44‰;置换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带鱼δ13C值、δ15N值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以及极显著的性腺成熟度和季节差异(P<0.01);从个体发育角度,随着性腺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带鱼有向高营养级饵料摄食的趋势,在不同性腺发育阶段其营养生态位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相较其他性腺发育阶段,Ⅱ期性腺组带鱼具有更宽的营养生态位以及最低的营养冗余程度,从营养角度表明,Ⅱ期性腺带鱼对饵料资源的适应能力更强,营养分布也更为均匀;在各季节间带鱼的营养生态位也存在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2006年5月、8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用渔获率作为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头足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有36种,其中:群体数量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种有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中国枪乌贼、长蛸、针乌贼、真蛸、神户乌贼、珠乌贼、罗氏乌贼、短蛸、椭乌贼、太平洋褶柔鱼、多钩钩腕乌贼等13种。调查海域以夏季头足类资源密度较高,数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200 m水深的外侧海域;秋季和冬季尽管头足类资源数量在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与夏季相近;而春季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则在80~200 m水深海域。年间不同水深海域的头足类资源密度是80~100 m水深海域低于100~200 m水深海域。与近海渔场相比,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多而且资源较丰富,其渔获量仅次于鱼类,是浙江南部外海底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特别是枪乌贼科的种类是今后可供底拖网作业开发利用的主要渔业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是中国近海重要的渔业资源。本文根据2015-2018年浙江南部海域(120.5°E~123.5°E,27°N~29°N)底拖网季度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蓝圆鲹的叉长-体重关系和生长异质性,并估算其自然死亡系数。结果显示,蓝圆鲹样本叉长(L)范围为45.0~247.0 mm,平均叉长为126.1 mm;体重(W)范围为0.7~206.6 g,平均体重为29.1 g;叉长-体重关系式为:W=5.01×10-6L3.17。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同时考虑季节、性别和年份差异的模型对蓝圆鲹叉长-体重关系的拟合效果最佳。在相同叉长条件下,体重在秋季最大,其次是春季,而夏季最小;从不同年份来看,体重在2018年最大,其次是2016年,在2017年最小;从不同性别来看,雄性和雌性的差异不明显。这说明时间因素对于浙江南部海域蓝圆鲹的生长特征具有显著影响,2018年秋季蓝圆鲹的长势最佳。依据"Pauly"、"Pauly update"、"Jensen"、"Hoenig"和"Lorenzen"等不同的经验方程估算的蓝圆鲹自然死亡系数在0.36~1.41之间。本研究通过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年份、季节、性别对蓝圆鲹叉长-体重的影响,这对蓝圆鲹生活史特征及资源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5年11月、2016年2、5、8月在浙江中部披山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浙江中部披山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同时,研究了群落结构的相似性,以及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所得渔获物共鉴定出蟹类19种,隶属于6科9属,其中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日本蟳、双斑蟳和隆线强蟹等4种。不同季节的蟹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而优势种类组成变化较大,其中,蟹类种类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从不同水深区域的渔获种类分布趋势分析,蟹类种类数以5~15 m水深带较多,小于5 m和15~20 m水深带较少。生物多样性指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从不同水深区域分析,多样性指数在10~15 m水深带较高,5~10 m水深带较低。冗余分析结果认为,表层水温、表层盐度和底层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4.
2016年2月和5月在浙江南部近海拖网采集到33种鱼类和18种无脊椎动物,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渔业生物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并以此估算其营养级。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同位素比值跨度范围大,δ~(13)C值范围为–19.71‰~–14.01‰(跨度5.70‰),δ15N值范围为7.05‰~13.69‰(跨度6.64‰),其中鱼类的碳、氮同位素跨度范围最大;(2)以滤食性双壳类为基线生物估算浙江南部近海鱼类平均营养级范围为2.66~4.21,甲壳类营养级范围为3.08~3.72,头足类营养级范围为2.83~3.49,腹足类营养级范围为3.54~3.62,渔业生物营养级主要处于3.0~4.0营养级,以初级和中级肉食性种类为主;(3)根据聚类和食性文献资料分析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存在5种食性类型,包括浮游动物食性、杂食性、底栖生物食性、混合食性和游泳动物食性;(4)根据营养结构特征,浙江南部近海食物网营养结构可划分为4个营养群,初级消费者主要为杂食性种类,次级消费者主要为小型鱼类、虾类及头足类,中级消费者主要为底栖蟹类、腹足类和混合食性鱼类,高级消费者为凶猛肉食性鱼类。本研究建立了浙江南部近海主要渔业生物的连续营养谱,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浙江南部近海是东海种群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重要繁殖和育肥场所。根据2016年2月、5月、8月和11月采集的2023尾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全长、体长和体重等生物学信息,利用体长频率分布估算小黄鱼种群生长、死亡参数,并利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评估探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渔具选择下随捕捞死亡系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为渐近体长L_∞=22.58 cm,生长速率K=0.78/a,初始年龄t_a=-0.37 a;自然死亡系数M值为1.343,总死亡系数Z值为4.432,捕捞死亡系数F为3.089,开发率E为0.697,表明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小黄鱼的首次捕捞体长L_(50)=13.11cm,对应首次捕捞平均年龄t_c=0.743 a,小于临界年龄(0.886a)和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0.979a),渔业主要捕捞对象为幼鱼和补充群体,无法保证资源的有效补充;根据B-H动态模型,当前的YPR值为15.279 g/ind,若降低捕捞强度到1.685,对应YPR_(max)为17.061 g/ind,与当前产量相比增幅11.66%;若提高开捕体长(13.11cm→16.0cm),YPR_(cur)会出现显著提高(15.279 g/ind→18.766 g/ind),增幅达22.82%,表明提高开捕体长要优于降低捕捞强度。当前东海小黄鱼群系处于小型低龄化和过度开发状态,建议将小黄鱼的开捕体长提高为15 cm,保证小黄鱼的产卵亲体量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根据2015―2020年浙江南部近海水域渔业资源数据,利用Tweedie-GAM研究了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蓝圆鲹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春季主要集中在沿岸水域,在夏季主要集中在浙江南部近海的南、北两侧,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秋季主要集中在研究海域的向海一侧水域。蓝圆鲹在不同季节的关键环境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在19.5~25.0 ℃范围内,资源密度随海水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22.7 ℃达到峰值。夏季,分别在海水温度28.0 ℃和30.3 ℃取得高峰值和低值,同时,盐度为32.3时资源密度达到最大值。秋季,资源密度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盐度29.8处取得最小值;资源密度和水深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总体呈先增加后基本稳定的趋势。本研究揭示了蓝圆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的养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南部水域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显仕 《水产学报》2003,27(1):19-24
根据1986、1998和2000年春季对山东半岛南部水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渔业资源、优势种及多样性的年间变化,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渔业资源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类更替加快,优势度下降,多样性增加,从而使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演替加快。  相似文献   

18.
利用栖息地指数模型预测秘鲁外海茎柔鱼热点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栖息地指数模型准确地预测了秘鲁外海茎柔鱼的热点区。根据2008-2010年1-12月期间我国鱿钓渔船在秘鲁外海的生产数据,结合实时的海表温及海表面高度数据,分别建立以作业次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基础的适应性指数。利用算术平均数模型建立基于海表温和海表面高度的栖息地指数模型,并利用2011年生产及环境数据对栖息地指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以作业次数为基础的适应性指数符合正态分布,而以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基础的适应性指数显著性检验不显著,因此,只建立以作业次数为基础的模型。结果表明,以作业次数为基础的栖息地指数模型都高估了茎柔鱼热点区的范围,但大体范围基本一致,这说明其能较好地预测茎柔鱼的热点区。  相似文献   

19.
任采妮  麻秋云  戴小杰  叶深 《水产学报》2024,48(1):019306-019306
为了评估银姑鱼资源开发状态,实验根据2016年在浙江南部海域底拖网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银姑鱼的生活史参数,并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资源状态进行评价,进而探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选择性对资源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银姑鱼渐近体长估计值为25.36 cm,生长速率为0.32/年,当前开捕体长(13.52 cm)远小于其初次性成熟体长(17.79 cm);自然死亡系数估计值为0.74,总死亡系数为2.62,当前捕捞死亡系数为1.88。基于以上参数,构建了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亲体生物量SSBR模型,随着F的增加,YPR先增大后减小,而SSBR则减少。银姑鱼生物学参考点F0.1为0.78,Fmax为3.43,F20%为0.66,F40%为0.33,可知当前捕捞强度远大于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警戒线F2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将明显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研究结果和相关生物学参考点的估算值,而不同选择性系数,尤其是开捕体长,也直接影响单位补充量模型的结果。研究表明,当前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种群已处于补充型过度捕捞状态,为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适当减小开发力度,增大开捕体长;为提高资源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建议减小自然死亡系数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可为银姑鱼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资源状况,于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用得到的数据分析了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1)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有106种,隶属于12目47科80属;(2)本次调查鱼类种类数春季为63种,秋季为85种,总体与历史调查结果相比春季明显减少,而秋季却略有增加;(3)2个季节的鱼类优势种更替明显,春季优势种为黄鮟、日本红娘鱼和细条天竺鲷,秋季优势种为细条天竺鲷和日本发光鲷;(4)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值为秋季大于春季,春、秋季均匀度指数(J')对比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D)都较小,且春、秋季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基本都是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均以80 m以上水深区间较高;(5)通过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可得,春季在35%的相似水平上分为3个群落,秋季在45%相似水平上分为2个群落,秋季物种相似度比春季高,春季在生物量和丰度水平上均比秋季低。研究表明,舟山群岛外海域的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可能处于未受干扰状态,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可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